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含答案)教案课件_第1页
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含答案)教案课件_第2页
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含答案)教案课件_第3页
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含答案)教案课件_第4页
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含答案)教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姓名: 学科:化学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Ag-108 Ba-137第五章 燃料5.1洁净的燃料氢气一、氢气的物理性质 1、密度比空气小(比空气轻,是所有气体中最轻的)0,101.3kPa时,=0.09g/L 2、熔沸点均比其他常见气体低,熔点-259,沸点-252,淡蓝色液体,雪状固体 3、无色无味的气体 4、难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2、 氢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图5-2 氢气的燃烧1、 实验一:氢气的可燃性实验:在空气中,用带尖嘴的金属导管点燃纯净的氢气现象:纯

2、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非常烫,说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分析与结论:氢气具有可燃性,纯净的H2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物是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气完全燃烧的热值为1.43×105 kJ/mol(汽油完全燃烧的热值为4.6×104 kJ/mol);图5-3 氢气与空气混合燃烧易爆炸因此,氢燃料是不产生污染物的洁净燃料。化学方程式:2、实验二:氢气不纯易爆炸实验:取一个无盖、底部钻一小孔的塑料(纸)筒或杯,用纸团堵住小孔,开口一端朝下,通入一会儿氢气,使筒内的气体为氢气和空气的混合

3、气。把这个筒拿到安全的地方,拔掉堵孔纸团,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点火时人要远离些)。现象:塑料(纸)筒发生爆炸。分析与结论:不纯的氢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为,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到明火时,剧烈燃烧,在极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热,使筒内气体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爆炸极限:可燃物(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合气,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点燃氢气前, 一定要先验纯,氢气的爆炸极限:4% 74.2%。3、实验三:氢气的验纯实验:如图5-4操作,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接近酒精灯火焰,再移开拇指点火。现象:点燃的声音不同分析与

4、结论:若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如氢气不纯,要用拇指继续按住试管口一会儿,使管内氢气燃烧的火焰熄灭,再收集氢气验纯,直到听到轻微“噗”声,才可在导管口处点火。图5-5 氢气还原氧化铜4、实验四:氢气的还原性实验:如图5-5装置,将制备的纯净氢气持续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固体,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试管内物质的变化。现象:黑色氧化铜固体变成红色,试管壁口有小水珠产生。分析与结论: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点燃处理未反应完的氢气。图5-6 电解水制备氢气反应方程式: 三、氢气的制取图5-7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制备氢

5、气(1)工业制备:电解水制取氢气:(2)实验室制备: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3)收集:排水法 或 向下排空气法图5-8 排水法 向下排空气法四、氢气的用途性质用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充气球可燃性高能燃料,用于焊接,切割金属,液氢用于火箭燃料还原性冶炼金属,做保护气【随堂练习一】1.氢气不同于其他气体,最显著的特性是( )A无色 B.难溶于水 C.密度最小 D.可燃性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B. 点燃氢气时,火焰是淡蓝色的C 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证明水的组成3

6、.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检验纯度时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用拇指堵住管口一会儿,然后再收集 B. 直接用于实验C. 换一支试管重新收集、检验 D. 用原试管采取排水法重新收集、检验4.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氢气 汽油蒸气 面粉尘 棉尘A. B. C. D.5.下列性质不属于氢气物理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难溶于水 C最轻的气体D能够燃烧6.航天飞机已成功使用液氢作燃料,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A液氢燃烧放出大量热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7.用氢气流吹肥皂泡,并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肥

7、皂泡,这个实验的现象能同时说明氢气()A密度比空气小,具有可燃性 B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可燃性C密度比空气小,具有助燃性 D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8.氢气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物质,下列关于氢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是因为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最小B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C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时,一定会发生爆炸D氢气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9.有一种能源被称为2l世纪的理想能源,它燃烧的产物只有一种,该产物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它不会产生烟尘或酸雨这种能源是()A氢能B电能 C太阳能D地热能10.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科学家正在探究光分解水制取氢气反应的催化剂,下列有

8、关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燃烧要放出大量的热能,其他物质燃烧没有热能放出B催化剂的作用是增大光分解水的化学反应速率C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则氢气的化学式可表示为2HD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爆鸣声,则证明氢气纯净了11.有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l世纪的主要能源,但除了先要解决制备氢气的能耗问题之外,还必须解决的问题是()A原料受到限制 B造成环境污染 C储存和运输不便D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12.在密闭容器中点燃下列气体时,会发生爆炸的是()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氮气和氦气 C氢气和空气 D沼气和氮气13. 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因为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混合物B因为氢气密度很

