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指导_第1页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指导_第2页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指导_第3页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指导_第4页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指南( amiodarone )用作抗心律失常药物已 30 余年,它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地位褒 贬不一;但在上世纪 90 年代后,该药的地位逐渐被多项临床试验所确立,在美 国和欧洲占抗心律失常药物处方的 1/3 ,在拉美占 70左右,已成为抗心律失 常药物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我国自上世纪 80 年代初应用胺碘酮以来,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临床用药方法还有不规范之处,故此制定本指南,以供临 床应用参考。一、胺碘酮的药理作用 胺碘酮是多通道阻滞剂,可表现出 I IV 类所有抗心律 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包括: 轻度阻滞钠信道,作用于信道失活态,特点是心率快时阻滞作用强,但没有 I

2、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所特有的促心律失常作用。阻滞钾通道,胺碘酮可同时抑制慢、快成分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s、Ikr ),特别是开放状态的 Iks 。一般的钾通道阻滞剂多作用于 Ikr , Ikr 是心动过缓时的主要复极电流,因此该 通道阻滞剂表现出逆使用依赖特性,即在心率减慢时作用加强,易诱发尖端扭 转型室速( Tdp)。但在心动过速时, Iks 复极电流加大,此时胺碘酮作用较强, 表现为使用依赖性,即在快速心率时胺碘酮仍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胺碘酮延长 动作电位时程,但基本不诱发 Tdp ,这是因为胺碘酮虽可延长心房和心室的动 作电位时程,但不诱发后除极电位。 此外,胺碘酮还可阻滞超快激活的延迟整流

3、钾电流(Ikur )和内向整流钾电流( Ik1 )。阻滞 L 型钙通道,抑制早期后除极( EAD)和延迟后除极( DAD)。 非竞争性阻断 受体和 受体,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 扩张外周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因此静脉注射能明显地降低血压,对心排血量 无明显影响。胺碘酮有类似 受体阻滞剂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作用较弱,因 此可与 受体阻滞剂合用。 胺碘酮药代动力学的最大特点是吸收慢, 半衰期长, 且个体差异大。其生物利用度约为 30 50,血药浓度和剂量呈线性相关。 胺碘酮具有高度脂溶性,广泛分布于肝脏、肺、脂肪、皮肤及其它组织,主要 通过肝脏代谢,几乎不经肾脏清除,可用于肾功能减

4、退的患者且无需调整剂量。 胺碘酮口服起效(需数天至数周)及清除均慢。静脉注射显示 I 类、 II 类、 IV 类的药理作用较快, III 类药理起效时间较长。胺碘酮清除半衰期长,长期口服 治疗后清除半衰期可长达 60 天。静脉注射后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较快,此并非 代表其清除半衰期短,而是由于胺碘酮从血浆再分布于组织中。胺碘酮主要代 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也具有药理活性,比胺碘酮的清除半衰期更长。 胺碘酮的 电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 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 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因此它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5、可抗房颤和室颤, 可治疗房速和室速,亦克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二、胺碘酮在房颤的应用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而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 60 岁以上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血管病。房颤虽不即刻导致生命危险,但多造成不 适及血流动力学障碍,尤其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时可能使心脏功能恶化,出 现低血压、休克或心衰加重。房颤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及永久性。发作过程中 不论有无症状,其对患者的不利是相似的。 房颤的药物处理策略为:将房颤 转复并维持窦性节律;对不能恢复窦律者则控制心室率。近年来非药物或起 搏治疗房颤取得成绩,但药物仍是多数房颤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虽然四类抗 心律失常药对房

