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学资料整理 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1、神农本草经全书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神农本草经序论中简要赅备地论述了中药的五个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辨证用药原则、服药方法。 2、本草经集注:“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该书还首创“诸病通用药”。南北朝?陶弘景 3、新修本草,收药844种,图文并茂。是由国家组织修订和推行的,因此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成药药典。唐 4、宋代本草学的代表作当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方药兼收,图文并重。 5、本草纲目,该
2、书共52卷,载药1892种。 6、本草纲目拾遗为清代赵学敏所著,全书共十卷,载药921中,在本草纲目之外新增药物716种。 7、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如甘肃当归,宁夏枸杞,青海大黄,内蒙黄芪,东北细辛、人参、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三七、茯苓,四川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广东陈皮、砂仁。 四大蕲药:蕲蛇、蕲龟、蕲艾、蕲竹。 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浙八味:白术、白芍、白菊花、郁金、贝母、玄参、延胡索、麦冬。 8、炮制,古时又
3、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目的:1.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 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3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5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6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7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8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9、四气的概念: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寒凉药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泄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 温热药: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
4、逆 10、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此外还具有淡味和涩味。 辛: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酸:收敛、固涩。 苦:清泻火热、泄 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 咸:泻下通便、软坚散结。 淡:渗湿利水。 涩:收敛,固脱。 11、七情:有选择的讲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叫做配伍,将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归纳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此七情。 单行: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也指各自发挥药效,相互不影响临床效应的两味药的配伍关系。 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相使
5、: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可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如,半夏畏生姜。 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 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 12、十八反: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13、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14:注意:相反=十八反=十九畏 不=相
6、畏 15、连翘为疮家圣药,半夏为止呕要药,香附为妇科调经之要药,茵陈蒿为治黄疸之要药。 16、解表药、清热药、止血药和补虚药的含义、药性、功效、主治、注意、分类。 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药性:辛散、轻扬 功效:偏行肌表,能促进机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治愈表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 部分兼有: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 主治: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注意:(1)注意选药与配伍 (2)用量不宜过大(质轻、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3)重病即止,以免汗
7、出过多。 (4)不宜久煎(挥发性成分)(5)宜热服避风 (6)禁忌:凡多汗、热病久病伤阴者慎用。 分类: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 一:发散风寒 麻黄:功效 发汗解表(实)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生用解表 炙用平喘 桂枝: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外感风寒 表实表虚均可 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 紫苏:解表药中的理气药 生姜:温肺止咳 呕家圣药(胃寒之呕逆) 香薷:“夏月麻黄”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防风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既可防外风,又可息内风。 羌活;解表药中的祛风湿药,可治疗风湿痹症。 白芷、细辛、苍耳、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二:发散风热 (共性中的个性) 薄荷:疏散
8、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清热药:凡以清泻里热,治疗里热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性能功效:清热药药性大多寒凉,少数平而偏凉,味多苦,或甘,或辛,或咸。主能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退虚热,兼能燥湿、利湿、滋阴、发表等等。 适应范围主要用于热病高热、痢疾、痈肿疮毒、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呈现各种里热证候、 根据清热药的功效及主治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五类: (一)清热泻火药:能清气分热
9、,对气分实热症,有泻火泄热的作用。 (二)清热凉血药:专入血分,能清血分热,对血分实热有凉血清热作用。 (三)清热解毒药:有清热解毒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热毒的病症。 (四)清热燥湿药:药性寒凉,偏于苦燥,有清热化湿的作用,可用于湿热病症。 (五)清虚热药:能清虚热、退骨蒸,常用于午后潮热,低热不退等症 清热药性属寒凉,多服久服能损伤阳气,故对于阳气不足,或脾胃虚弱者须慎用,如遇真寒假热的证候,当忌用。清热泻火药,能清解气分实热,清热作用较强,适用于高热烦渴、神昏、脉洪实有力、苔黄或燥等里热炽盛的症候。 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使用本类药物时,当考虑照顾正气,勿令伐太过,必要时可与扶正药物配伍应用 一
