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物理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7)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 1、如图,一质量为 m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 30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 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斜面垂直,则 ()() A. 滑块不可能只受到三个力作用 B. 弹簧不可能处于伸长状态 C. 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 D. 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 -mg 【答案】D D 【解析】弹簧与斜面垂直,所以物体要静止在斜面上必须受斜面的摩擦力, 这样才能平衡重 力沿斜面的分力,有摩擦力则必有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弹簧不知是伸长、压缩还是原长, 所以 D D 正确。 2 2、( 20182018 福建

2、省三明市宁化一中阶段考试)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圆形容器的中心 O 点分别以水平初速度 Vi、V2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最终它们分别落在圆弧上的 A点和 B点,已知OA与 OB互相垂直,且OA与竖直方向成 a 角,则两小球初速度之比为( ) 2 【答案】C C 【解折】由几何关系可知A的竖直位移水平位移久沪土血釘B的竖直位移畑眾 ( 90t 解得旳 r 慎 F JJJ fp= lanatana .故选 C. Y 均 xBVh 3 3、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 h,h,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 4545和 37 37 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卩。质量为m

3、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 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 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 ( (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 sin37 sin37 = 0.6 0.6 , cos cos 37 37 =0.8)0.8)。则()() 6 A.A. 动摩擦因数卩=_ C. 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mgh 3 D.D. 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L gL g 【答案】ABAB K解折】对滑草车从墟顶由劉t滑下到底端静止的全过亀 緡吨型-遁弊斗P血灯 h -pn啄疔sin卯=5 解得尸匚选I页扛正确,齊经过上段滑道竝程,根据动能 /; l2h 定理得,mgh-屮吗蓟討外si

4、n 45a = 2辭,解得v- V ?,选珈B正确;载人滑草车 A. tanA. tan a /sin a a B. cosB. cos C. tanC. tan B.B.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 3 克服摩揀力做功为加也选项匚错误;裁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如速度犬小为a= Mgsiii 37 /imgcos 37 3 m =u35g庚选项劲错误。 4 4、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 M N两点各放有一带电荷量分别为+ q和+ 2 2q的完全相 同的金属球A和B,给A和B以大小相等的初动能 Eo(此时初动量的大小均为 po),使其相向 运动刚好能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碰后返回MN两

5、点的动能分别为 E和E2, 动量的大小分别为 pi和p2,则( ) /Q . 77TTT711TnTTT7TTTT M N A. Ei= E2 Eo, pi = p2 po B. Ei = E2= Eo, pi = p2= po C. 碰撞发生在 MN中点的左侧 D. 两球同时返回 M N两点 【答案】ADAD 【解析】金属球/和丧发生碰撞时电荷量会平均分配,则化用力变犬经历相同的位移,做功增梦,所 臥有又p= &呱,可得黑=期知 因两球质量相同,受力相同故加速度相同,两球同时 返回胚N两点。选项A、D正礁。 5 5、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电路研究电压的变化 U与电流的变化 I的关系,电流表

6、、电压表 均为理想电表,D为理想二极管,C为电容器闭合开关 S S 至电路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结果发现电压表 M M 的示数改变量大小为 U,电压表 V2V2 的示 数改变量大小为 U2,电流表?的示数改变量大小为 I,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眉 一p - 1 I - II I - I) e 4 A.A. U 1的值变大 I B.B. 竺 的值不变,且始终等于电源内阻 r I C.C. 电压表 V Vi的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 5 变大 I D.D. 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带电荷量减少 【答案】BCBC 【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左移动一小

7、段距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电路 总电流减小,电阻 R两端电压和电源内电压之和 S+ U减小,电压表 Vi的示数U增大,且 AU1 AUR1+A Ur Ui + Ur = U, 一1 = - L = R+ r,不变,选项 A A 错误;电压表 V V2的示数改 心I 心I UU = r,不变,选项B正确;电压表 M的示数与电流表 的示数之比 5 = R,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 R变大,选项 C C 正确;电容 I E E S S 器的电容 C C= 2 2 不变,选项 D D 错误. 4n:kd 6 6、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