6、颤都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 但其中以 III 类的胺碘酮循证医学 的资料最丰富。与其它药物或安慰剂相比,胺碘酮对房颤的疗效较好,促心律 失常反应少,适用于各种临床情况。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在心肌急性缺血或 AMI 或心功能障碍时,当其它抗心律失常药属于禁忌,胺碘酮并不增加重症心 血管病的死亡率,也未促使心功能恶化,使之成为重症情况合并房颤时的首选 药物。胺碘酮转复房颤 临床转复之前要充分估计复律的必要性、成功率、复发的可 能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当房颤导致急性心衰、低血压、心绞痛恶化或心室 率难以控制,尤其是房颤经房室旁路前传引起的快速心室率时,应立即施行复 律。虽然目前主要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7、,但药物转复仍是经常使用的方法。 胺 碘酮转复窦律的效果和安全性已被众多试验证实,国内也较广泛应用。有较多 的因素影响或决定房颤复律成功与否,其中关键之一是房颤病程。短于 48h 的 短时程房颤中,约有 1/3 可自行复律。超过 48h 的房颤,自行复律的机会减少, 药物转复成功率也有所降低。不论病程长短,胺碘酮转复率均高于其它抗心律 失常药物或对照组。 7 天上下是划分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的界限。 2002 年欧美 制定关于房颤的治疗指南中,将房颤常用治疗药物分为两类,即:已证实有效 的药物和疗效较差或未完全了解的药物,按房颤发作时程、药物转复的推荐类 别和证据水平列于表 1、2。 表 1 房

8、颤发作在 7 天以内(包括 7 天)的转复药 物 药物分类 给药途径 推荐类别 证据水平已证实有效药 多非利特 口服 I A 氟卡尼 口服或静脉 I A 依布利特 口服或静脉 I A 普罗帕酮 口服或静脉 I A 胺碘酮 口服或静脉 IIa A 奎尼丁 口服 IIb B 疗效较差或未完全了解药普鲁卡 因胺 静脉 IIb C 索他洛尔 口服或静脉 III A 地高辛 口服或静脉 III C 注:推荐类别: I 类:证据和(或)共识认为该处理对患者有效; II 类:该处理的效 益在证据或认识上存在分歧, IIa 类:证据或认识倾向于该处理有效, IIb 类: 该处理的效益缺少证据; III 类:证

9、据和(或)共识认为该处理对患者无效,甚 至认为对某些患者有危害。 证据水平: A:最强,证据来源于多个随机临床研 究;/ B:中等,证据来源于有限的随机、非随机研究或观察性登记; C:最弱, 根据专家的共识推荐。表2同此 表 2 房颤持续超过 7天以内的转复药物药物分 类 给药途径 推荐类别 证据水平已证实有效药 多非利特 口服 I A 胺碘酮 口 服或静脉 IIa A 依布利特 静脉 IIa A 氟卡尼 口服或静脉 IIb I B 普罗帕酮 口服或静脉 IIab B 奎尼丁 口服 IIb B 疗效较差或未完全了解药普鲁卡因胺 静脉 IIb C 索他洛尔 口服或静脉 III A 地高辛 口服或

10、静脉 III C 从表 1、2 中可见,无论是 7 天以上或 7 天以内的房颤,胺碘酮都是充分证实有效的转复 药物(证据水平为 A 级,推荐级别为 IIa );但因为胺碘酮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选药前需要谨慎。 胺碘酮转复房颤的有效率各家报告不一,在 12h 内复律占 2589,不良反应占 7 27。在重症心血管病合并房颤, I 类及部分 III 类药物相对禁忌使用,胺碘酮可作为首选复律药物。虽然胺碘酮转复起效时间 较长,在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者, 12h 左右的等待时间是可以接受的, 况且在用 药过程中,心室率减慢也有利于房颤患者。胺碘酮转复的用量,目前国内外相 近似,不主张用量过大,用量明显小

11、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以免发生不必要 的不良反应。用大剂量者的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病死率可增加。情况稳定的 患者可在门诊开始服药,但需 23 天随访一次。 胺碘酮用于房颤(复律) 后维持窦律 1.胺碘酮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律的效果:由于各种试验所选房颤的 类型、年龄、心脏病等情况及病程均不同,其结果的可比性差。多数抗心律失 常药物在个月时能够保持窦律者不及 50,而胺碘酮仍有 50 73 可以维持。 胺碘酮的不良反应与维持剂量大小有关,若为500 1200mg/ 周,不少房颤患者可有效保持窦律而副作用却明显减少。国内临床经验表明,对房 颤往往只需较小剂量即可保持窦律,如 200mg 、隔日一次或

