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完美版_第1页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完美版_第2页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完美版_第3页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完美版_第4页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完美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一、素质教育目标(一) 知识教学点1 溶液的导电性。2 .电离。3 .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4 .酸、碱、盐的初步概念。(二) 能力训练点通过溶液导电性和电离概念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三) 德育渗透点通过观察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抽象思维分析和逻 辑推理,给予科学的解释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1) 电离。(2) 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2 .难点教会学生根据宏观现象,进行微观本质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3 .疑点(1) 酸、碱、盐

2、溶液导电和金属导电的本质区别。(2) NaHSO4和Cib(OH)2CO属于哪一类化合物?4 .解决办法采用的方法是边实验,边分析,边讨论,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他们积极思考问题,用他们已知的知识通过思维和现象,推理去理解新的知识。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具准备试验物质导电性的装置,干燥的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 酒精,蒸馏水,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磷酸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盐酸,硝酸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硫酸镁溶液,氯 化钡溶液。五、学生活动设计1 .教师演示课本第149页实验8 1。学生观察

3、灯泡是否亮。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2 .教师提问:(1) 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回答,电流是怎么形成的?金属能导电的原因?(2) 氯化钠是哪种类型的化合物 ?它的组成微粒是什么?目的:启迪学生思维,引起疑问进一步激发兴趣。3 .教师将上述实验物质加入蒸馏水配制溶液,再分别做导电性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想想这是为什么?目的: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注意,启迪思维,提高兴趣。4 .教师提问:上述物质变成溶液后,为什么有的物质能够导电?有的物质仍不能导电呢?相邻座位的学生互相讨论,并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得出答案。目的:教会学生根据宏观现象,进行微观本质的分析方法

4、和逻辑推理能力。5 .教师示范写几个电离方程式,请同学们分析讨论:(1) 离子所带电荷数和电性,与电离前它在化合物中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及正 负性有何关系?(2) 在电离过程中,原子团拆不拆开 ?(3) 电离出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不相等的?整个溶液显不显电性?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步骤(一) 明确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溶液的导电性。(2) 了解电离。(3) 了解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4) 了解酸、碱、盐的初步概念。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3 .德育目标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

5、) 整体感知本节从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引人,从实验现象到能否导电的原因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从而形成电离这个重要概念。这为下面学习酸、碱、盐的电离作好准备,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溶液的认识。(三)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前面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溶液是否能导电。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实验现象。1 溶液的导电性演示实验8 1试验下列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 体、蔗糖固体、酒精、蒸馏水。学生观察思考(1) 电灯泡是否亮?(2)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回答,电流是怎么形成 的?(3)氯化钠是哪种类型的化合物 ?它的组成微粒是什么?演示实验再把蒸馏水分别倒人氯化

6、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酒精等中配成溶液。学生观察思考 电灯泡是否亮? 上述物质变成溶液后,为什么有的物质能够导电?有的物质仍不能够导电呢 ?(先小组讨论,后点拨释疑。)结论电离:物质溶解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通过上面的学习,请同学们分析讨论:物质必须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才能导电?(目的:能力发展,思维延伸 )推论必须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的物质才能导电电离常用电离方程式表示。2 .电离方程式+ NaCI=Na +CIKNO 3=K+NO NaOH=Na +OH+ 2Na 2SQ=2Na+SO请同学们分析讨论:(1) 离子所带电荷数和电性,与电离前它在化合物中

7、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及正 负性有何关系?(2)在电离过程中,原子团拆不拆开?(3) 电离出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有什么关系?(先小组讨论,后点拨释疑,得出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及下面结论)在能导电的溶液里,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是相等 的。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3.酸碱盐的电离教师活动演示实验8 2,试验盐酸、硝酸和硫酸的导电性。学生活动观察电灯泡是否亮?教师活动提问由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目的意图使学生产生思维,复习联想上一节所学过的溶液能否导电的本质。学生活动同座位同学互相讨论,最后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灯泡都亮,说

8、明这几种溶液中都有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通过书写电离方程式, 知道这些溶液都存在有哪些离子。CHI=Z+CHNO 3=K>NO+2Na 2SQ=2Na+SO通过书写电离方程式,找出这几种化合物电离出的离子的共性,由此得出酸的概念。(1) 酸(Hn R)=nH+R-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通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分别得出碱和盐的概念。(2) 碱M(OH) n=Mn+nOHKOH=K+OH2+Ba(OH) 2=Ba +2OHNaOH=Na +OH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2-NaaCO=2Na+CO2+2-MgSO4=Mg +SQ2+-BaC

9、I 2=Ba +2CI+ -NaCI=Na +CI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教师活动提问通过对酸、碱、盐电离出离子的特点,你判断一下NaHSGCib(OH)2CO应该属于哪一类化 合物?目的意图检验学生对酸、碱中“全部”两字的理解程度。(四) 总结、扩展溶液的导电性可用下式表示:( 五)智能反馈1 酸、碱、盐电离时,一定相等的是 ()A 每个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B 阴阳离子个数C .酸、碱、盐的分子个数和产生的阴、阳离子个数D .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2 .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A .食盐晶体B .食盐水 C .二氧化碳 D .蔗糖溶液3 .下列

10、物质属于碱的是()A . C2H5OH B . NazO C . Mg(OH)CI D . Mg(OH>4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2-A . H2SQ=H+SOB . NaCI=Na+CI2 - + -C . Ba(OH)2=Ba+(OH)2 D . KNO=K+NO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食盐通电时,电离出氯离子和钠离子B .纯碱的化学式是 NqCO,它属于碱类C .硫酸氢钠在电离时产生氢离子,所以它属于酸类D .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七、布置作业教材第153页习题1、3。八、板书设计1 .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时,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2 .电离方程

11、式:NaCLNh+CrKNO3=K+N(5NaOH=Na+0H在能导电的溶液里,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是相等 的,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二、酸碱盐的电离1 .酸(H nR)=nH +R" hci= l4+CH NO=H +N0+2H2SO4=2H +SQ定义:电离时生成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2 .碱:M(OH)J =M+ nOHKOH=f+OH2+ Ba(OH)2: =Ba +2OH NaOH=N+a-OH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根离子的化合物。3 .盐+2 一NazCO=2Na+COMgSQ=Mg+SQ2一2+BaCZBa +2C1+ NaCI=Na+CI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九、参考资料1.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 化学教师教学用书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 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 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