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5. 矛和盾的集合人教版第四册第25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整理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
2、主要特点。【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2.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2.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用词串文 1.(事先板书课题)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矛和盾的集合,齐读课题。2.生齐读课题。3.出示生词,开火车读词语。4.谁会把这些词语串起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不可轻视。这一环节的字词学习层次分明
3、,由字到词,由易到难。读词也要带着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抓住关键词概括全文的内容是一种概括的好方法。)二、层层递进,感悟内容(一)欣赏诵读,放大创造成果1.同学们真厉害!是呀,发明家把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点击课件,出示坦克的图片)。坦克在1916年首次冲上战场,这会是怎样的画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点击视频)2.播放坦克首次冲上战场的视频。(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观看坦克首次冲上战场的画面,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到坦克的大显神威,德国兵的溃败。也更能深入对第五自然段重点词句的理解。)3.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情景?(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深入引导:德国兵:溃败、溃不成军坦克:大显神
4、威、一往无前、威风、厉害、神气)4.你还看到什么?5.坦克真是大显神威啊!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就是描写这个情景的?(生回答,师相机点击课件出现第五自然段)(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了解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大显神威”一词的理解能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起到重要的作用。品词、品句、品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6.让我们好好地把坦克的威风读出来!指名读、齐读、想读的站起来读。7.学生齐读第五自然段。8.那坦克为什么能如此神威?(二合为一)(设计意图:抓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感悟,感受坦克集别人的优点于一身的威力,与文本进一步交流。)(二)研读交
5、流,解悟思想方法1.过渡:你说得真好!这就是坦克的威力,集合的力量!坦克的发明在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点击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它是源于一场(引说)比赛。2.这是一场怎么样的比赛呀?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3.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设计意图:以疑促读,既把握了课文的命脉,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感受,维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思维浪花相互激趣、强烈碰撞的信息交换场。)4.指名回答。(激烈、紧张、危急) 5.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6.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如雨点般、左抵右
6、挡、难以招架。)7.为什么说从这些词语(或者句子)中可以看出比赛是紧张、危急的?(生回答,师可适当引导:)(1)“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说明 (引学生说)刺的速度很快。(2)刺的速度很快,非常密集,差点就刺到身上了,所以发明家要不断改变盾的位置来保护自己,这就是(引学生说)左抵右挡。(3)可是这样依然还是(引学生说)难以招架。(设计意图:词语的意思,要引导学生了解句子来体会,比如,“难以招架”,可以让学生通过读“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发明家左抵右挡”来体会。“难以招架”的意思是,对方来势猛,很难抵挡。)8.这场比赛实在是太紧张太激烈了。你能把这份紧张,危险读出来吗?9.指名读,评
7、读。(如果学生读不出相应的感情,师配合动作提示、引导:师: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越刺越快,越刺越快,多令人紧张啊!读一生读。师: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越刺越有力,越刺越有力,多么危急啊!读一生读。师:看到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拿出右手,放在胸前,你有什么感受!就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读)(设计意图:用了解上下文、动作表演等方式理解词语,然后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紧张危急”。)10. 如果你是发明家,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你会怎么样做呢?11.指名回答。(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发明家换位思考,潜心涵泳,获得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12.发明家此时
8、却是突发奇想,经过一步步的思考,最后发明了坦克。发明家在发明坦克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想出了什么解决的办法?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点击课件)边读边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用“”划出发现问题的句子,用“ ”划出解决问题的句子,并完成以下表格。 发现问题解决方法1 2 3 13.学生先按要求默读,找出相关句子,然后小组交流完成表格。(设计意图: 在学生渴求了解问题的答案时,教师并不急于解决,而是把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己去读书,改变“被动接受” 的局面,让学生进人积极的读书状态,在文章中寻找答案
9、,在思考中寻找答案。在自读解疑的基础上,再将学生按同质分成四人小组,进行小组内的漫谈,使学生读中有思,以想促说。团坐的四人小组既体现团体合作的精神,又发挥个人才智,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学生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在关键处、学生疑惑处加以点拨。)14.哪个小组来汇报? (设计意图:请小组代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其他小组的代表可以在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补充拓展,有不清楚的可自由提问,有不同意见也可进行当堂反驳。教师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指名小组汇报:(发现问题)我们小组通过交流学习,知道了发明家在发明坦克的过程中,发现了“盾太小啦!”这个