12、 200mg/d 、每周 5 天。尤其对体重较小的患者可减少用量。若是应用某个维持量仍有发作,可以 短期适当增加剂量,以后给予新的维持量。用胺碘酮期间,如果仅有偶尔的发 作,发作时频率不快,持续时间不长,不应视为失效,可以继续用原剂量维持。2. 控制房颤发作或控制心室率的选择:近年发表的AFFIRM( Atril FibrillationFollow-up Investigtion of Rhythm Management )试验,入选老年( 65 岁以上) 的房颤患者,发现用生存率进行评价,控制房颤发作并不比控制心室率更好, 控制心室率还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这一结论简化了临床处理房颤的概念,

13、明 确指出对于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控制心室率同样是一线的处理方案。但AFFIRM试验入选者为老年,心功能正常为主;若是年轻的房颤患者,症状明显 或合并有心衰,则室率控制与窦律维持是否等效还有待证实。 胺碘酮控制房 颤心室率 房颤不能转复为窦律或无需复律时,应该将心室率控制到合理范围, 安静时 60 次/min 左右,一般活动时 7080 次/min 。首选的药物是 受体阻滞 剂或钙拮抗剂。有心功能降低时,洋地黄制剂最为合适。胺碘酮口服或静脉给 药,虽然也可降低快速房颤的心室率,但长期应用可能有一定副作用,而且与 华法令等药物有相互作用,因此在欧美及我国处理房颤的建议中,实际推荐类 别仅为 II

14、b 。 胺碘酮治疗房颤的进展 临床研究表明,胺碘酮与 受体阻滞剂 合用,心脏死亡、心律失常及猝死死亡相对危险均较单用其一明显降低,用药 后心率减慢程度不因合用 受体阻滞剂而明显降低。已使用 受体阻滞剂的患 者,发生房颤需要加用胺碘酮, 无需停用 受体阻滞剂。 伊贝沙坦(irbesartan ) 与胺碘酮合用预防房颤复发的临床试验发现,胺碘酮与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 剂合用,可使维持窦性心律者明显增多,未发房颤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复发者。 心脏手术(尤其是 CABG)后,房颤发生率达 20 50,多发生于术后 23 天。近年有临床试验在手术前后用胺碘酮预防取得疗效,因例数较少,尚缺乏 效价比值

15、。三、胺碘酮在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 胺碘酮用于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急性 治疗 静脉胺碘酮的适应证为控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性室速、不伴 QT 间期 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和未能明确诊断的宽 QRS 心动过速。在严重心功能受损的患 者,胺碘酮优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在相同的情况下,与其它药物相比疗效较 好,促心律失常作用低。虽然有报道,胺碘酮可以使持续性室速终止,但室速 持续时间过长或血流动力学不可耐受时,对不能及时终止者应进行电复律。本 药的主要功效是预防复发,这种作用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数日才能达到。静脉 胺碘酮应首先使用负荷剂量 ,在不短于 10min 的时间内缓慢注射,继之静脉滴注 维持。如果心律

16、失常复发或对首剂治疗无反应,可以追加负荷量。静脉胺碘酮 的使用剂量和方法要因人而异。不同患者的剂量可有很大的差异,应根据心律 失常的发作情况和患者的其他情况进行调整。静脉胺碘酮的使用最好不要超过 34 天,应特别注意使用大静脉, 最好是中心静脉给药。 胺碘酮已被证明可以 改善院外心肺复苏患者的入院存活率,并证实此种作用优于利多卡因,因此胺 碘酮用于持续性室速和室颤可以改善电复律的效果。在室速或室颤造成心脏骤 停时,经常规心肺复苏、应用肾上腺素和电复律无效的患者,在持续进行心肺 复苏的情况下应首选静脉胺碘酮,剂量是 300mg 稀释后 10min 静脉注射完毕, 然后再次电复律。 当口服胺碘酮剂

