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四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热点链接】2019年我国风电发电量4 05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5.5%;其中,内蒙古风电发电量为666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内蒙古风力发电量大,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提示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多大风;地形起伏小,对风的阻力小。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水平运动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水平1:结合示意图,认识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力。水平2:结合示意图,分析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力的特点及与风向风速的关系。水平3:结合等压线图,判断不同条件下的风向和风速。水平4:运用相关图表,分析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综合思维:能够在等压线图中

2、,分析风向、风速。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相关地理现象,推测风向和风速。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三种作用力及特征字母作用力特征a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b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c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可减小风速3风向理想风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高空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风向与等压线斜交1.判断正误。(1)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2)海拔越高,摩擦力越小。()(3)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2关于地转偏向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风向垂直 b北半球左偏c南半球右偏

3、 d与风向相反答案a解析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3下列关于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风向是指风的去向b风包括大气的垂直运动c风的强弱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d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答案c解析风向是指风的来向,a项错误;风指的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不包括大气的垂直运动,b项错误;风的强弱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c项正确;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d项错误。4地面状况对风力大小有何影响?提示地面状况不同,摩擦力不同,对风速的影响不同。如海洋摩擦力小,风力大。主题探究风的形成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如图为风的形成示意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4、1)判断图中四个箭头的含义。(2)比较图中a、b两处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3)该图表示的是_(填“南”或“北”)半球,请说明判断理由。(4)判断该图表示的是_(填“近地面”或“高空”),请说明判断理由。成果展示(1)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为风向,c为地转偏向力,d为摩擦力。(2)b处风力大。b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3)北风向右偏。(4)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1影响风的三种作用力2两种典型风向位置作用力示意图(北半球)风向特点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斜穿等压线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并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则f1、f2、f3依次为()a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2)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风向是()a bc d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类题透析思路点拨近地面北半球,风向右偏;受三个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f1垂直于等压线,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风向右偏,f2应与风向相反,表示摩擦力;f3与右偏的风向垂直,表示地转偏向力。高空受两个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

6、线平行。与等压线平行,表示南半球,表示北半球。答案(1)b(2)d主题探究等压线图的判读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示意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判断a、b两地气压差值。(2)判断c地的风向。(3)比较c、d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4)比较台湾海峡与日本海南部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成果展示(1)510 hpa。(2)偏东风。(3)c地风力大。c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4)台湾海峡风力大。台湾海峡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吹东北风,受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大。1判读气压形式(1)低压中心(如图中乙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

7、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2)高压中心(如图中甲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3)高压脊(如图中丙处):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4)低压槽(如图中丁处):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槽线。(5)鞍: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地带,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2判断风向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风向。注:北半球用右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拇指指向为近地面风向。3判断南、北半球(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2)风向在水平

8、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1)根据等压线判断: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2)根据摩擦力判断:摩擦力大,风力小。5判断季节(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如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1)(3)题。(1)图中甲、乙两地气压差最可能是()a12 hpa b13 hpac14 hpa d15 hpa(2)此时,台湾海峡的风向是()a西风 b南风c北风 d东风(3)此时,甲、乙两处风速的比较及成因的组合,正确的

9、是()甲乙甲乙甲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摩擦力小乙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摩擦力小a bc d风力、风向的分析类题透析思路点拨等压距为2 hpa。甲地气压为1_010 hpa,乙地气压为1_0221_024 hpa,气压差为1214 hpa。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台湾海峡西侧气压高,东侧气压低,则台湾海峡处的风向为北风。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摩擦力大,风力小。甲处等压线密集,乙处等压线稀疏;甲处位于海洋,乙处位于陆地,甲处摩擦力小于乙处。答案(1)b(2)c(3)a教材活动巧点拨教材第33页活动思路点拨1.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

10、压指向低压。2高空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逐渐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终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3在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转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的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向左偏转的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画图如下:核心素养速提升素养提升1综合思维读高空风向示意图,完成13题。1关于图中箭头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水平气压梯度力 b乙地面摩擦力c丙风向 d乙地转偏向力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甲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

11、平气压梯度力;高空不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丙表示风向;乙与风向垂直,表示地转偏向力。2此图表示的半球是()a东半球 b西半球c南半球 d北半球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风向右偏,故此图表示北半球。3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c逐渐变小 d逐渐变大答案c解析随着海拔的升高,地面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越来越小,风向逐渐趋向平行于等压线,故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变小,c项正确。素养提升2区域认知下图为某地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12题。1关于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北半球的高压中心 b为北半球的低压中心c为南半球的低压中心 d为南半球

