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31届大同中学杯(详解)_第1页
2017年第31届大同中学杯(详解)_第2页
2017年第31届大同中学杯(详解)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市第三一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2017年2月 26日上午 9: 00-10 : 30说明:1、 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题,计90分:第二部 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 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12题,计 60分。全卷满分150分。2、考试时间为90分钟。3、 考生使用答题纸(卡),把每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纸(卡)相应位置。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完毕后,请将试卷、答题纸(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4、常数 g=10N/kg。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 最先通过科学实验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法拉第

2、(B)安培(C)库仑(D)奥斯特2 夏天,把棒冰拿在手里,剥去纸后,棒冰周围冒出的白气”主要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B)棒冰中的水蒸发后形成的水蒸气(C)棒冰中的冰升华为水蒸气,水蒸气再凝结成的雾(D)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棒冰而凝华成的小冰晶N极向纸内偏转,这3 如图所示,一束粒子沿水平方向飞过小磁针的下方,此时小磁针的 一束粒子可能是()(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B)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C)向右飞行的电子束(D)向左飞行的电子束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并联,则三个电表中()(A)表1、表2是电流表,表3是电压表(B)表1、表2是电压表,表3是电流

3、表(C)表1、表2、表3都是电流表金属球(D)表1、表2、表3都是电压表5. 如图所示,把一个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杆金属小球,然后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时()(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B)金属小球不带电,金属箔带负电(C)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负电(D)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不带电6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桌面对木块的弹力跟木块受到的重力之间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B) 一对平衡力(D)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7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柱状容器甲、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液

4、 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甲 <P乙若要使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 强相等,一定可行的方法是在()(A) 甲中抽取、乙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B) 乙中抽取、甲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C) 甲、乙中同时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D) 甲、乙中同时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8. 列车匀速进站,机车发出频率为fi的汽笛声,一站在站台上的旅客听到的汽笛声频率为f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fi < f2(B) fi = f2(C) fi > f2(D)无法判断(A)7(B)12(C)16(D)179. 电阻Ri=1 Q, R2=1 Q, R3=3 Q,禾U用这三个电阻可能获

5、得的不同阻值的个数最多为()10. 如图所示,在柱状容器内放入一块长方体实心铜块,然后缓慢注入水,并且使铜块与容器底紧贴(使水不进入铜块与容器底部之间接触处),此时容器底部所承受的压力大小为Fi,若略微抬起铜块,使水进入接触处,待铜块稳定后,容器底部所承受的压力大小为F2,则()(A) Fi >F2(B)Fi <F2(C)Fi =F2(D)无法判断 ii .形状一样、质量相等的 A , B两个契形物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质量均为 m的两个物块 分别沿A, B的斜面下滑,其中, A斜面粗糙且斜面上的物体恰好匀速下滑,而 B斜面光滑。 两物体下滑时A , B都始终保持静止。该过程中, A

6、 , B对地面的正压力分别为 Na、Nb, A、 B对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fA、 f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Na>N B fA>fB=0(B) Na>N B fB>fA=0(C) Nb>Na fB>fA=0(D) Nb>N a fB=fA=0 i2.灯泡A铭牌上标有"3V 0.2A",灯泡B铭牌上标有220V 40W",将这两个灯泡串联后接 到220伏的电源上()(A) 两个灯泡都发光(B)两个灯泡都被烧坏(C)灯泡A短路,灯泡B正常发光(D)灯泡A被烧坏,灯泡B完好但不发光13为实现环保理念,很多地区陆续投入使用

