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触电急救技术---黄东生_第1页
施工现场触电急救技术---黄东生_第2页
施工现场触电急救技术---黄东生_第3页
施工现场触电急救技术---黄东生_第4页
施工现场触电急救技术---黄东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场触电急救技术现场触电急救技术 主讲:黄东生市政工程分公司项目管理部目录一、触电伤害的种类二、触电的方式三、触电事故的规律四、触电现场急救注意事项五、心肺复苏 电流对人体组织的作用是复杂的,多种形式的,但。 触电伤害的种类(一)电击。由于电流通过人的机体,对管理心脏和呼吸机能的中枢神经起了复杂的破坏作用,心脏和呼吸器官的正常工作机能遭到破坏,使人处于假死或丧失性命!因此它是最危险的触电伤害,绝大多数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于电击造成的。但是,如果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及时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急救,有可能挽救生命。电击的主要特征有:1、在人体外表没有明显的伤害,有时不易找到电流出入人体的痕迹点。2、触

2、电电流较小。3、加于人体的电压不高。4、电流流经人体的时间较长。(二)电伤。1、灼伤 电流热效应引起的伤害。分为电弧灼伤和非电弧灼伤。 1)电弧灼伤有两种,一种是电流不流经人体的电弧灼伤,叫间接电弧灼伤,如带负荷拉开隔离开关时,容易发生这类事故。另一种是电流经过人体的电弧灼伤,叫直接电弧灼伤,如人体某部距离高压的带电体过近,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发生电弧,此时有较大的电流经过人体,但由于电弧放电时间短,且伴有高频振荡,因此虽然电流较大,通常也不会引起电击,但严重的电弧灼能使人致命。 2)非电弧灼伤是由于电流熔化局部导体所产生的熔化金属飞溅引起的。2、电烙印 当人体与带电部分接触良好时,因化学效应和

3、机械效应在皮肤上形成的肿块。肿块有白色和灰色的边缘,一般不使人感到痛苦,但严重的会造成局部肌肉僵死。3、皮肤金属化 电流熔化金属后蒸发的金属微粒,渗入皮肤表层所引起的,与一般的灼 伤一样,使皮肤表面粗糙而坚硬,并有绷紧的感觉。 经过长期研究和对触电事故的分析,到目前为止,确认触电有三种情况: 触电的方式(一)单相触电 我们知道电力系统电网中有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 两种情况。1、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单相触电 触电的情况如图所示。当人体接触到导线时,人体承受相电压。电流经过人体、大地和中性点接地装置,形成闭合回路,电流的数值决定于电气设备相电压和人体电阻。l触电情况分析RbR0Ib 等效电路图

4、R0RbU相 /220V电流路径: 相线相线人体人体大地大地 接地体接地体 电源中性点电源中性点流经人体的电流强度的大小: Ib= U相 / (Rb+R0) =220 / (1700+4) = 129mA 30mA(安全电流)防触电措施:防触电措施: 人体站在干燥绝缘的地板上, Ib就很小,则人体不会有触电的危险。 2、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 触电的情况如图所示。因为中性点不接地,所以有两个回路的电流通过人体。一个回路的电流从C相导线出发,经过人体、大地、线路对地绝缘阻抗Z到A相导线;另一个回路的电流从C相导线出发,经过人体、大地、线路对地绝缘阻抗Z到B相导线,电流的数值决定于线电压、人体电阻

5、和线路对地绝缘阻抗。两个回路所承受的电压都是线电压。如果线路的绝缘水平比较高,绝缘阻抗非常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小,人触电的危险性就小;如果线路的绝缘不良,人触电的危险性就很大。l触电情况分析电流路径: 相线人体大地其他两相对地阻抗电源中性点RbXC=1/2fC RU线 /380V等效电路图流经人体的电流强度的大小: Ib= U线 / (Rb+Z) =380 / (1700+Z) 正常情况下:Z很大,I b就会很小,人是安全的;特殊情况下:在高压不接地电网高架线下,XC 容抗减小,Z 减小,Ib电流变大,危及人身安全。IbR bZZZZ=XC|R(二)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与两相导线接触时,电流就由

