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复习资料(共7页)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e3af6d1f-630d-4960-b19c-4460f5bf7c33/e3af6d1f-630d-4960-b19c-4460f5bf7c331.gif)
![植物病理复习资料(共7页)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e3af6d1f-630d-4960-b19c-4460f5bf7c33/e3af6d1f-630d-4960-b19c-4460f5bf7c332.gif)
![植物病理复习资料(共7页)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e3af6d1f-630d-4960-b19c-4460f5bf7c33/e3af6d1f-630d-4960-b19c-4460f5bf7c333.gif)
![植物病理复习资料(共7页)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e3af6d1f-630d-4960-b19c-4460f5bf7c33/e3af6d1f-630d-4960-b19c-4460f5bf7c334.gif)
![植物病理复习资料(共7页)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e3af6d1f-630d-4960-b19c-4460f5bf7c33/e3af6d1f-630d-4960-b19c-4460f5bf7c3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植物病理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老师给了4套题的内容)1、 名词解释1. 植物病害:植物由于遭受病源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因素,使细胞和组织的功能失调,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干扰,表现出组织和形态的异常变化,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坏,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2. 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不能相互传染,没有侵染过程,又叫非传染性病害和生理病害。3. 侵染性病害:由病源物侵染所引起的病害,又叫传染性病害,此种病毒能相互传染,有侵染过程,其中属于菌类的病源物有真菌、细菌,又叫病源菌。4. 病源:导致植物形成病害的原因。包括生物病源和非生物病源。5. 病症:植物生病
2、后,病部可见的病原物特征。6. 病状:植物生病后,植物本省不正常表现。7. 营养体:指真菌营养生长所形成的的结构。8. 繁殖体:指真菌繁殖阶段所形成的的结构。9. 种:形态相同或相似的个体归在一起称为种,是真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10. 专化型:对不同种的寄生植物寄生程度不通。11. 生理小种:对不同品种的治病能力不同。12. 子囊果:在子囊菌中产生和着生子囊的结构。13. 子囊壳:寄生于寄主的病部表面或半埋于寄生组织中,孔口外露,子囊壳球形或瓶形,单生或聚生,多为黑色。14. 担子:是由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形成的一种产生担孢子的结构,一般是担子菌在其中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的器官。15. 转主寄生:
3、病原物一定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分类学完全不同的植物上交替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寄生现象。16. 转主寄主:在真菌生活史中的不同阶段交互更换的寄主。17. 单主寄主:病原物在同一种植物上即可完成其生活史的寄生现象。18. 担子果:是高等担子菌产生子实层的一种高度组织化结构。19. 子实层:担子整齐的排列成层状。20. 性子器: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体侵染寄主形成的,其中产生性孢子和受精丝。21. 原核生物: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是由细胞膜和细胞壁或只有细胞膜包围的单细胞微生物,其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没有核膜包被,没有明显的细胞核,包括细菌、放线菌和螺原体等。22. 质粒:独立于核质之
4、外呈环状结构的遗传因子,它编码控制细菌抗药性、育性、致病性等性状。23. 芽孢:由菌体内容物浓缩产生,一种休眠器官,对光热、干燥有强抵抗力。24. 病毒:是包被在保护性的蛋白外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的核酸分子,又称为分子寄生物。25. 抗原:凡能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抗体并能与所产生的抗体进行专性结合的病原。26. 内含体:一些病毒侵染植物后,可在寄主细胞内产生一种健康细胞所不具有的微小结构。它可以由病毒构成,也可由病毒与植物蛋白、线粒体或核糖体等共同构成。27. 交互保护作用:同种病毒的一个系侵染某种植物后,该植物就不受另一个株系的侵入或同种病毒中一个株系的侵染可