7、太阳能路灯二太阳能路灯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支架)、LED灯头、控制箱(内有控制器、蓄电池)和灯杆等构成若太阳能电池板有效 光照面积为5m2,效率为20% ; LED灯头的额定电压为24 V,额定功率为48W。某地区光照 平均有效辐射量800W/m 2,平均有效日照时间为5h;路灯每晚工作时间i0h。由于7个阴雨天 导致太阳能电池板不能工作,为确保这几天夜晚的照明,同时尽可能使电池的容量较小,应选用的蓄电池为()14. 在两个相同的杯子内盛有质量相等的热水和冷水,将一半热水倒入冷水杯内,冷水杯内的温度升高21 C,若再将热水杯内剩余热水的一半再次倒入冷水杯内,冷水杯内的水温会升高()(A)

8、 9 C(B)8 C(C)6 C(D)5 C15. 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物块均漂浮在水面上,它们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 20cm3、 45cm3、65cm3、75cm3。若将四个物块浮出水面的部分切除,待重新稳定后,四个物块再次 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 V甲、V乙、V丙、V丁,且V乙V丙V丁V甲。则四个物块各自原来的体积大 小可能为()3333(A) 80 cm(B)100 cm(C) 120 cm(D) 140 cm16. 如图所示,长度为2L的铁链挂在宽度为L的桌面上,桌面与铁链之间的摩擦 因数为1/3,为保证铁链静止在桌面上,铁链左端距离桌面的最短距离为()(A) L/3(B)L/4

9、(C)L/5(D)L/6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总电流的是()(A) 大小为020A,方向向右(B) 大小为0.20A,方向向左(C) 大小为0.40A,方向向右(D) 大小为0.40A,方向向左I=1.0A , R1=2R2=2R3。则下列对通过R2的电流的判断正确R18. 用电阻为13 Q的均匀电阻丝制成一个圆环,并把它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图中导线的 P端能沿圆环移动,并保持良好接触。已 知Rg为2Q,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改变P的位置,圆环的最大电 功率为()(A)13/25W(B)9/8W(C)9/13W(D)9/2W19. 一束平行于凸透镜 L1主光轴的平行光经透镜会聚 到焦点,

10、现在L1的右侧一倍焦距内某位置放置一障碍 物P,且与主光轴垂直,其中心有一个直径为d1的圆孔, 圆心位于主光轴上,如图所示,在障碍物的右侧,距 离障碍物S处垂直主光轴放置一个光屏 (图中未画出), 屏上出现了一个直径为 d2的圆形光斑。若在障碍物圆 孔处嵌入一块薄凹透镜 L2,屏上恰好出现一个亮点。己知 透镜L2的焦距大小为()J1A1rS=10cm , d1=icm , d2=0.5cm,则凹(A)30cm(B) 25 cm(C)20 cm (D)15 cm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 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滑动 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移动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到B端,滑动 变

11、阻器的电功率随电流表示数变 化的完整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两点对应的电功率均为 Pi,c点对应的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功率 线中b点对应的电路状态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为(A) Ro/2(B) Ro/3(C) 2 Ro(D) 3 RoP2,且 Pi : P 2=3:4,则图()21地球的自转让我们每天能看到日出”和日落”时间,相比现在(A)日出”提前,日落”推迟(C)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日出"和日落”现象若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假设),则 )(B)日出”推迟,日落”提前(D)日出”和日落”都会推迟22在上题中,己知地球半径为 为20km,大气均匀且折射率为6400km

12、,再给定以下理想条件: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平均厚度1.001。在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假设)的条件下,在赤道地面上观察 日出”时间和现在相差约()(A)2分50秒(B) 3分10秒(C) 5分30秒(D) 8分20秒2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两物体的质量均为1kg,物体A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与物体A相连的细绳呈水平状态,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和动滑轮、细绳的质量。剪断与物体A右端相连的细绳,物体 B下降1m时(A和定滑轮的距离足够远 ),物 体A的速度大小为()(A)1m/s(B)2 m/s (C)3 m/s (D)4 m/s24.公共汽车站每隔t°开出一辆汽车,汽车始终沿直线运动,