9、小,所以氢气可充气球C水通电分解实验加入稀硫酸,原因是稀硫酸通电分解D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所以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一、碳的单质类型物质结构示意图物理性质用途异同点多样的碳单质定型碳金刚石C透明、强折光性钻石、首饰【相同】碳单质纯净物化学性质相同【差异】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子排列不同空间结构不同硬度大(天然最硬)玻璃刀、钻头石墨 C质软铅笔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能导电电极滑腻,片状润滑剂富勒烯(如C60、C50、C70等)良好的导电性与导热性电子工业碳纳米管无定形碳物质物理性质制法用途木炭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燃料、黑火药、制活性炭、冶炼金属无定形碳

10、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将色素等吸附在多孔性结构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物理性质)活性炭灰黑色多孔颗粒状固体木炭在高温下用水蒸气处理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作防毒面具焦炭浅灰色多孔性固体烟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冶炼金属炭黑极细的黑色粉末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墨、油墨、油漆、鞋油、燃料等,作橡胶制品的填料二、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1、碳的化学性质(1)碳的稳定性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受日光照射或跟空气、水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 例如我国古代用墨汁书写、绘制字画,可保存几百年不褪色;我们的档案资料均要求用墨水书写。 (2)碳的可燃性碳充分燃烧(氧气充足): (燃烧热值为32.8kJ/mol)碳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11、): (燃烧热值为9.2kJ/mol,是完全燃烧热值的1/3.6倍) (3)碳的还原性高温条件下,灼热的碳可使CO2还原成CO: 在加热条件下,碳可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CO易燃,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CO2(煤炉或炭炉上方观察到的燃烧现象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提示】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发生煤气中毒。【讨论】(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 (3)用煤火取暖时,怎

12、样预防煤气中毒? (4)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总结】(1)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2)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 (3)首先室里应装烟囱,其次应注意睡觉时头不要靠墙边,因为CO的密度略小于空气,它会沿着墙壁慢慢地向上飘。 (4)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然后开窗通风。【随堂练习二】1.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账本等应用毛笔或诸如碳素墨汁的钢笔书写,这是

13、因为墨汁中的碳(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被氧化成稳定的物质C.被还原成稳定的物质 D.与纸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物质 2. “吸烟有害健康”。我国政府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烟草燃烧释放的有害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A尼古丁 B.一氧化碳 C.焦油 D.甲醛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B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C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4.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A

14、PM2.5与雾霾天气 B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C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D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一种混合物B水是纯净物,但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D一氧化碳是一种红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三种气体,它们()A都由相同元素组成B都属于氧化物 C都是有毒气体 D都易溶于水7.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

15、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DCO和CO2的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也完全相同8.株洲晚报2月28日报道:“因厨房窗户紧闭,4名年轻人深夜煤气中毒,幸好被及时抢救,均脱离危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成分是CO2B为了便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C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为了防止冷空气进入,应关闭门窗D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9.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用燃气热水器洗澡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ACO2 BN2 CO

16、2 DCO10.CO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的有毒气体有科学家利用一种复杂的金属复合物研制出新型高灵敏度的CO探测器,它能通过颜色变化来探测空气中是否含有C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BCO探测器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C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D发现有人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11.对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分析错误的是()A石墨软又滑 做电极 B稀有气体稳定 作保护气C氢气有可燃性作火箭燃料 D活性炭有吸附性 用于防雾霾口罩12.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

17、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B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3.有关碳元素形成的几种物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14.太湖流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保存下来的历史碑刻十分丰富,如图用宣纸紧贴在碑刻上,用吸取墨汁后的拓包拍打宣纸,就能将碑刻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到宣纸上,这张拷贝了文字或图案的宣纸就是拓片,它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墨汁是纯净物 B墨汁中含有碳,常温

18、下化学性质活泼C墨汁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D拓包拍打宣纸得到的拓片是化学变化过程15.图5-16是煤在煤炉中燃烧的剖面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图5-16 (1)写出炉膛内A段发生反应产生蓝色火焰的化学方程式:_; (2)写出炉膛内B段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煤炉在缓慢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剧毒气体CO,请制订出对这种煤炉的防毒措施: _。16.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和H2中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气体的组成,某实验小组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现象:A、D装置中均有白色沉淀产生;B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亮红色;C装置中有明显现象,该现象是 。依据上述实验现象,该气体的组成是 。装置A中