5、以使这个植物对另一个株系产生一定的免疫力。28. 寄生性植物:一部分种子植物因缺乏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或者某些器官(根系、叶片)退化而变异成异养的寄生性种子植物。29. 病害的侵染过程(病程):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又称病程。30. 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的时期。31. 潜育期: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关系到开始表现明显症状的时期。32. 初侵染: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接种体在生长季节中首次引起寄主发病的过程。33. 侵染循环:指病害从一个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34. 寄生性:一种生物依附于另一种生物生存的能力,主要指病原物在寄主活体内获取营
6、养而生存的能力。35. 综合防治:是通过一系列的耕作栽培管理措施,合理调控寄主、病原物及农田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一种有利于寄主生长发育,增强抗性,而不利于病原菌侵染繁殖和扩展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控制病害发生危害的目的。36. 农业防治:从农业生态系的总体出发,根据病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的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病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37. 局部侵染:病原物局限在侵入点附近,形成局部的或点发性的感染,潜育期较短。38. 系统侵染:病原物从侵入点向各个部位蔓延,甚至引起全株性的感染,潜育期较长。2、 填
7、空1. 病害三角:植物、病原物、环境 2. 侵染性病害中的三角关系有:寄主、病原、环境3. 病症有: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4. 病状有: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5. 生物病源:真菌、细菌、植原体、螺原体、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6. 有性孢子类型: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7. 无性孢子类型: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8. 真菌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断裂、裂殖、芽殖、(原生质)割裂 有性繁殖:质配、核配、减数分裂9. 种以下的分类等级:变种、专化形、生理小种、亚种10. 真菌的五个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
8、门、半知菌亚门11. 真菌的双名制命名法:属名+种名+命名人12. 鞭毛菌导致的病有:根肿病、猝倒病、疫病、霜霉病13. 引起重要病害的鞭毛菌:腐霉菌(根腐病)、疫霉病(马铃薯晚疫)、霜霉病(葡萄霜霉)14. 霜霉科有:单轴霉属、假霜霉属、双霉属、盘梗霉属15. 营养体的基本类型:原生质团、单细胞、菌丝体、假菌丝16. 真菌由营养体和繁殖体两部分构成。17. 真菌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18. 菌丝的变态有:吸器、假根、附着枝、附着胞、菌环或菌套、菌网19. 菌组织有:疏丝组织、拟薄壁组织20. 子囊果的类型: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囊座21. 担子分为:无隔担子、有隔担子
9、22. 锈菌的生活史分为:长生活史型、短生活史型(冬孢子型)、不完全锈菌(不产生冬孢子)23. 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24. 典型锈菌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代号发育阶段产孢结构孢子类型0单核性子器性孢子双核锈子器锈孢子双核夏孢子堆夏孢子双核冬孢子堆冬孢子单核担子担孢子25. 革兰氏阴性细菌对链霉素敏感,革兰氏阳性细菌对链霉素不敏感。26. 用革兰氏染色后,呈紫色的(未脱色)是阳性菌,呈红色的(脱色)是阴性菌。27. 细菌分为:薄壁菌门、厚壁菌门、软壁菌门、疵壁菌门28.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特殊之处:坏死斑初期为水浸状、有臭味29. 病毒的结构:蛋白外壳、核酸芯子30. 病毒的形态:球状、
