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架构分析 摘要:本文提出了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传输网络协同融合的系统架构,分析了融合网络的特点,介绍了不同网络间的协同覆盖方式,为广电融合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可行路径。关键字:融合网 网络架构 有线无线卫星融合一、前言建立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的目标是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传输网络的优势,推进有线、无线和卫星传输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协同覆盖,实现全程全网、无缝连接,使用户可随时随地接收综合信息服务,享受全程全时段的视听节目。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研究和建设是当前广电行业的发展重点。新媒介环境的不断演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由竞争向融合发展转进的趋势将不断
2、增强。广播向网络新媒体发展,借助网络的双向和互动特性,实现单向广播和双向传播互动的广播新形态;广播向移动新媒体发展,借助无线互联技术,实现随时随地的收听收看节目和互动。借助有线无线融合的网络可实现数字广播网络化、双向化及同时对移动性的支持。目前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基本走势就是全业务运营,即同时运营移动、固定、数据网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视频或广播电视原来独立于信息通信行业,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广电与通信在视频方面已经开始进入一个融合的阶段,对于广电有线运营商而言,面临来自电信和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多种互联网视听服务的竞争。广电有线运营商应充分利用网络融合发展的机会,使自身发展为能提供全业务的信息服务
3、运营商。当前,我国有线、无线、卫星覆盖还是采取按地域划分的策略,这种覆盖策略导致有线、无线、卫星三者各自为政,不能有效的实现智能融合覆盖。同时有线、无线、卫星传输内容和运营性质也各不相同,这些因素影响广电内有线、无线和卫星覆盖网的协同融合发展。本文分析了有线、无线、卫星协同融合的系统架构,解决融合网络的技术路径问题。二、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系统结构在有线无线卫星融合发展的驱使下,广电基础网络应进行全面规划。未来的广电基础网络将包括有线电视网络、无线广播网、卫星广播网和无线广播电视交互网,四张网络通过重叠覆盖,实现室内室外全覆盖,形成广电特色的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的全新数字媒体网络。四张网形成优势互
4、补,合理分布,以达到用尽量少投资实现尽量好的覆盖效果。UHF 频段的无线双向技术、WiFi 、超级WiFi 、Hotspot2.0等一起形成融合网络中的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无线广播网和无线广播电视交互网相结合,双网协同覆盖。 融合网络的无线系统由广播大塔系统、交互小塔系统和网络节点系统组成。由于传输机制的不同,无线广播采用广播大塔实现DTMB/CMMB等广播信号的大范围覆盖,无线广播电视交互网采用交互小塔实现蜂窝的中大范围覆盖,无线交互网络信号可以通过网络节点进行无线WiFi 信号转发实现WiFi 信号覆盖。同时,农村地区可以采用超级wifi 技术进行无线交互大覆盖,助力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
5、。通过广播大塔、交互小塔之间的协同工作,将广播信号大范围覆盖、交互信号中大区域覆盖与超级WiFi 、WLAN 信号中小区域覆盖相结合,形成多级分层的协同覆盖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形成全网的互联互通,建设成有线无线一体化融合为融合的支撑平台。有线无线融合的网络架构如图所示。 图1 融合网络架构图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系统由业务平台、前端系统、承载网、网络接入系统和用户终端系统组成,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融合网业务平台是支持多种融合新业务的综合业务平台,业务分为基础广播电视业务、增强型广播电视业务及互联网通信业务等。融合网前端系统建立内容、网络、用户及终端资源之间的智能关联,提供多种类型的全媒体业务应用服务
6、,并对网络中内容安全和内容运营进行监测和管理。承载网是基于IP 技术,支持广播电视和交互数据的高速高质量网络。网络接入系统衔接前端系统和终端系统,完成单向广播业务和双向交互业务高效率传输的广播和交互网络。终端系统由包括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终端组成,具备无线交互网络信号接收功能的终端可直接接入交互网络。网络节点可接收单向广播信号,也可通过双向网络接收交互信号,网络终端可通过WiFi 接入网络节点,支持多种融合业务的运营。 图2 融合网络逻辑结构三、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的特点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主要具备如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从网络结构上,融合网络中无线系统支持以组
