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地质学兴城实习报告1_第1页
吉林大学地质学兴城实习报告1_第2页
吉林大学地质学兴城实习报告1_第3页
吉林大学地质学兴城实习报告1_第4页
吉林大学地质学兴城实习报告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林大学一地质学-兴城实习报告1作者:日期:兴城地质实习报告第一章绪言),汉称柳城,明置宁远1 9 86年改为兴城市。它 泉、城、海于一体。、实习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以及自然地理概况兴城市是辽宁省管辖县级市(由葫芦岛市代管 卫,清改宁远州,1914?年改称兴城县,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集山、 山是首山,泉是温泉,城是明代古城,海是渤海湾的兴城海滨。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行政建制为县级市,行政区划隶属于辽宁省葫芦 岛市,北距葫芦岛市区约20km葫芦岛市原为锦西县,19 8 9年6月组建为辽宁 省辖市(地区级),所辖县级建制包括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连山区、龙港 区、南

2、票区及杨家杖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葫芦岛市辖区地处华北与东北两大经 济协作区的交汇地带,东临锦州,北靠朝阳,西连秦皇岛市山海关,南濒渤海辽 东湾。在区域地貌上,兴城-葫芦岛地区属于辽西山地黑山丘陵东部边缘的海边 丘陵。海拔一般为2 0 5 0 0 m ,相对高差20035 0 m最高点位于兴城市 西北青山-笔架山-大虹螺山一带的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和西北河,自西北向 东南流动,最终汇入辽东湾。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段。东南濒临渤海, 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北与东北毗邻葫芦岛市。地 处东经120° 06'至120° 50',北纬40&#

3、176; 1 6至40° 50'之间。全市面积 2 147平方千米,人口 61万。在地貌上,该区属于辽西山地黑山丘陵的东部边缘, 发源于兴城市西北青 山笔架山-大红螺山一代的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和北西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最终汇入辽东湾。区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松岭山脉延续分布丘 陵地带。最高山峰黄顶山海拔 701.8m,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是沟通关内 外的重要通道。实习地区处于北半球暖温带亚温润气候区。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7 Eo 一月平均气温8. 8C,最低气温24. 2, 七月平均气温24E,最高气温38. 2Co 年平均降水量620

4、mm三月份平均风 速为5 .0M/S 月份和本月份平均风速为3.6M/S。全年平均风速为4.2M/S暑期七到九月份,海水温度24° C。、实习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交通情况兴城市依山傍水,东南沿海为平原,中部多为丘陵,西北部为山区。兴城具有得天 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境内物产资源丰富。有富饶的土地资源,辽阔的水产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闻名中外的旅游疗养资源。兴城以盛产水果著称 ,为国 家优质果生产基地。兴城有 76公里的海岸线,海产品尤为丰富。同时兴城市土 地类型多样,土质较好,适于植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高梁、玉米、谷子、水稻等。油作物有大豆、花生,是辽宁省花生重点产地之一。经济作物有

5、棉花、烤烟、 麻类等。丘陵地区适宜林果生产,以苹果和白梨为主,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优质果 生产基地。林业资源有松、柏、柞、椴、榆、槐等乔灌木。林地面积 8 0万亩, 森林覆盖率29%兴城-葫芦岛地区交通发达,设施完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形成了立体化 运输网络。京哈铁路、京哈高速铁路、京哈公路和京哈高速公路以及环渤海公路 纵贯全境。沈山线铁路和京哈线斜穿市境东南部,魏塔线铁路横贯境风北部,以 兴城市为中心,县乡公路呈放射状通往各乡,海滨建有小坞渔港。吉林大学兴城 地学教学基地就位于环渤海海滨公路1207.8km处。三、地质研究历史及研究程度评述兴城地区较系统的区域地质研究工作是196 6 1 9

6、67年由辽宁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一分队完成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K 51-(25)(锦西幅)和K-51 (3 1)(兴城幅),但其地质图的说明书极其简单。1983年,辽宁省地质局区 域地质调查队重新对1:20万锦西幅和兴城幅地质图进行了修编,并且编写了详细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这是目前兴城 -葫芦岛地区最基础的区域地质资料。 20世纪8 0年代编制的东北地区区域地层表、1 9 89年编写的辽宁省区域 地质志、1997年编写的辽宁省岩石地层等辽宁省区域地质系列性总结著 作对本区的区域地层、岩浆活动及构造有所概略记述。1 9 9 8年20 0 3年,辽宁省地矿局有关地质队还进行过区内数幅1: 5万

7、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此外,有关研究院所、地勘、矿山部门也在区内进行过一些专题性研究工作。长春地质学院在2 0世纪6070年代也曾在区内进行野外教学实习。2 010年2012年,吉林大 学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 “辽宁1: 25万锦西市(现葫芦岛市)(K51 C 004 0 01 )幅区调修测”项目,对调查区内区域地质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研究。 但较总体来看,区内地质研究深度尚浅。四、实习目的、任务及内容地质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亲身野外考察,使学生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 概括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

8、,为以后的教学和工作实 践打下坚实的基础。目的:1.检验与实践课堂学习过的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 观察认识各种地质现象;3. 培养与训练野外的基本技能;4. 学会相关地质仪器及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5通过小组合作对地质工作的有进一步的了解。任务:1.路线踏勘;2. 实测剖面;3. 野外填图;4. 实习报告。内容:1 .地层观察;2. 岩性观察和描述;3. 构造观察;4. 野外基本技能训练;5. 了解资源。路线实习主要观察内容实习路线观察内容1)台里海滨深层侵入岩(绥中花岗岩)及韧性剪切2)夹山路线中元古界长城系地层序列、绥中花岗岩及其间接触关系3)上长茂路线中一新元古界蓟县系和青白口系

