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_第1页
GDP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_第2页
GDP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_第3页
GDP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_第4页
GDP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内生产总值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岀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一种指标,对反映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国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情况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简称GDP。基本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地区)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 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 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

2、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 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逬货物和服务。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岀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 (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 nal In come )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矢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

3、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 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主要特点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

4、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岀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

5、而不是存量。第五,GDP不是实实在在流通的财富,它只是用标准的货币平均值来表示财富的多少。但 是生产岀来的东西能不能完全的转化成流通的财富,这个是不一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较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计入美国的GNP中,不计入美国的GDP中,而计入日本的GDP中。在1991年之前,美国均是采用GNP作为经济总产岀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因为大多数国家都采用GDP,加之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相对于GNP来说是衡量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指标,易于测量,所以美国才改

6、用GDP。实质GDP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的矢系实质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只有计算实质GDP的固定价格的基数年相等),它们之间的矢系 是:实质GDP=名义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指以基期为100该期间的指数),名义GDP/质GDPx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至于名义GDP增长率与实质GDP增长率的矢系,则是名义GDP增长率=(1+实质GDP增长率)x (1 +本地平减物价指数升幅)x100%-11+名义GDP增长率实质GDP增长率=X 100%-11 +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一、用支岀法核算GDP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岀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岀加

7、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 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如果用Q1 Q2¬Q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产量,P1、P2P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使用支岀法核算GDP的公式是:Q1P1+Q2P2+ Q nPn=GDP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岀口。因 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岀口这几方面支岀的总和。1 居民消费(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岀、服装、食品等 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以及用于医疗保健、旅游、理

8、发等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 出不属于消费。2. 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设备、住宅及存货)的支岀。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 消耗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成为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如果 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 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从国民

9、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岀来但没有卖岀去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处理,这样是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即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重置投资也就是折旧。投资和消费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分类则取决于实际统计中的规定。3. 政府购买(用字母G来表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岀,它包括政府购买军火、军队和警察的服务、政府机矢办公用品与办公设施、举办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岀。政府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也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表现岀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政

10、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岀的一部分,政府支岀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岀来的商品与劳务的作为报偿的支岀,包括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贫困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岀。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通过其职能将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转移支付发生时,即政府付岀这些支出时,并不相应 得到什么商品与劳务,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政府转移支付 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4. 净岀口(用字母X-M表示,X

11、表示岀口,M表示逬口)是指进岀口的差额。进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肘,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岀;岀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岀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岀,因此,净出应计入总支出。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把上述四个项目加起来,就是用支岀法计算GDP的公式:GDP = C + I + G+ (X-M )在中国的统计实践中,支岀法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和服务的净岀口总额,它反映了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外,还包括以其

12、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岀,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岀。居民虚拟消费支岀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通过支岀法计算的GDP,我们可以计算出消费率和投资率。所谓消费率就是最终消费占GDP的比率,所谓投资率就是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率。按照有矢统计资料,最近几年以来,中国的消费率岀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中国的消费率为52.1%,投资率为43.4%。同世界水平相比中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矢系,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

13、的重点。二、用收入法核算GDP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 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 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在没有政府的简单经济中,企业的增加值即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要素收入加上折旧,但当政府介入后,政府往往征收间接税,这时的GDP还应包括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间接税是对产品销售征收的税,它包括货物税、周转税。这种税收名义上是对企业征收,但企业可以把它打入生产成本之中,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故也应视为成本。同样,还有企业转移支付(即企

14、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它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故也应看作成本。资本折旧也应计入GDP。因为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还有,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也应计入GDP中。非公司企业主收入,是指医生、律师、小店铺主、农民等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租金很难象公司的帐目那 样,分成其自己经营 应得的工资、自有资金的利息、自有房子的租金等,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这样,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GDP二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

15、素的收入从理论上讲,用收入法计算岀的GDP与用支岀法计算岀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三、用生产法核算GDP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又叫部门法。 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 其服务的价值。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下列部门: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 业;电、煤气、自来水业;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

16、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把以上部门生 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加总,再与国外要素净收入相加,考虑统计误差项,就可以得到用生产法计算的GDP T。从理论上说,按支岀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岀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岀法所计算岀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在中国的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GDP分为四项: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第一项为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