13、汽车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汽车出站后,与前方相邻汽车之间的距离(A)先减小,后保持不变(B)先增大,后保持不变(C) 先减小,后增大,最后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25. 如图所示,河两岸平行,河内水速保持 v不变,在河的南岸 P处同时开出甲、乙两艘小船,小船相对水的速度均为u,船头分别指向对岸下游的 A、B两点,两船分别到达对岸B, C两点处, 则()(A)AB<BC (B)AB>BC (C) AB=BC(D) 由于不知道V、u之间的大小关系,无法判断 AB与BC的大小关系2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i的额定功率为5W,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Ro为定值

14、电阻,此时Li两端的实际电压为5.5V。若在Li的两端并联一个额 定电压与Li相同的灯泡L2(图中未画出),Li两端的电压变为5V,则L2的额定功率为()(A)3W(B)4W(C) 6W(D) 9W27在柱状容器里注入适量的浓盐水,在盐水中放入一块冰,冰与盐水的质量相等,并始终漂浮在盐水面上。当三分之一的冰熔化之后,发现容器里的液面上升h,当剩余的冰全部熔化之后,液面又会上升()(A)2 h/3(B) h(C) 3 h /2(D)2 h28. 如图所示,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图中未画出凸透镜的位置 ),当点光源位于A 点处,像成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处,像成在C点。己知AB=5cm

15、, BC=10cm。则凸透镜 的焦距大小为()A BC(A) lcm (B)5cm (C) 30cm (D) 60cm29. 质量分布均匀的直杆 AB置于水平地面上,现在A端施加 外力F,缓慢抬起直杆直至竖直。B端始终和地面之间保持相对静止,F的方向始终和直杆垂直,该过程中直杆B端受到的摩擦力()(A)保持不变(B)先减小后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30. 在上题缓慢抬起直杆的过程中,要确保直杆B端始终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直杆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至少为()(A) 1/3(B)1/4(C)(D)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31能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物理现象是()(A)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

16、缩(B) 夏天在冰块外面包上棉絮,冰就不容易熔化(C) 磨得很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彼此之间会相互渗透(D) 将盐块放入盛水的杯中,经过一段时间,杯内的水会变咸32.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仔细观察轮胎我们会发现轮胎上布满了纵向和横向的花纹,这些花纹的主要作用是()(A)增大承重能力(B)加快排水速度(C) 增大地面摩擦(D)加快热量传递33. 关于浮力,正确的叙述是()(A) 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的液面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同(B) 物体完全浸没在密度均匀的液体中,在不同的深度它所受浮 力相同横向花纹纵向花纹(C) 同一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所受浮力一定大于沉到液体内部时所

17、受的浮力(D) 漂浮在液面的物体,它的重力一定等于所受的浮力34杆秤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秤杆粗细均匀,杆秤刻度才均匀(B) 无论秤杆密度分布是否均匀,杆秤刻度都均匀(C) 用提纽A比用提纽B称量大(D) 换用大称量的提纽后,所有刻度示数均会以相同倍率增大35.平面镜M , N镜面垂直放置,一束会聚光束(图中未画出 镜M的镜面上,通过两个平面镜的反射可能()(C)成两个虚像,没有实像(D) 成一个实像和一个虚像(A)成一个实像,没有虚像(B)成一个实像和两个虚像36平面镜M、N镜面之间成一个锐角,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 S, 则点光源S通过两个平面镜()(A) 至

18、少成四个像(B) 所成的像和点光源在同一个圆周上(C) 相邻的两个像之间的距离相等(D) 所有像的亮度均相同37.物体的高度为12cm,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放置,经凸透镜成高度为6cm的缩小像。若将物体朝透镜方向靠近 24cm,经凸透镜成高度为 30c m的放大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大小可 能为()(A) 10 cm(B)15 cm(C)20 cm (D ) 25cm38如图所示,半圆柱体 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紧靠其右侧有竖直挡板S,在P和S之间放有一个质量均匀的光滑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使S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Q未落地且 i直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

