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电流(老师讲义)._第1页
恒定电流(老师讲义)._第2页
恒定电流(老师讲义).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8讲恒定电流知识点睛一、基本概念和定律1电流电流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t对于金属导体有 匸nqvS (n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个数,S为导线的横截面积,v为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约10 -5m/s,远小于电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105m/s,更小于电场的传播速率3X 108m/s),这个公式只适用于金属导体,千万不要到处套用。注意:在电解液导电时,是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用公式1= q/1计算电流强度时应引起注意。2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I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R -s(1) P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叫材料的电阻率(反映该材

2、料的性质,不是每根具体的导线的性 质)。单位是Q m。(2) 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3欧姆定律q1 I U (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液,不适用于气体导电)OU OIR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注意I-U曲线和U-I曲线的区别。还要注意:当考虑到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时,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不再是过原点的直线。4电功和电热电功就是电场力做的功,因此是W=UI1 ;由焦耳定律,电热 Q=I 2R1。其微观解释是: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自由电子在加速运动过程中频繁与正离子相碰,使离子的热运动加剧,而电子速率减小,可以认为 自由电子只以某一速率定向移动,电能没有转化为电子的动能,只转化为内能。(1)对纯电

3、阻而言,电功等于电热:W=Q=UI1 =I 2r 1=U2(2)对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和电解槽),由于电能除了转化为电热以外还同时转化为机械能或化学能等其它能,所以电功必然大于电热:W>Q,这时电功只能用 W=UI1计算,电热只能用 Q=I 2R1计算,两式不能通用。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各概念之间区别与联系,列表如下:电吳Q电功率F物理意丈电渝通辻电蹈町的功1即 在电场力的作月下电荷定 向移动所做的助电沛通辻导 体电阻时所 产生的热表征电流做功快慢的勒 理童,酊电潇的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能童转化情况消耗电能转化为英它弟式 的能(如内龍、机械能、 比学能)消耗电能只 转化九内弟任何w =iu

4、tQ= 螢耳定律J°=1Ut纯电阻 电路2U7= IUi =厂尺 M f 尺F 产尺M R白炽灯泡等。1电功和电热的区别:(1)纯电阻用电器:电流通过用电器以发热为目的,例如电炉、电熨斗、电饭锅、电烙铁、(2)非纯电阻用电器:电流通过用电器是以转化为热能以外的形式的能为目的,发热不是目的,而是不 可避免的热能损失,例如电动机、电解槽、给蓄电池充电、日光灯等。在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电功等于电热,即W=Ult=l23Rt是通用的,没有区别,同理P=UI=I 2r=U 也无区别,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路消耗的电能,即W=UIt分为两部分,一大部分转R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另一小部分

5、不可避免地转化为电热Q=l 2Rt,这里W=UIt不再等于Q=l 2Rt,应该是 W=E其它+ Q,电 功就只能用 W=UIt计算,电热就只能用 Q=I 2Rt计算。2、关于用电器的额定值问题额定电压是指用电器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应加的电压,在这个条件下它消耗的功率就是额定功率,流经它的电流就是它的额定电流。如果用电器在实际使用时,加在其上的实际电压不等于额定电压,它消耗的功率也不再是额定功率,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可以认为用电器的电阻与额定状态下的值是相同的,并据此来进行计算。二、串并联与混联电路1应用欧姆定律须注意对应性。选定研究对象电阻 R后,I必须是通过这只电阻 R的电流,U必须是这只电阻

6、R两端的电压。该公式只能直接用于纯电阻电路,不能直接用于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用电器的电路。2公式选取的灵活性。(1)计算电流,除了用I U外,还经常用并联电路总电流和分电流的关系:1=1什12R(2)计算电压,除了用 U = IR夕卜,还经常用串联电路总电压和分电压的关系:U=U1+U2(3)计算电功率,无论串联、并联还是混联,总功率都等于各电阻功率之和:P=Pl+P2对纯电阻,电功率的计算有多种方法:P=UI=I 2R= R以上公式l=ll+|2、U = U1+U2和P = P1 + P2既可用于纯电阻电路,也可用于非纯电阻电路。既可以用于恒定电 流,也可以用于交变电流。R11-4 k-iR

