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题井 授 课 人刘侠 课 型略读课时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作者及其创作简况。2、 理解诗句的丰富含义。3、 诗歌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 1、 朗读诗歌2、 讨论交流3、 师生共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井”的象征意义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丰富含义。 2、理解“井”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丰富含义。 教学方法 品读、讨论、点拨 教具学具 多媒体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倾听思考 二、作者介绍1、作者简介杜运燮(1915-2002)福建古田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
2、文系,1945年后历任重庆大公报编辑,新加坡南洋女中和华侨中学教师,香港大公报副刊编辑,新晚报电讯翻译,新华社国际部编辑、翻译,山西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华通讯社国际部编辑、翻译,译审。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的一首诗秋发表之后,因有评论家说该诗朦胧得让人气闷,从此 “朦胧”成为诗坛的专用名词,后演变成一个重要诗歌流派。2、杜运燮作品诗集诗四十首(1946)、晚稻集(1988)南音集、你是我爱的第一个(1993)杜运燮诗精选一百首、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译文选、九叶集、八叶集(合集),散文集热带风光等。香港回归颂一个七九老人庆
3、九七获香港大公报与北京光明日报联合主办的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诗词大赛一等奖。 阅读课后“作家简介”并补充三、整体感知一、朗读诗歌1、个人自由朗读2、教师朗读3、学生朗读二、结合“导读”提示,学生交流讨论谈自己对诗歌的初步理解,提出疑难问题 这首诗以“井”喻人,写出了一种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与天狗里的“狂飙突进”式的生命律动不同,这首诗里的生命律动是内敛的、“静默”的,表现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全诗有七节,每节三行,诗的外形和句式显得比较齐整,如同“静默”的“井”。不事喧哗“井” 甘于寂寞 生命形态内敛的、“静默” 默默承受 坚忍不拔 朗读感受 四、诗歌分
4、析一、阅读诗歌第一节回答:1、首句“我是静默”有什么作用?首句“我是静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突出了“井”的沉静与沉默的品质。2、“井”对自己的世界是怎样描绘的,写出了“井”的怎样的心理状态?“井”的世界“完整和谐”的,有“几片草叶”,有“小小的天空”,有“几朵浮云”,三个意象构成了“井” 的安适清静的环境,写出了“井” 平淡而自我满足的心理状态。二、赏析第二节从第二节起,在作为抒情主人公的“我”之外,忽然引入了一个对话者“你们”。第二至六节,便是“我”与“你们”的对话。 这里的“你们”,是指来井边取水的人们,他们因“饥渴”“前来淘汲”。这里诗人没有描绘“你们”取水的具体情景,而是以“瞥见你们满
5、面的烦忧”,写出了取水人的愁苦、凄哀。这样,在“我”的“静默”与“你们”的“烦忧”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巧妙地利用水面的映现作用,写“井”的“瞥见”,其实是一种相互观看。 对照 “我”的“静默” “你们”的“烦忧” 三、赏析第三节1、诗句“但我只好被屏弃于温暖之外”中“只好”一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此处的“只好”颇为得体,既与“井”的坚韧品质一致,又写出“井”离开“温暖”的被迫与无奈。2、你怎样理解诗句“满足于荒凉的寂寞:有孤独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温暖”与这节的“荒凉的寂寞”“孤独”构成对比,“满足于荒凉的寂寞”,不怕“孤独”,这是“井”的精神境界,是“井”的独特个性,正是“井”
6、的特性,才使得“井”能够“永远澄澈的丰满”。诗句蕴涵着生活的哲理,给我们已启示。 (对比)温暖“荒凉的寂寞”“孤独”(这是境界、个性)四、赏析第四节怎样理解诗句“剩下冷寂的心灵深处 / 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冷寂的心灵”是指“井”的沉静沉默的心灵,而这心灵可以“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进一步显示出“井”的大度与包容精神境界。从整体看,第四节更进一步,作者用“表面”和“深处”这对相反的词,展示“井”的“冷寂”与沉静,一任“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因为取水人只汲取了井的“表面”,无法深入它的内心。五、赏析第五节诗句“你们也只能扰乱我的表面” ,“也只能”一语充分显示了井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我
7、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于是,“井”的“静默”品质获得了深厚的支撑“黑暗的地层”与“无边的宇宙”。怎样理解“黑暗的地层”呢?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理解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六、赏析第六节第六节仍然采用对比的方式(“垃圾”与“洗涤”),将“井”的品质进行了深化:“默默地承受一切”。这是一种“静默”中的忍耐与“承受”。同时,“洗涤”“垃圾”之后,“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表明了“井”的高洁、自持的品性。七、赏析第七节最后一节是全诗的总结和提升,再次强调了“井”的“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这几个词语准确地概括了“井”的丰富而可贵的品质。尤其是末尾的“绝不逃避,也不兴
8、奋”“苦笑几声”,十分形象可感,“井”的不卑不亢的姿态跃然纸上。此诗中关于“井”的描述,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是总体性的勾画,中间的五节构成了一个整体,是具体的呈现。1、思考记录2、讨论 回答五、问题探究 1、这首诗里的“井”有哪些形象特点和性格?诗中关于“井”的描绘是层层深入的:第一节是粗略的描述,以“草叶”“天空”“浮云”构筑衬托“井”的环境,特点是“完整和谐”;接下来,以“荒凉的寂寞”“孤独”反衬“澄澈的丰满”,以“冷寂的心灵”接通“黑暗的地层”和“无边的宇宙”,并用“洗涤”保持自我;最后,“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完成了“井”的素描和透视。2、如何理解“井”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或它在世间的命运
9、遭遇?诗中设置了一个“我”与“你们”的对话情景,从侧面展现了“井”的遭际:“被屏弃于温暖”,“满足于荒凉的寂寞”和“孤独”,被“淘汲”和“扰乱”,任“花叶腐烂”在“心灵深处”,因垃圾淤塞而“被遗弃”。总的来说,相对于外部的污浊环境,“井”是一个无私的给予者,而且是坚韧的、“默默地承受”的。3、试剖析“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的内涵?这两句诗点明了“井”的生命内涵的源泉。“黑暗的地层”既指示了保持高洁的“井”所面对的险峻处境,又隐含着其生命内涵的强大支撑生存在社会底层的民众。“无边的宇宙”带有某种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它实际展示的是“井”所向往的开阔的胸襟、高远的抱负。4、“井”有什么样的深层含义(象征意义)?在此诗中,“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这品格显然是某一类人才具有的。提示学生留意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上世纪40年代),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这首诗无疑会起到一定的鼓舞人心的作用:鼓励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思考交流回答 五、语言品味 说说你喜欢哪句话或哪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增加合同范本
- 胸心外科相关护理
- 科技成果转化合同参考范本
- 住宅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同
- 厂房使用权合同转让模板
- 生物技术委托研发合同正规范本
- 铸件采购及技术服务合同(度)
- 建筑设计合同补充条款范本
- 度药品购销合同细则
- 建筑行业租赁合同模板大全
- 生活中的魔法数学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真题
-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 化学试题
- 儿科基础临床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
- 临床医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 2024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熔融盐储热系统安装规范
- 《阿凡达》电影赏析
- 2023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阅读9篇
-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毕业设计
- 中医内科学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