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逆向思维”在运动学中的应用众所周知,在物理现象中存在着许多可逆关系,这些可逆关系为我们运用逆向思维解题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因此,在物理学习中,要务必十分注意物理现象中的可逆关系;在解题中,要善于利用这些可逆关系进行逆向思维来解问题。如果把匀加速直线运动逆过来看,就是匀减速运动;把匀减速直线运动逆过来看,就是匀加速运动。所以,可以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匀减速运动与匀加速运动规律的共性,将匀减速运动视为反方向的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运动的匀加速运动加以处理或将匀加速运动视为反方向的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运动的匀减速运动加以处理,往往可使问题得到简化。尤其是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很多推论可以直接应
2、用。因此如果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末速度为零,则应用逆向思维就可以看作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所有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就可以应用了。使用要注意:要使逆过来后的运动与逆过来前的运动位移、速度、时间具有对称性,必须保证逆过来前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均要相同。例1运动着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5s停止,试问它在制动开始后的1s内、2s内、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多少?图1解析:如图1把汽车从的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逆过来转换为从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等效处理,由于逆过来前后,加速度相同,故逆过来前后的运动位移,速度时间均具有对称性。所以所以例2.火
3、车刹车后经过8秒钟停下,若它在最后1秒内通过的位移是1米,求火车的加速度和刹车时火车的速度。解析:本题若沿正向思维的思路来解,将是十分繁琐的,不过若倒过来考虑,将火车的运动逆时间顺序倒推过去,则刹车过程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逆过程,最后1秒通过的位移就变成了匀加速运动的最初1秒通过的位移,火车刹车时的速度就变成了匀加速运动末速。由运动学公式,易得,。例3.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平面上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若此物体在最初5秒钟经过的路程与最后5秒钟经过的路程之比为11:5,则此物体一共运行了多少时间?解析:若依据匀变速运动规律列式,将会出现总时间t比前后两个5秒的和10秒是大还是小问题:若t10秒,将时间分为前5秒和后5秒与中间的时间,经复杂运算得再得出t=8秒的结论。若用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处理,求解将会简便得多。视为反向的初速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则最后5秒通过的路程最初5秒通过的路程由题设即解得运动时间t=8秒。例4.如图2所示,一物体由斜面底端上滑到顶端恰好静止,历时,则它从斜面中点到顶端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图2解析:本题若按常规思维,物体沿斜面向上作匀减速来处理,求解难度较大。但若将运动反演,也就是用逆向法来思考就显得非常方便;这是因为反演后它是一个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斜面长为s,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为t,从顶端到斜面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科技行业甲基四氢苯酐的财务分析与发展趋势
- 2025年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2025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湖南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恶性高热课件
- 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 真空灭弧室基本知识课件
- 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 川教版四年级(上、下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及教学计划附安全知识
- 05临水临电临时设施安全监理细则
- 工龄认定文件
-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 采购入库单模板
-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及答案
- GB/T 36800.2-2018塑料热机械分析法(TMA)第2部分:线性热膨胀系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