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律英语教学中的四大关系黄永锋* 黄永锋,男,海南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法律英语的教学和研究。(海南大学法学院)摘 要从实际经验出发提出并分析了指涉法律英语教学实质、教学素材、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的四大关系,认为:法律英语是一门借助英语学习英美国家基本法律知识的导论性课程,其教学实质在于法律而非英语,因此,学习者应当具备基本的英语能力;为避免法律英语课程太过于“空泛”,在教学素材方面教师应当选取一些著名的判例进行讲解,以充实课程的内容;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有效地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方式上应当摈弃单纯的讲解或者单纯提问,可以尝试一种姑且称为“提问讲解评论”的授
2、课方式;结合中国大多数学生的特点,法律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取法乎上”,强调学生“译”的能力,并以此带动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关键词法律英语;教学实质;教学素材;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法律英语是一门英语与法律相结合的课程,其既不同于单纯学习语言的一般英语课程,也不同于单纯学习法律的汉语法律课程。与一般英语课程相比,法律英语具有专业性的特点以法律专业知识为内容;与汉语法律课程相比,法律英语具有语言性的特点借助英语来学习法律。一般而言,设置法律英语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直接阅读、理解英美国家法律知识的能力。在相当程度上,法律英语是一门类似于法学导论的课程;或者说,法律英语其实就是英
3、美法导论概括性地介绍英美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相关的法律知识。 这可以从目前的统编法律英语教材看出来。例如,何家弘编:法律英语(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然而,由于其判例法传统,英美国家的法律制度常常显得相当杂乱琐碎,这使得初学者往往是如坠雾中、找不着北,再加上教学传统的差别以及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知识背景等因素,法律英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课程。 例如,笔者在给本院04级法律硕士班上“美国行政法”这一课时,无论怎么解释,缺乏相关法律背景知识的他们(法律硕士班学生的本科专业都不是法学)还是无法理解有关的内容,以至于他们强烈要求期末考试千万别考这一课。就个人经验而言
4、,笔者坚持认为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事情尽管良师多多益善,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天赋以及后天的努力。这也可以从许多伟大的成功人士的经验中得到证实,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等。但坚持这一点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老师并不重要”这个结论。相反,鉴于学习的个体性,从经验交流的角度来看,老师自身学习的经验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参照,一位良师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在求学路途中所走的弯路。为此,结合个人经验以及自我理解,笔者在本文中提出并分析了法律英语教学中的四大关系英语与法律的关系;课文与案例的关系;讲授与提问的关系;听、说、读、写、译的关系。这四大关系分别指涉法律英语的教学实质、教学素材
5、、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既可以从“教”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学”的角度来看,毕竟“教”与“学”从来就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分家。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的体悟,无须夸大,也不必菲薄。一、英语与法律的关系圣经中有一个关于巴别塔(Babel Tower)的故事:人类原本语言同一,但由于想建造一座通天塔以彰显声名,谁料触怒了上帝,上帝最终把人类的语言弄得四分五裂,使得各地的人们相互之间再也难以进行交流。旧约创世纪,第十一章:1-9。从此,为了进行沟通,人类的日常生活便多了一件事情学习外语。如今,随着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趋势。在许多国家(其中不乏中国、法国等大语种的国家
6、),要么是因为政府的强制,要么是出于个人的意愿,已经形成了如火如荼的英语学习热潮。法律英语是一门外语与法律相结合的课程,其主旨在于借助英语学习英美国家的法律。由此,在学习法律英语时,英语是第一道关卡。一般而言,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英语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学习法律英语的效率。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学习法律英语时,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一门外国语言,这门语言从读音、构词、造句、篇章再到思维和表达习惯都不同于汉语,如果学习者不具备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特别是关于语法和表达习惯的知识,其往往难以弄懂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另一方面,法律英语(特别是英语法律条文)在语言风格上极度追求简练,为了达到以最少的