9、、下寒武统昌平组及沉积岩石4)白庙子路线蓟县系杨庄组,下、中寒武统及海相沉积岩石;褶皱断裂构造5)上黑鱼沟路线寒武一奥陶系地层序列6)首山路线中元古界长城系地层序列、绥中花岗岩及其间接触关系7)牤牛山一牤牛山北沟路 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和石炭一二叠系、三叠系及陆相沉积岩石;沉积 矿产地质(铁矿、铝土矿、煤矿、石灰岩矿)8)钓鱼台海滨路线深层侵入岩和脉岩9)七里坡尖山西路线下白垩统义县组火山一火山碎屑岩、沉积岩、太古宙花岗岩1 0)龙回头海滨路线中侏罗统海房沟组及陆相沉积岩石11)角山长城路线下白垩统义县组火山一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绥中花岗岩12)华山镇路线下白垩统义县组火山一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接触

10、变质岩五、实习时间、组队分组情况及指导教师实习时间:路线踏勘时间201 7年8月7号一20 1 7年8月26号;实测剖面时间2017年8月2 8号一2017年8月3 0号野外填图时间 2 0 17年9月3号一201 7年9月8号实习报告时间2017年9月9号一20 17年9月1 5号六、工作量及工作成果地质调查面积:8 0 0平方千米地质观察路线及观察点数:12条观察路线 实测剖面长度:1 0 0 0米填图面积:10平方千米 标本及样品数量:40第二章地层、兴城实习区中元古界长城系岩石地层1.兴城实习区常州沟组(Ch C)剖面图串岭沟组(Chch)-一 一 I整合 一2.3m23、灰绿色中薄层

11、中粒砂岩夹粉砂质页岩122 2、浅灰色中厚层粗砂岩21、青灰色中层中粒砾岩夹青灰色粉砂质页岩2 0、青灰色粉砂质页岩19、青灰色中层中粗粒砂岩夹青灰色粉砂质页岩1 8、青灰色粉砂质页岩17、浅灰色中层中砂岩夹深灰色粉砂质页岩1 6、浅灰色中层中砂岩15、紫红色中层中砂岩14、青灰色中层中砂岩2m6 .8m0 .6m0.1 m2.2 m25.2m8m6m1 3、紫红色中薄层中砂岩、紫红色厚层中砂岩与紫红色中层细砾岩不等厚互层11、土黄色中厚层长石石英粗砂岩夹深灰色薄层石英粗砂岩 砾石英深灰色厚层含2.8 m5.9 m8.5 m粗砂岩3.3m9、灰色厚层岩屑长石粗砂岩、深灰色厚层砾质砂岩夹褐色微层

12、铁质砂岩7、灰色中厚层砾质粗砂岩、青灰色中层含砾中粒长石石英砂岩5、青灰色中厚层含砾粗砂岩夹细砾岩透镜体4 、紫灰色厚层细砾岩3、浅灰色中厚层粗砂岩夹细砾岩透镜体2、紫灰色厚层细砾岩局部夹薄层粗砂岩2.1.40 .2 m0. 2m3 .7m1. 2 m1 . 6m图2 - 1 1长城系常州沟组剖面图出露情况较好。在在本次实习中,在夹山路线、首山路线中可观察到常州沟组,兴城地区本组分为下、中、上三部分:下部灰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砾长石 砂岩,底部为紫红色石英岩质中细砾岩及花岗岩质巨砾岩;中部灰黑色薄层含云母板状粉砂岩、板状页岩夹黄灰色细粒石英砂岩 ;上部黄灰色、灰白色中厚层、 厚层中粗粒长石

13、石英砂岩夹长石砂岩。常州沟组分为3部分,底部以含古老花岗岩砾石的砾岩不整合于太古宙古老 花岗岩之上,下部为浅灰色含砾石英长石砂岩,中部为紫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砂岩 互层,上部为浅灰色中厚层中粒砂岩夹深灰色薄层粉砂质页岩。总体出露宽度为 1 04 m ,共有22层,从第2层到第23层。与串岭沟组整合接触。常州沟组与绥中花岗岩为沉积不整合接触。 证据:常州沟组底砾岩经过隆升 又下降的过程;有花岗岩的大量长石、石英碎屑。常州沟组内发育平行层理、水平层理、交错层理等 ,为河流相沉积。在夹山和首山路线可见本组底部发育底砾岩。2.兴城实习区串岭沟组(Chch )剖面图团山子组 整合6.青灰色中薄层页岩夹浅灰色

14、薄层细砂岩 断层带构1.1 m青灰色薄层页岩夹薄层细砂岩灰色厚层页岩与浅灰色中层砂岩互层 青灰色页岩夹中层细砂岩1.5m0. 2 m2.7 m浅灰色中层中砂岩3.2m12. 6 m0.2m1 5.3m深灰色薄层粉砂质页岩夹石英脉 深灰色薄层粉砂质页岩夹薄层细砂岩 青 灰 色 中 薄 层2.7m顺层滑动断层带深灰色薄层粉砂质页岩夹深灰色中薄层细砂岩 整合-一常州沟组图2-2 -1长城系串岭沟组剖面图串岭沟组总体岩性分为两部分:上段为灰色薄层粉砂质页岩夹灰色细砂岩,底部 有一小型断裂带;下段为灰色薄层粉砂质页岩夹中厚层细砂岩。串岭沟组为缺氧 的还原环境下的浅海相沉积。串岭沟组与下伏常州沟组二段界线