12、的高压中心答案d解析根据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可知,甲地为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图中风向左偏,甲地位于南半球,故d项正确。2关于a、b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地吹西北风,风力大于b地ba地吹东南风,风力大于b地ca地吹西南风,风力大于b地da地吹东北风,风力小于b地答案b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画出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并向左偏转,则该地吹东南风;a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b项正确。素养提升3地理实践力1选择某天多个时间点,判断学校五星红旗的飘向,并归纳一天内红旗飘向的变化特点。2收看天气预报,认识天气预报中的常见符号,特别是天气预报

13、中的风向和风力符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探究点题号风的形成1,2,3,6,7,13等压线图的判读4,5,8,9,10,11,12,14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读某地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情况示意图,回答13题。1(综合思维)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 d近地面风向答案b解析先判读特征最明显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为d。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由高压指向低压,故c为风向。与风向垂直的是地转偏向力,故a为地转偏向力。与风向相反的是摩擦力,即b为摩擦力。2(综合思维)对风的速度有影响的力是(

14、)aa、d ba、bcb、d db、c答案c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对风速、风向都有影响;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摩擦力影响风向和风速。3(区域认知)图示区域不可能位于()a中国 b美国c俄罗斯 d阿根廷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风向右偏,说明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阿根廷位于南半球,故d项符合题意。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45题。4(综合思维)n地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处的等压线,且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可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右偏,因而

15、n地风向为东北风。5(综合思维)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am地 bn地cp地 dq地答案d解析四地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强。下图示意某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67题。6(综合思维)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或 b或c或 d或答案a解析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平行于等压线。7(综合思维)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16、;pn,则o点风向为()a或 b或c或 d或答案c解析在高空,不受摩擦力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的风向右偏,南半球的风向左偏。图甲、图乙为冬季某日沈阳附近20时的高空和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等压距相等;图中h代表高压中心,l代表低压中心,分别对应地面。据此完成89题。8(区域认知)判断图中四地中气压值最高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高空气压小于近地面的气压,故气压比较小;读图乙可知,h为高压,从h向四周气压减小,所以大于,气压值最高,故d项正确。9(区域认知)与图乙中沈阳风力状况相比,图甲中沈阳的()a风力更大,且风向一致b风力更小,且风向一致c风力更大,且风向相反

17、d风力更小,且风向相反答案a解析图甲位于高空,不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且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图甲沈阳风力更大。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向斜穿等压线,结合等压线分布可知,风向几乎一致。读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示意图,完成1012题。10(区域认知)此时,甲地风向为()a偏北风 b偏西风c偏南风 d偏东风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判断甲地风向,应先画出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南半球风向左偏,故甲地风向为偏北风,a项正确。11(综合思维)图示区域气压最大差值可能为()a31 hpa b33 hpac39 hpa d41 hpa答案

18、c解析读图可知,图示等压距为4 hpa,气压最大值为1 0201 024 hpa,气压最小值为984988 hpa,故气压差为3240 hpa,故c项正确。12(综合思维)图中四地,风速最大的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陆地上,且等压线相对稀疏,风力最小;乙、丙、丁三地位于海洋上,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差不大,乙地位于开阔的海洋上,丙地位于陆地东侧,丁地位于海峡处,受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丁地风速最大,故d项正确。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图一、图二表示风的形成示意图,图三表示某地风速、风向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状况示意图。(1)图

19、一、图二中,表示北半球的是_,表示南半球的是_;表示近地面的是_,表示高空的是_。(4分)(2)图一中,a为_,b为_,c为_。(6分)(3)图二中,_为形成风的直接原因,_对风有阻碍、减小的作用,_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6分)(4)图三所示地点位于_(填“南”或“北”)半球,判断理由是_。(4分)(5)图三中,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风速的变化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分)答案(1)图一图二图二图一(2)地转偏向力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3)(4)北风向右偏(5)特点:随着海拔的升高,风速增大,增大幅度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加大。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摩擦力逐渐变小,导致风速增大,风向偏转幅度加大。解析第(1)题,图一风向右偏,表示北半球;图二风向左偏,表示南半球。近地面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不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