6、一相导线通过人体流至另一相导线,如图1-7所示。这种触电方式最危险,因为施加于人体的电压为全部工作电压,即线电压。这种情况下不论中性点接地或不接地,人体与地是否绝缘,人都要触电,因为这种情况下,电流不经过地而直接通过人体从B相流向C相。l触电情况分析电流路径: 相线人体另一相线电源中性点 流经人体的电流强度的大小: Ib= U线 / Rb =380 / 1700 = 229mA 30mA(安全电流)U线 /380V等效电路图Rb(三)跨步电压触电、接触电压触电1、跨步电压接地电流流散图对地电压分布l电位分布示意图1、电流经接地体或导体落地点呈半球形向地中流散。2、在距电流入地点越近的地方,电位

7、越高;在距电流入地点越远的地方,电位越低。3、在离开电流流入点20 m以外的地方,电位接近于零,810m以内不要进入。导线断落落地零电位 20米零电位高电位点 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导线断落地或线路绝缘击穿而导致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便经接地体或导线落地点呈现半球形向地中流散。l跨步电压触电示意图20 m0.8 m人体距电流入地点越近,承受的跨步电压越高。跨步电压触电还有可能发生在其他场合,如架空导线接地故障点附近或导线断落点附近、防雷接地装置附近。 电气线路或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电流入地点周围电位分布区行走的人,其两脚处于不同的电位,两脚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2、接触电压接触电压触电U

8、UC C 脚电位手电位间接接触触电接触电压示意图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Us1 、Us1跨步电压Ue 对地电压 ; Uc 接触电压接触电压的大小,随人体站立点的位置而异。人体距离接地极越远(L越大),接触电压越大。接触电压触电 触电事故往往发生得很突然,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但不应认为触电事故是不能防止的。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应当研究触电事故的规律,以便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根据对触电事故的分析,从触电事故发生率看,可以找到如下规律: 触电事故的规律(一)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 一年之中二、三季度事故较多,69月最集中。主要是由于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还由于这段时

9、间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以及由于这段时间是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以致触电事故多。(二)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低压触电事故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主要是由于低压设备远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又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缘故。这就是说,应当把防止触电工作的重点放在低压方面。 (三)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较差,容易发生故障,而且经常在人手紧握情况下工作的缘故。(四)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电气故障点多数发生在分支线、接户线、接线端、压线头、焊接头、电线接头、电缆头、灯头、插头、插座、控制器、开闭器、接触器、熔断器等处。主要是由于这些连接部位

10、机械牢固性较差,电气可靠性也较低,容易出现故障的缘故。(五)误操作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教育不够和人员责任心不强,以及安全措施不完备的缘故。 从造成事故的原因上看,由于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会直接造成触电事故.由于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使绝缘损坏而漏电,又没有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也会造成触电事故。 缺乏制度,非电工随便处理电气故障,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检修工作中,安全组织措施或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备,也会造成触电事故。 接线错误,特别是插销座接线错误造成过很多触电事故;高压线断落地面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事故等。 应当注意,很多触电事故都不是由单一的原因,而是由两个以上的原因造成的。

11、现场触电急救是紧急救护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如发现伤员呼吸、心跳停止时,如发现伤员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循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等主要脏器保持供氧。环,对脑、心等主要脏器保持供氧。,任何拖延时间和操作错误都会,任何拖延时间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现场触电急救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或达到致命电流时, 触电者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跳动停 止等征象,外表上还会出现昏迷不醒的状态。这 时,不应该认为触电者已死亡,而应该

12、看作是”假死”现象,要迅速而持久地进行抢救。有触电者经过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人工呼吸而获救的事例,资料统计,而我国有触电者停止心跳、呼吸五十多分钟被救活的事例。由此可知,动作迅速、正确是非常重要的。现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患者的开始抢救时间,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越早,其成功率越高,这就充分说明在现场迅速、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是抢救触电者生命的关键。1min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10s 30s以心跳骤停开始计算阿-斯综合征 : 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致急性脑缺血所引起的晕厥及(或)抽搐。晕厥为突然发生的短暂性意识丧