15、清楚, 为整合接 触关系。3.兴城实习区团山子组(Ch t)剖面图大红峪组 (兴城运动) 角度不整合 浅肉红色中层中细粒石英砂岩与灰色薄层纹层白云质灰岩互层6 . 3 m灰黄色中薄层含石英砂岩的白云质灰岩 21.5 m玫瑰红色厚层白云质灰岩3 m-整合-串岭沟组团山子组由灰色、灰黄色中层白云质灰岩、砂质白云质灰岩夹钙质砂岩组成。 团山子组底部以浅粉色砂质白云质灰岩出现与串岭沟组分解 ,此界线无论从岩石 颜色还是岩性上均很清楚,反映出两者沉积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串岭沟组为缺氧 的还原环境下的浅海相沉积,而团山子组为正常的浅海 -潮坪相沉积。团山子 组与下伏串岭沟组为整合接触关系。4.兴城实习区大红

16、峪组(C h d )剖面图高于庄组 一 -一 一 一 I整合 一 一灰白色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与红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 肉红色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8. 0 m6. 3大红峪组主要为石英砂岩。 峪组底部砾岩产状不一致 系,证明兴城运动的存在。5.兴城实习区高于庄组(Ch g )剖面图 杨庄组整合角度不整合 团山子组在夹山地区,因为团山子组顶部叠层石白云岩与大红,所以大红峪组和下伏团山组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灰白色块状石英岩深灰色辉绿岩脉灰白色块状大理岩20m5m从下到上依次为灰色岩质砾岩、变质砾岩、斑点状角岩青灰色厚层灰岩灰白色厚层大理岩20 m灰黑色厚层一块状变质石英砂岩,夹斑点状红柱泥质

17、角岩红褐色厚层一块状斑点状泥砂质角岩30m灰白色块状细晶大理岩整合1 4m50m8 0m200 m大红峪组高于庄组底部为灰白色块状大理岩,中部为红褐色厚层一块状斑点状泥质角岩、 灰黑色厚层一块状变质石英砂岩。 底部为青灰色厚层灰岩、石英岩质砾岩、花岗 质砾岩、灰白色块状石英岩。高于庄组为滨前海相沉积。高于庄组与燕山期花岗岩呈侵入接触,证据:高于庄组岩石发生接触变质,白云质灰岩、灰岩变质为大理岩,燧石条带变质为石英岩,随着与花岗岩的距离 变远高于庄组岩石变质程度降低;出现接触变质岩:泥质角岩,有特征变质矿物红 柱石。二、兴城实习区中元古界蓟县系岩石地层1 .兴城实习区雾迷山组(Jx w)地层剖面

18、图长龙山组(蓟县运动)平行不整合接触-青灰色厚层角砾状白云质灰岩> 40m灰白色厚层含灰粗晶白云岩>65m灰白色白云质粉砂岩与砂岩互层>80m青灰色厚层白云质灰岩? ?? >30m浅粉色厚层含铁白云质灰岩? ? >4 0 m整合接触杨庄组兴城实习区雾迷山组出露剖面图如图2-2-1雾迷山组岩石地层为灰色、黑灰色中厚层燧石条带燧石结核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白云质灰岩为蓟县系标准剖面的上部地层, 仅在上长茂路线中有雾迷山组岩石出 露,与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平行不整合接触,缺失下马岭组、铁岭组、洪水庄组地层 现象证实芹峪运动的存在。2.兴城实习区杨庄组(J X y )地层剖面图雾

19、迷山组整合-浅灰色中薄层燧石结核白云质结晶灰岩 ?? >50m紫红色薄层含铁质鲕状硅质岩? >3m灰白色中薄层硅质结核白云质灰岩>20m整合高于庄组兴城实习区杨庄组出露剖面图如图2-2 2杨庄组岩石地层为青灰色中薄层白云岩含燧石结核、条带,风化面呈灰白色。在白庙子路线中的出露状态为主要观察目标, 路线中在断层带附近的白云岩呈浅玫瑰色。与上下地层均呈整合接触。三、兴城实习区中元古界青白口系岩石地层1.兴城实习区长龙山组(Qnc )地层剖面图景儿裕组(Qn j )紫红色中薄层粗砂岩青灰色中薄层细砂岩3m黄褐色中薄层粉砂质页岩4m黄褐色中薄层中粒砂岩70m灰褐色中厚层含砾长石石英粗

20、砂岩16m平行不整合-雾迷山组(Jx w)蓟县纪铁岭期末发生“芹峪上升”,致使青白口系下部下马岭组与铁岭组之 间发生沉积间断。青白口系(Qn)下马岭组(Qnx)及其上部层位与蓟县系在兴城 地区形成规模较大的超覆。地层见上长茂地区。2.景儿裕组(Qnj)昌平组(? 1C)-平行不整合灰色中薄层白云质灰岩整合长龙山组(Q nc)景儿峪组岩石地层岩性为灰岩,与其上下寒武统之间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且景 儿峪组为元古界最新的分组,其间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沉积间断。四. 兴城实习区寒武系岩石地层本系地层仅见于白庙子和上黑鱼沟。1 .昌平组该组在上长茂路线和白庙子路线中岩性均为角砾状灰岩, 风化面为土褐色,角砾