7、播、广播、单播等形式实现不同类型的多媒体广播业务;从方案规划上看, 融合技术将通过有线无线传输网络的共用,以开放式的结构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从业务能力上看,有线无线卫星融合技术除支持广播业务之外,也支持提供具有移动特性的广播电视交互能力,具备高速率数据传输的优势, 可以支撑不同类型的新业务;从覆盖范围上看, 融合技术能够支持乡村有线网络不易建设地区的广域覆盖,同时支持城市热点地区的移动性覆盖;从系统容量上看, 有线无线融合的网络可为同一用户提供多个业务流的传输能力。四、融合网络协同覆盖分析通过网络的智能协同和用户终端的支持,可基于上述融合网络架构开展有线无线卫星融合覆盖。融合网络的关键是通过无
8、线广播电视双向网络实现信息的交互,变单向的广播网为双向的交互网,实现网络覆盖、终端需求的信息透明,从而可智能地选择获取信息服务的网络传输方式。1、无线广播网与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融合广播网络具有高效的带宽利用率,但不具备反向信道实现信息交互的能力;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具有回程信道,但下行数据传输带宽是有限的。通过单向广播信道与双向交互信道的协同,构建的无线广播网与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融合网络, 为用户提供无线广播 和双向通信服务,实现各类新媒体业务的有机融合。 广播信道 CATV 广播大塔 网络节点 Internet 交互信道 交互小塔 图 3 地面广播和无线交互系统协同覆盖 移动媒体终
9、端 地面广播网只需要承担单向广播和数据推送的任务, 用户终端至 广播大塔的回传链路由无线交互网络承担。 此种方案充分发挥数字广 播和无线通信技术和器件设备成熟优势, 但是需要在数字广播与无线 双向覆盖实现后台的协同融合, 从而将单向地面广播网低成本升级为 交互广播网。 2、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与有线电视网融合 (1)UHF 频段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与有线电视网 广电网络应按照业务网络、 基础网络两层架构开展有线和无线的 融合。基础网络向 IP 化承载、能方便提供融合性业务的有线无线融 合架构演进。同时,在网络基础设施之上构造有融合业务能力的业务 网络,提供统一的业务和应用。 具体来说, 推
10、进有线电视网和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在核心网 架构和协议上的统一。 在未完成有线电视网双向网络改造的区域, UHF 频段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技术构建的无线双向交互网络将形成 有线电视的交互网络,支持交互业务的开展;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 网可开展组播业务,并着重支持双向广播电视交互数据业务,与有线 电视网和无线多媒体广播网形成差异化的业务模式。 图 4 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和有线电视网的协同覆盖 (2)WLAN 与有线电视网 双向的有线电视机顶盒可以形成家庭内部的智能终端, 支持双向 的宽带覆盖,通过 WLAN 把电视屏、电脑屏、平板屏、手机屏,形成 多屏互动的家庭网络,形成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服务融 合。 电视终端 CATV 内容 同步 家庭智能网关 Internet 智能终端 图5 WLAN 与有线电视网的协同覆盖 3、卫星协同覆盖 卫星以低成本完成最大范围的覆盖, 满足各种区域的广播电视节 目信号的接收。但鉴于卫星广播单向传输的技术限制,多样性的节目 和双向数据交互需要通过双向有线电视网和无线双向网来协助完成。 卫星 有线电视运营商 卫星广播信道 光纤 网络节点 交互小塔 个体用户终端 卫星广播的 交互信道 图 6 卫星融合覆盖 五、结语 有线、无线和卫星传输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协同覆盖,在网络 层面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常识培训体系构建
- 口腔护理刷牙顺序规范
- 解除合伙协议协议书
- 足球发展框架协议书
- 食堂共管账户协议书
- 鲁南地质工程协议书
- 露天采矿承包协议书
- 购销合同变更协议书
- 防汛物质供货协议书
- 重庆股权转让协议书
- JJG 40-2011X射线探伤机
- GB/T 33217-2016冲压件毛刺高度
- GB/T 31765-2015高密度纤维板
- GB/T 21618-2008危险品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方法
- GB/T 19165-2003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 品质管理概念培训
-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件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拟行路难》课件26张
- 西安市非学历培训机构公示表
- DB64∕T 802-202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维修记录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