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煤矿总结解析_第1页
案例-煤矿总结解析_第2页
案例-煤矿总结解析_第3页
案例-煤矿总结解析_第4页
案例-煤矿总结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基础概念1、煤矿开采方式分为地下开采(又称井工开采)、露天开采。2、煤炭地下开采:通过开掘井巷抵达煤层,开采煤炭资源的作业(又称 井工开采)。根据井田开拓方式,地下开采可分为立井开采、斜井开采和平硐开 米。3、煤炭露天开采: 剥离上覆岩土层揭露出煤层后,进行煤炭资源开采的作业。特点是采掘空间直接裸露于地表,为了采煤需剥离煤层上覆及其四周的 土岩。因此,采场内建立的露天沟道线路系统除担负着煤炭运输外,还需将比煤量多几倍的土岩运往指定的排土场。 所以,露天开采是采煤和剥离两部分作业的 统称。4、选煤:利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除掉煤炭中杂质, 将煤按需要分成不同 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过程。即根据煤与

2、矿物杂质不同的粒度、密度、湿润性等 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采用物理一机械和物理一化学的分选方法,按照用户和市 场要求的产品指标,对原煤进行洗选加工,生产出不同品种、规格的产品,以便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选煤方法可分干法和湿法,干法选煤是 在空气介质中进行的,湿法选煤是在水或重悬浮液及其他重液中进行的。5、煤炭开采项目的主体工程:一般指矿井(露天矿)、选煤厂或煤矸石 电厂。6煤炭开采项目的三大资源:矿井水、瓦斯、煤矸石。(选煤矸石作为电厂原料,掘进矸石可作为建筑材料或铺路等)二、产业政策1、煤炭产业政策第十二条鼓励建设坑口电站,优先发展煤、电一体化项目,优先发展循环 经济和资源综合利

3、用项目。新建大中型煤矿应当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选煤厂 ,鼓 励在中小型煤矿集中矿区建设群矿选煤厂。第十三条在水资源充足、煤炭资源富集地区适度发展煤化工,限制在煤炭调 入区和水资源匮乏地区发展煤化工,禁止在环境容量不足地区发展煤化工。国家 对特殊和稀缺煤种实行保护性开发,限制高硫、高灰煤炭资源开发。2、根据煤炭产业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 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煤层气开发利用 十一五”规划”,要求加强 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和减少排放。鼓励煤层气(瓦斯)民用、发电、生产化工产品。三、评价时段根据煤炭采选工程的时序特点,一般将煤炭采选工程划分为建设期和运行期;当剩余服务年限

4、低于5年的,应该开展闭矿期环境影响评价。四、主要环境影响1、井工开采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开采作业及矸石堆放为主的生态影响;井工开采对地下水影响;矸石 堆放对景观与环境空气的影响;工业场区排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井工开采对生态影响区域主要有工业场地、排矸场、采煤沉陷区和较长 的运输道路(铁路专用线和公路等)。生态影响主要是由地表沉陷引起的土壤和 植被破坏、动物和植物资源损失、地表水系和水体的破坏、土地使用功能的改变 及地面建(构)筑物的破坏。2、露天开采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1)露天煤矿生产剥离作业将改变地表形态,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地特别 是耕地,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将占用部分土地。 固体废物排弃堆

5、置将占用大面 积的土地。(2)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对地表环境大面积的扰动和破坏,将产生新 的水土流失区域。(3)露天矿剥离作业、物料装卸、运输、贮煤场、排土场作业过程中, 产生粉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居住区燃煤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风蚀扬尘和煤矸石自燃对大气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4)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水、居住区生活污水和煤泥水排放对水体环境的影响(5)项目生产生活污水和露天矿矿坑排水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大气降 水淋溶固体废物的淋溶水对水环境的影响。(6)露天矿采掘设备、运输卡车、破碎机、选煤厂主要生产设备、锅炉 房设备的生产噪声和铁路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7)露天矿建设生产爆破

6、作业对周围地面建筑设施的影响。(8)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和洗煤废水事故排放等的环境风险影响。(9)村庄搬迁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10)项目建设生产对周围人群健康、社会经济环境、文物保护的影响。 其中,露天矿对生态影响区域主要有工业场地、采掘场和排土场。因采 掘场和排土场占地范围较大, 产生的生态影响也较严重。 一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 方面:(1)工程占地数量及类型(2)损坏植被种类及范围( 3)采掘场和排土场的水土流失( 4)采掘场和排土场生态恢复程度(或植被覆盖率)(5)评价区土地利用及使用功能恢复状况(6)对区域水系、水体及水资源影响程度(7)对重点保护动植物的影响(8)生态风险(排土场滑坡等