7、词句表达最丰富的内涵这一目的,与表达其他知识内容的英语相比较而言,其往往是以复杂的句式和烦琐的结构而著称。例如,在法律英语第七课中 同注1,第82页。,出现了下面一句:,a legal concept was recently developed and enunciated by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regarding jury selection in capital cases that will make jury impos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much more difficult to ob
8、tain. (下划线和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在这一句子当中,中心词concept的修饰语为后边下划线以及着重号所标明的部分,一个是介词短语,一个是定语从句,这属于英语语法上的定语后置现象。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当然还要结合相关的英美法律背景知识),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则会变得面目全非。再如,美国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Amendment V. 规定:No person shall be held to answer for a capital, or otherwise infamous crime, unles
9、s on a presentment or indictment of a Grand Jury, except in cases arising in the land or naval forces, or in the Militia, when in actual service in time of War or public danger; nor shall any person be subject for the same offence to be twice put in jeopardy of life or limb; nor shall be compelled i
10、n any criminal case to be a witness against himself, nor be deprived of life, liberty, or property, without due process of law; nor shall private property be taken for public use, without just compensation.这一冗长的条文包括了完全否定、被动、插入、倒装、省略等语法现象,如果不对此进行细致地分析,对该条文的理解就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为此,笔者在讲授法律英语时,总是不断地提醒学生:具备基本
11、的英语语法知识是学习法律英语的一个必备的前提条件,否则,随着内容不断加深,语法知识欠缺者的学习必定难以为继。 值得一提的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李阳“疯狂英语”为代表的民间英语培训机构对中国传统上过于强调语法知识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猛烈的批评,并进而提出了诸如“不学语法”之类的口号,而且以“哪怕是道地的美国人也有许多不懂语法”之类的例子来支撑其论调。在这一问题上,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过度强调初学者识记语法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并且压抑了初学者学习的积极性,这的确值得我们反思。但如果因此而提出“不学语法”则似乎是太过于矫枉过正、太过
12、于片面了。英语层次有高低之分,英语内容有彼此之别。对于日常生活用语,其注重的是“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而且句式简单,我们的确可以不必通过学习语法知识就可以掌握;但对于涉及专业知识的英语来说,面对复杂的句子和段落,如果没有基本的语法知识储备,我们恐怕连意群之间“起、承、转、合”的关系都无法弄清,又何谈理解句意和掌握知识!因此,笔者的一个基本看法是,在学习日常生活用语时,我们或许可以不必关注英语语法;但若要借助英语学习专业性知识,不研究语法则恐怕绝对不行,特别是要进行翻译的时候。如果说英语是法律英语这门课程的形式内容,那么法律知识则是其实质内容。依笔者之见,法律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其最终的落脚点在
13、于英美法律知识,而非英语语言知识;否则,在法学院用传授专业法律知识的教材来讲解英语语言知识,岂不是南辕北辙?前面提到,英语水平是学习法律英语的第一道关卡,但仅凭学习者英语语言知识水平高这一事实并不能直接得出其必定能学好法律英语这一结论。谁敢说英语系的教授必定通晓英美法律?谁又敢说中文系的教授必定通晓中国法律?英美法律作为一种专业性的知识,其有自己的知识传统、专门术语和表达习惯。对于哪怕是具备较高英语能力的人来说,情况往往还是“词是那个词,语法还是那些语法,但就是无法理解”。 这是许多学生亲口向我表达的学习体会,而且其中不乏有本科读的是英语专业并已通过专业英语八级考试者。例如,在法律英语中,ac
14、tion和suit有“诉讼”之义、act有“法律”之义、bill有“法案”之义、sentence有“判处”之义、capital有“极(刑)”之义、House有“国会”之义、government除“政府”外还有“政体(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之间的关系架构)”之义,这些特殊词义有别于我们平常所接触到的普通词义。因此,对这些看起来似乎是非常简单和熟悉的词,我们绝对不能轻易地望文生义,否则就非常有可能会贻笑大方。此外,法律英语当中还时常夹杂着许多拉丁语、法语等语种的生僻词汇,对此,如果不借助专业工具书的帮助我们是很难理解的。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早已指出“词”与“物”之间的关系是流变的, 米歇尔福柯
