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课 印刷故障---杠子_第1页
第三十四课 印刷故障---杠子_第2页
第三十四课 印刷故障---杠子_第3页
第三十四课 印刷故障---杠子_第4页
第三十四课 印刷故障---杠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十四课 印刷故障-杠子(水杠与墨杠)-一、概念1、定义:出现在网纹平面上与滚筒轴线平行的条状印痕,而根据条痕颜色的深浅区分为黑条痕和白条痕。2、黑条痕:又叫墨杠或黑杠,即指条痕的颜色深于前后两侧的颜色。3、白条痕:又叫白杠,指条痕的颜色比前后两侧的颜色浅,我们习惯性又叫水杠,但这不是全正确的定义。二、产生的原理因为橡皮布、墨辊、水辊等与印版表面接触后产生了瞬间的滑动,致使同印版滚筒轴线平行的某一直线上的图文改变了网点形状和油墨堆积厚度,形成与前后两侧深浅不同的条痕。三、墨杠产生的原因,特征及解决方法、滚筒齿轮引起的墨杠1、特征:是等距离粗条墨杠,墨杠间距与齿轮齿距相等,也称齿轮杠。2、产生

2、原因:由于滚筒齿轮的某一齿轮精确度不高或磨损,齿形改变,使齿轮间传动不平稳或齿轮啮合间隙过大,在印刷中发生颤动,导致滚筒之间瞬间摩擦滑动,从而导致墨杠。3、解决方法:、若是齿轮严重磨损引起,必须重新更换一组后一齿轮。、若是齿侧间隙引起,如果条件允许,重新调节滚筒中心距使滚筒齿适当挤紧些。、齿轮间有硬条物,那必须清洗掉,平时加强机器的清洁保养工作。、表面磨擦引起的墨杠:1、特征:不规则形的黑杠。2、形成原因: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间表面磨擦力过大,橡皮滚筒或印版滚筒包衬过多,其磨擦力过大,橡皮布在挤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滑动磨擦,由于印版表面受到的滑动磨擦力不均,使网点变形,产生墨杠。3、解决方法:应

3、正确计算调整包衬厚度和滚枕间隙,在确保印刷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印刷压力,使滚筒之间表面速度尽可能一致,以减少磨擦。、压力过大引起的墨杠1、特征:墨杠区域固定2、产生原因:由于包衬过厚或调整压力过大,造成滚筒之间压力过大,在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合压产生的撞击,则在着墨辊与印版之间产生墨杠;而至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合压时产生的撞击,则在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接触区域产生墨杠。3、解决方法:重新计算和调整滚筒包衬厚度和滚筒中心距。、轴承磨损引起的墨杠:1、特征:在咬口处有几条宽墨杠,少数量等距离墨杠。2、形成原因:由于滚筒轴承于人长年使用,产生自然磨损造成滚筒轴颈与轴承之间间隙过大,套合松动,咬口受压后离

4、让值大,在高速度运转时发生颤动引起墨杠。3、解决方法:如确认是轴承严重磨损,必须更换新的轴承。、墨辊压力太大引起的墨杠:1、特征:2、形成原因:印版垫纸过厚或墨辊压力调节不当,使印版与墨辊之间压力过大,造成墨辊跳动、滑移,产生的墨杠。3、解决方法:合理调整印版衬垫,使其水、墨辊及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适宜。、墨路系统引起的墨杠:1、特征:、墨辊压力调节不当,引起墨杆的印位一般是靠近咬口处,其位置有点上下变动。、墨辊外圆凹凸不平或辊芯弯曲不直,引起的墨杠的位置一般在咬口处。、墨辊齿轮磨损或精度不够,引起的墨杠间距等于墨辊齿距。2、形成原因:、印版与着墨辊之间压力过大,着墨辊碰到印版咬口边缘时,产生冲

5、击跳跃,虽然第一根着墨辊产生的冲击在印版咬口边的空白位置,但第二根着墨辊产生冲击跳跃,通过下串墨辊传递到已处于图文部分的第一根着墨辊,便会引起墨杠。着墨辊与下串墨辊之间的压力过大,大于着墨辊与印版之间的接触压力,如果串墨辊的表面线速度与印版表面线速度不一致,着墨辊会随着压力大的一侧即串墨辊一侧同步运转,着墨辊和印版表面之间便可能产生滑动,引起黑杠,所以同一根着墨辊与串墨辊的压力要略小于与印版的接触压力。、是墨辊与印版的接触压力不均匀,机器运转时引起墨辊跳动,局部磨擦加重,引起条痕。3、解决方法:、调节墨辊之间的压力。、拆下墨辊进行修磨,或更换平直辊芯的墨辊。、若齿轮磨损严重,可更换新的。、油墨

6、调配不当引起的墨杆1、特征:不规则的位置。2、产生原因:油墨稀薄,不仅会产生油腻和糊版,且内聚力小,影响油墨转移。墨辊、印版及橡皮布上逐渐堆积了油墨颜料颗粒,增大了表面磨擦力和压力而引起墨杆。3、解决立法:在油墨中适当加入0号调墨油,提高油墨黏性及转移性能。、纸张引起的墨杆1、特征:斜向的或不规则形状,即弯曲的墨杆。2、产生原因:表面粗糙的纸张,其强把反差,易脱粉掉毛,并堆积在印版、墨辊、橡皮布上,造成磨擦力和压力增大而引起墨杆。3、解决方法:当用表面强反差的纸张印刷时,应勤洗橡皮布并适当地在油墨中加入去黏剂或6号调墨油以减轻脱粉掉毛。、橡皮布未绷紧引起的墨杆1、产生原因:当印刷过程中,橡皮布