13、失,引起躯体肌张力消失,但不需要电和化学的心脏转复而可自发性恢复。触电后必须早抢救、早治疗(一)迅速断开电源 人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而手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这时,。“时间就是生命”,早断电一秒钟,就多一分救活的希望。1、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 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断开电源出插销,断开电源。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或平开关只是控制一根线,有可能因安装问题只能切断零线而没有断开电源的火线。 2)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有绝

14、缘柄的电)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使其脱离电源。 3)当电线掉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当电线掉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电者脱离电源。 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抓住他的衣服

15、,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2、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 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供电的有关单位或部门停电。 2)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电源开关或熔断器。 3)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之前,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另外,抛掷者抛出线后,要迅速躲离接地的金属线8米以外。 3、注意事项 上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快速为原则,选择采用。在实践过程中

16、,要遵循下列注意事项: 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止坠落的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3)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二)就地急救判断快 触电伤员和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只有在条件不允许时,才可将触电者迅速地抬到安全地方,抢救工作应立即不停顿地进行,不能停在那儿等候医生到来,即使在送往医院途中(或医院就在附近)

17、也不能中止抢救。抢救触电者,不能用埋土、泼水和压木板等错误方法进行,这些方法不但不会收到良好效果,相反会加速触电者的死亡。(三)准确施行心肺复苏 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且已失去知觉,使其安静平卧的场所周围,要保证空气流通,解开他的上衣以利呼吸,如天气寒冷,还要注意保暖。如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进气稀少,或发生痉挛,应即按第三章现场心肺复苏法中维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始终保持伤者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人工循环),准确地进行抢救。 在抢救过程中,如发现触电者皮肤由紫变红,瞳孔由大变小,则说明抢救收到了效果;如果发现触电者嘴唇稍有开合,或眼皮活动或喉嗓间有咽东西的动作,则应注意其是否

18、有自主心跳和自主呼吸。 如触电者能开始呼吸,即可停止人工呼吸,并继续在旁注意观察;如果人工呼吸停止后,触电者仍不能自主呼吸,则应立即再作人工呼吸。 心跳、呼吸停止与否,应作综合性判断,但因时间紧迫,可先行判断其有无意识后,再做进一步的检查。 心肺复苏(一)判断意识和通畅呼吸道1、判断伤者有无意识1)、轻轻拍打伤员肩部,高声 喊叫:“喂!你怎么啦?” 2)、按原样,可直呼喊其姓名;3)、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钟。 注意全部时间应在10秒钟以内完成,不可太长,患者如出现眼球活动、四肢活动及疼痛感后。应即停止掐压穴位,拍打肩部不可用力太重,以防止加重可能存在的骨折等损伤。2、

19、呼救 一旦初步确定患者神志昏迷,应立即招呼周围的人前来协助抢救,哪怕周围无人,也应大叫”来人啊!救命啊!”注意一定要呼叫其他人来帮忙,因为一个人作心肺复苏术不可能坚持较长时间,而且劳累后动作易走样。叫来的人除协助作心肺复苏外,还应立即打电话给救护站或呼叫受过救护训练的人前来帮忙。3、将伤者放置适当体位 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患者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于两侧躯干旁。如患者摔倒时面部向下,应在呼救同时小心将其转动,使患者全身各部成一个整体。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可以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使患者头、颈、胸平稳地直线转至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四肢平放注意抢救者跪于患者肩颈侧旁,将其手臂

