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精_第1页
致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精_第2页
致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精_第3页
致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精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致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刘训忠朱龙刘亚萍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农村路线、方针和政策 ,围绕新农村建设任 务,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高点定位,攻 坚克难,扎实举措,开拓创新,全市现代农业建设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的发展成效1、农村经济稳步增长。一是农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全市农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18.6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6.18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 30.37亿元。二是农民收 入增幅提高。全市农民人平纯收入从 2005年的3501元增加到2009年的6302元。 三是主要农产品总量快速增加。2009年,全市种植优质稻112万亩

2、,实现粮食总产50 万吨。发展棉花、苎麻、柑橘等作物 48万亩种植蔬菜28万亩,油料作物45万亩。 出栏生猪80万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2万吨。2、农业产业化建设大步迈进。一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全市建立了以共华、 草尾、泗湖山等乡镇为重点的优质稻基地;以三眼塘、新湾、南嘴等乡镇为重点的 优质柑桔生产基地;以四季红、阳罗等乡镇为核心区的西瓜生产基地 ;以中晶、富 运、金隆、金土地等万头养殖场为重点的生猪养殖基地;以黄茅洲、共华、南大等乡镇为重点的优质麻基地。二是规模经营迅速起步。全市发展了一大批畜禽养殖专 业户,规模经营效益明显;全市各乡镇发展了生猪养殖、稻谷加工等农产品生产流通 协会80多家,

3、有效促进了特色产业区域的形成。三是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全市 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3475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有54家,有1家国家 级龙头企业和9家省级龙头企业,卢青年米业、泰格林纸集团、明星麻业、洞庭珍 珠等龙头企业分别带动了优质稻、杨树、芦苇、苎麻、珍珠等产业的快速发展。3、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一是基础项目投入持续增长。农田、农机、水利、交通、电力、能源、扶贫开发、农业科技等基础性投入逐年增加 ,全市乡村公 路建设快速发展,农村电网改造稳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成效明显,林业生产退耕还林任务指标全面落实,农村能源实现了跨越发 展。二是农业科技水平

4、不断提升。中高档优质稻品种迅速推广,水稻优质率稳步提高,畜禽产品品改全面推进,全市生猪、家禽等主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机械 化得到普及,新型农机具大力推广。三是农业保护体系逐步健全。农业、林业、渔 政、水政、农机等严格行业执法,严厉打击了各类坑农、害农以及破坏农业资源和 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4、农村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一是农村税费改革继续深化。取消了农业税 ,粮 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全面落实。二是村级区划调整工作顺利完成。 全市402个行政村合并为208个村,村干部人数减少800多名。三是涉农收费监督 管理加强。市乡村涉农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执行,农村中小学收费、一事一议”筹

5、资 筹劳等实行全面动态督查,切实维护了农民权益。四是土地经营机制不断创新,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五是农村金融信贷改革步伐加快,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 业产业化建设的信贷投入逐年增加。二、狠抓的五项工作1、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一是重点发展粮食生产。2009年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2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10亿斤,我市连续2 年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二是积极发展优势产业。经济作物增幅较 快,2009年发展棉花、苎麻、柑橘等作物48万亩,种植蔬菜25万亩,油料作物45万 亩。畜牧水产业趋稳向好,出栏生猪69.7万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1.96万吨。三是 大

6、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市在建立100万亩优质稻、40万亩双低油菜、7万亩柑桔、 28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基础上,今年着力开发3000亩艾青大蒜香葱、草尾1200亩辣椒、泗湖山村200亩苦瓜、杨梅山村 1200亩豆角、新湾南洲村湘土农业、紫红洲村冬瓜、蒿北村茄子、南部柑桔品 改、新湾三眼塘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基地。同时积极开展了高产示范创建,在草尾、共华、阳罗、南大建立了四个部级万亩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在共华、泗湖山办好了两个油菜和棉花高产示范片,各乡镇均建立了以乡镇一把手为工作责任人的 1000亩粮食高产示范片。2、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重点

7、发展好了以 三品”农业(无公害、绿色、有机为主的标准化生产,并 进一步完善好了水稻、辣椒、油菜、柑桔、蔬菜、西瓜等10项沅江地方标准,目前全市标准化生产面积已达150万亩。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巩固完善了城 区蔬菜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白泥湖蔬菜基地农产品检验检测,并相继启动主要乡镇农贸市场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三是完善以蔬菜为主的农产品市场准入。2006年11月我市在城区启动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四年来重点抓好了湘北蔬菜批发市场、 湘北农贸市场、西区菜场、金富城农贸市场、百惠超市、福润家超市等以蔬菜为主 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大力推行了不合格产品退市制度和销毁制度,从源头上确保了农 产品质量安全。

8、四是全力拓宽放心菜标识徽使用领域。以白泥湖蔬菜基地的放心菜 标识徽为样板,相继在沈家湾蔬菜基地、杨泗桥蔬菜基地、杨梅山蔬菜基地尝试放心菜标识徽使用,标识徽在城区的覆盖率达到了 40%以上。3、积极培育新型产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水平。一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今年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申报益阳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9家,益阳市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51家,建立各类基地326万亩,带动农户11万户。二是加快推进土地流 转。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0万亩,流转率达36%,涉及流转农户42406户。三是大力发 展专业合作组织。今年新成立

9、沅江市诚立农机经销服务专业合作社” 沅江市天赐蜂业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家,新发 展成员1728人。4、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一是抓好新技术新良种的推广 普及。严格按照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良种、节本增效技术 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为重点,推广好了以农业标准化技术、三品”农业技术、乡 村清洁工程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技术、沃土工程技 术、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等为主的10项农业新技术。二是抓好农技推广体系建 设。强化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将基层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纳入了有序轨 道。重点加强了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人员的补充

10、,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 水平与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抓好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近 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通过开展阳光工程”农村劳动转移培训、新型农 民科技培训、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训、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绿色认证培训、科 技示范户和农民代表为主体的培训,共培训农民近10万人,有效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 有效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5、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优化农业发展环境。一是加强农村道路建 设。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步伐,逐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全 面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解决农村行路难”和农产 品、生产生活资料进出难问题。近年来,全市累计硬化村级公路上1000公里。二是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坚持 小型为主、户办为主、效益为主”的建设思路,积极实施 安全饮水工程和治水兴村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工程蓄水,扩大有效灌面,切实解决群众 安全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