19、确的是()(A)S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P对地面的压力不变。S39. 如图所示,弹簧开始处于原长,在物体A由静止释放后下降的过程中()(A) 物体的动能与下降的距离成正比(B) 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下降的距离成正比(C) 弹簧的弹性势能与下降的距离成正比(D)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40. 用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在浸在水中的直棒 AB的A端,棒的截 面积处处相等,密度分布均匀,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A端距离水面x,棒与水面的夹角为 0,棒浸在水中的长度为L , B端 的深度为ho现由图示位置缓慢向上

20、增大 x直至棒的B端刚好离开水 面的过程中,下列关于F、L、0 h大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 F先不变后增大(B) L先增大后减小(C)冼增大后不变(D) h先增大后减小4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为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 示数分别增大U2,在这个过程中()(A) U2< Ui(B) 通过电阻Ri的电流增加 Ui/Ri(C) 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 U2/R3(D) 电阻R3两端的电压增大厶U24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Ri为定值电阻,它的电功率为Pi, R2为滑动变阻器,它的电功率为P2。设厶P= |Pi-P2|,则

21、在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厶P变 化的判断,有可能正确的是 ()(A) 始终减小(B) 先减小,后增大(C) 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 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上海市第三十一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答案(2017年)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題题号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题号答案1D2A3C4A5D6A7C8A9C10C11B12A13A14C15B16A17D18B19C20B21B22B23D24D25A26C27B28D29D30C得分笫二部分多顶选择題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31CD32BC33BD34BC35AD36AB37AB38B

22、D39BD40ACD41ABC 42 ABD得分本试卷总得分1.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故A错误;安培建立了安培定则,用于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故B错误;库仑发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即库仑定律,故C错误;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故D正确。故选D。2.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棒冰温度较低,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棒冰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故选A。3.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粒子形成的电流方向是向左的,再根据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定向移动的方向,可知选项 C是正确的。故选C。4. 理想的电压表相当于断路,电流表相当于导线。如果要使Ri

23、和 R2并联,则3所在的这根电路必须断开,1、2所在的电路必须导通。所以电流表要接在1、2的位置,电压表要接在 3的位置。故选A。5. 因为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 在电荷的相互作用下, 金属球中的部分自由电子被排斥到大地中,再移开手,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不带电。故选D。6. 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桌面对木块的弹力即桌面对木块的枝支持力,桌面对木块的枝支持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都是木块受到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是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CD正确,A错误。故选A。7. 由P甲P乙知,要使两容器底部收到的压强相等,必须增加甲的压强减小乙的压强,

24、或者同 时减小两者的压强但乙减小的多,或者同时增加两者的压强但乙增加的少。所以BC选项均可以满足要求。但是题目要求的是一定可行的方法,由于B选项容器可能不够高,导致不一定可以满足要求。故选 C。8.多普勒效应中,观察者和发射源的频率关系为:(v+v 0)f / (v+v _ s);f '为观察到的频率;f为发射源于该介质中的原始发射频率;v为声波在该介质中的行进速度;Vo为观察者移动速度,若接近发射源则前方运算符号为+号,反之则为-号;vs为发射源移动速度,若接近观察者则前方运算符号为-号,反之则为+号。列车匀速进站,机车发出频率为f1的汽笛声,一站在站台上的旅客听到的汽笛声频率为 f

25、2,有: f2 =vf1 / (v-v s),由此知 f1 < f 2。故选 Ao9. 分别用1个,2个,3个电阻进行串并联、混联。故选Co10. 由于容器是柱形的,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始终等于水与铜块的重力之和。故选Co11. 因为A在斜面上的物体匀速下滑,整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 A与小物体的重力之和,与地面间摩擦力为0;而B斜面是光滑的,所以小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失重,B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与小物体的重力之和,整体在水平方向有加速度分量,所以地面对B有摩擦力。故选B。12. 小灯泡的正常工作电流:l1=0.2A,电阻:R1=U1/I 1=15Q ,白炽灯的正常工作