7、未绷紧呈松驰时,因其微隆起而产生滑动磨擦,产生条痕,新橡皮布在使用一段时间略有伸长会产生上述现象。2、解决方法:把橡皮布拉紧即可。、橡皮或垫衬太硬引起的墨杆1、产生原因:是由于橡皮布或垫衬太硬2、解决方法:换软性橡皮布或气垫性橡皮布。换软性的垫衬或加软尼在里面(十一)、墨辊洗得不干净引起墨杆(十二)、滚枕压力调整不正引起的墨杆1、产生原因:这是指接触型滚枕。接触滚枕压力调节不合适,直接影响滚筒中心距,印刷压力。滚枕的接触与齿轮的啮合紧密配合,滚枕压力调节不当,齿轮的啮合也就不正常,容易产生颤动而引起条痕。2、解决方法:根据要求重新测量调整滚枕压力。(十三)、海德堡四色机的最后一组或双色机第二痤

8、,经常在距咬口26.8CM的地方产生杠子1、特征:在26.8CM处有一条墨杠2、产生原因:是由于剥离时造成的条痕3、解决方法:把橡皮布的衬垫降低,来降低橡皮滚筒的表面圆周速度,使其与链条咬牙的速度同步。四、白杠的产生的原因、特征及解决方法、白杠一般是由输水部分引起的机件磨损或调节不当而引起的,因此也称水杠。、着水辊与印版压力过重引起的水杠1、特征:在咬口处一条。2、产生的原因:当着水辊与印版间的压力调节过重,机器运转时,水辊经过印版空当后,在印版叨口处产生碰撞,使印版叨口附近产生条痕。3、解决方法:调轻压力为正常压力。、着水辊与串水辊的压力太重引起的水杠1、特征:2、产生原因:串水辊不仅周向旋

9、转,并且轴向串动。着水辊与串水辊之间的压力过重,不仅堵留水分,使匀传水困难,而且会牵动着水辊轴向位移而跳动,使水辊与印版之间发生磨擦而引起水杠。3、解决方法:重新调整压力,减轻跳动。、水辊轴承或轴颈严重磨损引起的水杠1、特征:此时满版或某一区域产生水杠2、产生原因:水辊使用日久,其轴承及轴颈都可能被磨损,水辊转动时产生明显的轴向串动,随着机器的运转在版面产生跳动,印版上留下因磨擦而引起的条痕。3、解决方法:轴承及轴颈严重磨损应及时更换修复。、印版水辊表面积墨太多引起的水杠1、特征:2、产生原因:因水辊长期使用未及时清洗净,表面堆积油墨污物,甚至干结成固体,逐渐失去亲水性而影响传水性能,同时易与

10、版面产生磨擦,轻者,水辊产生轻微跳动;重者,损坏图文基础和砂眼,二者均会引起白杠。3、解决方法:积墨轻的,拆下清洗水辊;积墨重的,表面并有干结物就要更换其辊。、版面水分过大引起的水杠1、特征:很多条白杠,不规则的2、产生的原因:供水量大,使版面水分过大,引起墨辊与印版图文间产生水层隔离,阻碍了油墨的正常传递。在压力作用下,使油墨乳化严重,黏性减弱,油墨的颜料颗粒堆积在版面、橡皮布及墨辊上,增大了彼此间的压力和磨擦力而引起白杠。3、解决方法:减少供水量,清洗橡皮布和墨辊。、润湿液酸性太强引起的水杠1、特征:很多白杠,不规则的2、产生原因:使版面生成的磷酸盐溶解,由于版基厚度有限,印刷过程中,磷酸

11、盐层不能再生存,润湿液未发挥作用。另外,酸性太强,腐蚀版面的砂眼,网点遭破坏,加速油墨乳化,版面失去水墨平衡引起水杠。3、解决方法:冲淡润湿液酸性,适当提高油墨黏性,必要时应铲除墨辊上的墨或清洗墨辊,严重时,可考虑换新印版。、串水辊传动齿轮磨损引起的水杠1、特征: 2、产生原因:串水辊齿轮由印版滚筒齿轮带动面转动,如果串水辊齿轮磨损严重,而且水辊压力偏重,会在运转过程中产生抖动,影响着水辊,从而在印版表面造成滑动磨擦,产生白条痕。3、解决方法:在可能范围内将着水辊与串水辊,印版的压力调节得略轻些。如果齿轮磨损严重则必须换掉。、靠水辊本身硬度太大引起的水杠1、特征:在咬口处2、产生原因:是水辊硬度太大,在与印版滚筒运转时,过空档处跳动冲击造成的。3、解决方法:只有更换硬度小的着水辊即可。、白条痕不仅由输水部分调节不当引起,也可能由输墨部件调节不合适而产生。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