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0-09-02 09:18:00 编辑:studa20 作者:王春妍 范玉强 胡东胜 刘健勇 曹武奎【摘要】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干预作用。 方法取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急性肝损伤造模组(B组),大承气汤低
2、剂量治疗组(C组),大承气汤中剂量治疗组(D组),大承气汤高剂量治疗组(E组),每组各8只。取回肠内容物作细菌培养,并测定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浆内毒素,血浆D-乳酸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取肝脏行病理学检测。结果与A组相比,B组血浆内毒素、血浆D-乳酸、TNF-、ALT、TBIL水平明显升高(P<0.01),回肠细菌培养结果所示,B组出现明显菌群失调(P<0.01)。与B组比较,C、D、E组血浆内毒素、血浆D-乳酸、TNF-、ALT、TBIL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菌群失调状态改善。肝脏病理检测结果所示,B组大鼠肝细
3、胞呈弥漫性大片状坏死,肝窦结构被破坏,汇管区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C、D、E组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大承气汤可改善急性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对急性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明显干预作用,对急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大承气汤; 急性肝损伤;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 干预作用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achengqitang on intestinal endotoxemia in acute liver injured rats.Methods40 Wistar rats were
4、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normal group (group A ),TAA model group (group B ), treatment group of Dachengqi Decoction at low dose (group C ),treatment group at moderate dose(group D ),treatment group at high dose (group E ).There were 8 rats in every group. The endotoxin,the levels of plasma D-
5、lactate,TNF and ALT, TBIL were measured, intestinal content was collected for bacteriological study, liver pathology was observed.ResultsCompared with group A , the levels of endotoxin,plasma D-lactate,TNF ,ALT ,and TBIL in blood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B group (P< 0.01),the rats of B gro
6、up exist intestinal dysbacteriosis .Compared with B group ,endotoxin,the level of plasma D-lactate,TNF,ALT ,and TBIL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1,P<0.05) in C ,D,E groups.,amel intestinal dysbacteriosi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P< 0.05) . The pathological change of liver in C,D,E
7、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allevtiated. ConclusionDachengqitang protects rats from acute liver injury by improving intestinal dysbacteriosis and reducing the level of plasma endotoxin.Key words:Dachengqtang; Acute liver injury ; Intestinal endotoxemia; Intervention当今肝病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在肝病时发生肠道
8、菌群微生态失调,部分革兰阴性菌大量增殖,后者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升高,而内毒素血症在肝病的维持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加重肝病。因此,肝病-肠道菌群失调-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1。如何控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目前研究热点。本文即由此出发,探讨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干预作用。1 材料雄性Wistar大鼠40只,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硫代乙酰胺购自天津市大茂化学仪器供应站。内毒素试剂盒购于湛江海洋生物制品厂。肿瘤坏死因子(TNF-)放免试剂盒购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血浆D-乳酸试剂
9、购于美国Sigma公司。选择性培养基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制备。大承气汤由长春中医药大学制剂室提供(含生药浓度为1 g/ml,浓度分别为50%,100%,250%)。2 方法2.1 模型制备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急性肝损伤造模组(B组),大承气汤低剂量治疗组(C组),大承气汤中剂量治疗组(D组),大承气汤高剂量治疗组(E组),每组各8只。C,D,E组大鼠于造模前2 d分别灌胃不同剂量大承气汤2 ml,A,B组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继而B,C,D,E组大鼠均采用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300 mg/kg,24 h后相同剂量重复皮下注射一次,
10、48 h后完成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造模完成后继续予药物灌胃3 d。A组大鼠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处死所有大鼠,在无菌条件下腹主动脉采血,进行肝脏功能检测,血浆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测定,取回肠5cm进行回肠内容物细菌培养,取部分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测。2.2 标本的检测血浆内毒素测定采用鲎试剂反应动浊法; TNF-检测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D-乳酸浓度检测采用改良酶学分光光度法。肝脏病理学检测:将经处理的肝脏组织制成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后进行组织学检查。肠道细菌定量培养:取回肠内容物约0.1 g加入1 ml生理盐水中,置于漩涡混合器振荡,形成匀浆液。再用生理盐水对匀浆液进行连续10倍稀释。取不同稀