26、电流:|2=P2/| 2=40W/220V 0.182A , 电阻,R>=L22/P2=(220V) 2/40W=1210Q .两灯串联的总电阻:R=R+F2=1225Q ,两灯实际电流:I=L/I - 0.18A,可见两的灯的正常工作电流都大于电路的实际电流,所以,都不会被烧坏,都要能发光,但都不能正常工作.所以A正确。故选Ao13. LED灯头的额定电压为24 V,额定功率为48W,每晚工作时间10h,因此七天总共消耗 能量W=Pt=48W< 10h =480J,根据要达到额定电压,且提供的能量不小于 480J, A选项最为合 适。故选A14. 设原来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分别为th

27、、t c, 11 t c=21 C,当一半热水倒入冷水杯后:c( Eft ti ) = cniftj “)、所 = tj 一 )= 42°Cr =+ 63°C当再将热水杯内剩余热水的一半再次倒入冷水杯内后:m3m(S 切= ti)g t工=6(t; fi)4- 63 6(上2 Q 21所以t2=tc+27C ;因此冷水再次升到的温度为t2-ti=6 C ,故选C。15. 设四个物体原来体积大小为 V,物体浮出水面的体积和总体积之比是不变的。由V乙>V丙i )':.) 得:,解得 V<110 cm3根据透镜成像公.式得,L111111+=,所以 f=20c

28、m。u vf ,.15 20 7故选c。1 M20.如同题18,当R=Ro时,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Pl 二_ Jp最大,为* 14和19.设L2的光心为0,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若将M点看成发光点,则其像点在N。由已知 OM=S=10cm,又因为 d1=icm, d2=0.5cm,所以 ON=20cm 。则由V 丁 >V甲.得:,解得V>95 cm3故选B。v KJ V'16. 以桌面上的一段L长铁链为研究对象,这段铁链在右端(L-x)段铁链的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设铁链单位长度的质量为m。,则:moLg+mxg = m o(L-x)g所以 x=L/3。故选 A。17. 由图知

29、三个电阻的为并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关系得流过R1、R2、R3的电流大小分别为0.2、0.4、0.4A,再根据题图可知电流流经R2的方向为向左。故选 D。18. 设圆环的等效电阻为 R,则其消耗的电功率为:F二左并乂炸=一欝一-'''4 所以当R=Ro=2Q时,P有最大值,2Pm=U /4Ro=9/8W。故选 B。解得R=3Ro; R=Ro/3。由于b点对应的电流大,故选 B。21. 由于存在大气层,阳光射入大气层的时候会发生折射,导致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时,阳光就可以照到地球上某些地方。故选B。22. 假设从北极的上方的高空观察地球,则模型图如图所示。太阳光视为平行光,若

30、没有大气层,则此时M点才会看到日出。而因为有大气层的存在,阳光射进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 如果一束阳光照射到 A发生折射后,照亮 M点左侧最远的N,则N点即可看到日出。N点转到 M的时间即为题目要求的时间,可通过/MON比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求得。若入射角为a,折射角为y贝V:在厶AON中得, 尸90° / MON- / MOB ;在厶 BOM 中得,/ MOB =90 -a;联立得,/ MON= a 丫在厶 AON 中得,sin yON/OA=0.997,所以尸85.5 °丿根据折射定律,i=sin a sin y 所以a=86.3 °'产 剥b.将a Y弋入

31、得:/ MON= 0.8"t=Z MON 360 °X24 >3600=190.5秒 故选 B。2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B下降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物体A、B的动能。设物体B下降1m时物体A的速度为v,则B的速度为v/2mgh= (mv2+m (v/2) 2) /2 解得 v=4m/s 故选 D。24. 根据图线可知,汽车所做的运动为先初速度为 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匀速直线运动。当后一辆汽车发车的时候,前一辆汽车做初速度为2v。的匀减速运动,两车距离增加,当时间过去 t。时,两车相距最远,然后会逐渐拉近,最终两车都匀速距离保 持不变,故选