15、: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法国的另一位著名思想家雅克·德里达甚至认为语言之间是不可互译的, 约瑟夫F格拉海姆:“围绕巴别塔的争论”,from 这在极大程度上揭示了“掌握外语难,掌握外语所表达的知识更难”的事实。对于法律英语学习者而言,掌握“词”(英语)是一个基本前提,弄懂“物”(法律)才是最终目的;只有到了能够熟练地运用“词”来正确表达“物”的境界,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法律英语。二、课文与案例的关系就所编排的内容而言,法律英语教材其主要是收录了一些概述性的介绍文章和若干典型法律条文。由于英美是判例法国家,在法律发展的各个时期他们(特别是美国)都有一些著名
16、的里程碑式的判例,例如美国宪法上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Marbury v. Madison, 5 US 137 (1803).、刑事诉讼法上的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 Miranda v. Arizona, 384 US 436 (1966).以及民权法上的布郎诉教育委员会案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347 U.S. 483 (1954).等;因而,在介绍每一部门法时,课文都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一两个甚至更多的判例。但由于篇幅所限,课文对判例往往只是蜻蜓点水地一笔带过,根本就无法展现英美法院判决意见(court opinion)所蕴涵的那种特有的法律传统、法官智慧以及精
17、彩论述。在这种情况下,讲课时如果还一概遵照课文内容,泛泛而谈,浅尝则止,这往往就难以满足那些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的要求,他们会因此而觉得法律英语“太空了”、“从概念到概念,没有现实感”。而且,由于缺乏现实内容作为例证,这也不利于他们理解相关的法律传统和法律制度。所以,要上好法律英语课,就不能过度拘泥于课文而照本宣科。为此,笔者在上课时有意打破教材的内容限制,从互联网上下载了若干在美国法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判例(包括案情介绍、法院判决意见以及相关评论性文章)以及诸如美国联邦宪法这样重要的经典法律文本,复印给学生,使其人手一份。事实表明,通过让学生正面接触原汁原味的美国法律素材,这些材料在极
18、大程度上开拓了他们的视野,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法律现实感也油然而生,更有利于加深其对美国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讲到美国宪法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所享有的违宪审查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当今世界各国相关法院所行使的违宪审查权都或多或少地都是对其进行模仿的产物。美国的违宪审查权最早起源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该案同时也是美国法律史上“最为经典的一个判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现任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Rehnquist)语)。但课文在提到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仅仅是说该案导致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违宪审查权的产生,当时的首席大法官马歇尔(John Marshall)对此功不可没。至于“该案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发生的、
19、各方的所追求的目的是什么、马歇尔当时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以及又是如何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巧妙地解决相关问题的”这些重要问题,课文丝毫都没有提到,这显然无法让学生领会到该案的重要性以及判决的精彩之处。此时无论如何强调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在美国宪法史上的地位,对于学生而言,都只是隔靴搔痒。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为学生提供了该案判决意见的原文、一篇由当今美国宪法学者撰写的评论性文章以及案件所涉及的美国联邦宪法(the U.S. Constitution)和美国1789年司法法(the Judiciary Act of 1789)。随后,依据这些材料,笔者花了相当数量的课时详细讲解了该案的历史背景(即将下台的联邦党
20、与即将上台的民主共和党之间的党派斗争)、马歇尔大法官所面临的两难困境(作为联邦党人的一员,如果主动向即将上台的民主共和党出击则必定会导致失败,如果不出击又会显得联邦党人所控制的联邦最高法院惧怕民主共和党人所控制的政府和国会,进而恶化联邦最高法院的处境)以及马歇尔大法官高超的政治智慧(在他起草的多数派判决意见中,先论证对手违法,然后狠批一通,但又不与之发生正面冲突,转而宣告联邦最高法院对案件无初审管辖权,接着又大书特书违宪审查权的重要性并声明该权力只能由联邦最高法院独家行使,从而达到了以违宪审查权制约政府和国会的目的)。 有关该案评论,参见苏力:“制度上如何形成的”,载于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中山大