10、杆状、线状、弹状31. 病毒的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专性寄生32. 病毒传染条件:钝化温度、严格的活体寄生、稀释限点33. 线虫分为:寄生线虫、腐生线虫34. 线虫的形态结构分为体壁、体腔;体腔分为消化系统(口腔-肛门)、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排泄系统35. 线虫是病毒的传播体。36. 线虫的发育:卵-幼虫-成虫37. 病原的传播途径:气流传播、灌溉水和雨水传播、生物介体传播、人力传播、土壤和肥料传播38. 侵染过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39. 侵入途径分为: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气孔最为重要)、伤口侵入40. 我国植物病害防治的八字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41. 生理小种
11、<专化型<种42. 寄生性线虫才会致病43. 病源在病残体土壤中,或附着种子上,潜伏在种皮内过冬。44. 黄瓜的镰刀菌。45. 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器官。46. 一种病毒粒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大多数为RNA。核酸携带病毒的遗传信息,具有传染性。47. 寄主植物英名俗称+症状:CMV(cucumber mosaic virus)黄瓜花叶病毒 TMV(tobacco mosaic virus)烟草花叶病毒48. 病毒病外部症状:变色、坏死、畸形49. 葡萄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单轴霉属50. 葡萄毛毡病的病源:缺节瘿螨(要用杀虫剂)51. 锈菌、白粉菌和霜霉菌是严
12、格的活体寄生。52. 葡萄有白粉病、霜霉病和烂果病。53. 引起作物苗期病害的真菌:疫霉菌、镰刀菌(枯萎)、腐霉菌(根腐)、立枯丝核菌54. 线虫会引起根肿 3、 简单1. 侵染性病害的特点和必备条件?答:特点:有发病中心,有侵染过程,有传染性。 必备条件:病害三角2. 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和症状?答:特点:无发病中心,无传播蔓延传染的现象,一般成条成片发生。症状:大多数变色、变坏、畸形、萎蔫、落花、落果3. 引起植物病害的因素(非生物病源引起的病害)?答:气候因子:低温霜冻害、高温灼烧、光照不宜、降雨土壤因子:水分失调:水分不足,萎蔫;水分过多,根系腐烂 营养条件:缺素;元素过多,徒长;盐碱害
13、,渗透压过大中毒:空气中的毒气;药害4. 病害对植物的危害?答:产量降低、严重者甚至毁产 品质变坏 影响外销 限制栽培 污染环境 毒害人畜5. 真菌的主要特征?答:为真核生物,有固定的细胞核营养体简单,大多为分枝繁茂的菌丝体,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6. 植物病原细菌的侵染和传播?答:侵入途径:自然孔口侵入(气孔、水孔、皮孔、蜜腺) 伤口侵入(自然伤口、人为伤口) 传播途径:雨水是最主要的;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农事操作;昆虫介体侵染来源: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病株残体;杂草和其它作物;昆虫介体;土壤7. 植物细菌病害的快速诊断法-细菌溢答:细菌溢也成为喷菌现象。方法是:选择新发病组织,用灭菌的剪
14、刀剪取病健交界组织,放于干净载玻片上,加无菌水一滴。现象:若是细菌性病毒,会从病部切口上集中涌出大量细小均匀的颗粒状物。8. 病毒的益处?答:基因工程的载体 生物防治:昆虫病毒、真菌病毒 花卉增色9. 植物病毒分类依据?答:构成病毒基因组的核酸类型(RNA或DNA) 核酸是单链还是双链病毒粒体是否存在脂蛋白包膜 病毒形态 核酸分段状况(多分体现象)10. 病毒的侵入与传播?答:侵入途径:主要通过微伤;通过昆虫的口针将病毒输入传播途径:非介质传播(机械传播、嫁接传播、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传播、花粉传播) 介质传播(昆虫传播、寄生性植物传播、线虫传播、真菌传播)11. 寄生线虫和腐生线虫的区别?答:
15、腐生线虫口腔内没有口针 腐生线虫有后食道球腐生线虫尾部细长如丝,在水中活跃;寄生线虫活动较缓慢12. 病原物侵入影响因素?答:病原物所需接种体的数量、侵染剂量 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病原物的侵入量大,繁殖较快、容易突破寄主细胞的防御。13. 侵染循环的三个环节与场所?答:环节是病原物越冬越夏 初次侵染和和再次侵染 病原物的传播 场所是田间病株 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块根块茎) 植物病残体 土壤、粪肥 介体14. 单循环病害的概念和特点?答:单循环概念: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危害作用很小的病害。 特点:每年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 多为种传或土传的的系统
16、性病害 受环境影响较小 此类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的菌量增长幅度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 若干年后导致较大的流行。15. 多循环病害的概念和特点?答:多循环概念:指病原物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特点:多为局部侵染的病害,寄生感病周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病原物的增值率高。 病原物对环境条件敏感,在不利的条件下会迅速死亡,越冬年低而不稳定。 病害数量增幅大,可以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病害的严重流行。 16. 科赫法则?答:经常观察到某种微生物和某种病状相连续病部能分离出这种微生物,并能得到其纯培养将分离的纯培养微生物接种到健康植物上又出现了相同的微生