21、 棱角状-次棱角状,下部角砾砾径0.8 1 . 2 cm,上部砾径1 .53.0c m ,最大可达 4 cm。上长茂路线中可见昌平组与下伏景儿峪组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代表了长时期 的沉积间断。白庙子路线可见昌平组与杨庄组断层接触,为上富儿沟-王家店断裂 的上盘。2.馒头组本组在白庙子路线和上黑鱼沟路线均有出现, 岩性有所不同。(下表为白庙子路 线的馒头组)张夏组-整合-? ? ? >57m黄绿色页岩与紫红色页岩互层夹鲕状灰岩紫红色泥岩夹土绿色页岩紫红色泥岩夹土黄色泥质灰岩? ?>15m整合昌平组白庙子路线馒头组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以紫红色泥岩、页岩为主。以出现 紫红色泥岩与昌

22、平组截然区分。区域上岩石含石盐假晶和石膏矿产。显示形成与 炎热气候下的海滩相沉积环境;上部为黄绿色页岩与紫红色页岩互层夹鲕状灰 岩。而上黑鱼沟路线的馒头组以大理岩为主。该组与伏昌平组为整合接触关系。3 .张夏组本组出现在上黑鱼沟和白庙子路线。(下表为上黑鱼沟路线的张夏组)崮山组>2 Om整合青灰色厚层鲕状灰岩青灰色薄层泥质条带灰岩? ?? >8 m青灰色厚层砾屑灰岩与青灰色厚层叠层石灰岩互层 ? ? >8m青灰色厚层鲕状砂屑灰岩夹薄层鲕状灰岩 ? ?>36m整合- 馒头组4.崮山组上黑鱼沟路线崮山组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青灰色厚层鲕状砂屑灰岩夹薄层鲕状灰岩;上部为青

23、灰色鲕状灰岩,含有竹叶状砾屑灰岩和厚层叠层石灰岩, 鲕粒粒径1mn左右。白庙子路线的张夏组以深灰色厚层鲕状灰岩为主。 鲕状灰岩 的形成环境为浅海相沉积环境,动荡的水流环境。该组与下伏馒头组为整合接触关系。5 .炒米店组本组见于上黑鱼沟组路线中,以中薄层鲕状灰岩夹薄层竹叶状砾屑 灰岩为主。砾屑灰岩是由于碳酸原岩经潮间带水动荡环境与碳酸盐一起沉积形成 因此反应此时期沉积环境趋向于浅海沉积。炒米店组与下伏崮山组为整合接触关 系。五、兴城实习区奥陶系岩石地层 本系地层见于上黑鱼沟路线1. 冶里组(O 1Y)本组主要分布在上黑鱼沟路线 本组可见青灰色中薄层灰岩夹薄层细粒岩屑灰岩。冶里组与下伏上寒武统炒米

24、店 组为整合接触关系。2. 亮甲山组(011)本组主要分布在上黑鱼沟路线 本组以灰色中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灰岩普遍含燧石结核。亮甲山组与下伏冶 里组为整合接触关系。3 .马家沟组(0 2 m)本组主要分布在牤牛山路线本溪组(C 2 b)60m平行不整合-青灰色中层白云质灰岩青灰色竹叶状灰岩,底部有花斑状白云岩8m青灰色厚层砾屑灰岩1 6m青灰色厚层白云质灰岩12m灰白色中厚层白云岩10m中厚层青灰色灰岩4m灰岩、虫迹灰岩、灰白色后层灰岩20m整合亮甲山组(011)牤牛山路线马家沟组分上、下两部分:下部:薄层结晶灰岩、中厚层含燧石 结核白云质灰岩、虫孔灰岩、含角石化石。上部 :灰色豹皮状、条带

25、状、刀砍纹 状含燧石结核白云质灰岩。与下伏亮甲山组为整合接触关系。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后,区内和华北地台大部分地区一同处于沉积间断 缺失上奥淘统、志留系、泥盆系以及下石炭统,直到晚石炭世早期下降接受沉积。六、兴城实习区石炭系岩石地层 本系地层分布于牤牛山。1. 本溪组(C 2 b)本组地层分布于牤牛山太原组(C2 P it )15m整合黑色碳质页岩青灰色厚层粗砂岩黑色碳质页岩、浅灰色G层铝土矿1 5m整合马家沟组(02 m)在兴城地区本组分下、中、上两部分:由于长期风化 ,本溪组下部为含铁丰富的 岩层(山西式铁矿),中部为铝质岩(G层铝土矿),上部为石英砂岩、粉砂岩、炭 质页岩。本溪组为中奥陶

26、统之上形成的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夹灰岩。本溪组与下伏马家沟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2. (石炭一二叠系)太原组本组主要分布在牤牛山路线山西组(P1 -2S)3 0m20m整合黑色碳质页岩 灰黄色色粉砂岩夹细砂岩黄褐色含砾中粗粒砂岩整合-本溪组(C 2b)太原组C2 Pit:在兴城地区本组分下、中、上两部分:下部为黄褐色含砾中粗粒 砂岩,中部为细砂岩、泥质粉砂岩,上部为泥岩、炭质页岩 ,为湖沼相沉积环境。 太原组与下伏本溪组为整合接触关系。七、兴城实习区二叠系岩石地层1 .山西组(P 1 - 2 S)本组主要分布在牤牛山。为湖牤牛山路线山西组岩性:灰黄色粗砂岩夹黑色炭质页岩。含植物茎叶化石, 泊