21、学出版社1999年版;Joel B. Grossman, The 200th Anniversary of Marbury v. Madison: The Reasons We Should Still Care About the Decision, and The Lingering Questions Ii Left Behind, from 至此,该案活生生的原貌便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相应地,“法律正义面孔之下的党派纷争”、“法官个人魅力在司法中的作用”以及“制度起源本身所带有的偶然性”等深层次的问题也呼之欲出了在精彩案例戛然而止之时,留给学生的是无尽的启迪和思考。当然,由于课时有限,
22、在讲解每篇课文时不可能都相应地讲解一个案例,我们只能从中挑出那些历史意义更大的、法官智慧更高超的、判决意见更精彩的判例让学生充分学习。也只有这样“面”与“点”相结合,我们在教授法律英语时,才能让学生在在看到“森林”的同时又有机会细致观赏了其中的“珍奇树木”。三、讲授与提问的关系从师生互动关系的角度来看,上课方式一般可分为讲授式(lecturing)和提问式(questioning)两种。讲授是中国法学院传统的上课方式,提问则是美国法学院传统的上课方式(即苏格拉底教学法) 有关苏格拉底教学法(Socratic method)的发展过程,参见罗伯特斯蒂文:法学院: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23、的美国法学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以讲授的方式进行上课,师生之间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关系,其便于老师系统性、条理化地梳理知识,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上课,师生之间是一种双向的思维碰撞关系,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参与课堂,但不足之处是时常给人一种散乱的感觉,而且耗时。因此,无论是讲授还是提问,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从现实经验来看,单纯以讲授的方式进行上课,往往会导致学生偷懒卸责、老师吃力不讨好的结果(哪怕老师的个人魅力再大,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是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过程);而如果单纯以问题来引导课堂的进程,则容易给学生造成精神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心理排
24、斥、师生关系紧张的后果,而且,如果学生在课外没有认真准备的话,提问根本就无法进行下去。 同前注。但鉴于法律英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是舶来品,而且提问是美国法学院教师所运用一种主导教学方法,再加上授课对象与美国一样都是研究生, 美国法学院没有本科生教育,只有研究生教育,其学位包括法律博士(JD)、法学硕士(LLM)、法学博士(SJD)和交叉学科博士(PhD)四类。因此,笔者在最初上课时试图引入这种方式。但实践表明,习惯了消极被动地听课的学生很难适应这种以提问来引导课堂进程的上课方式。因为这种上课方式要求学生必须做到:1)课前认真预习有关内容;2)归纳出相关知识要点;3)上课积极主动回答;4)具备基本
25、的英语口语能力;5)相互之间能理解各自所说的英语。而这些条件似乎是太苛刻了。如果就此放弃提问,仍由教师个人唱独角戏,那么这样的课堂就不但枯燥烦闷,而且关键是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根据笔者在学习法律英语方面的经验来看,主动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靠若干条件“逼迫”才能促成的);但如果仍然继续提问,课堂显然是无法进行下去了。提问,还是不提问?这是一个难题。此时,笔者开始搜肠刮肚,努力总结自己在学习法律英语方面的经验。按说笔者在本科大四时就已通过了专业英语八级考试(尽管笔者读的是法学专业),英语水平不算差,但在读研究生后刚开始接触法律英语时的感觉与现在笔者所教授的学生差不多如坠雾中、找不着北。尽
26、管自己有意识地增加阅读量,但效果并不明显,总觉得没有实在的东西积淀下来。但一次偶然的机遇(其实更是挑战)改变了笔者的困境。 当时并没有这样的清醒认识,但现在回过头来看,那的确是笔者学习法律英语的一个转折点。 导师从北京带回了一大摞英文资料让笔者翻译,并说出版社已经限定了时间。拿回宿舍浏览了其中一些内容后,当时笔者的第一感觉就是:专业八级水平对于法律英语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这是从专业性角度考虑所得出的结论,绝没有贬低英语八级考试水平的意思。)此后笔者的处境不可谓不艰难。真如王国维先生所说的那样,先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此时非得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恒心和
27、毅力不可。庆幸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年反反复复的“阅读翻查遣词造句修改”,最终自己还真有了那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炼狱”过后的兴奋和愉悦。这就是翻译的确很苦很累,但对法律英语水平的提高却大有裨益!恰巧,不久在一次交谈中,来自清华大学的同事徐昕博士告诉笔者,清华老师在上法律英语时主要也就是让学生做翻译。这就更坚定了笔者对翻译之于法律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此后,笔者改变了上课的方式,既不自唱独角戏,也不单纯向学生提问,而是要求他们在每次课前把上课所要讲解的内容翻译成中文,然后通过自愿或点名的方式到讲台上讲解自己所做的翻译,笔者则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纠正和评论,并根据各个学生