11、释度的稀释液50 l滴种于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培养。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用t检验。3 结果3.1 大鼠一般状态观察TAA造模组大鼠处死前死亡3只,死亡率为30%,其余大鼠在处死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进食减少和反应迟钝,部分大鼠随着造模时间延长一般状态稍有好转,中毒性鼓肠发生率为71.42%。对照组大鼠未出现死亡及中毒性鼓肠。大承气汤治疗组的动物饮食量和排便次数明显高于造模组动物,一般状态较造模组大鼠好,处死前死亡大鼠3只,死亡率为10%(3/30),中毒性鼓肠发生率为14.81%。 10-09-
12、02 09:18:00 编辑:studa203.2 各组ALT,TBIL及血浆内毒素水平,TNF-检测结果分析见表1。与A组大鼠相比,B组大鼠血清ALT、TBIL、血浆内毒素水平、TNF-结果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B组各项指标相比,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C组ALT、血浆内毒素水平、TNF-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TBIL无差异(P>0.05)。说明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血清ALT、TBIL及血浆内毒素水平、T
13、NF-具有改善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疗效更为明显。表1 各组ALT,TBIL及血浆内毒素水平,TN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TAA造模组比较,P<0.05, P<0.013.3 各组血浆D-乳酸结果分析见表2。与A组大鼠相比,B组大鼠血浆D-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B组血浆D-乳酸含量相比,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组有差异(P<0.05);C组无差异。说明大承气汤可降低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血浆D-乳酸水平,改善肠道通透性。表2 各组血浆D-乳酸结果3.4 各组肠道细菌培养结果见表3。与A组大
14、鼠相比,B组大鼠肠道4种正常菌数量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其中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上升,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下降,出现肠道菌群失调。与B组各项指标相比,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D组除双歧杆菌外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C组肠杆菌、肠球菌有差异(P<0.05),其余指标无差异(P>0.05)。说明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肠道菌群失调具有改善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疗效更为明显。表3 各组肠道细菌培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TAA造模组比较,P<0.05,P&l
15、t;0.013.5 肝组织病理学结果A组大鼠肝细胞排列整齐,肝窦结构清楚,无炎性细胞浸润;B组大鼠肝细胞呈灶状及片状坏死,肝窦结构被破坏,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C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较B组明显减轻,肝细胞坏死面积明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D组大鼠肝小叶清晰,肝索排列接近正常,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可见炎性细胞浸润。E组肝脏病理改善最为明显,接近正常肝组织。说明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肝脏组织病理具有改善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疗效更为明显。4 讨论内毒素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中以脂多糖(LPS)为主的成分。肝脏是清除内毒素和解毒的主要脏器,也是遭受内毒素攻击的首要器官。正常情况下肠道中
16、的内毒素少量被肠道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后迅速被枯否细胞清除。肝损伤发生时,肝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减弱、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屏障损伤不能有效地清除肠源性内毒素进入门静脉,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2。本实验结果证实:与A组比较, B组出现肠道菌群失调,肠道通透性增加,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浆TNF-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脏病理结果显示肝细胞呈灶状及片状坏死,肝窦结构被破坏,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提示急性肝损伤大鼠出现明显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大承气汤治疗组的动物饮食量和排便次数明显高于造模组动物,一般状态较造模组大鼠好。与B组相比,C,D,E组ALT、TBI
17、L,血浆内毒素及TNF-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回肠细菌培养结果所示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上升,肠杆菌、肠球菌明显下降,肠道菌群失调有明显改善。血浆D-乳酸水平下降,肠道通透性改善。C,D,E组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大承气汤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一般状态,通过降低血浆内毒素含量,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道通透性,干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减少对肝脏的损伤。大承气汤高、中、低剂量组在改善各项指标上比较,以高剂量组改善各项指标最为显著,说明随着大承气汤剂量的增加,其疗效更加明显。大承气汤是祖国医学中具有泻下作用的经典名方,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下