7、2-IR33对复杂电路分析,一般情况下用等势点法比较方便简洁。(1)凡用导线直接连接的各点的电势必相等(包括用不计电阻的电流表连接的点)(2)在外电路,沿着电流方向电势降低。(3)凡接在同样两个等势点上的电器为并联关系。(4)不加声明的情况下,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4电路中有关电容器的计算。(1)电容器跟与它并联的用电器的电压相等。(2)在计算出电容器的带电量后,必须同时判定两板的极性,并标在图上。(3)流方向。在充放电时,电容器两根引线上的电流方向总是相同的,所以要根据正极板电荷变化情况来判断电(4)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同,那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的差; 如

8、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改变,那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 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之和。三、电表的改装1、电压表和电流表R1.* R3 ,TARpBC C c(1)电流表原理和主要参数电流表G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磁力矩作用发生偏转的原理制成的, 比,即e = ki,故表的刻度是均匀的。电流表的主要参数有,表头内阻 流lg:即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此时指针达到满偏;满偏电压 的电压,故Ug= IgRg且指什偏角B与电流强度I成正Rg:即电流表线圈的电阻;满偏电U :即指针满偏时,加在表头两端(2)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方法:串联一个分压电阻R,如图所示,若量程扩大n倍,即nU,则根据分压原理,需

9、串联的电阻值R UrUgUgRg (n 1)Rg,故量程扩大的倍数越高,串联的电阻值越大。(3)电流表改装成电流表方法:并联一个分流电阻R,如图所示,若量程扩大n倍,即卩n根据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需要并联R pRgI R鼻,故量程扩大的倍数越高,并联的电阻值越n 11 111:bar的电阻值小。-,则lg四、滑动变阻器的使用1、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的特点如图所示的两种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o)对负载Rl的电压、电流强度都起控制调节作用,通常把图(a)电路称为限流接法,图(b)电路称为分压接法.负载Rl上电压调节氾围(忽 略电源内阻)负载Rl上电流调节 范围(忽略电源内阻)相

10、同条件下电路消耗 的总功率限流接法RlE< UlW ERLRoE< Il< ERlRoRlEIl分压接法o< UlW EEoW IlW RlE ( Il + I ap)比较分压电路调节范围较大分压电路调节范围较 大限流电路能耗较小其中,在限流电路中,通rl的电流EIl =RlRo,当Ro> Rl时Il主要取决于Ro的变化,当RoV Rl时,Il主要取决于Rl,特别是当Ro<<Rl时,无论怎样改变 Ro的大小,也不会使Il有较大变化在分压电 路中,不论Ro的大小如何,调节滑动触头 P的位置,都可以使Il有明显的变化2、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的选择

11、方法滑动变阻器以何种接法接入电路,应遵循安全性、精确性、节能性、方便性原则综合考虑,灵活择取(1)下列三种情况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 要求回路中某部分电路电流或电压实现从零开始可连续调节时(如:测定导体的伏安特性、校对改装后的电表等电路),即大范围内测量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当用电器的电阻 Rl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Ro,且实验要求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测量多组数据)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因为按图(b)连接时,因Rl»Ro >Rap,所以Rl与Rap的并联值R并 Rap,而整个电路的总阻约为Ro,那么RL两端电压Ul = |R 并 = Rap,显然ULX Rap,且Rap越小,

12、这种线性关Ro系越好,电表的变化越平稳均匀,越便于观察和操作 若采用限流接法,电路中实际电压(或电流)的最小值仍超过Rl的额定值时,只能采用分压接法.(2)下列情况可选用限流式接法 测量时电路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只是小范围内测量,且RL与Ro接近或Rl略小于Ro,采用限流式接法. 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足分压式接法的要求时,采用限流式接法 没有很高的要求,仅从安全性和精确性角度分析两者均可采用时,可考虑安装简便和节能因素采用限流 式接法.例题精讲【例1】C:某一电动机,当电压U i=iov时带不动负载,因此不转动,这时电流为I i=2A。当电压为U2=