7、)的影响五、地表沉陷1、开采沉陷因地下采矿引起的上覆岩层和地表移动、变形的现象和过程。2、地表沉陷的影响: 地表沉陷一般不会改变所在地总体地形地貌, 主要 诱发滑坡、造成局部地区的地表裂缝、 陡峭的山体可能出现崩塌等, 进而对村庄、 耕地、地面建构筑物、地表水体等产生影响。3、地表沉陷保护措施对地表沉陷的保护措施:在井田断层处留设保安煤柱。地表沉陷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受地表沉陷影响的土地恢复按照因地 制宜、适林则林、宜耕则耕的原则进行土地恢复,采取生态重置与经济补偿相结 合的土地整治方案。对沉陷村庄的保护措施:加固、修复、搬迁或留设保护煤柱相结合的保 护措施。对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防护措施

8、:留设保护煤柱;采取防滑桩、挡 土墙等工程措施;采取植物护坡、设置排水沟等;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设立警示牌。六、煤矸石场1、煤矸石性质煤矸石:采、掘煤炭生产过程中从顶、底板或煤夹矸混入煤中的岩石(掘进 矸石)和选煤厂加工过程中排出的洗矸石。煤矸石(剥离物)可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考虑,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中的规定判定煤矸石(剥离物)属I类或U类固体废物,但对高砷、高氟煤地区的煤矸石应进行危险废物鉴定。煤矸石属 于U类固体废物时应分析淋溶水对潜水含水层的水质影响。2、排矸场现状调查(1) 既有排矸场是否存在扬尘污染问题, 特别对附近居民区空气污染影响问题;(

9、2) 排矸场是否影响了附近居民饮水;(3) 矸石山是否存在塌方及溃坝问题;是否会对附近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胁;是 否需要搬迁。(4) 防止矸石山自燃与爆炸的措施是否落实,是否采取防止矸石山自燃的分层 堆放、分层垫铺粘土或石灰措施。(6) 排矸场占用土地对植被的破坏(7) 排矸场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3、矸石场选址的环境保护要求。矸石堆场 500m 范围内不应有居民区,对填沟造地、实施复垦的煤矸石综合利用场所与周边集中居民点的距离不宜小于 100m。矸石堆场宜布置在远离居民 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 应布置在居民区等敏感区的下风向、 以地下水作为水 源的取水口的下游地区

10、。4、煤矸石堆存的环境影响( 1 )压占大面积的土地, 破坏植被, 造成一定的生物量损失与生态效益的损失;(2)矸石淋沥水污染土壤、地下水;(3)煤矸石粉尘、自燃污染环境空气;(4)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爆炸等安全隐患与环境风险;(5)对景观的影响主要考虑形成劣质景观。5、煤矸石场的环保措施(1)喷洒石灰乳或覆盖粘土等防止煤矸石自燃。(2)风蚀扬尘控制措施: 采取洒水降尘和分层碾压措施, 并四周种植防护林带。6、煤矸石利用途径 建筑材料(制砖、铺路)、采空区回填、发电、供热。提取有用成分用作化工材料、生产肥料。七、生态1 、生态现状调查( 1 )陆生生态系统调查:1 )植被:植被类型、密度、

11、分布、生物量、覆盖度、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物 种和地方特有物种的种类和分布等;2)动植物物种特别是珍惜濒危、 法定保护生物和地方特有生物的种类、 种群、 分布、生活习性、生境条件、繁殖和迁徙行为的规律等;3)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点、机构及环境服务功能,稳定性及脆弱性;4)与其他生态系统的关系及生态限制因素等。(2)植被调查1 )调查样方周边植被生境,主要包括海拔高度、坡度、土壤类型与结构等;2)样方中植物情况,包括植物种类(包括优势种和建群种)及其拉丁学名、 盖度、密度、频率、植株高度、生物量、优势度等。3)调查是否有国家或地方保护物种。如有保护物种,需对其生境及其生存状 况进行深入调查,包括种

12、类、数量、分布范围、生存状态与生境条件等。2、生态影响评价范围按照生态导则HJ19-2011的要求初步确定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井工开采 项目根据地面沉陷影响范围进一步合理确定生态评价范围;露天开采项目一般以采掘场、外排土场边界外扩1000-2000m作为煤炭采选工程生态评价范围。3、主要生态影响煤炭采选工程对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与植被类型的影响,分析其 影响范围及程度与生产力变化;重点关注耕地、基本农田、林地与草地,分析对 农(牧)业经济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施工期临时占地对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 (包括农田植被)、土壤的破坏。在生 产营运中,地表设施(井场、工业场地、运输道路、管线等)占地

13、对植被的破坏; 井工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地表塌陷所导致的地表水漏失对自然植被和农作物的不 利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地表沉陷引发 的建筑物破坏和居民搬迁等社会影响; 煤矸石山堆放压占土地对植被、景观的生 态影响。特别是对生态敏感目标,如果不加注意,影响将更为突出。4、陆生生态影响:(1)破坏植被,造成植被数量、覆盖率、生物量、生产力的减少,改变了绿地 调控环境质量的能力。(2)扰动土壤和破坏植被将造成新的水土流失。(3)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而产生一定的生态影响。(4)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对野生动物生境和活动产生影响。(5)占用土地改变了土地利用结构,对农业生