18、法的中药能明显提高肠黏膜组织中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降低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因而具有抗过氧化损伤的功效;降低肠腔内压力,疏通肠道,因而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肠壁供氧,减轻过氧化损伤;通里攻下中药对肠道屏障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有利于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3。其可以增强胃肠道运动功能,增加肠血流量,降低肠粘膜通透性;抑制G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排出肠道积滞,使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随肠内容排出体外,减少肠源性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减少细菌移位;下调巨噬细胞活性,减少TNF-、NO等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本实验结果证实大承气汤可改善急性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浆内毒素水
19、平,对急性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明显干预作用,对急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参考文献】 1 朱宁川,陈 宁.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 16(1):61.2 刘 沛.肝衰竭发生机制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2(9):781.3 陈龙海,吴威中,关凤林,等.中医通里攻下法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时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22. 10-09-02 09:18:00 编辑:studa2
20、03.2 各组ALT,TBIL及血浆内毒素水平,TNF-检测结果分析见表1。与A组大鼠相比,B组大鼠血清ALT、TBIL、血浆内毒素水平、TNF-结果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B组各项指标相比,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C组ALT、血浆内毒素水平、TNF-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TBIL无差异(P>0.05)。说明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血清ALT、TBIL及血浆内毒素水平、TNF-具有改善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疗效更为明显。表1 各组ALT,TBIL及血浆内
21、毒素水平,TN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TAA造模组比较,P<0.05, P<0.013.3 各组血浆D-乳酸结果分析见表2。与A组大鼠相比,B组大鼠血浆D-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B组血浆D-乳酸含量相比,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组有差异(P<0.05);C组无差异。说明大承气汤可降低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血浆D-乳酸水平,改善肠道通透性。表2 各组血浆D-乳酸结果3.4 各组肠道细菌培养结果见表3。与A组大鼠相比,B组大鼠肠道4种正常菌数量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其中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上升,乳酸杆
22、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下降,出现肠道菌群失调。与B组各项指标相比,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D组除双歧杆菌外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C组肠杆菌、肠球菌有差异(P<0.05),其余指标无差异(P>0.05)。说明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肠道菌群失调具有改善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疗效更为明显。表3 各组肠道细菌培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TAA造模组比较,P<0.05,P<0.013.5 肝组织病理学结果A组大鼠肝细胞排列整齐,肝窦结构清楚,无炎性细胞浸润;
23、B组大鼠肝细胞呈灶状及片状坏死,肝窦结构被破坏,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C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较B组明显减轻,肝细胞坏死面积明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D组大鼠肝小叶清晰,肝索排列接近正常,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可见炎性细胞浸润。E组肝脏病理改善最为明显,接近正常肝组织。说明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肝脏组织病理具有改善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疗效更为明显。4 讨论内毒素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中以脂多糖(LPS)为主的成分。肝脏是清除内毒素和解毒的主要脏器,也是遭受内毒素攻击的首要器官。正常情况下肠道中的内毒素少量被肠道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后迅速被枯否细胞清除。肝损伤发生时,肝脏单核-巨噬
24、细胞系统功能减弱、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屏障损伤不能有效地清除肠源性内毒素进入门静脉,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2。本实验结果证实:与A组比较, B组出现肠道菌群失调,肠道通透性增加,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浆TNF-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脏病理结果显示肝细胞呈灶状及片状坏死,肝窦结构被破坏,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提示急性肝损伤大鼠出现明显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大承气汤治疗组的动物饮食量和排便次数明显高于造模组动物,一般状态较造模组大鼠好。与B组相比,C,D,E组ALT、TBIL,血浆内毒素及TNF-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回肠细菌培
25、养结果所示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上升,肠杆菌、肠球菌明显下降,肠道菌群失调有明显改善。血浆D-乳酸水平下降,肠道通透性改善。C,D,E组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大承气汤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一般状态,通过降低血浆内毒素含量,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道通透性,干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减少对肝脏的损伤。大承气汤高、中、低剂量组在改善各项指标上比较,以高剂量组改善各项指标最为显著,说明随着大承气汤剂量的增加,其疗效更加明显。大承气汤是祖国医学中具有泻下作用的经典名方,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下法的中药能明显提高肠黏膜组织中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降低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过氧
