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_第1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_第2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_第3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_第4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分类示例及解题思路楚雄市教科室熊文化学实验探究是以化学实验为主要手段,在现实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等几个环节来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实 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化学科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中考必须考查的重要内 容。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往往综合性强,对学生思维敏捷性、严密性、创新性要求较 高,有一定难度,对这类问题我们要仔细分析、研究,找出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 避免复习陷入“题海”不能自拔。一、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例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某电厂经除尘后的废气样品,主要含有S02、C02、02、N2等,他们对其中的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进行检验,探究

2、过程如下:查阅资料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亚硫酸钙(CaSO3)沉淀,能与紫色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其褪色。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相似的化学性质有 _ 。实验实验装置如下(高锰酸钾溶液中加有硫酸,有利于观察现象)/X离疑酸钾洛液澄清石灰水ABC请帮他们完成下表:操作步骤简答1.将各装置按上图连接好并装入化学试 剂A装置的作用:B装置的作用:废气样品一2.往A的导管口缓慢连继鼓入经除尘后的废气样品A装置中的现象:C装置中的现象:结论与讨论通过上述探究实验,该小组获得了检验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

3、的方法,该方法是: _ 。分析1.仔细审题,抓住探究目的,找到思路起点。探究目的:检验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方法2.仔细审题,抓住关键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关键信息:SQ三个重要性质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能与 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其褪色。3.仔细审图,推敲装置作用,最终解决问题。废气中主要成分(SQ2、CQ2、02、N2)通过A(KMnQ溶液)谁会反应?( SQ2)剩余气体再通过B(KMnQ溶液)一谁会反应?( S02还有剩余吗?)-B装置作用:判断SQ是否已经反应完。剩余气体还有CQ、Q、N通过C时,谁会反应?(CQ)解答SQ2、CQ2与水反应生成酸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

4、色沉淀A装置的作用:检验并除去SQ B装置的作用:判断SQ是否已完全 反应完A装置的现象:溶液颜色变淡或褪去c装置的现象:出现白色沉淀检验方法:用酸性KMn4溶液检验并除去SQ,再用酸性KMnC溶液检验SQ是否 已除尽,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Q2。题后拓展如果A、C装置调换一下,你认为观察到的现象会怎样?能否达到 题目探究的目的?解决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问题时,在仔细审题,搞清楚探究目的的同时,一定 要紧紧抓住物质的相关性质,接下来的实验方案设计或评价都要围绕这个关键点展开, 所以,准确把握探究物质的相关性质或正确地对该物质的性质进行猜想是顺利解决这类 问题的重要一步。二、物质组分(成分)的实验

5、探究例2做中和反应实验时,我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 生,小伟提醒:是不是拿错药品了?我查验后确认药品没错,只是瓶口发现有白色 粉末状物质,我认为是NaOH溶液变质了。(1)_. 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2).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我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定NaOH溶液变质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这种NaOH溶液于试管,再滴加(3).该NaOH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该NaOH溶液变质分析1审好题,抓住探究目的:NaOH容液是否变质孑NaOH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2.剖析探究目的:NaOH溶液变质生成了什么?(Na2CO

6、)部分变质后, 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NaCO和NaOH如何证明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 质?(溶液中有无NaOH)3.围绕目的,设计方案:本题关键在于判断变质后溶液中是否还有NaOH要鉴定有无NaOH有的同学认为加入CuC2或FeCla溶液,观察有无蓝色 或红褐色沉淀生成既可,行吗?不行,溶液中的NaCO同样能与CuCb或FeCla溶液生成沉淀。思路转换,NQCO的存在干扰了NaOH勺鉴定,能否 将NaCO转化成不影响鉴定的其他成分呢?利用BaCl2+NaCO=BaCOj+2NaCl即可解决这个问题。解答(1).CO2+2NaOH=NCO+HO(2).BaCl2(或Ca(OH)等(3)取少量样