32、D。-匚25. 如图,根据题意对小船进行速度合成,.由相似三角形对应比,显然BC大于AB,故26. 设灯Li、L2的电阻分别为Ri、R2,Li两端的实际电压为5.5V,此时R°两端的电压为0.5V,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知:Ri=11 R0当 纹宀-:严、 并联灯泡L2后,Li两端的电压变为5V,此时R0两端的电压为1V, 则 一联立得:R2=5 R1/6,又因为两灯的额定电压相同,所以灯泡L2的额定功率为6W。故选C。27. 由于是柱状容器,所以冰融化过程,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不变,则有:Pldl = p202 = p33,可得由已知h=h2-hi=联立得:m+m 2pip又因为28.

33、 根据题意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若位于AB之间,设物距为u,贝凸透镜可能位于I 丄 I _ 1u5ufAB之间,或者可能A的左侧。1 1 _ 1S-u15-u f无解若位于A左侧,则:u 5+ti1 15+1215-Hi1 联立求解得:f=60cm。故选 D。29.如图,以B点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水平方向上杠杆受力平衡,则:一 ;-;联立-:得:4FL = G- cosOF因为由0到90。变化,所以f先增大后减小。故选 A。30.水平方向上杠杆受力平衡,则: 竖直方向上杠杆受力平衡,f = Pc in fl =则:f sin2&sinOcosd$in6cos&tend

34、4-Zcos 2S2-cos6 2sinZton 2& + l所以令x=tan,则上式为:2i2+1将代入得:h'=. 所以h'=h,故选B。Mg所以 故选C。31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 是因为物质的气态分子间的间隔比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大;夏天在冰块外面包上棉絮,棉絮是热的不良导体, 不容易将外面的热传导到冰块上, 冰就不容易熔 化。故AB错误。故选CD32. 轮胎上布满了纵向和横向的花纹主要作用是加快排水速度和增大地面摩擦的。故选BC。33. 同一物体重力不变,漂浮在不同液体的液面时,它所受的浮力一定等于所受的重力,所以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的液面时浮力一定相同;物体

35、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侵入液体后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同一物体(如:玻璃瓶)可以漂浮在密度较小的液面,也可以沉到较大的液体内部,所受浮力不一定比漂浮在密度较小的液体里所受的浮力小, 所以A C错。故选BD34. 如图,杆秤粗细不均匀,杆秤自身重力为m0g,作用点到旋钮的垂直距离为 L0,则:没有称量物体时: mgL 没= m°gL0L没为此时m到旋钮的垂直距离,即定盘星(起点)的称量物体时:MgL1= m°gL° +mgL 联立得:d= L没+L= ML i/m由此可见,m到定盘星的距离d与称量的质量M成正比关系,所以刻度均匀,B正确。当用旋钮A时,由式

36、可知,.其中,L、L。变大,Li变小,所以M增大,即称量变大,所以C正确,A错误。由式可知,L与M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不是正比例函数,所以当换用大称量提钮后,刻度示数不会以相同的倍率增大 ,要重新标刻度。故D不正确。故选BC。35. 因为光线是会聚的,经过平面镜能再照射到镜面N上则不会形成虚像,若能照射镜面 次反射后的光线不会再射到平面镜M上,故选AD。36. 如图,点光源S会分别在M、N中成像,所成的像又会分别在N、M中再成像,所以A正 确;由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光源与像到锐角定点0的距离均相同,所以 B正确;设锐 角的角度为0,根据对称性,/ SOSi = Z SiOS4= / S0S2=Z S2OS3= 0 所以/ S3OS4=360 °-4 0若相邻的两个像之间 的距离相等,则要/ S3OS4= 0,那么仅当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