10、问题。解决办法是:“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15.师: 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这就叫做(引学生说)自卫。 (师边说边板书“自卫”)16.想到这个办法,他高兴极了,你能把高兴的感觉读出来吗? 17.指名感情朗读,齐读。(如果学生读不出相应的感情,师可以这样提示、引导:师:发明家难以招架,在这危急关头,他在内心深处急切的呼喊个别读。生死攸关哪,发明家甚至想大声呼喊个别读。让我们一起帮着发明家喊出内心深处这万分迫切的想法吧齐读。18.可是发明家仔细考虑了一下,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了(小组汇报)学生小组汇报:(发现问题)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
11、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呀!”19.师:这里的“固然”是什么意思?(本来,原来)20.是呀,自卫却不能更好的进攻!你也会这样担心吗?请你把这份担心读一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21.指名感情朗读,齐读。22.这可怎么办呀?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到新的办法了(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23.师: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这就叫做(引学生说)进攻。 (师边说边板书“进攻”)24.认识“矛”这个双引号的作用。师:这句话里有个双引号引着“矛”字,这个矛是指平常的矛吗?是指什么?(枪口或炮口)所以这个“矛”字表示特殊的含义,
12、用双引号引着。25.这时,发明家还发现什么问题了? (预设)生:这铁屋子还不会动。 师相机点击课件出示发现问题。26.发明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指名回答,师相机点击课件出示解决问题。(“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27.借助图片理解“履带”(结合之前所看的视频来理解),并读准字音。 履带有什么作用呢?(环形链带,坦克有了履带能爬陡坡,越宽壕,涉深水,克垂壁,穿沼泽,过田野,坑坑洼洼,山间小路,驰骋战场无所阻挡。)28.同学们,一切发明都源于发现。发明家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发现问题,一次又一次解决问题,最后终于发明了把矛的优点(进攻)和盾的优点(自卫)集合在一起的“坦克”
13、。(边说边板书由“矛”指向“进攻”的箭头、由“盾”指向“自卫”的箭头、由“进攻”“自卫”指向“坦克”的箭头、“坦克”。)29.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做做发明家,读一读课文第14自然段,体会体会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课件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30.现在谁能用上自己的话,说一说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点击课件出示):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时,他遇到了第一问题: 。于是想到: 。可是,又出现了第二个问题: 。发明家灵机一动,对了: ,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 。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设计意图: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这个内容不难理解,却不容易说
14、清楚。这里采用抓住关键词语、理清顺序进行复述的方法来突破重点,读说结合,以说促读,使学生完成对文本语言的内化。既避免了烦琐的内容分析,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三)揭示道理,拓展思维 1.通过发明家发明坦克这件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2.课文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3.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读一读这句话!(齐读)(读出自信、成功的感觉)谁来读?(个人读)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读。4.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谁能用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呢? 就比如在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把两样事物的优点集于一身的? (物:双层公共汽车、火车、
15、保温杯、水上自行车、带橡皮头的铅笔人:学习和做人方面采纳别人的优点等等。)(设计意图:为了对“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有全面、深入的理解,我要求学生从自己的事例或了解生活中的事例、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出发,加深对文本重点句子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也有更进一步的感悟,使学生摒除抽象教条的分析,通过具体鲜活的事例体会“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的含义。这样读中悟理,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落到实处,又不局限于课文,拓宽思路,超出文本,密切了解实际。)6.师:这个“谁”不但可以指事物,还可以指人,这个谁可以是你,是我,是他,想一想,如果可能,你希望将谁的长处集合在
16、自己身上,为我所用?(预设):生:把xx的跑步快等体育方面的技能(有关别人天生的长处)集于一身。师引导:还可以汲取哪些可以学来的长处呢?例如思想方面、态度等7.小结:我希望同学们学善于发现人和事的优点,根据需要集中优点,为我所用,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使得自己优势倍增,那么在学习上,生活中你将永远会是一位佼佼者! (师板书:集优者胜。)8.请记住(引读)“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四)升华理解,总结写法1.这句话就是课文的中心句,整篇课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也就是课文要说明的道理。2.在这篇课文的写作上,整理先举出发明家发明坦克的事例,再引出课文的道理,这样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就叫做“以事明理”。 (板书:以事明理)三、畅谈感受,总结全文1.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要比较深刻地理解文章揭示的科学道理,了解发明家的灵感缘于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品质,应在课堂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走出课堂,走出课本。)2.总结:集合不仅是一种具体行动,也是一种思考方法,一种人生智慧。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两个人借款的简单合同范本
- 2024年简易贵阳市劳动合同范本
- 2024年合肥驾驶员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
- 2024年珠宝销售合同范本
- 2024年公司与物流的合作协议
- 2024年上海市某贸易有限公司劳动合同
- 2024年公司合同协议书范本1000字模板
- 2024年药品销售合同范文
- 2024年工业原料代购代销协议
- 港航实务 皮丹丹 教材精讲班课件 02-第1章-1.1.1-水文及其对施工的影响(二)
- 意大利时尚之都1
- 2024年焊工(初级)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廉洁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题库含答案(典型题)
- 新收入准则深度解读和案例分析以及税会差异分析
- 陶瓷专利导航分析报告
- 第3课《美丽的川西高原》课件
- 《工法编写要求》课件
- 新婚避孕知识讲座
- 黄精加工项目可行性方案
- LTC与铁三角从线索到回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