19、澄清石灰水的作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与反思: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对上述实验设计提出质疑,认为没有达成实验目的下面请你一起对上述实验装置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加压降温条件下先变为液体,进而凝固成白色雪状固体,即“干冰”,可升华。2、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实验实验操作图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实验一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

20、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实验二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易溶于水试管中的溶液遇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新物质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碳酸加热后,红色溶液褪色变回紫色,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新物质不稳定,加热条件下,新物质又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实验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二氧化碳的循环与利用1、温室效应:地球大气层中的CO2及水蒸气等就像温室的玻璃一样,让阳光可以通过,又能吸收地表的红外线辐射,阻止地表热量向外散发,起到保温作用。2、利用:(1)化工原料:用于制

21、造汽水、纯碱、化肥(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3)灭火器:物理性质:CO2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CO2不支持燃烧(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随堂练习三】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C.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 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供给人们呼吸2.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CO2用作气体肥料       

22、; B. CO2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CO2用来制Na2CO33.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图书档案起火,立即报警且用CO2灭火器灭火B厨房中的煤气泄漏时,应跑到室外,等煤气泄漏完后再回家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D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CO2的深洞中,救人要紧,立即下洞救人4.“雪碧”是一种无色碳酸饮料,振荡一瓶刚开启的雪碧,将逸出的气体导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然后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以后不再变 C先变无色后

23、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均为碳元素的单质 BCO2可用于灭火CCO易溶于水生成酸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6.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 B. C. D.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反应前后天平示数不相等,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为验证“CO2 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缓慢地通过如图装置(玻璃管为高低两根),最早明显变红的蓝色石蕊试纸是()A B C D8. O2、H2O和CO2都是身

24、边常见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BH2O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和CO2 D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空气中含量越高越好9.如图所示,将若干正萌发的种子放入广口瓶中一段时间对此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BU型管中A端液面上升,B端液面下降CU型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DU型管中A、B端液面上升10.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A B C D三、二氧化碳的制取1、二氧化碳与氧气制取区别装置分类实验选用氧气O2反应装置与原理二氧化碳CO2反应装置与原理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

25、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排水法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检验装置验满检验2、制取流程(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上图所示,将反应装置一端的导管浸入水里,用手掌贴反应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放开手掌一会,有水升到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不漏气;若没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漏气;【补充】反应装置使用长颈漏斗,则用长颈漏斗插入液面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紧闭导气管出口,从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下降,则表明漏气;若水面不下降,则表明不漏气。(2)加入药品: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粉末,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利于反应的进行;(3)收集气体:向上排空气法;(4)进行验满:把燃着的木条放在

26、集气瓶口(不要伸入瓶内),如果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了;(5)检验气体: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注意】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不用纯碳酸钙或碳酸钠等代替大理石、石灰石的原因:它们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和收集,且成本较高。【随堂练习四】1.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2.

2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 A. 石灰石和稀硫酸   B. 大理石和浓硫酸   C. 大理石和稀盐酸   D. 碳酸钠和稀盐酸3.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A难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 B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C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 D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4.下列关于CO2气体的制取、收集、临时存放的实验装置中,正确的是(  )       A  

28、;   B    C   D5.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A B C D6.实验室制取O2、CO2和氢气的方法,具有的主要特点是()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气体收集装置可能相同 反应类型可能相同 可以都不需要催化剂A B C D7.如图是三瓶无色气体,下列关于它们的一些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A从第个集气瓶瓶口向下放置,可判断瓶存放的一定是H2B将一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如果发现木条熄灭,那证明集气瓶中肯定装的是CO2C如果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可判断瓶中装的很可能是CO2D向瓶中加

29、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若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瓶存放的一定是CO28.下列有关盛放某些气体的集气瓶,其摆放情况正确的是()A B C D9.小松用足量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松()A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D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10.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A1处 B2处 C3处 D4处1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A B C D E F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0、:(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外,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检验CO2的方法是 。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一、化石燃料的组成燃料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是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骸经过地层深处高温、高压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1、煤:主要含C;还含有少量的H、N、S、O2、石油:主要含C、H;还含有少量的S、O、N3、天然气:主要含C、H;还含有少量的S、O、N 【注意】 (1)煤、