13、36V 时能带动负载正常运转,这时电流为I2=1A。求这时电动机的机械功率是多大?Ui解析:电动机不转时可视为为纯电阻,由欧姆定律得,R 5 ,这个电阻可认为是不变的。电动11机正常转动时,输入的电功率为P =U2l2=36W,内部消耗的热功率 P热=I;R=5W,所以机械功率P=31W由这道例题可知:电动机在启动时电流较大,容易被烧坏;正常运转时电流反而较小。【例2】B某一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m=50kg,电源提供给电动机的电压为U=110V,不计各种摩擦,当电动机以v=0.9m/s的恒定速率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I=5.0A,求电动机的线圈电阻大小(取g

14、=10m/s2).解析: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P = UI,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1=mgv,电动机发 热功率P2=|2r而 P2=P - P1,即卩 12r= UI mgv代入数据解得电动机的线圈电阻大小为r=4 Q【例3】B: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加速电压为 800kV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强度为1mA的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电荷e=1.60 x 10-19c。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为 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则 ni : n2=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ni和n2,解析:按定义,nen II ,tt e156.25 10 .<4L >V1V2质子源由于各处电流相同,

15、设这段长度为其中的质子数为n个,则由兰和tt1。而 v2 2as, v s,v2n2,S|1niS2【例阻器B:已知如图,两只灯泡将它们连接后接入R,应使用下面哪个电路?220VL2分别标有“ 110V, 60W”和“ 110V , 100W”,另外有一只滑动变 的电路中,要求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并使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Li、A. L1L2R它们的特点是左右两部分的电流、解析:A、C两图中灯泡不能正常发光。B、D中两灯泡都能正常发光,电压都相同,因此消耗的电功率一定相等。可以直接看出:B图总功率为200W, D图总功率为320W,所以选B。【例5】B实验表明,通过某种金属氧化物制成的均匀棒

16、中的电流I跟电压U之间遵循I =kU 3的规律,其中U表示棒两端的电势差,k=0.02A/V3。现将该棒与一个可变电阻器R串联在一起后,接在一个内阻可以忽略不计,电动势为6.0V的电源上。求:(1)当串联的可变电阻器阻值R多大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6A ?(2)当串联的可变电阻器阻值R多大时,棒上消耗的电功率是电阻R上消耗电功率的1/5?解析:画出示意图如右。U1U2(1)由I =kU 3和I=0.16A,可求得棒两端电压为 2V,因此变阻器两端电压为4V,由欧姆定律得阻值为 25 Qo(2)由于棒和变阻器是串联关系,电流相等,电压跟功率成正比,棒两端电压为1V,由I =kU 3得电流为0.

17、02A,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5V,因此电阻为 250Q。【例6】B已知如图,R1=30Q, R2=15 Q, R3=20 Q, AB间电压U=6V , A端为正C=2卩F,为使电容器带电量达到Q =2X 10- 6C,应将R4的阻值调节到多大?解析:由于R1和R2串联分压,可知R1两端电压一定为4V,由电容器的电容知:为使C的带电量为2x 10-6C,其两端电压必须为 1V,所以R3的电压可以为 3V或5V。因此R4应调节到20 Q或4 Q。两次电 容器上极板分别带负电和正电。L和4L的两处,各取一段极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还可以得出:当 R4由20Q

18、逐渐减小的到 4Q的全过程中,通过图中P点的电荷量应该是 4X 10-6C,电流方向为向下。【例7】A:所示的电路中,4个电阻的阻值均为 R,E为直流电源,其内阻可以不计,没有标明哪一极是 正极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为d在平行极板电容器的两个平行极板之间有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当电键K闭合时,带电小球静止在两极板间的中点 0上现把电键打开,带电小球便往平行极 板电容器的某个极板运动,并与此极板碰撞,设在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但带电小球的电量发生变化碰后小球带有与该极板相同性质的电荷,而且所带的电量恰好刚能使它运动到平行极板电容器的另一极板求小球与电容器某个极板碰撞后所带的电荷尺1