27、相沉积环境。山西组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关系。2 .石盒子组(P2 -3sh)本组主要分布在牤牛山。蛤蟆山组(P3h)-整合土2 0m中20m厚6 0m底部紫红色含砾粗砂岩,上部为青灰色长石石英砂岩20m厚层青灰色长石石英粗砂岩1 00m灰色细整合山西组(P 1- 2 S)图 牤牛山路线石盒子组剖面图牤牛山路线石盒子组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厚层青灰色长石石英粗砂岩夹深 灰色细砂岩;紫红色含砾粗砂岩以及青灰色长石石英砂岩;厚层青灰色粗砂岩。 上部为中薄层青灰色中细粒砂岩; 土黄色含砾岩屑长石粗砂岩;青灰色中薄层中 细粒砂岩为河流相沉积环境石盒子组与上覆蛤蟆山组以及下伏山西组都为整合接触关系3

28、.蛤蟆山组(P 3h)本组主要分布在牤牛山牤牛山蛤蟆山组描述:岩性为富成分砾岩,粒度5 -25c m有定向性,磨圆:圆状、次圆状,砾石成分为石英砂岩砾石,长石石英砂岩砾石,灰岩砾石,胶结物主 要为杂基(6 0% ,成分为石英长石。为河流相沉积环境。蛤蟆山组与上覆地层红砬组以及下伏地层石盒子组都为整合接触关系八、兴城实习区三叠系岩石地层红砬组(T1h)本组主要分布在牤牛山牤牛山红砬组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为紫色砂岩、砾岩、紫色粉砂岩;中部 为浅灰紫色砂岩夹灰绿色中粗粒砂岩;上部为具大型交错层里的浅灰紫色砂岩 为干旱炎热气候下的荒漠相沉积。红砬组与下伏二叠系蛤蟆山组为整合接触关系。九、兴城实习区

29、侏罗系岩石地层辽西地区侏罗纪地层较为发育,沉积区限于小型山间盆地北。本系地层见于龙回 头海滨。1.海房沟组该组主要分布在夹山路线和龙回头路线灰色中粒砾岩夹砂岩层20 0 m灰色厚层块状巨粒粗粒岩夹砂岩50 m辉绿岩脉4m粗粒砾岩100m中粗粒砾岩15 0 m粗砾岩100m绿色辉绿岩脉4m灰色厚层到块状巨粒粗粒砾岩深灰色厚层粗砾岩夹灰绿色含砾粗砂岩50m不整合- 太古宇绥中花岗岩在兴城地区本组可见灰白色一黄灰色复成分砾岩夹长石砂岩,其中复成分砾岩砾石具有中粗砾状结构,中厚层构造,可见砾石定向显示水流方向,砾径一般为10 0 -200mm砾石含量约6 5 %分选较差,磨圆为次棱角一次圆状,成分为石

30、英砂岩、 花岗岩和硅质岩等,成分较复杂,填隙物为杂基支撑。为水动力条件较强条件沉 积产物。在龙回头海滨可见海房沟组与大红峪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该区有多条辉绿岩脉。十、兴城实习区白垩系岩石地层 兴城地区白垩系地层见于尖山和华山镇1.义县组50m20m角闪安山岩灰色集块熔岩 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 紫红色中薄层凝灰质角砾凝灰岩和粉砂岩互层 灰色厚层块状角砾集块岩 集80m灰色凝灰粗砂岩和粉砂岩不等厚互层夹薄层火山角砾岩3 0m2 0 0m灰色厚层沉凝灰岩夹薄层泥灰岩 灰色厚层沉火山角砾岩-不整合-太古宇绥中花岗岩在兴城地区本组分下、中、上部分:下部主要为火山碎屑沉积岩,沉火山角砾岩, 沉火山

31、凝灰岩夹薄层泥灰岩,为小型火山湖相沉积环境。中部主要发育含角砾火 山凝灰岩、火山集块岩和火山集块熔岩。上部为角闪安山岩 ,为侵出相。义县组 与下伏太古宙花岗岩为沉积接触。卜一、新生界 第四系(Q )新生代燕山地区整体处于隆升剥蚀阶段,大部分地区未有沉积,仅局部地区发育 有第四系更新统棕红色粉砂质粘土,和淡黄色土(Q2-3),其上被植被覆盖。以及全新统现代山区河床砂砾沉积物(Q4)o 一般呈角度不整合覆盖在老地层上。第三章 侵入岩变质岩、变质岩 兴城地区主要分布的变质岩为接触变质岩和断裂带动力变质岩。1.接触变质岩(1 )角岩在黑鱼沟路线中可观察到馒头组浅灰色泥质角岩,角岩表面有绢丝光泽且角岩与

32、侵入岩性的花岗斑岩接触的现象, 由馒头组岩性及成分判断角岩由热接 触变质作用形成,原岩为馒头组泥岩。(2)大理岩在黑鱼沟路线中馒头组浅灰色泥质角岩之后为灰色厚层大理岩,由张夏组结晶白云质灰岩变质形成,具有中粗粒变晶结构 ,远离花岗斑岩的侵入岩区由近及远变质程度逐渐降低。在华山镇路线中人工露头的隧道旁可观察到团山子组灰白色块状细晶大理岩,且在隧道两侧产状相反,由大理岩的分布状态和产状分析得大理岩为背斜式侵入花岗岩并发生变质作用。在上长茂路线中有两条岩脉产 出,在与岩脉接触处也有变质成因的细晶大理岩产出。(3)花岗细晶岩在台里海滨路线中有脉状花岗细晶岩产出, 在细晶岩脉的边缘接触处由外至内岩石的粒