8、, 两铜片P、Q分别与 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 圆盘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 B中。圆盘旋转时,关于流过电 A.A. 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恒定,则电流大小恒定 B.B. 若从上向下看,圆盘顺时针转动,则电流沿 a到b的方向流动 C.C. 若圆盘转动方向不变,角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则电流方向可能发生变化 D.D. 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 2 2 倍,则电流在 R上的热功率也变为原来的 2 2 倍 变量大小为 Ub= U , 5 【答案】ABAB6 【解析】将圆盘看成无数幅条组成,它们都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根据右手定则可知圆盘上感应电流从边缘流向中心,则当圆盘顺时针 (

9、俯视)转动时,流过 1 2 电阻的电流方向从 a到b, B B 对;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感生电动势 E= BL= BL w , I 2 7 7、如图为玻尔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画出的氢原子能级示意图, 一群氢原子处于n= 4 4 的激发态, 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下说法符合玻尔理论的有 ( ) 0 -0.S5 -1.5) -3.40 - - 13.fi A.A. 电子轨道半径减小,动能增大 B.B. 氢原子跃迁时,可发出连续不断的光谱线 C.C. 由n= 4 4 跃迁到n= 1 1 时发出光子的频率最小 D.D. 金属钾的逸出功为 2.21 eV2.21 eV,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光

10、谱线有 4 4 条 【答案】ADAD 【解析】氢原子从第4能缰向低能级舐迁时,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动能増大,电势能 减小,故人正确,育魏间舐迁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生则氢原子砥迁时,发 出不连续的光谱线,故B错误;由Q4跃迁到遷二1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圮发出光子的频率最犬,故C 错误;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可以放出6条光谱线,能量大于2.21 eV的光谱纟賄4 条,故D正确. 8 8、如图所示,空间同一平面内有 A B、C三点,AB= 5 5 m m, BC= 4 4 m m, AC= 3 m3 m. A C两点 处有完全相同的波源做简谐振

11、动,振动频率为 1 360 1 360 Hz Hz ,波速为 340 340 m/s.m/s.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A. 两列波的波长均为 0.25 m0.25 m B.B. B、C间有 8 8 个振动减弱的点 C.C. B B 点的位移总是最大 D.D. A、B间没有个振动加强的点 3 恒定时, I大小恒定, 3 大小变化时,|大小变化,方向不变,故 A A 对,C C 错;由 P= I2R= B2L4 2R 4( R+ r)2 P变为原来的 4 4 倍,D D 错。 3 变为 2 2 倍时, 7 E.E. 振动减弱点的位移总是为零8 【答案】ABEABE 【解析】由入=/ = 0

12、.25 m0.25 m 知,A A 正确;只要到两振源的路程差为半波长奇数倍的点就是 振动减弱点,两波源到 BC上的点的位移差从 1 1 m m 逐渐增大到 3 3 m m,因此在B、C间有 8 8 个振 动减弱点,B B 正确;B点到两振源的路程差为 1 1 m m,为波长的整数倍,处在振动加强点上, 但只是振动的振幅增大,不是任意时刻位移都最大, C C 错误;从AB上的点,到两振源的路 程差从 0 0 到 3 3m m,因此有多个振动加强点, D D 错误;振动减弱点的振幅为两振源振幅的差, 因此振幅为零,故位移总为零, E E 正确. g=10m/s=10m/s2。试求: 【解析】当抄为如度时旳= 当砂0度时,H 尸2/叭可知物体运动中受摩據阻力,且在水平面做匀籀速直纟嶷动。 4 设摩播因数为佝此时摩攜力犬小为閣啖换速度大小为畤 由运动学有程 删=2昭询 (2 2)对于任意角度,根据动能定理可得,物体对应的最大位移 x x 满足的关系式:二、非选择题 如图(a)所示,一物体以一定的速度 V0沿足够长斜面向上运动,此物体在斜面上的最大位 移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如图 (b) 所示。 设各种条件下,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动摩擦因数均不变, (1) 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及物体的初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