7、品于试管,滴入BaCb溶液直至不再生成沉淀,过滤,在滤液中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如变红色,说明NaOH部分变质,如不变色则已全部变质。题本拓展1、本题 还有哪些实验方案?加Ba(OH)行吗?为什么?2、请你设计方案证明: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已恰好完反应。物质组成(或成分)的实验探究问题,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情境中给予的 物质由哪些成分组成?要准确的进行判断或猜想,这是探究的前提。在设计探究方案时,一定要注意,加入药品与各成分的反应及反应结果对下一步操作的影 响,注意思维的严密性。三、物质变化条件( (或影响因素) )的实验探究例3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小张发现不但铁会生锈,自己的铜制眼镜框

8、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他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U2(OH)2CO3(俗称铜绿),小张就铜“生锈”的原因展开了实验探究:提出问题:铜“生锈”的原因是什么?与哪些物质发生了反应?大胆假设:铜“生锈”是铜 _ 发生反应的结果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对比实验B和D,能得到的结论是的实验现象,能得到的结论是 _ 。分析1 仔细审题,搞清探究目的:探究铜“生锈”的条件。_ A实验实验装置装置实验实验现象现象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J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俐片生锈俐片生锈且水面附近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锈蚀最严重(1)实验装置A要探究的是铜“生锈”与有关。(3)实验装

9、置C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对比C和D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墓!I片空气中2.仔细分析,大胆猜想:由Cu-Cu2(OH)2CO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装置图的提示,不难推理出是空气中的02、C02、H2O使铜“生锈”了3.铜“生锈”有三个条件,是一个三变量的探究问题:故应设计三组 实验,每组控制2个变量,对比一个变量。如对比A、D两装置,可知A、D相同的是都有C02、02,判断水分是否是铜生锈的条件;B、D是控制C02和H2O1判断氧气;而C、D控制 出0、02判断C0。解答铜与C02、H20、02反应的结果(1)A探究铜“生锈”与水有关;(2)对比B、D结论是,铜“生锈”与氧 气有关;(3)C中Na0

10、H溶液作用是吸收C02;对比C和D结论是:铜“生锈” 与C02有关。题后拓展1、你认为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外部因素有哪些?请设计实 证明你的猜想。2、你认为影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小的外部因素有哪些?请设 计实验证明你的想法。控制度量、测量(或对比)变量是实验探究设计中最重要的基本方法,即设 计一组对照实验,让两个实验的其他影响因素都相同,改变一个因素,观察其对 结果的影响而得出结论。一般说来有几个因素(变量)就应设计几组实验。四、反应中有效成份的实验探究例4小明发现纯碱溶液呈碱性,他想,纯碱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 的,是哪一种离子导致水溶液呈碱性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是碳酸根离子与 水

11、作用产生0H-离子,导致水溶液呈碱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纯碱 水溶液呈碱性是碳酸根离子引起的,而不是钠离子引起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分析1、仔细审题,搞清探究目的:纯碱溶液呈碱性是C032-引起的,而不是Na+引起的。2、围绕目的、设计方案: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032-还是由Na+引起? 可认为是一个两变量探究问题,故方案为证明不是由Na+引起(用什么 试剂?)证明是由CO32-引起(用什么试剂?)解答(1)取少量NaCI溶液于试管,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Na+不能使水溶液呈碱性(2)取少量K2CO3溶液于试管,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 色;CO2-能使水溶液呈碱性。题后拓展1、明矶(KAI(SO4)2I2H2O),有净水的作用,请你设计方案证明是明 矶中的AI3+起到了净水的作用?+ 2-2、CuO能溶于H2SO4,H2SC4溶液中有H、SQ-、HO你认为是哪一 种粒子起作用,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反应中有效成分的实验探究要注意:搞清楚反应中的成分有哪些?按控 制变量,测量变量的思路,逐一对各成分设计实验进行判断即可。由以上分析可见,解决好实验探究问题关键要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点:审 好题,审题过程中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是搞清楚探究的目标,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