28、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成绩。这种上课方式姑且称为“提问讲解评论”式授课。事实表明,在现有条件下,这种方式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所授课班级的学生大多非常看重老师对其表现的评价):对于好学者而言,这为其提供了自我表现增加平时成绩的机会,从而更容易产生内在的激励;对于懒惰者而言,强制性的点名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扣减平时成绩)则能在极大程度上“逼迫”其学习。或许,这也算得上是组织课堂的一种策略。四、听、说、读、写、译的关系一般而言,英语能力包括听(listening)、说(speaking)、读(reading)、写(writing)、译(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
29、ing)五个方面,这也是语言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然而,法律英语并不是一门语言课程,其只不过是一门借助英语学习法律知识的课程,不可能将目标指向专门训练学生的英语能力。因此,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这门课程事实上隐含着一个对学习者的要求:必须具备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而在笔者看来,这至少应当是相当于大学英语六级的水平)。可是,对于法律英语这门课程来说,尽管英语是形式,法律是内容,但要检验学习者对英美国家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最终还要看其英语能力能否就英美法律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学习者的英美法律知识水平与其英语能力是难以截然分开的。中国人学英语历来有“开口英语”和“哑巴英语”
30、之分。能开口说英语者固然表明其语言能力强,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断定其接受、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的能力就强;难以开口说英语者尽管的确为数不少语言能力低下,但也不乏能“读”能“写”能“译”而难以“听”难以“说”的人。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在英语能力训练和法律知识传授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呢?要解决这一问题,似乎还得从法律英语本身的特点去分析。从学习语言的角度来看,听、说、读、写、译似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对各种能力的训练都应等同视之,而不能厚此薄彼。然而法律英语是一门专门性的知识,其最终的落脚点还在于法律。对于初学者而言,法律英语不是想听就能听懂,想说就能说出来的。事实上,笔者在最初上课时曾要求学生用英语来回答问题,可结果是,学生要么辞不达意,要么照着课本胡念,要么干脆直接说“sorry”,而且相互之间常常是不知所云。这样的课堂势必难以维持下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相当尴尬和紧张。由此可见,想把“听”和“说”作为学习法律英语的突破口是相当不现实的(至少对于我所教授的班级就是如此)。为此,笔者将目光转向了“读”、“写”、“译”。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提问讲解评论”式授课。这种授课方式以“译”为核心,要求学生必须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并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的水平。笔者始终认为,“译”是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之间最为紧密的结合点;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产品代理合作协议及年度售后服务支持3篇
- 二零二五年金融机构大额借款合同风险评估体系3篇
- 2024门窗安装与室内外一体化照明系统合同2篇
- 2024版大货车司机劳务合同范本
-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合同版本
- 2024版外墙保温系统工程材料采购协议版B版
- 2024年车辆股份买卖合同
- 2024版建筑工程架子工承包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深圳市生物医药研发合作合同
- 大连2024年辽宁大连市长海县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 工程监理大纲监理方案服务方案
- (3.10)-心悸急诊医学急诊医学
- 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解读
- 盖洛普Q12解读和实施完整版
- GB/T 20840.8-2007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 GB/T 14864-2013实心聚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
-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完整版)资料
- 发烟硫酸(CAS:8014-95-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数字信号处理(课件)
- 公路自然灾害防治对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