33、度逐渐变大,是由侵入岩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2.断裂带动力变质岩(1)花岗片麻岩在台里路线观察到花岗质片麻岩,可见其被眼球状变晶糜棱岩,花岗细晶岩穿切。花岗片麻岩产出状态为灰白色,斑状变晶结构,斑晶主要为长石(60%,呈眼球状,长宽比约为2:1 ;基质为粗粒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由黑云母(15%)和石英(25 %)组成;片麻状构造,发育片麻理,片麻理不太密集,原岩为绥中花岗岩,长英质系列,定名为灰白色眼球状中粗粒黑云花岗质片麻岩。(2)灰白色眼球状中粗粒黑云二长花岗片麻岩在台里海滨路线出露太古宙花岗岩灰白色眼球状中粗粒黑云二长花岗片麻 岩,岩体呈近东西向展布透入性片麻理,含原岩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

34、可见被后 期的花岗伟晶岩脉、细晶岩脉穿切,在穿切现象中片麻理和糜棱叶理呈东西逆行 剪切和南北挤压的力场状态,形成了动力变质作用下的花岗闪长质片麻岩。(3)眼球状花岗变晶糜棱岩在台里海滨路线出露眼球状花岗质糜棱岩,岩石经片麻理和糜棱叶理的力场中韧性变形作用形成,风化面灰黑色,具有变晶糜棱结构,眼球状构造,眼球成分为长石晶体和长英质矿物集合体, 形状以椭圆状拖尾为主,个别为次棱角状长石斑晶。二、侵入岩兴城地区岩浆岩较为发育,主要侵入活动有四个时期:华北地台基底形成阶段的太古宙、古元古代;大陆板内变形活动的印支期、燕山期。1.太古宙花岗岩兴城地区西南沿海分布大量花岗质岩石,被称为绥中混合花岗岩,在兴

35、城西南部台里和葫芦岛东北部等地太古宙片麻状花岗岩中含有斜长角闪岩、二云母片岩等 变质表壳岩包体,1:2 0万地质图(锦西幅、兴城幅)归入太古宇建平岩群。其主要岩石类型主要有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质糜棱岩、片麻状英云闪长岩 等,大部分岩石为古老的侵入岩,并经受了多期强烈的变质变形作用改造。 绥中花 岗岩风化程度都较强,多呈花岗岩风化砂。在夹山、首山等路线中发育有绥中花岗杂岩,且呈块状构造,斑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斑晶为长石和石英,粒度大小5mm 2c m含量约占1 5%-2 0% ,呈斑状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的产出状态。2 .印支期岩浆活动侵入岩 (1 )眼球状花岗质变晶糜棱岩在台里路线观察到

36、了眼球状花岗质变晶糜棱岩, 呈岩脉状产出,穿切了花岗 质片麻岩,被花岗细晶岩穿切,原岩为浅灰色黑云花岗斑岩。根据锆石定年技术 测得其年龄为2 1 6.4+-0. 5 Ma结合锆石形态特征显示其原岩为岩浆成因。花岗伟晶岩在台里路线观察到了花岗伟晶岩,呈岩脉状产出,穿切眼球状花岗质变晶 糜棱岩,被后期的花岗细晶岩所切割,由于受到后期构造应力作用而发生褶皱变 形。在钓鱼台路线也观察到了花岗伟晶岩,呈岩脉状产出, 穿切浅肉红色中细粒 二长花岗岩、浅灰色中粒石英闪长岩、浅肉红色正长花岗岩。钓鱼台路线的花岗伟晶岩:浅肉红色,伟晶结构,块状构造,由石英(45%)、 斜长石(35%)、正长石(20%组成,石英

37、:2m m-3c m,斜长石:1mm -5mm正长石: 1mmr 5m m定名为浅肉红色花岗伟晶岩。花岗细晶岩在台里路线观察到了花岗细晶岩,呈岩脉状产出,穿切了花岗质片麻岩、 眼球状花岗质变晶糜棱岩。在钓鱼台路线也观察到了花岗细晶岩,呈岩脉状产出, 穿切了浅灰白色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浅灰色中粒石英闪长岩。台里路线的花岗细晶岩:灰白色,花岗细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由长石、 石英组成,粒度较细,有时可见中间粒度细,两边粒度粗,说明两边先冷凝结晶。 定名为灰白色花岗细晶岩。钓鱼台的花岗细晶岩:浅肉红色,花岗细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长石、 石英组成,粒度较细。根据锆石定年技术测得台里路线的花岗细

38、晶岩年龄为216. 9 4+- 6 .2Ma,结合锆石形态特征显示为岩浆成因。(4)正长花岗岩在钓鱼台路线观察到了正长花岗岩,呈岩脉状产出,穿切 浅灰色中粒石英闪长岩正长花岗岩:浅肉红色,致密块状,粒度小于1mm,由石英、正长石(含量大于6 5 %、斜长石组成3. 燕山期岩浆活动侵入岩(1)黑云二长花岗岩在台里路线观察到了黑云二长花岗岩, 产出规模较大,多以岩株形式 出现,岩石变形不明显,以块状为主,发育微弱的片麻状构造,为侏罗纪末期的一 次岩浆活动的产物(2 )含石榴子石花岗细晶岩在台里路线观察到了含石榴子石花岗细晶岩,呈岩脉状产出,出现在早期形成的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眼球状花岗质变晶糜棱岩中

39、并被后期的基性岩脉穿切。含石榴子石花岗细晶岩:浅粉色,花岗细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长石(6 0 %)石英(30%)石榴子石(10%)组成,长石偶有蚀变。该岩石因存在石榴子石, 说明该花岗岩为过铝质,S型。(3) 含石榴子石二长花岗岩在台里路线观察到了含石榴子石二长花岗岩,块状构造,与黑云母片岩呈 侵入接触。(4) 中粗粒似斑状花岗岩在华山镇路线观察到了中粒花岗岩, 与髫髻山组火山碎屑岩、高于庄组燧 石条带白云质灰岩、灰岩呈沉积不整合接触。中粗粒花岗岩:肉红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正长石(15%)、 石英(3 0%),正长石:5mm-1.9 cm ,石英:2 5m m;基质为中细粒