17、量过低而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复发时,若病情 紧急,可以进行静脉再负荷。再负荷后的静脉维持用法与初始用法基本相同。可以一直用到心律失常控制并开始新的口服维持量。 静脉使用胺碘酮的主要副 作用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减慢静脉推注速度、补充血容量、使用升压药或正 性肌力药物可以预防,必要时采用临时起搏。静脉使用胺碘酮时,除注意观察 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外,应做好详细的使用记录,内容包括当日静脉剂量、 口服剂量、累计剂量(从使用胺碘酮第一天开始累加的剂量) 、血压、心率、心 电图的重要指标( PR、QRS、 QT、QTc 等)以及一些重要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 资料。 胺碘酮用于持续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慢性治疗

18、对于已经有恶性室性 心律失常(无脉搏室速、室颤)病史的患者,目前已明确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 器(ICD)应该作为首选。即使置入了 ICD,30 70的患者仍然需要同时口 服胺碘酮。 如果没有条件置入 ICD,虽然临床试验的证据不多, 但目前认为应该 选择胺碘酮治疗,单用胺碘酮无效或疗效不满意者可以合用 受体阻滞剂。即 使不能完全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但胺碘酮可使室速的频率明显减慢,血流动 力学可以耐受。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口服胺碘酮不应过分强调小 剂量。根据目前临床使用的情况,多数患者可以用 200 300mg/d 维持而无发 作。最大的每日维持剂量 400mg/d 应该是安全的。剂量越

19、大,出现副作用的可 能也越大,有关的检查(如甲状腺功能、 X 线胸片、肝功能)也应越频繁。 胺碘酮用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和非持续性室速 虽然单个临床试验没有证 实胺碘酮能够减少总死亡率,但多数证实可明显减少心律失常死亡,荟萃分析 显示也可使总死亡率明显下降。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同时伴有频发室早和短阵 室速的患者,特别是复杂室早伴有心功能不全者,应该进行危险分层,越是高 危的患者越要加强治疗。首先应治疗原发疾病,控制促发因素。在此基础上, 受体阻滞剂为起始治疗。胺碘酮可用于此种复杂室早的患者,特别适用于有心 功能不全者。 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速很可能是恶性室性心律 失常的先兆。如果

20、患者左心功能不全或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 持续性室速或室颤,应该首选 ICD 。无条件置入 ICD 者用药物治疗,首选胺碘 酮。如果电生理检查不能诱发持续性室速,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和诱因,在此基 础上,应用 受体阻滞剂有助于改善症状和预后。对于上述治疗措施效果不佳 且室速发作频繁、 症状明显者可以按持续性室速用胺碘酮, 预防或减少发作。 对 此种潜在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直接口服负荷量直至维持治疗。起始负荷剂 量不必很大,可以采用目前常规的做法:即 200mg 、每日 3次,共 57天; 200mg 、每日 2次,共 57 天;以后 200(100300)mg、每日 1次维持。四、胺

21、碘酮在心肌梗死的应用 AMI 时,由于缺血性心电不稳定可出现室早、室 速、室颤或出现加速性室速自主心律;由于泵衰竭或过度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窦速、房早、房颤、房扑或室上性心动过速。 AMI 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必须在积极血运重建、改善泵功能及抑制过度交感激活的基础上进行。胺碘酮 在 AMI 中的应用原则如下。 AMI 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 1. AMI 伴发快速室上 性心律失常:AMI伴发房颤较为常见,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多见于老年、高Killip 分级及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房颤急性发作时,如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静脉推注 胺碘酮,或复律后不能稳定地维持者亦可静脉推注胺碘酮(推荐类别 I ,证