19、 尽-J_L ±r t解析:由电路图可以看出,因R4支路上无电流,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无论K是否闭合始终等于电阻R32上的电压U3,当K闭合时,设此两极板间电压为U,电源的电动势为 E,由分压关系可得 U = U3=E3小球处于静止,由平衡条件得生=mg d当K断开,由Ri和R3串联可得电容两极板间电压U '为U ?=23由得U '= U4U'vU表明K断开后小球将向下极板运动,重力对小球做正功,电场力对小球做负功,表明小球所带电荷与下极板的极性相同,由功能关系d Umgq 一2 2因小球与下极板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设小球碰后电量变为q',由功能关系得

20、q,Umgd=0 mv22联立上述各式解得,7q = 6q即小球与下极板碰后电荷符号未变,电量变为原来的【例8】B如图所示,电容器 C1 = 6卩F, C2= 3卩F,电阻R1= 6 Q, R2= 3 Q,当电键 K断开时,A、B两点间的电压 Uab =?当K闭合时,电容器 Ci的电量改变了多少(设电压 U = 18 V) ?解析:在电路中电容B、C等电势,A、D等电势,因此u ab= U db = 18 V , U ab= U ac= Udb = 18 V , K断开时,电容器 Ci带电量为Qi = CiUac= CiUdc= 6X 106X 18 C= 1.08 X 104 C.当K闭合时

21、,电路 R1、R2导通,电容器 C1两端的电压即电阻 R1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的电压分配关系得:Uac=12 VR1R2此时电容器 C1带电量为:Q1 '= C1 Uac = 7.2 X 10 5 C电容器C1带电量的变化量为: Q = Q1 Q1'= 3.6 X 10 5 C所以C1带电量减少了 3.6X 105【例9】C: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两个安培表和两个伏特表。安培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伏特表 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把它们按图接入电路,贝y安培表A1的读数安培表A2的读数;安培表A1的偏转角 安培表A2的偏转角;伏特表V1的读数伏特表V2的读数;

22、伏特表V1的偏转角 伏特表V2的偏转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析:大于等于 大于 等于【例10】B:某电流表的内阻在 0.1 Q0.2Q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如下:A .待测电流表 A1 (量程0.6A) ;B .电压表V1 (量程3V,内阻约2kQ)C.电压表V2 (量程15V,内阻约10kQ) ; D .滑动变阻器 R1 (最大电阻10Q)E.定值电阻R2 (阻值5Q)F.电源E (电动势4V)G .电键S及导线若干(1)电压表应选用 ;(2)画出实验电路图;(3)如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 V,电流表的读数为I,则电流表Ai内阻的表达式为:Ra =解析:本题利用电压表

23、指电压,电流表指电流的功能,根据欧姆定律R=U计算电流表的内阻。由于电2源电动势为4V ,在量程为15V的电压表中有2的刻度没有利用,测量误差较大,因而不能选;量程为33V的电压表其量程虽然小于电源电动势,但可在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进 行保电流表须将一滑动变护,故选用电压表 Vi。由于电流表的内阻在 0.1 Q0.2Q之间,量程为0.6A , 上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为 0.12V,因而伏特表不能并联在电流表的两端,必 个阻值为5Q的定值电阻R2与电流表串联再接到伏特表上,才满足要求。阻器在本实验中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均符合要求,但考虑限流的连接方式些,因而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的连接方式。故本题电压

24、表选用 Vi;设计电路图如图1所示;电流表 Ai内阻的表达式为:Ra =U-R2。I【例11】A:用伏安法测量某一电阻 Rx阻值,现有实验器材如下:待测电阻 Rx (阻值约5 Q,额定功率 为1 W);电流表A1 (量程00.6 A,内阻0.2 Q);电流表A2 (量程03 A,内阻0.05 Q);电压表V1 (量 程03 V,内阻3 k Q);电压表V2 (量程015 V,内阻15 k Q);滑动变阻器 Rd (050 Q),蓄电池(电 动势为6 V )、开关、导线.为了较准确测量 Rx阻值,电压表、电流表应选,并画出实验电路图解析:错解分析:没能据安全性、准确性原则选择A1和V1,忽视了节

