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抽采指标计算方法_第1页
瓦斯抽采指标计算方法_第2页
瓦斯抽采指标计算方法_第3页
瓦斯抽采指标计算方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录瓦斯抽采指标计算方法A1预抽时间差异系数计算方法:预抽时间差异系数为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减去预 抽时间最短的钻孔抽采天数的差值与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 天数之比。预抽时间差异系数按式(1)计算:Tmax Trnin 100%Tmax式中:一预抽时间差异系数,%doTmax 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Tmin 预抽时间最短的钻孔抽采天数,A2瓦斯抽采后煤的残余瓦斯含量计算按公式(2)计算:;(7.9594)WcY誓式中:WCy 煤的残余瓦斯含量,m/tW0煤的原始瓦斯含量,m/t ;Q评价单元钻孔抽排瓦斯总量,G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G按公式(3)计算:G

2、 L H1 H2 2R I h1 h2 R m式中:L 评价单元煤层走向长度,mI 评价单元抽采钻孔控制范围内煤层平均倾向长度,m;Hi、H2 分别为评价单元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等 值宽度,m如果无巷道则为0;hl、h2 分别为评价单元倾向方向两侧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如果无巷道则为0;R 抽采钻孔的有效影响半径, m;m评价单元平均煤层厚度, m3评价单元煤的密度,t/m。Hi、H2、hi、h2应根据矿井实测资料确定,如果无实测数 据,可参照附表1中的数据或计算式确定。附表1巷道预排瓦斯等值宽度巷道煤壁暴 露时间(t/d)不同煤种巷道预排瓦斯等值宽度(m)无烟煤瘦煤及焦煤肥煤、气煤及

3、长焰 煤256.59.011.5507.410.513.01009.012.416.016010.514.218.020011.015.419.725012.016.921.5> 30013.018.023.0预排瓦斯等值宽度亦可采用下式进行计算:低变质煤0.808 X 严咼变质煤;:(13.85 X 0.0183t) / (1+0.0183t)A3抽米后煤的残余瓦斯压力计算方法:煤的残余相对瓦斯压力(表压)按下式计算:WcYab Pcy0.1100Ad Mad1 b(PcY 0.1)PCY0.110010.31MadPa式中:Wy残余瓦斯含量,m/t ; (7.9594)a,b 吸附常

4、数;a=20.7739,b=1.6280PcY 煤层残余相对瓦斯压力,MPaPa 标准大气压力,(0.101325 MPa)Ad 煤的灰分,% (1.04)Mad 煤的水分,% (11.09)煤的孔隙率,m/ m 3; (4.23)煤的容重(假密度),t/ m。(1.45)A4可解吸瓦斯量计算方法:按公式(5)计算:WjWcY Wcc式中:Wj煤的可解吸瓦斯量,m/t ;WcY 抽采瓦斯后煤层的残余瓦斯含量,m/t ;WCc 煤在标准大气压力下的残存瓦斯含量,按公式 (6)计算。Z 0.1ab WCC 1 0.1b100 Ad M ad10010.31MadA5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计算方法:按

5、公式(7)计算:(7)QmcQmcQmf式中:m工作面瓦斯抽采率,%Qmc回采期间,当月工作面月平均瓦斯抽采量, m/min。 其测定和计算方法为:在工作面范围内包括地面钻井、井下抽采(含移动抽采)各瓦斯抽采干管上安装瓦斯抽采检测、监测装置, 每周至少测定3次,按月取各测定值的平均值之和为当月工作面 平均瓦斯抽采量(标准状态下纯瓦斯量);Qmf 当月工作面风排瓦斯量,m3/min。其测定和计算方法为:工作面所有回风流排出瓦斯量减去所有进风流带入的瓦斯量,按天取平均值为当天回采工作面风排瓦斯量(标准状态下纯瓦斯量),取当月中最大一天的风排瓦斯量为当月回采工作面风 排瓦斯量(标准状态下纯瓦斯量)。A6矿井瓦斯抽采率计算方法:按公式(8)计算:QkcQkcQkf式中:k 矿井瓦斯抽采率,%Qkc当月矿井平均瓦斯抽采量,m3/min。其测定、计算方法为:在井田范围内地面钻井抽采、井下抽采(含移动抽采) 各瓦斯抽采站的抽采主管上安装瓦斯抽采检测、监测装置,每天测定不少于12次,按月取各测定值的平均值之和为当月矿井平均 瓦斯抽采量(标准状态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