22、据水 平 C),仅在有心衰时可静脉用毛花甙丙。静脉注射胺碘酮可减慢快速心室率, 并可能对终止房颤发作有用。复律后可口服用于维持窦律,避免房颤复发。 AMI 后恢复期需对房颤持续或复发倾向做进一步评价,以决定是否需要长期应用胺 碘酮。 AMI 伴发房扑较为少见,且多为暂时性,胺碘酮应用原则与房颤相同。 AMI伴发其他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胺碘酮治疗指征尚未确定。 2. AMI 伴发室性快 速心律失常:胺碘酮可用于持续单形性室速,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学会 在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指南中指出, 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 (无心绞痛、 低血压、肺水肿等),静脉注射胺碘酮为首选, 未推荐利多卡因的应用

23、。 AMI 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治疗 对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胺碘酮应用与一 般原则相同。对需要持续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者, 不宜长期用 I 类抗心律失常 药,胺碘酮应属首选药物。 对于 AMI 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 I 类钠通道阻滞剂 可使这种患者的死亡率增高。有关胺碘酮在这类患者中的临床试验均证明,胺 碘酮可显著减少心律失常死亡及心脏性猝死,荟萃分析发现可降低总死亡相对 危险性。因此对于 AMI 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整体治疗和 受体阻滞剂的 基础上,可采用低剂量胺碘酮口服治疗,包括对室速或室颤的预防性治疗,也 可用于频发或复杂性室早。对于伴心功能不全患者尤为适宜。对于伴复发性致

24、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也可与 ICD 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心律失常死亡及心 脏性猝死。但一般 AMI 无室性心律失常高危因素, 胺碘酮未列入预防用药。 AMI 时,静脉用药尤需注意密切观察血压等变化。 上述各指征中,胺碘酮的剂量及 应用方法与一般用法同。五、胺碘酮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应用 心衰是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心衰时心 脏排血分数降低,交感神经张力上升,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增加,心电活 动已不稳定,因此房颤、室速或室颤的概率上升,在心衰病例中的年心律失常 / 猝死率为 10.7。 心衰者 NYHA心功能 III IV 级、LVEF<35、室早 10次 /h 、年龄 65岁并有室

25、速史者,属心衰猝死高危患者。已有资料表明, I 类抗心 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在长期应用中使总死亡率增加,不能用于心衰时 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防治。但心衰高危者,特别是室上性心律失常发作者,从胺 碘酮预防治疗中能获益。恶性患者和无条件置入 ICD 者,应考虑胺碘酮治疗。 但在心衰猝死一级预防中,胺碘酮的防治效果与安慰剂相似,仅 ICD 能降低心 衰猝死的死亡率( SCD-HeFT)。 器质性心脏病、左心功能不全、左室肥大、室 内传导障碍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只能选用胺碘酮作为防治药物,因为胺碘酮 无论静脉注射或口服基本不影响心功能状态,不影响心室内传导,基本无促心 律失常作用。胺碘酮用于慢性心衰

26、合并心律失常或猝死的治疗和预防,安全性 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只有在 心功能改善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ACEI、 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洋地黄是不可少的。但胺碘酮与某些抗心衰药物合用,尤其与利尿剂、 洋地黄联合应用,有可能表现出促心律失常作用,甚至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 (Tdp)。因此在心衰中应用胺碘酮要勤观察,勤随访,随时调整剂量。六、胺碘酮使用方法与剂量的建议 由于胺碘酮的药效学、电生理学及药代动力 学有诸多复杂的特性,针对不同的心律失常,其用药途径、方法和剂量均有不 同的要求。同时,由于用药不当还可造成急性低血压、休克或慢性心外

27、并发症。 因此,必须针对具体的患者慎重选择用药途径、剂量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随访。 以下根据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资料,针对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胺碘酮的静脉和口 服的用法和用量提出一个范围,供临床应用参考。 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的抢 救:经连续 3 次有效放电除颤并在加用肾上腺素后再次除颤未能成功复律者: 即刻用胺碘酮 300mg 静脉注射,以 5葡萄糖稀释,于 10min 注射完毕(切 忌快速推注),然后再次除颤。 如仍无效,可于1015min 后重复追加胺碘酮 150mg ,用法同前。室颤转复后,胺碘酮可静脉滴注维持量。在初始 6h 内以 1mg/min 速度给药, 随后 18h 内以 0.5mg/mi