10、:清热泻火 石膏:归肺,胃经 生用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 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清虚、实热 芦根: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干燥根 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竹叶:淡竹的叶 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淡竹叶的茎叶 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归心,肺,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除清虚热,其他热都可除) 夏枯草:归肝,胆经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二:清热燥湿 黄芩:清上焦热 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
11、连:清中焦热 主清胃热,心火 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 黄柏:清下焦热 归肾,膀胱,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龙胆:归肝,胆经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秦皮:归肝,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治痢疾) 苦参: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三:清热解毒 金银花: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内痈外痈之要药 连翘:归肺,心,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疮家圣药 大青叶: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归肝,肺经 清热解毒,清肝泻火,定惊 蒲公英: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治疗乳痈之
12、要药 紫花地丁: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痈 漏芦:归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筋通脉 治乳痈之良药 土茯苓:归肝,胃经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治梅毒的要药 鱼腥草: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肺痈排脓,利尿通淋,肺痈之要药。 大血藤:归大肠,肝经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治肠痈的要药 败酱草:归胃,大肠,肝 清热解毒,消肠痈排脓,祛瘀止痛 射干: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痰,利咽(咽喉肿痛) 扁桃体发炎 山豆根: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扁桃体发炎 马勃:归肺经 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白头翁:归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痢疾 马齿苋:归肝,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四
13、:清热凉血 (实热) 生地黄: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归肺,胃,肾经 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牡丹皮: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无汗骨蒸之要药 赤芍:归肝经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五:清虚热药 青蒿:虚虚实实 清退虚热,凉血除蒸之要药 泻下药: 一:攻下药(都可清热) 大黄:药性: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淤通经 应用:1.积滞便秘,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 3.热毒疮疡,烧烫伤 4瘀血诸证 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用药鉴别:大黄泻下力强,故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后下,或用开水泡服。酒制大黄泻下力
14、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血瘀证。大黄炭则用于出血证。 二:峻下逐水药 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祛风湿药:凡以祛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症为主的药物 行痹-威灵仙 着痹-木瓜 痛痹-川乌 热痹-秦艽、防己 顽痹-蕲蛇、乌梢蛇 一:祛风湿寒药 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 为治风湿痹痛主药 威灵仙:消骨鲠 ,性急猛 治风湿痹痛要药 蕲蛇:既祛风又息风 乌梢蛇:既祛风又息风 木瓜:善于活络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湿痹,筋脉拘挛要药 蚕沙:祛风止痒 二:祛风湿热药 秦艽: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老鹳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毒,止泻痢 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15、 五加皮:利水 祛风湿,补肝肾 桑寄生:安胎 祛风湿,补肝肾 狗脊:强筋骨 祛风湿,补肝肾 化湿药: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 藿香:化湿,解暑,止呕 佩兰:化湿,解暑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入汤剂宜后下 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利水渗湿药: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症为主的药 一:利水消肿 茯苓:安神 利水消肿之要药 薏苡仁:除痹,消痈 二:利尿通淋 (清热) 车前子:清肝,肺热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滑石:清热解暑 利尿通淋,收湿敛疮 海金沙:孢子 包煎 利尿通淋,止痛 三:利湿退黄药
16、(清热) 茵陈:归脾,胃,肝,胆经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杖:归肝,胆,肺经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活血化瘀),化痰止咳 温里药:温脾,胃 附子:药性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应用:亡阳证,阳虚证,寒痹证。 用法用量:煎服,315g;本品有毒,先煎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肉桂:归肾,脾,心,肝经 补火助阳,温经通脉,引火归原 煎服 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 吴茱萸:归肝,脾,胃,肾经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煎服 外用 理气药:脾胃之气 陈皮:归脾肺经 理气健脾,化痰燥湿 青皮:
17、归肝胆胃经 疏肝破气,消枳化滞 枳实:归脾,胃,大肠经 破气消枳,化痰除痞 木香:归脾,胃,大肠,胆,三焦经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泻痢里急后重 乌药:归肺,脾,肾,膀胱经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青木香:归肝,胃经 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香附:归肝,脾,三焦经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和中 佛手:归肝脾胃肺经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香橼:归肝,脾,胃,肺经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薤白:归肺,胃,大肠经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刀豆:归胃,肾经 降气止呃,温肾助阳 止呕 柿蒂:降气止呃 消食药 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食肉导致的积滞。 神曲:消食和胃 金石贝壳 类,尤宜外感表证兼食滞者。
18、 麦芽: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淀粉类(消化一切米面诸果食积) 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止血药: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症为主的药物,称止血药。 药性:有寒、温、散、敛之异 功效: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主治: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 注意:(1)注意辨证选药和配伍以增效 (2)止血不留於 (3)凉血、收敛止血药,易凉遏恋邪,故出血有瘀滞者不宜单用。 分类: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 一:凉血止血药: 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19、 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本品尚有生发乌发之效。 苎麻根: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 二:化瘀止血药 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茜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三:收敛止血药 白及:归肺,胃,肝经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肺胃出血 四:温经止血 艾叶:归肝,脾,肾经 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活血化瘀药: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淤血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淤血病症的药 活血化瘀药: 一:活血止痛药 川芎:药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应用 血瘀气滞痛证 血中之气药 头痛,风湿痹痛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及无淤之出血证和孕妇均当慎用 延胡索
20、:止痛 醋制(有效成分为碱性) 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 前人谓“行血中之气滞” 郁金:活血行肝气 寒(清心凉血) 利胆退黄 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二:活血调经 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鸡血藤:行血补血,调经,舒经活络。(当归的活血补血与之相似) 三:活血疗伤药 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刘寄奴:散瘀止痛,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 四:破血消癥药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穿山甲:破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化痰止咳平喘药: 痰可分寒痰
21、,热痰,湿痰,燥痰,风痰,顽痰。有广义的痰和狭义的痰。 湿痰-半夏,寒痰-白芥子,热痰-瓜蒌、贝母、竹茹,燥痰-川贝,风痰-天南星、白附子 顽痰-皂荚 麻黄-宣肺平喘-风寒外来之喘咳 厚朴-降 气平喘-痰饮阻肺 干姜-温肺化痰-寒痰伏肺 杏仁-止咳平喘-多种交喘 葶苈子-泻肺平喘-肺热咳喘 一:温化寒痰药 半夏:燥湿化痰,温化寒痰要药 止呕要药 天南星:祛风痰解痉 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配紫苏子,莱菔子,如三子养亲汤。 旋覆花:诸花皆升,旋覆降 白前:降气化痰。(前胡: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二: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瓜蒌:
22、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前胡: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三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煎服,止咳宜炙用,止呕宜生用 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马兜铃: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消痔。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善治皮水。 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白果: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 平肝息风药: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症的药物 一:平抑肝阳药:本类药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具有平抑肝阳或平肝潜阳的功效。 石决明:平肝潜阳
23、,清肝明目。 牡蛎: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紫贝齿: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清肝明目。 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安神,凉血止血。 罗布麻叶: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二:息风止痉药 牛黄: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 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鉴别用药】钩藤、羚羊角、天麻均有平肝息风、平肝潜阳之功,均可治肝风内动、肝阳上亢之证。然钩藤性凉,轻清透达,长于清热息风,用治小儿高热惊风轻证为宜;羚羊角性寒,清热力强,除用治热极生风证外,又能清心解毒,多用于高热神昏,热毒发斑等症;天麻甘平质润,清热之力不及钩藤、羚羊角,但肝风