14、产的影响。(6)废石堆放将占用土地,破坏植被,还将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滑坡等地质灾 害。(7)破坏植被,占用土地,废石堆放等还对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植被f水土流失f地质灾害f动物f农业f废石堆放f景观f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 +风险)( 7+2)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1)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生态环境影响: 大量的地表剥离、 挖填方将会破坏地表植被, 加剧水土流失。 保护措施:做好施工规划,划定弃土弃渣点和施工范围,减少施工影响、尽量少 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和土壤; 施工结束后对于临时占地和临时便道等破坏区, 及 时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 2)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和治理措施运营期的

15、主要生态影响是采煤沉陷及沉陷引发的地下水的漏失对自然植被和 农作物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地表沉 陷引发的建筑物破坏和居民搬迁等社会环境影响。 治理措施:对沉陷土地的恢复按照因地制宜、 适林则林、 适耕则耕的原则进行土 地恢复;对无法恢复的基本农田,做到 “占补平衡 ”,对受影响的农户进行经济补 偿;对搬迁地进行迁入地的承载力分析;对地质灾害要开展地质灾害评价工作, 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6、主要生态保护措施科学选址,控制用地面积,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对受损生态系统及时予 以恢复或重建, 避开生态敏感保护目标或在井工开采中留设井下保护煤柱; 占用 农田、林地要

16、办理相关手续, 并进行经济补偿, 占用基本农田或使基本农田丧失 功能的,要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 “占一补一 ”,做到基本农田的占补平衡。生产营 运期坚持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所要求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与监测计划, 制定 搬迁规划, 造成地表沉陷的要及时予以补偿和恢复或搬迁居民; 容易引发地质灾 害的,需进行地质灾害评价,并采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1)做好施工场地规划,划定弃土弃渣点和施工范围,减少施工影响、尽量少 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和土壤。(2)施工结束后对于临时占地和临时便道等破坏区,按照土地复垦规定及时进 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工作。运营期的生态保护措施:(1)对受影响的村

17、庄采取加固、修复、搬迁或留设保护煤柱相结合的措施。 (2)地质灾害的影响和防护:设保护煤柱、打防滑桩、挡土墙等工程措施,同 时采取植物护坡、周围设置排水沟等综合整治措施。(3)对沉陷区的生态保护措施:受地表沉陷影响的土地采取因地制宜、适林则 林、易耕则耕的原则进行土地的恢复, 无法恢复的基本农田做到占补平衡, 并对 受影响的农户进行补偿。7、项目周围农田保护措施 地面各项目设施的建设应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尽最大可能避开农田区;施工 建设期的各类临时占地选址尽可能避开农田区; 确需占用农田的建设应尽保护土 壤层,项目建设时先将表层土壤剥离,堆放保存好,用于低产田的改造、或破损 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或

18、重建; 保护水保设施, 防止发生水土流失; 保护农田水利 设施。8、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对影响范围内的居民主要影响有: (1)塌陷对居民住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 (2)采空区及塌陷或煤矸石淋沥影响地下水水质与水量,进而对取用当地地下 水居民饮水的影响,包括水量的减少和水质的污染;( 3)由于堆放煤矸石自燃或爆炸而影响居民的安全、 污染居住区环境空气质量;(4)作业场或工业场地布置不合理而导致居民区噪声的污染。( 5)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对居民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尽可能减免对村庄的不利影响,可考虑采取的措施: (1)对开采境界内的居民实施搬迁; (2)对于处在开采边界处的居民区,可先划为禁采

19、区。(3)设置维护带煤柱和防水煤柱。(4)铺设供水管线,提供自来水。(5)井场、工业场地、运输道路等远离居民区布设。(6)距离居民区较近并可能造成空气与噪声污染的,可采取洒水抑尘、控制车 辆通行时间,井场、工业场地采用低噪声设备或采取隔声等措施。八、地下水1、相关概念 矿井水:在煤矿建设和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并从井下抽排到地面的水,包括 井下涌水、井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露天煤矿疏干水:在露天煤矿剥离和开采过程中 (或提前),产生的煤矿排水。 露天煤矿矿坑水:在露天煤矿剥离和开采过程中,由地下涌入或地表汇入采 坑内的积水。2、地下水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从区域水文地质(岩性,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质构造、采煤导水裂隙带 发育高度等方面,结合开采区已有矿井采煤后对地下水的影响评价和项目的实际 地质条件, 综合分析其环境影响, 特别是对顶板或底板较为敏感的含水层、 岩溶 区、地下溶洞等,提出相应的措施。不断的抽采地下水,影响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影响周围的居民生活用水; 煤矸石的堆放场所产生的渗滤液可能污染地下水;抽采地下水易形成地下 “漏 斗”。3、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对煤层顶板或底板为敏感的含水层, 可以采取划定禁采区的办法减缓其影响; 对井田采区或地下巷道毗邻导水断层和河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