20、举过头,拉直双腿,注意保护颈部。解开患者上衣,暴露胸部(或仅留内衣),冷天要注意使其保暖。4、通畅呼吸道 昏迷的患者气道阻塞,其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舌肌缺乏张力 而松弛,舌根后坠,压迫会厌,堵塞气道入口,造成上呼吸道阻塞舌和会厌阻塞气道1)、 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举起下颏(颌) 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并压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放在患者颈后,同时使颈部托起5、判断呼吸 在通畅呼吸道之后,由于气道通畅可以明确判断呼吸是否存在。 维持开放气道位置,注意1、保持气道开放位置;2、观察5秒钟左右时间;3、有呼吸者,注意保持气道通畅;4、无呼吸者,立即进行口对口

21、人工呼吸;5、有部分患者因呼吸道不通畅而产生窒息,以至心跳减慢。可因呼吸道通畅后,随着气流冲出,呼吸恢复,而致心跳亦恢复。看、听判断呼吸(二)口对口(鼻)呼吸 当判断患者确实不存在呼吸时,应即时进行口对口(鼻)的人工呼吸,其具体方法是: 1、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 2、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孔(或鼻翼)下端,以防气体从口腔内经鼻孔逸出,施救者深吸一口气摒住并用自己的嘴唇包住(套住)患者微张的嘴。 3、用力快而深地向患者口中吹(呵)气,同时仔细地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如无起伏,说明气未吹进4、一次吹气完毕后,应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患者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

22、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患者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可放松,以便患者从鼻孔通气,观察患者胸部向下恢复时,则有气流从患者口腔排出 抢救一开始,应即向患者先吹气两口气,每次吹入气体约为500600毫升。吹气有起伏者,人工呼吸有效,技术良好;吹气无起伏者,则气道通畅不够,或鼻孔处漏气、或吹气不足、或气道有梗阻。注意1、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大于600毫升会造成胃扩张;2、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见图3-12);3、儿童患者,其吹气量约为150-200毫升,以胸廓能上抬时为宜;4、抢救一开始的首次两口气,每次时间约每次时间约11.5秒秒;5、有脉搏无呼吸的患者,则每五秒钟吹一口气,每分钟吹气每五秒钟吹一口气,

23、每分钟吹气12次次;6、口对鼻的人工呼吸,适用于有严重的下颌及嘴唇外伤,牙关紧闭,下颌骨骨折等情况的患者,难以采用口对口吹气法。 附( 一)口对囗吹气步骤 1.打开气道; 2.揑住患者鼻孔,嘴唇包住患者嘴; 3.吹气量控制在500-600毫升; 4.吹气频率12次/分,即每5秒钟吹一次气,其中吹气时间为1-1.5秒,自然出气时间为3.5秒。(三)人工循环(体外按压) 现场抢救生命的基本措施除开放气道救生呼吸外,还必须使心脏搏出血液进行循环,胸外按压就是人工迫使血液循环的一种复苏方法。它是有节奏地按压胸骨下半部,使胸腔内压力普遍增加并对心脏产生直接压力,提供心、肺、脑和其他脏器的血液循环1、判断

24、伤者有无脉搏 方法1)、在开放气道的位置下进行(首次人工呼吸后);2)、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另一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触摸颈动脉;3)、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下滑移23厘米,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注意1、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推移颈动脉,妨碍触及;2、不要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造成头部供血中断;3、不要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4、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5、未触及搏动:心跳已停止,或触摸位置有错误;触及到搏动:有脉搏、心跳,或触摸感觉错误(可能将自己手指的搏动感觉为患者脉搏);6、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无呼吸,瞳孔散大,

25、面色紫绀或苍白,再加上触不到脉搏,可以判定心跳已经停止。2、胸外按压术 人工建立的循环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体外心脏按压(胸外按压);第二种是开胸直接压迫心脏(胸内按压)。在现场急救中,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应牢记掌握。 1)、按压部位:胸骨中按压部位:胸骨中1/3与下与下1/3交界处交界处(见图3-16)。 2)、患者体位: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为弹簧床,则应在患者背部垫一硬板。硬板长度及宽度应足够大,以保证按压胸骨时,患者身体不会移动。3)、快速测定按压部位首先触及患者上腹部,以食指及中指沿病人肋弓处向中间移滑在两侧肋弓交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以切迹作为在两侧肋弓交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以切