31、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2)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其含碳量相对较小,燃烧较完全,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煤和石油相对较少,所以它对大气的污染较轻,通常称为“清洁能源”,不可再生。甲烷燃烧方程式:(3)沼气: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可再生能源。(4)可燃冰:甲烷分子被水分子包围而成的物质,可燃烧,产生热量大。其开采和运输有待继续探索。二、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1、煤燃烧会排放SO2、NO2等污染物,溶解于水中会形成酸雨。酸雨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水体酸化,破坏土壤和植被,腐蚀金属及建筑物。2、车用燃料燃烧产生的尾气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未燃烧的碳氢化物、含铅化物、烟尘等,污染环境。三、

32、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1、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氢能、核能等)2、积极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3、重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1)煤的干馏产物:焦炉煤气、煤焦油(化学变化) (2)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物理变化)【注意】 不是直接利用石油,而是利用其干馏或分馏后的产物【随堂练习五】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天然气       B. 煤     C. 石油  

33、0;  D. 乙醇 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关能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 B. 使用天然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C. 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D. 开发新能源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3.石油中含有的两种主要元素是( )A. C、N B. H、O C. C、H D. H、S4."西气东输"是开发西部的一项重大工程。这里所说的"气"的主要成分是( )A. 一氧化碳 B. 氢气 C. 甲烷 D. 液化石油气5.合理利用燃料,防止污染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关

34、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酒精是比汽油更环保的燃料      B. 天然气是比煤更清洁的燃料 C. 氢气是比天然气更理想的燃料      D. 石油是工厂经常使用的燃料 6.建造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毕节,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 B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C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 D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大量使用化石

35、燃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C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D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8.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北京市积极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压缩天然气(CNG),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甲烷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9.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的燃烧带来了酸雨等环境问题 B将石油进行分馏可得到汽油等多种产品C作为燃料烧掉获得能源是最佳利用方法 D化石燃料发生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更多10.2011年6月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公司合作的渤海油田发生漏油事故,致使渔民损失惨重,沿海岸滩养殖的扇贝

36、、海参、鱼虾大量死亡仅马头营镇的海参养殖场,就遭受了一亿多元的经济损失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 B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C石油是一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煤和石油都是化石燃料【自我测试】1.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物质燃烧时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氢气2.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  ) A. 生成碳酸钙  B. 生成碳酸氢钙   C. 二氧化碳不溶水  D. 分离出氢氧化钙固体 3.下列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是( )A

37、.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动物的呼吸作用 C. 汽车排放的尾气 D. 化石燃料的燃烧4.实验表明,不能用大块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可以用大理石粉末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由此可得出的相关正确结论是( )A. 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与反应条件有关B. 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进行C. 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化学性质不同D. 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各元素的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5.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

38、瓶中6. 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景;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这首诗所赞美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甲烷7.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它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 ( )A. 都是无毒无害气体 B. 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C. 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D. 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8.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碳及其相关知识的总结,你认为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且二氧化碳能

39、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二氧化碳有毒,人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很高的菜窖、深井后要进行灯火试验,否则会发生中毒C碳单质主要有透明的金刚石、灰色的石墨、足球状的C60,它们属于同种物质D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它可以显示碳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否金属非金属等信息内容9.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首先应该做的是( )A.立即打开排气扇排 B.迅速做人工呼吸 C.关闭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 D.拨打120急救电话10.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时,要求随时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以下符合该条件的发生装置是()A B C D11.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厂

40、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温室效应 白色污染 酸雨的产生 可吸入颗粒物A. B. C. D. 12.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有利于改善我市环境质量的是(  ) 使用乙醇汽油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向护城河里排放废水 植树种花,搞好绿化  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只有13.根据图来回答:经数小时后,U型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假设: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

41、;瓶口密封且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NaOH溶液可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在空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它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所含的元素不同 D.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都不能供给呼吸,是因为它们都有毒15.氢气是未来理想的能源。根据氢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氢气的性质分析,在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 需要解决的课题是( )寻找丰富制氢原料 探索廉价的制氢方法 开发安全高效的储氢方法 研

42、究氢气燃烧产物的处理技术 A. B. C. D.16.下列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蒸汽锅炉爆炸 C气球爆炸 D车胎爆炸1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 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 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 D. 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一种全降解塑料18.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油田中的石油属于 ( )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43、19. 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 把混合气体点燃 B. 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C.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里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B实验室用CaCO3和稀H2SO4反应制取CO2C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选择燃料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滤21.比较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它们的共同点是()A直接用作燃料 B都是化石能源 C综合利用的途径相同 D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22.“节约能源、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是解决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策略下列做法,违背节能减排倡导的是()A综合利用煤和石油 B鼓励焚烧农作物的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