25、能、方便的原则,采用了变阻器的分压接法解题方法与技巧:由待测电阻Rx额定功率和阻值的大约值,可以计算待测电阻Rx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的值约为U= PR -1 5 2.2 V, l=-P/R .1/5 =0.45 A.则电流表应选 A1,电压表应选 V1.又因RaRv、0.2 3000 =24.5Q> Rx,则电流表必须外接.因为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大于被测电阻Rx,故首先考虑滑的限流接法,若用限流接法,则被测电阻Rx上的最小电流为I min =EEx R650=0.11 A v I额,故可用限流电路.电路如图【例12】A下图为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所需动变阻器所示.的器材实物图

26、,器材规格如下:(1)待测电阻Rx (约100欧);(2) 直流毫安表(量程 010毫安,内阻50欧);(3) 直流电压表(量程 03伏,内阻5千欧);(4)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 4伏,内阻可不计);(5)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15欧,允许最大电流1安);(6) 电健一个,导线若干条 .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在本题的实物图上连线。巩固练习A Level1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键从最左端向右滑过2R/3时,电压表的读数由Uo增大到2Uo,若电源内阻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变阻器R的电流增大为原来的 2倍2B.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为原来的倍3C. 若R的阻值减小到零,则电压表

27、的示数为4UoD. 以上说法都正确2家用电热灭蚊器电热部分的主要器件是PCT元件,PCT元件是由钛酸钡等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率p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于这种特性,的是A.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增大后减小PCT元件具有发热、控温双重功能对此,以下判断中正确fl hB.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C.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或t2不变D.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至t2间的某一值不变3、如图所示,D为一插头,可接入电压恒定的照明电路中,a、b、c为三只相同且功率较大的电炉,a靠近电源,b、c离电源较远,而离用户电灯 L很近,输电线有电阻。关于电炉

28、接入电路后对电灯的影响,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使用电炉a时对电灯的影响最大B .使用电炉b时对电灯的影响比使用电炉aC.使用电炉c时对电灯几乎没有影响D .使用电炉b或c时对电灯影响几乎一样4、一盏电灯直接接在恒定的电源上,其功率为100W,若将这盏灯先接上一段很长的导线后,再接在同一电源上,在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是9W,那么此时电灯实际消耗的电功率()A .等于91WC.大于91WB .小于91W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电源可提供 U=6 V的恒定电压,Ro为定值电阻,某同学实验时误将一电流表(内阻忽略)并联于Rx两端,其示数为2 A,当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 (内阻无限大)后

29、,示数为3 V ,则Rx的阻值为Q .6将阻值为16 Q的均匀电阻丝变成一闭合圆环,在圆环上取Q为固定点,P为滑键,构成一圆形滑动变阻器,如图1 28 8所示,要使 Q、P间的电阻先后为 4 Q和3 Q,则对应的B角应分别是 和7、一灵敏电流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刻度电流)为lg=50卩A,表头电阻 Rg=1k Q,若改装成量程Um = 10V为I m=1mA的电流表,应并联的电阻阻值为 Q。若将改装后的电流表再改装成量程为的电压表,应再串联一个阻值为 Q的电阻。8. 如图所示的(甲)、(乙)中的小灯泡都相同,(甲)图中电压恒定为 6 V ,(乙)图中电压恒定为 12 V ,调节可变电阻

30、Ri、R2使四只小灯泡都恰好正常发光(功率相同),这时可变电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之比R1 : R2=它们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Pi : P2=.9如图所示是一种悬球式加速度仪.它可以用来测定沿水平轨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的加速度.m是一个金属球,它系在细金属丝的下端,金属丝的上端悬挂在0点,AB是一根长为I的电阻丝,其阻值为R金属丝与电阻丝接触良好,摩擦不计电阻丝的中点C焊接一根导线从0点也引出一根导线,两线之间接入一个电压表OV (金属丝和导线电阻不计)图中虚线0C与AB相垂直,且 OC=h,电阻丝AB接在 电压恒为U的直流稳压电源上整个装置固定在列车中使 AB沿着车前进的方向列车静止时金属丝