28、n 速度给药, 在第一个 24h 内用药 总量(包括静脉首次注射、追加用量及维持用药)一般控制在 2000 mg 以内。 第二个 24h 及以后的维持量一般推荐 720mg/24h ,即 0.5mg/min 。维持量的 用法要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 持续性室速:对于血流动力学尚稳定的 持续性室速,胺碘酮亦可作为药物复律的选择之一。首剂静脉用药 150mg , 用 5葡萄糖稀释,于 10min 注入。首剂用药 10 15min 后如仍不见转复, 可重复追加 150mg 静脉注射,用法同前。维持用药同室颤或无脉性室速者。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非可逆原因引起的室颤或室速,在复律后为预 防复发常

29、需在静脉用药后继续口服维持;非持续性阵发性室速的治疗和预防, 胺碘酮口服亦属优选药物之一。起始负荷量 800 1600mg/d ,分次服用,共 2 3 周,宜在住院期内开始应用。维持用量一般不宜超过 400mg/d ,女性或 低体重者可减至 200 300mg/d 维持。对已置入 ICD 者,合并应用小剂量胺 碘酮( 200mg/d )可以减少室颤或室速发作次数,降低室速的频率,使发作时 易于耐受。 房颤的治疗与预防复发:口服胺碘酮用于治疗房颤,用量明显 低于治疗有致命危险的室性心律失常。一般可在门诊开始用药。负荷量:600mg/d 或 400mg/d ,分次服用 7 14 d; 维持量: 1

30、00300mg/d ;或 200mg/d 每周 5 次;病情严重、房颤室率较快时,静脉注射胺碘酮,可有效 地控制心室率。 胺碘酮的使用剂量:国内外都没有统一过胺碘酮的使用剂 量,这是因为:个体差异很大,年龄(老年用量小) 、性别(女性用量小) 、 体重(体重轻用量小) 、疾病(重症心衰耐量小) 、心律失常类型(室上性心动 过速、房颤用量小)及个体(相同条件的个体反应不同)均有差异,因此反映 在使用剂量上有差别。 胺碘酮过去使用剂量较大, 维持量在 400 600mg/d , 现在多偏向小剂量 100 300mg/d 维持。可见胺碘酮的以上推荐剂量,在个体 治疗中仍可调整。 胺碘酮由静脉过渡到口

31、服的方法:大多数静脉应用胺碘 酮的患者都需要继以口服治疗。目前没有严格的药理学试验指导静脉与口服的 接替方法。原则上静脉应用的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口服的开始剂量越小。如 静脉负荷后, 720mg/24h 静脉滴注 2 周者,停用时改口服可用维持量 200 400mg/d ;静脉维持量 720mg/24h 、超过 1 周者,停用时口服负荷量 400mg/d 分次, 2 周后改 200mg/d ;静脉维持量 720mg/24h 、不足 1 周者,停用时口服 负荷量 600mg/d ,2 周后改 200mg/d 。鉴于静脉使用胺碘酮的时间不宜太长, 可以考虑从静脉使用的当天就开始口服,从常规负荷量起

32、始;如果患者的情况 不允许(如气管插管、意识不清等) ,可以延长静脉的使用时间直至具备口服的 条件。七、不良反应胺碘酮的药理学特征复杂,作用多样,不难预料会引起多种不良 反应(表 3 略)。 由于半衰期长,胺碘酮潜在的器官毒性比半衰期短的药物更 严重,也更难处理。有些不良反应只要予以解释,解除患者的顾虑,严密随访 观察即可。而重要脏器的毒性,可能是致命的,需要更积极的处理措施。 肺毒 性最早期的表现是咳嗽,但病情进展时可出现发热和呼吸困难。胸部 X 线片显 示局部或弥漫的浸润,一氧化碳弥散功能较用药前基础检查下降,支持诊断。 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除外结核、肿瘤播散等其他疾病。肺泡样巨噬细胞只是药