26、化脂质的生成,因而具有抗过氧化损伤的功效;降低肠腔内压力,疏通肠道,因而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肠壁供氧,减轻过氧化损伤;通里攻下中药对肠道屏障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有利于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3。其可以增强胃肠道运动功能,增加肠血流量,降低肠粘膜通透性;抑制G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排出肠道积滞,使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随肠内容排出体外,减少肠源性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减少细菌移位;下调巨噬细胞活性,减少TNF-、NO等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本实验结果证实大承气汤可改善急性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对急性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明显干预作用,对急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参考文献
27、】 1 朱宁川,陈 宁.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 16(1):61.2 刘 沛.肝衰竭发生机制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2(9):781.3 陈龙海,吴威中,关凤林,等.中医通里攻下法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时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22. 10-09-02 09:18:00 编辑:studa203.2 各组ALT,TBIL及血浆内毒素水平,TNF-检测结果分析见表1。与A组大鼠相比
28、,B组大鼠血清ALT、TBIL、血浆内毒素水平、TNF-结果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B组各项指标相比,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C组ALT、血浆内毒素水平、TNF-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TBIL无差异(P>0.05)。说明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血清ALT、TBIL及血浆内毒素水平、TNF-具有改善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疗效更为明显。表1 各组ALT,TBIL及血浆内毒素水平,TN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TA
29、A造模组比较,P<0.05, P<0.013.3 各组血浆D-乳酸结果分析见表2。与A组大鼠相比,B组大鼠血浆D-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B组血浆D-乳酸含量相比,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组有差异(P<0.05);C组无差异。说明大承气汤可降低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血浆D-乳酸水平,改善肠道通透性。表2 各组血浆D-乳酸结果3.4 各组肠道细菌培养结果见表3。与A组大鼠相比,B组大鼠肠道4种正常菌数量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其中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上升,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下降,出现肠道菌群失调。与B组各项指标相比,E组有显著性差异(P<
30、;0.01,P<0.05);D组除双歧杆菌外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C组肠杆菌、肠球菌有差异(P<0.05),其余指标无差异(P>0.05)。说明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肠道菌群失调具有改善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疗效更为明显。表3 各组肠道细菌培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TAA造模组比较,P<0.05,P<0.013.5 肝组织病理学结果A组大鼠肝细胞排列整齐,肝窦结构清楚,无炎性细胞浸润;B组大鼠肝细胞呈灶状及片状坏死,肝窦结构被破坏,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C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
31、较B组明显减轻,肝细胞坏死面积明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D组大鼠肝小叶清晰,肝索排列接近正常,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可见炎性细胞浸润。E组肝脏病理改善最为明显,接近正常肝组织。说明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肝脏组织病理具有改善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疗效更为明显。4 讨论内毒素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中以脂多糖(LPS)为主的成分。肝脏是清除内毒素和解毒的主要脏器,也是遭受内毒素攻击的首要器官。正常情况下肠道中的内毒素少量被肠道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后迅速被枯否细胞清除。肝损伤发生时,肝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减弱、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屏障损伤不能有效地清除肠源性内毒素进入门静脉,形成肠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工程专业解读课件
- 感谢老师450字作文11篇
- 跨境贸易合作协议内容提示
- 疟疾日宣传课件
- 韩城初三二模数学试卷
- 广州教师招聘数学试卷
- 湖南衡阳县中考数学试卷
- 江苏七年级下数学试卷
- 贵州市二模初三数学试卷
- 河北启光八上数学试卷
- 电气类实验室安全培训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限公司抽水蓄能项目岗位公开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船舶修理行业专业实践操作规范
-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内容
- 加工厂股东合作合同范例专业版
- 2024年中考化学(湖北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 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手册
- 银行客服的沟通技巧与专业话术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糖尿病的治疗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