17、物在接种后发病的植物上又分离得到了相同的微生物17. 如何对植物病害进行诊断?答:对于侵染性病害的诊断(1) 、田间症状观察1、发生情况:有侵染性,发生由点到面,由发病中心向四周扩散(多中心并存)2、 病部是否有症状:真菌(粉物状、霉状物、锈物状、点物状、丝物状) 细菌(溢脓、潮湿时病部可见滴状物或一层薄薄的脓状物,干燥时干 固成小珠或发亮薄膜)。 但真菌、细菌病害的发生受发生条件的限制,不表现症状,可消毒保温诱发病症的出现。寄生性种子植物在病部可见寄生性植物、线虫,可在病田土壤和病部见线虫。病毒利用电镜可观察到病毒和内含体。菌原体特殊的症状为丛枝、缩矮、小叶脚及对四环素敏感。对于非侵染性病害
18、的诊断 发生特点的观察:在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症,诱发和分离液得不到病原物。在田间无发病中心,不表现由点到面,由发病中心向四周扩展的过程。一般成条成片发生,较大面积均匀发生。 病株表现:除个别高温引起的日烧病和喷药、施肥不当,产生药害一般都是全株性的,如缺素、涝害。 环境条件调查:气象(冻害、灼烧、降雨、关照不当等)、土壤(涝害、旱害、盐碱害、营养不良)肥料与毒物(农药)因子的调查,综合分析确定病因。 病原鉴定:化学诊断法、指示物植物鉴定法、人工诱发及排除病因的检验法。18. 植物病害防治原则?答:增强寄主抗病性或保护寄主不受侵染 A选用及培育抗病品种 B加强整地、施肥、管理,增强植物生长势,
19、提高抗病性 C施用保护性杀菌剂,保护植株不受侵染消灭或控制病原物 A实行植物检疫,防止病原物侵染 B砍除病株及转主寄主,消除病株残体以减少侵染来源 C土壤消毒和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病原物 D消灭媒介昆虫,防止接种体传播 E种子和无形繁殖材料的化学和热力处理,以杀死其中携带的病原物 F喷洒或注射杀菌剂进行化学治疗改变环境条件使其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19. 植物病害防治? 答:植物检疫 农业防治 抗病品种利用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20. 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原则?答:垂直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 轮换使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抗病品种 利用多抗性品种 利用水平抗病品种 利用耐病品种21. 生物防治的机
20、制?答:抗菌作用 竞争作用 重寄生作用 溶菌作用 交换保护作用 捕食作用22. 棉花枯萎病的发病规律?答:(一)侵染循环 越冬、越夏:病菌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是病田土壤,其次是带菌棉籽(病菌多数粘附在短绒上,少数传入种内),病残体、棉籽饼、棉籽壳 (二)传播途径 种子带菌是造成我区枯萎病迅速扩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无病留种田,播种无病种子,是保护无病区,限制该病迅速扩展的主要措施。近距离传播,通过施肥、灌水、耕作地下害虫及病残体随风吹散等使病区逐渐扩大,病情加重。23. 棉花黄萎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答:(一)发病规律 棉花黄萎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微菌核在棉花籽、棉籽饼、棉籽壳、病残体或病田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棉花播种后,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开始萌发,从棉珠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PM93-MODBUS串行通信协议-V1.0
- 2025年产权委托交易协议标准范文(2篇)
- 2025年个人无息的借款合同(三篇)
- 2025年个人房屋租房合同协议(三篇)
- 2025年个人车抵押借款合同常用版(2篇)
- 2025年二手机动车转让协议范文(2篇)
- 2025年个人自建房施工合同模板(2篇)
- 教堂装修监理协议范本
- 娱乐场所装修终止合同样本
- 游泳馆公共区域装修合同
-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治
-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设施设备配置要求JTT1066-2016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2024PowerTitan系列运维指导储能系统运维指导
- 沸石转轮知识讲解
- 固定资产盘点报告医院版
-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指南
- 银行个人业务培训课件
- 2024年ISTQB认证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tpu颗粒生产工艺
- 《体检中心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