26、迹作为定位标志定位标志。不要以剑突下定位! 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上方,放在按压区再将定位之手取下,重叠将掌根放于另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4)、按压姿势5 )、按压用力方式 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见图3-23); 压按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 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 放松时定位的手撑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6) 、按压频率100次/分 7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 单人复苏:302 双人复苏:302 8 )、按压深度 成人患者:45厘米 513岁:23厘米 婴幼儿:12厘米按压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上,这容

27、易引起骨折(肋骨或肋软骨)。按压用力不垂直,导致按压无效或肋软骨骨折,特别是摇摆式按压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9)、胸外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因而用力不够,按压深度达不到45厘米 按压冲击式,猛压,其效果差,且易导致骨折。 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引起骨折。放松时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胸部仍承受压力,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按压速度不自主的加快,影响按压效果。双手掌不是重叠放置,而是交叉放置 现场心肺复苏顺序图: 判断反应无反应进行呼救,放好体位 开放气道仰头举颏(颌)法 判断呼吸进行看、听、判断 救生呼救口对口(鼻)吹气 吹气如有阻力 清除口腔异物纠正头部位置,

28、手指快速于 患者口腔内清除异物 完成两次吹气 救生呼吸 判断心跳 有呼吸 有脉博 无呼吸 无脉搏 无呼吸 无脉搏 胸外按压 保持呼吸道通畅,人 胸外按压、人工吹气交替进行 (100次/分) 工吹气(12次/分) (在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的情况 下,由专人护送医院进一步抢救) 单人复苏操作能有效地维持适当的循环和通气,因此现场抢救的非专业人员必须学会单人复苏操作。但单人复苏操作消耗体力较大,当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应迅速由专业人员进行双人复苏操作和进一步心肺复苏。(四)单人复苏法 1、单人复苏操作步骤:1)、开放气道:判定无反应 呼救 放好患者体位 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2)、救生呼吸 判定无

29、呼吸 通知急救系统 两次吹气 如吹气不成功调正头部位置 再两次吹气。试测颈动脉。 清除异物。3)、人工循环 判定无脉搏以每分100次 开放气道 302重复四遍。 的速率按压30次 2次吹气4)、再判定 作四遍按压和吹气后 用5秒钟时间测试颈动脉 无呼吸 无脉搏 吹气2次,接着按压 无呼吸 以每分12次进行救生呼吸 有脉搏 用35秒时间判定呼吸 有呼吸 密切监测呼吸及脉搏注意注意:1、反复进行,直到协助抢救者赶来或专业医务人员接手为止;2、3、如用担架搬运患者,应设法在搬运过程中持续作心肺复苏,其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 2、单人复苏操作的时间要求: 05秒:判断意识。 510秒:呼救并放好病人

30、体位。 1015秒:开放气道,并观察呼吸是否存在。 1520秒:口对口呼吸两次。 2030秒:判断脉搏。 3050秒: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并再人工呼吸2次,以后连续反复进行。 以上程序尽可能在50秒钟以内完成,最长不宜超过一分钟。 双人抢救法系指两人同时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即一人进行心脏按压,另一人进行人工呼吸。其要点为: 1、两人必须协调配合,吹气必须在胸外按压的松弛时间内完成。 2、按压频率为100次/分 3、按压与呼吸比例为302,即30次心脏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4、为达到配合默契,可由按压者数口诀1、2、3、29 、吹,当吹气者听到“29”时,做好准备,听到”吹”后,即向患者嘴里吹气,按压者继而重数口诀1、2、3、29、吹,如此周而复始 5、人工呼吸者除需通畅患者呼吸道、吹气外,还应经常触摸其颈动脉和观察瞳孔等。(五)双人复苏法注意1、吹气不能在向下按压心脏的同时进行;2、数口诀的速度应均衡,避免快慢不一;3、人工呼吸者与心脏按压者可以互换位置,互换操作,但中断时间不超过5秒;4、第二抢救者到现场后应首先检查颈动脉搏动,然后再开始作人工呼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