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教学设计Ⅱ_第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教学设计Ⅱ_第2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教学设计Ⅱ_第3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教学设计Ⅱ_第4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教学设计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教学设计n课堂教学设计n、教学目标(同“课堂教学设计I”)二、难点、重点设计(同“课堂教学设计I”)三、教学过程设计(一)作者简介和题解:在纪念鲁迅先生(板书有着重号词语,下同,排列格式见板书设计总表)诞生一百周年的日子里,同学们都从报纸、电视、电影中看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形象。请同学们参照课文注,具体了解一下鲁迅的生平。(学生读注)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

2、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二)检查预习,给加粗的字注音,然后释词。确凿z do菜畦q i桑根sh由i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轻捷油蛉l ing斑螫m do缠络ch n攒cu n珊瑚sh n h u高枕而卧豁hu o敛li由脑髓su i陌生m o(三)学习新课。1 .启发学生分段。这篇文章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生活的两个片断,即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生活, 文章可以自然地分成两部分,怎 样分?回答,归纳:第一部分(第 19段)写“我”在百草园中的 无穷乐趣。第二部分(第1024段)写“我”在三味书屋的枯燥的 读书生活。2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1)请同学朗读课文第1段,引导同学进行

3、分析。提问:课文的第1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写出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 草园的缘由。怎样理解:“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是“夕拾”,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确凿只有”, 断定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 与踌躇,这一方面表明由于“时间的流逝”,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地记得,不敢妄下结论;另一方面,也是为下文甩出一个“线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课文的第1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写出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引起下文回忆描写百草园。(2)请同学朗读第2段,引导同学进行分析。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

4、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回答:写了 14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娱蚣、斑螫。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回答:菜畦,石井栏。提问: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那么生动、美好?学生回答。(出示投影或小黑板,老师板演)投影或小黑板的板书设计:提问: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那么具体、生动、真切?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不被大人看得上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足供好奇心盛的孩子们观赏、玩耍 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所以当然是“我”的乐园了。这里的草木虫

5、鸟 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好奇心与求知欲。至 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 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 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 鸣。提问: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人?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鲁迅先生用色彩绚烂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 了百草园的可人。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根,写的是春季;鸣蝉,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 上,写的是夏季;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的是秋季。 这样写了春、夏、秋三季的百草园,而且还写了那么多、那么生动、 形象的动、植物,错综交织,而又井井有条,描写出了百草园的可人。 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

6、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 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段文字还运用了 “比喻”、“拟人”的修辞手 法。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 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的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一一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教师小结: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百草

7、园的景物和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的好奇、 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轻声齐读第2段,加深体会,加强记忆。(3)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3至6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这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带有神怪色彩,结局是邪不压正,美女蛇被制服了。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其一,故事的内容符合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 理,这也是儿时的一种乐趣。其二,听长妈妈的

8、故事后,“长草”是不去的,这就限制了 “我”在百草园中活动的范围,极想得到老和尚 那样的飞蝶蚣,“走在百草园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这也符合 儿童的探险猎奇、战胜邪恶的心理。这就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 纱,诱导着儿童去涉足、认识、了解它。其三,百草园丰富的生活内 容和赤链蛇的传说,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个传 说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4)齐读课文第78段。提问:这几段主要写了些什么?回答:写雪天捕鸟,这是百草园冬天 的乐趣。默读课文第7段,划出生动形象描写捕鸟方法的一连串动词。 作者用 “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 一连串动词,清晰准确地记下捕鸟的全

9、过程,可见“我” 的童年时代,对捕鸟十分喜爱,这也反映了鲁迅小时的广泛兴趣。文章第8段又描绘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一一闰 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童年时代对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钦佩的心情。这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四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用哪段话过渡的?(5)轻声齐读课文第9段。提问: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回答,归纳:这儿用了三 个“也许是因为”的排比句,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进行推测,补 叙园中孩子气的活动一一毁泥墙,抛砖头等等,同时表现了 “我”对 百草园的深深眷恋和被迫离开它时依依惜别的心情。这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五层,写离别百草园。由这段,文章过渡、转 入描写三

10、味书屋的生活。“我”离别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儿的生活情形是怎样的呢?第二 部分写的就是我在三味书屋的生活。(6)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 “我”对先生的印象又怎样?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014段后回答。三味书屋的环境陈设:“一扇黑油的竹门”,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下面有“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的画。这些呆板的陈设给人以单调、沉闷的感觉。这种环境正好与百草园的 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提问:我对先生的印象又怎样?回答,小结:“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先生态度“和蔼”,且又听说“他 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因此,“我”对先生的态度“很

11、恭敬”。课文第1011段是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一层,写三味书屋的陈设和“我” 对先生的印象。(7)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24段(一人当“我”,一人当“先生”,一人读叙述部分)。朗读第20段时要注意引号里句子的句逗应该是这样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 至矣! ”“上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请同学们加上标点)提问:“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是怎样的?回答, 归纳:在三味书屋, 学生正常的发问和游戏遭到禁止,因此他们只能偷偷地到后面一个园 中去自寻乐趣一一“折腊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三 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单调的:“正午习字,晚上对

12、课”。先生的教学方 法:有“戒尺”,“也有罚跪的规则”。教学内容:“有念”有念”,“有念”,是封建陈腐、艰深难懂、不适合儿童读的书籍。这里作者如实地描绘了一幅私塾生活的风俗画, 一幅生动活泼的“闹学图”:“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当先生摇头晃脑读得入 神时,学生做戏、画图,从中自找乐趣。这反映了孩子们的爱好同封 建教育内容、方式不相容,表达了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 建教育的厌恶和反抗。这是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二层,写了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提问:你读了文章的第二部分(第1024段),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 印象?回答,归纳:三味书屋枯燥的读书生活是枯燥无味的。文章第 二部分写的是“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3 .归纳主题。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