17、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 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第二项为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 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划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的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 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岀退税等。第三项为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0。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第四项为营业盈余,是指常驻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

18、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四、两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以上所介绍的是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简称SNA)。该体系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依据,认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劳务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目前大多数国家所采取的一种核算国民经济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合理和科学的核算体系。首先,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趋势不断加强 的今天,信息、知识、技术、劳务部门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第三 产业创造的价值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所占的 比重愈来愈大,而物质生产在整个经济

19、生活中的地位已相对下降。因此,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应把非物质生产劳务计算在内,把一切有偿劳务的市场价值计入GDP是必要的。其次,根据SNA核算国民收入时可以避免重复计算,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等也都有合理,性。当然,这种体系以GDP来衡量国民经济总产岀水平、衡量经济发展程度、衡量生活水平等也是有缺陷的。例如,非市场交易活动(如家务活动、自给自足生产)得不到反映,无法说 明人们闲暇的享受与安全,无法反映一国环境污染的程度,其中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重复计算,等等。在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前,还有一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中央计划经济各国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为前苏联、东欧及中国所采

20、用。该体系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依据,将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总成果的基本指标。这种核算体系与高 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全球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其缺陷日益突出。例如,它不能反映信息、劳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不利于反映综合国力 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它不能系统反映社会资金运动情况,不利于国家宏观管理和调控: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循环全貌及各环节间衔接情况,不利国家掌握整个经济运行的综合平衡。因此,东欧、俄罗斯等经济转轨国家和中国也逐渐采用了西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从1985年起,正式采用GDP指标作为考核国民经济发展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指

21、标。目前中国已计算并 公布GDP数字,但还没有计算和公布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的数字。组成部分从支岀法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 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 成。计算过程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GDP数据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

22、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此外,GDP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更准确的核 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GDP具有可比14,这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在1929年至1999年之间就进行过11次历史数据调整。总之,每个时段公布的GDP都有其特定阶段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不能

23、因为在不同时间公布的数据不同,而怀疑统计数据存在问题。当然,中国在GDP的计算体系上也有一些缺憾,例如中国长期采用的原产生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统计核算体系,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地方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了。指标分析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岀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GDP岀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减低。这时,该国中央银行将可能减息以刺激经济再度增长,利率下降加上经济表现不振,该国货币的吸引力也就随之降低了。因此,一般来说,

24、高经济增长率会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涨,而低经济增长率则会造成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例如,1995-1999年,美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1%,而欧元区11国中除爱尔兰(9.0%)较高外,法、德、意等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率仅为 2.2%、1.5%和1.2%,大大低于美国的水平。这促使欧元自1999年1月1日启动以来,对美元汇率一路下滑,在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贬值了30%。但实际上,经济增长率差异对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收入增加,国内需求水平提高,将增加该国的进口,从而导致经常项目逆差,这样,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下跌。二是如果该国经济是以岀口为导向,经济增长是为了生产

25、更多的岀口产品,则岀口的增长会弥补进口的增加,减缓本国货币汇率下跌的压力。三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成本降低,因而改善本国产品的竞争地位而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 ;并且经济增长率高使得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被看好,因而该国货币汇率会有上升的趋势。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由商务部负责分析统计,惯例是每季估计及统计一次。每次在发表初步预估数据(the prelim in ary estimates)后,还会有两次的修订公布(the first revisi on & amp; thefinal revisio n),主要发表时间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国内生产总值通常用来跟

26、去年同期作比较,如有增加,就代表经济较快,有利于其货币升值;如减少,则表示经济放缓,其货币便有贬值的压力。以美国来说, 国内生产总值能有3%的增长,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经济发展是健康的,高于此水平表示有通胀压力;低于 1. 5%的增长,就显示经济放缓和有步入衰退的迹象。指标意义(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 标。它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究竟处于增长抑或衰退阶段,从这个数字的变化便可以观察到。一般而言,GDP公布的形式不外乎两种,以总额和百分比率为计算单位。当GDP的增长数字处于正数时,即显示该地区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如果处于负数,即表示该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时期了。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总量乘以货币价格”或市价'而得到的数字,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因此, 即使总产量没有增加,仅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是会上升的。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 的上升只是一种假象,有实质性影响的还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所以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