40、显晶粒 状结构,主要为长石,风化严重。定名为肉红色中粗粒似斑状花岗岩。(5、花岗斑岩在黑鱼沟路线观察到了花岗斑岩,以岩脉形式出现,穿切馒头组鲕状灰岩。 在华山镇路线观察到了花岗斑岩,以岩脉形式出现,穿切肉红色中粒花岗岩。 在上长茂路线也观察到了花岗斑岩,以岩脉形式出现,穿切雾迷山组白云质灰 岩。黑鱼沟组路线的花岗斑岩:灰白色,斑状结构,斑晶为正长石、石英,斑晶 含量为10 %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定名为浅灰白色花岗斑岩。华山镇路线的花岗斑岩: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正长石,石 英,正长石部分发生绿帘石化,基质为隐晶质结构。产状为 34° <50°,定 名为肉红色

41、花岗斑岩。上长茂路线的花岗斑岩:浅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正长石, 基质为为隐晶质结构。定名为灰白色花岗斑岩。(6 )正长斑岩在上长茂路线也观察到了正长斑岩,以岩脉形式出现 ,穿切雾迷山组白云质 灰岩。(7)闪斜煌斑岩在台里路线观察到了闪斜煌斑岩,深黑色,煌斑结构,暗色矿物较多,粒度 细,角闪石呈自形,以岩脉状产出,长10m,宽2.5m,走向345°。(8 )辉绿岩本次实习在多条路线中均观察到了辉绿岩,均以岩脉形式产出。台里路线的辉绿岩:灰黑色,辉绿结构,以岩脉形式产出有两组,一组走向 为120 °,宽约80cm ,另一组走向为320° ,宽约20cm钓

42、鱼台路线的辉绿岩:以岩脉形式产出,穿切浅灰白色似斑状黑云二长 花岗岩、浅灰色中粒石英闪长岩;有两组,一组走向为3 15° ,宽约25-30cm, 另一组走向为330° ,宽约1m ,产状相近应为同一时期侵入。< 65°,出露宽度:5m龙回头路线的辉绿岩:以岩脉形式产出,穿切海房沟组砾岩,产状依次为9 0°<7 5° ,2 8° <47° , 66 ° < 4 9°190° <40°特征:倾角较大,倾向主要为华山镇路线的辉绿岩:可见典型的辉绿结构,具球状风化

43、,以岩脉形式产出, 穿切高于庄组大理岩。产状:330°东西,只有一条倾向向南。三、火山岩火山岩主要产出位置在华山镇在华山镇起点的花岗岩之后露头岩石为紫灰色厚层安山质火山角砾岩,且砾石大小不一,磨圆较差,角砾岩为火山灰胶结,其中有白点状晶屑成分,部分角砾呈绿 帘石化,角砾岩的角砾含量约5 5% ,角砾的粒度范围为5mm-5cm接着产出岩石为紫黑色集块角砾岩,凝灰质胶结物,块状产出,分选磨圆均较差,原地的花岗 岩集块呈棱角状,有灰色安山质角砾的砾石成分存在。第四章构造、断层1 .在夹山路线中,以绥中花岗岩为观察起点,在起点处绥中花岗岩与常州沟组细砾岩呈沉积不整合接触,接触处发育有古风化壳

44、,伴有破碎严重的砾石,在细砾岩层面上发育擦痕,表明夹山路线绥中花岗岩和常州沟组间有一个顺层滑动断层。(古风化壳及顺层断层素描图见图4-1-1 )2.在夹山路线串岭沟组粉砂岩夹泥岩中,层理中发育顺层断层,层理产状为11°< 7 0°且沿断层有大量顺层石英脉插入,同时顺层断层导致层理发生弯曲和破碎(顺层断层及石英脉素描图见图41-2)03.在夹山路线串岭沟组和团山子组分界处发育一个大型断层,使得串岭沟组页岩在团山子组灰岩中有少量出露。因地形原因断层面不可见,测得断层的走向为20°实习期间夹山地区做填图工作区,断层和岩石覆盖状态见附图1.4.在首山路线中,常州沟组

45、粗砂岩中大量发育正断层,断层区域内形成一个正花状构造。(正花状构造素描图见图4-1-3 )。5.在首山路线中段串岭沟组和团山子组分界处,发育有大型正断层,伴有典型的牵引褶皱产出,断层面从上至下逐渐变缓。(断层和伴生牵引褶皱见素描图4- 1-4 )。6.在上长茂路线初段灰黑色细砂岩和粉砂质页岩互层中,发育了一个小型的逆冲断层并有次级逆冲断层伴生(逆冲断层见素描图4-1-5)。7.在白庙子路线剖面转折处发育一个大型正断层,在断层内有花岗岩岩脉,且断层缺失另一盘岩体,在花岗岩岩脉上覆盖有昌平组角砾状灰岩。8.在牤牛山路线末段砂岩和砾岩的分界处发育有一个小型逆冲断层,在砂岩层中发育有牵引构造,在砾岩一