33、 物吸收的表现,不一定表明毒性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胺碘酮的肺毒性通常是 有效的,但一般应予停药。肺毒性的早期表现可类似于慢性心衰,因此高度警 惕这一毒性作用是必要的。未能早期诊断肺毒性反应,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目 前,临床实践中主张使用小剂量维持( 400 mg ),肺毒性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如恶心、食欲下降和便秘很常见 ,特别是在开始服用负荷量 时容易出现 ,减量后服用维持量时症状通常可以缓解。最严重的消化系统不良反 应是肝炎和肝硬化。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达 2 倍以上,应考虑肝炎的可能。 诊断胺碘酮的肝脏毒性时应除外其他原因 (如其他药物、病毒、酒精等 )所致的肝 功能异

34、常。 肝脏活检有助于明确是否有肝炎或坏死性肝硬化。 Mallory 小体(与前 面已经提到过的泡沫样巨嗜细胞一样 )只是胺碘酮吸收的征象 ,并不表明发生了 毒性反应。如果确诊发生了胺碘酮肝脏毒性反应 ,应该停药。胺碘酮引起的肝炎 可能是致命的。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报告不一 ,有高达 20以上 ,对于仅化 验异常而无临床表现的患者 , 可监测促甲状腺素的水平而不需要特殊处理。甲状 腺功能低下的发生可能比较隐匿 ,其症状和体征易被误诊为其他原因所致 ,如心 动过缓常归因于胺碘酮本身或其他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则可能表现为心律失 常加重或体重减轻 ,由于胺碘酮的负性变时作用 ,通常没有静息性心动过

35、速。 甲状 腺功能低下用左旋甲状腺素易于治疗 ,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比较难处理。由于碘化 钠的吸收被胺碘酮分子中的碘化物抑制 ,所以不能进行 131放射治疗。胺碘酮 所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一般是甲状腺炎 ,所以糖皮质激素可能有效。丙基硫氧嘧啶 和他巴唑可以作为间歇治疗措施。 如果无法停用胺碘酮 ,可以考虑甲状腺切除术 , 能够逆转甲状腺功能亢进 ,可以继续服用胺碘酮。术后的医源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容易治疗。 皮肤蓝灰色改变是长期服用胺碘酮的特征 , 通常在面部和眼睛周围最 明显。这只表明有药物的吸收 ,日晒可使之加重。如患者有光过敏 ,即使不严重 , 也要告诉患者避免日晒 ,使用防晒用品。 神经系统异常

36、有小脑性共济失调 ,表现 为感觉异常的末梢神经炎、睡眠障碍 ,偶尔有记忆力下降 ; 往往与药量有关 ,减量 即可减轻或消除症状。 视觉变化常见。 角膜沉着仅反映药物吸收 ,光晕也很常见 , 一般不影响视力 ,应向患者解释 ,使之免除顾虑。 最严重但很少见的合并症是视神 经炎,一旦发生 ,必须停药。 心脏的不良反应比较少见。心动过缓是可想而知的 药物作用 ,偶尔需要永久心脏起搏。服药期间 QT 间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 ,一般 不是停药的指征。 QT 间期延长是药物与组织结合的表现 ,不属药物不良反应指 征。胺碘酮并发 Tdp 不常见 ,即使有扭转型室速发生 ,多有诱因如低血钾、 心动过 缓或与洋地黄类合用等 ,因此必须注意消除诱因。 对老年人或窦房结功能低下者 胺碘酮进一步抑制窦房结 ,窦性心律 50 次/ 分者,宜减量或暂停用药。心室收缩 功能不受影响。 其他药物反应更为少见 ,如附睾炎、 勃起功能障碍等。 尽管需要 停药 ,但附睾疼痛的消失多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