24、内动、惊痫抽搐之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且能祛风止痛。 地龙: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 全蝎:息风镇惊,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息风镇惊,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三是补虚药用于扶正祛邪,不紧要分清主次,处理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而且应避免使用可能妨碍祛邪的补虚药,使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留邪。 补虚药:凡能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偏向,以治疗虚证为主 的药物。 虚证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但就其“证型”概括起来,不外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类。补益药也可根据其功效和主要适应证的不同而分为补气、补阳、补血、补阴四类。所以使用补虚药,首先应因证选药,
25、必须根据气虚、阳虚、血虚与阴虚的不同证候,选择合适的对证药物。 补虚药除用于虚证以补虚扶弱外,还常常与其他多类药物配伍以扶正祛邪,或与容易损伤正气的药物配伍应用以保护正气,顾护其虚。 使用补虚药还应注意:一要防止不当补而误补。 二应避免当补而补之不当。 四应注意补而兼行,使补而不滞。 一:补气药 人参: 药性:甘、微苦,微温。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应用:元气虚脱证; 肺脾心肾气虚证; 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黄芪:归脾,肺经 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升肌 二:补阳药 鹿茸:归肾,肝经 补肾阳,益精血,强
26、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紫河车;补肾益精,养血益气。 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续断: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锁阳;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冬虫夏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海马:补肾壮阳,调气活血。 三:补血药 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阿胶:补血,滋阴(肾,肺,心),润肺,止血 何首乌:制用 补益精血 生用 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四:补阴药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27、 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滋阴不恋邪 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肝肾阴虚证 须发早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 二至丸:女贞子 墨旱莲 女贞子: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龟甲:滋阴潜肝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鳖甲: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收涩药:凡以收涩固涩,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为主的药 分为 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 一: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有汗用根 无汗用茎 有表邪
28、者忌用 浮小麦:固表止汗,益气 ,除热 表邪汗出者忌用 二: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收涩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泻,生津止渴 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者均不宜服 五倍子: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 湿热泻痢者忌用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湿热泻痢者忌用 三: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止汗止血 素有湿热而致小便淋涩者,不宜应用 桑螵蛸:螳螂卵鞘 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膀胱有热而小便频数者忌用 金樱子:金樱子成熟果实 固精缩尿止带,涩肠止泻 海螵蛸:乌贼内壳 固精止带
29、,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莲子: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安心神 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18、比较下列各组的功效 麻黄与桂枝: 同:辛温解表 散风寒 风寒表症 可配伍同用 可用于寒庳 异:麻黄 味亦苦,发汗力强,宣肺利水 桂枝 味兼甘,发汗力弱,温经通阳 生地黄与玄参 同:养阴生津 清热凉血 异:生地黄 玄参痈肿疮毒 海螵蛸与桑螵蛸 同:固精止遗 治疗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 异:桑螵蛸 固肾之中又能补肾助阳 海螵蛸 固涩力强、 川贝与浙贝: 川贝 清热化痰 散结消肿 苦甘微寒 润肺止咳功佳 治:肺虚久咳,虚劳咳嗽, 干咳少痰,咽燥等虚证多用 浙贝 苦寒,开泄力大 开郁散
30、结力强 治:外感风热、燥热、痰热咳嗽, 瘰疬瘫核,痈肿疮毒等实证多用。 苍术与白术: 苍术 健脾 燥湿 以燥湿为主,实证多用,又发汗解表、祛风湿、明目 白术 以健脾为主,虚证多用,又固表止汗、利尿、安胎 生地与熟地 生地黄 养阴生津 治阴虚津亏诸证 甘苦质润,凉血之力稍逊,长于养心肾之阴 熟地黄 甘温,养血滋阴,填精益髓 生姜、吴茱萸 止呕 胃寒呕吐 芦根 胃热呕逆 半夏 痰饮或胃寒所致胃气上逆 藿香 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 桑叶与菊花 桑叶 疏散风热 平抑肝阳 清肝明目 疏散力胜,又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 平肝明目佳,又清热解毒 黄芪与白术 黄芪 补气健脾 固表利尿 既能补脾气,又能补肺气,益卫固表,补气生血,托毒生肌 白术 以健脾燥湿为主要作用,燥湿利水,止汗,还能益气安胎 羌活与独活 羌活 祛风湿 止痛 解表 性较燥烈,发散力强,治痹证,身半以上为宜 独活 性较缓和,祛风湿功佳,治痹证,身半以下为宜 当归与熟地 当归 补 血 辛温,活血、行血中之气滞,为血中阳药,主和血调节止痛 熟地 甘温,滋腻、养阴益精,为血中之阴药,主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 黄芩、黄连与黄柏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治:湿热证、火热证、热毒证 偏上,治:上焦湿温 肺热咳嗽 又:凉血 安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院院ct诊断合作协议书(2篇)
- 产品采购合同范本
- 离职协议保证
- 二零二四年度精密仪器设备维修与保养合同
- 软装货品选购合同格式
- 房屋买卖合同的权益保护
- 建筑工程钢结构部分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 好运石材料采购协议
- 纸张购销合同范例
- 铜墙铁壁防盗门购销合同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预防-护理团标
- 《中国移动渠道》课件
- (完整版)彩钢瓦屋面施工方案
- (中职)ZZ029养老照护赛项规程(8月18日更新)
- 《指环王电影介绍》课件
-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培训试题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上3-1《我们关心天气》课件
- 犹太律法613条具体条款
- 提升内驱力-高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 供应商应急响应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