31、呈竖直 状态当列车加速或减速前进时,金属线将偏离竖直方向e,从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可以测出加速度的大小.(1)当列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试写出加速度 a与e角的关系及加速度 a与电压表读数 U' 的对应关系(2 )这个装置能测得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10如图所示是电饭煲的电路图,Si是一个控温开关,手动闭合后,当此开关温度达到居里点(103 C)时,会自动断开,S2是一个自动控温开关,当温度低于70 C时,会自动闭合;温度高于80 C时,会自动断开.红灯是加热时的指示灯,黄灯是保温时的指示灯.分流电阻R1=R2=500 Q,加热电阻丝 R3=50 Q,两灯电阻不计.(1 )分析电饭煲的工

32、作原理(2 )简要回答,如果不闭合开关Si,能将饭煮熟吗?(3) 计算加热和保温两种状态下,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之比答案亠31.ABCD 2.AD3、D 4、BD 5.36. n 或一n . 7、52.6; 99442 28、1 : 4, 1 : 1设细金属丝与CD间的电压9. (1)小球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定律得:a=F合=mgtan =gtanB .m m竖直方向夹角为B时,其与电阻丝交点为 D, CD间的电压为U',则RCD CD CD,故得 a=gta nB =g CD 丄 g.( 2 )因 Rab AB lh hU最大值为U/2,即 U max '=U/2,所以 ama

33、x=-g.2h10、( 1)电饭煲盛上食物后,接上电源,S2自动闭合,同时手动闭合 S1,这时黄灯短路,红灯亮,电饭煲处于加热状态,加热到 80 C时,S2自动断开,S1仍闭合;水烧开后,温度升高到103 C时,开关S1自动断开,这时饭已煮熟,黄灯亮,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由于散热,待温度降至70C时,S2自动闭合,电饭煲重新加热,温度达到 80 C时,S2又自动断开,再次处于保温状态 .(2)如果不闭合开关S1,则不能将饭煮熟,因为只能加热到80 C .(3)加热时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pQ ,R并保温时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R1,两式中=卫里观昱 500。.从而有R2 R3500 5011R1 R并

34、 500 500/11P1 : P2=12 : 1R并500/11B Level1.一个标有“ 220 V、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 U由零逐渐增大到 220 V,在此过程中,电压(U )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题中给出的四个图线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2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时,通过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1均速度为V,若导线均匀拉长,使其半径变为原来的丄,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 U,则2B.通过导线的电流为A.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4V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一4vD.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63、如图所示,把两相冋的电灯分别拉成甲、乙

35、两种电路,甲电路所加的电压为14V。调节变阻器 Ri和R2使两灯都正常发光,此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8V,乙电路所加的电压为P甲和P乙,下列关系中正A . P甲P乙B. P甲v P乙C. P甲=P乙8V甲14V乙Rs确的是()D .无法确定4、 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A、B串联在电路中,A的长度为L,直径为d;B的长度为2L,直径为2d,那么通电后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A.Qa :Qb=1 : 2B.Qa:Qb=2 :1C.Qa:Qb=1 : 1D.Qa:Qb=4:15. 在电解槽中,1 min内通过横截面的一价正离子和一价负离子的个数分别为1.125 x 1021和7

36、.5 x 1020,则通过电解槽的电流为 .6.若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体中的电流将变为.-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 0.2 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 2倍,贝得37、把两个标有“ 6V、3W”和“ 6V、4W”的小灯泡串联,则串联电路允许达到的最大功率是 W ;把这两个小灯泡并联,则并联电路允许达到的最大功率是 W。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i=10 Q, R2=4 Q, R3=6 Q, R4=3 Q, U=2.4V。在ab间接一只理想电压表,它的读数是;如在 ab间接一只理想电流表,它的读数是 。9某用电器离电源 L m,线路上电流为I A,若要求线路上电压不超过U V,输电线电阻率为pQm,则该输电线的横截面积需满足什么条件?10.如图所示,分压电路的输入端电压为U=6 V ,电灯L上标有“4 V、4 W”,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 Rab=13.5Q,求当电灯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总功率答案:1.ACD 2.BC 3、A4、7、21/4W、7W8、1.8V、2/3A2 LI9.S>10、4 WUC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