46、侧有次级断裂,次级断裂与断层面间的夹角指向本盘9.在龙回头路线起点处绥中花岗岩、粗砂岩和海房沟组砾岩构成一个断层接触界面,断层成熟发育次级断层,发育有一个典型的直立断层(图示见素描图4- 1- 7)。10在龙回头路线中段以粗砂岩为主体岩性形成了一个地堑型共轭断层,在地堑一侧发育有小型地垒构造(地堑型共轭断层见素描图4-1-8 )。1 1 .在华山镇路线起点处花岗岩中发育有一个断层, 断层内发育典型的构造透镜 体和构造角砾岩岩石成分(断层和构造透镜体现象见图4-1-9)。、褶皱1.在台里海滨路线中,观察得岩性有花岗变晶糜棱岩和黑云二长花岗片麻岩共同构成韧性剪切应力场形成的尖圆褶皱,花岗变晶糜棱岩

47、呈尖棱状插入花岗片麻岩(尖圆褶皱素描图见图4-2-1 ),由尖圆褶皱片麻理和糜棱叶理判断韧性剪切呈 东西逆行剪切和南北挤压的力场状态。2.在台里海滨路线中,韧性剪切带内灰白色花岗闪长片麻岩被花岗伟晶岩穿切伟晶岩成脉状产出,在应力场内受南北向的挤压形成肠状褶皱 (肠状褶皱素描图 见图 4 -2-2)。3. 在白庙子路线中可见一系列褶皱现象,从路线上的地层产状不断变化而测量出褶皱产状,褶皱地层为杨庄组灰白色中薄层含燧石条带、 燧石结核亮晶白云质 灰岩。这里一共出现了 3个向斜和2个背斜,剖面起点处出露地层产状为26°/ 23° ; 6 0米处产状为2 1°/ 24&#

48、176; 8 0米处产状:1 2°/1 6° 184米处产状:1 0°/1 5° ;224 米处产状:1 35°/30° 2 46米处产状:325°/1 2° :25 4米处产状:3 07°/2 0° 27 0米处产状:90°/6 5° 2 84米处产状:310°/ 76° ;2 9 0 米处产状:3 1 5°/ 57°3 12 米处产状:115°/ 20° (连续褶皱产出状态见剖面图4-2-3) 三、其他地质构造现

49、象1.在首山路线中段,因上覆岩石的重力在下层细砂岩和页岩的软弱岩层中作用形成火焰状构造(火焰状构造素描图见4-3-1 )。2.在尖山路线中段有集块岩和凝灰质砂岩共同产出,因集块岩的重力作用在砂岩中形成了重荷模地质现象(重荷模地质现象见素描图4-3-2)。第五章矿产、金属矿产1.铝土矿且形成铝土矿需 ,为马家沟组和在牤牛山路线马家沟组和本溪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处有一米厚度左右的铝土矿层 出露,且和含铁质砂岩共同产出。 在露头处岩石的风化较严重, 要风化剥蚀后残留的难溶物在原地聚集形成,产于古风化壳附近 本溪组的平行不整合接触提供了证据。2 .山西式铁矿为古风化壳型0.2 0. 6 m之间。矿山西式铁

50、矿矿体主要分布于忙牛山一带上石炭统本溪组底部, 褐铁矿层,风化面紫红色。矿体呈似层状透镜体状,厚约 石主要为蜂窝状褐铁矿,见有少量致密状褐铁矿。3 .宣龙式铁矿宣龙式铁矿主要分布于串岭沟组砂岩和团山子组岩石中 ,在夹山和首山路线 中,在串岭沟组中可观察到宣龙式铁矿铁质砂岩形成的斜层理。4 .金属硫化物矿脉在上富儿沟-王家店断裂引起的向斜中,中寒武统张夏组厚层鲕粒灰岩构成 核部,灰岩中发育铜、锌、铂等多金属硫化物矿脉,呈树枝状,长约100 m,未见热液浸染现象,推测为中低温碳酸盐矿床,并存在多个矿化期 二、非金属矿物1.煤矿石炭一二叠系是全球重要成煤期,我国石炭-二叠纪煤系主要分布在华北地 台,

51、约有三分之一的煤储量产于该含煤岩系中在牤牛山路线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已 经废弃的煤矿场为兴华煤矿,开采曾位于太原组煤层 ,厚2. 5 6m,属中厚一 厚层煤层,所开采煤层煤矸石较多,为劣质无烟煤。煤层的底板为沼泽相泥岩, 粉砂岩,顶板为海相石灰岩。2.石灰岩矿开采层位是奥陶系的马家沟组灰岩。马家沟组灰岩厚度大,质地较纯,用于制 作工业原料,制作电石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第六章地质发展简史兴城地区区地质构造发展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华北板块(华北地台)基底 形成阶段、华北板块(华北地台)盖层发展阶段和大陆板内变形活化阶段1华北板块(华北地台)基底形成阶段在太古宙,本区形成了早期大陆型地壳,以海相中

52、基性火山岩和碎屑沉积为 主,经区域变质作用改造为变质表壳岩;之后TTG系列岩浆侵入并在较深地壳层 次发生中深区域变质作用;晚期有大规模深成酸性侵入体形成 (为绥中花岗岩)。以绥中花岗岩、TTG系列花岗质片麻岩及其中的早期变质表壳岩包体为主的太古岩石构成华北地台(板块)刚性基底主体部分。古元古代时期,区内处于隆升剥蚀,形成山海关古隆起。古元古代末(1 8.5亿年)发生吕梁运动,形成统一的华北板块(地台)区,同时伴有深成岩浆侵入及 深成变质变形作用,表现为黑石岗岩体的侵入以及构造片麻理的形成。2华北板块(华北地台)盖层发展阶段中元古代至三叠纪,本区进入地台盖层沉积阶段。形成三套沉积盖层。第一套为中、新元古代陆内裂陷槽沉积。中元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