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采集及报警系统的设计_第1页
温度采集及报警系统的设计_第2页
温度采集及报警系统的设计_第3页
温度采集及报警系统的设计_第4页
温度采集及报警系统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题】 温度采集及报警系统的设计 【作者】曾 聪 【关键词】 单片机  LM331  热敏电阻  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 【指导老师】孙艳菱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正文】1.前 言1.1温度采集报警系统的设计背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社会中对温度的采集和控制不仅应用工厂生产也应用于酒店、厂房以及家庭生活中。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如:在温度要求极其严格的生产厂房,温度极小变化便可能对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及时采集温度并提供温度数据值,使人们能够对温度做及时调整的电路。

2、而温度采集报警系统的设计就是对所处不同环境下温度值的采集和处理,当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提供报警,同时也可以通过按键让人们能够及时调整、改变温度而达到所需值,从而使温度能够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在目前众多的单片机测温电路中,对温度的采集信号的处理多采用A/D转换器模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再交由单片机处理、执行。但传统的A/D转换器在数据长距离传输、精度要求高、资金有限的场合下明显受限,而且电路接口复杂 。本设计中提出的是一种将由V/F转换器来代替A/D转换器,通过利用单片机内部的两个定时器/计数器的协调工作,测量频率的方法来测量温度值。1.2 温度采集报警系统设计的现实意义在

3、现实生活中,温度采集报警系统是用于对温度进行采集和监控常见的电路,传统的温度采集报警系统电路多由A/D转换器作为主要芯片。虽然A/D转换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利用A/D转换技术制成的各种测试仪器因其测量结果准确而受欢迎,但是在一些要求数据长距离传输、精确度较高的场合,采用一般的A/D转换技术就有诸多不便,这时可使用V/F转换器代替A/D器件 。V/F转换器是把电压信号转变为频率信号的器件,有良好的精度、线性度和积分输入特点。此外,它应用简单,对外围元件要求不高,环境适应能力强,转换速度不低于一般的双积分型A/D器件,而且价格便宜、接口电路简单。所以本次设计使用V/F转换器芯片构成温

4、度采集报警系统。这样即可以依靠单片机的可靠性和极高的性价比,也可能使电路简化。1.3 温度采集报警系统的功能单片机温度采集报警系统是利用热敏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由热敏电阻构成分压电路采集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通过电压/频率转换芯片转换成一定频率的方波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并经输出驱动电路显示于共阳极数码管。系统采用热敏电阻增加了采集温度的范围,同时该系统还具有超温报警和自动控制功能。除此之外,考虑到测控会用于工业生产当中,可靠性要求比较重要,并要具有抗干扰能力和避免、消除干扰的能力,以保证系统平稳工作。2. 系统总体分析2.1  设计思路及总体框

5、图本系统设计思路是:首先由热敏电阻采集温度信号,再把其通过电压频率转换器转换为一定频率的方波信号,最后再交由单片机进行频率测量和数据处理,把处理得到输出值送LED数码管显示。系统中采用了热敏电阻,所以其测温范围比较大,此外还有看门狗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启动电路等。系统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总体框图系统中选用单片机AT89C51担任中央处理器,选用LM331作为电压/频率转换芯片,选用MAX813L构成看门狗电路。2.2  AT89C51单片机的性能及应用单片机是早期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的直译,它反映了早期单片

6、机的形态和本质。然后,按照面向对象,突出控制功能,在片内集成了许多外围电路及外设接口,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结构,发展成microcontroller的体系结构,目前国外已普遍称之为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鉴于它完全作嵌入应用,故又称为嵌入式微控制(Embedded Microcontrolle)  。 大多数单片机采用哈佛(Harvard)结构体系,即数据存储空间与程序存储空间相互独立的结构体系 。它不同于一般通用计算机系统结构,即程序和数据共用一个空间的冯诺伊曼(Von Neumann)结构。AT89C51单片机

7、温度测控仪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采用双列直插封装(DIP),有40个引脚。该单片机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与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和引脚设置兼容 。其主要特征如下:8位CPU内置4K字节可重复编程Flash,可重复擦写1000次完全定态操作:0Hz24Hz,可输出时钟信号128B的片内数据存储器32根可编程I/O线2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有6个中断源,可编为两个优先级一个全双工可编程串行通道具有两种节能模式:闲置模式和掉电模式值得注意的是,P0、P1、P2、P3口作为普通I/O口使用时都是准双向口结构,其输

8、入操作和输出操作本质不同,输入操作是读引脚状态,输出是对锁存器的写入操作。当内部总线给口锁存器置0或1时,锁存器中的0、1状态立即反映到引脚上。但在输入操作时,如果锁存器状态为0则引脚被钳位0状态,导致无法读出引脚的高电平输入。因此,准双向口作为输入口时,应先使锁存器置1(称之为置输入方式)再将其读入到引脚里 。例如:要将P1口的状态读入到累加器A中,应执行以下两条指令:MOV P1,#0FFH ;P1口置入方式   MOV A, P1 ;读P1口引脚状态到A    另外,I/O口的端口自动识别功能,保证

9、了无论是P1口(低8位地址)P2口(高8位地址)的总线复用,还是P3口的功能复用,内部资源自动选择而不需要用指令进行状态选择。3. 硬件电路设计3.1 电路原理图及其工作原理硬件电路图如图3.1(见附录A)所示,本系统采用AT89C51作为控制芯片,由热敏电阻的分压电路进行温度信号的采集并转换为电压信号,通过由芯片LM331及CBB型电容、电阻构成V/F转换电路,把电压信号转换为一定脉冲的频率信号输出。再通过单片机AT89C51进行数据处理后,一方面,把温度值通过四位动态数码管显示出来,当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数码管显示“FFFF”,同时使P1.7变为高电平,从而驱动蜂鸣器报警

10、。另一方面,通过开关K2、K3、K4的开关闭合情况来控制可控硅Z0409(Q8 、Q9)的通断,来驱动电机的工作使温度升高或者降低(图中由D1、D2发光二极管的亮、暗来代替)。图中图中K11、K22、K33分别接单片机的P1.1、PI.2、P1.3, L、H接单片机的P2.1、P2.2。 图3.1 电路原理图3.2 输入电路的设计3.2.1 热敏电阻的介绍及阻值温度的转换原理3.2.1.1 热敏电阻的介绍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PTC)和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

11、eff1Cient)是指在某一温度下电阻急剧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现象或材料,可专门用作恒定温度传感器。该材料是以BaTiO3或SrTiO3或PbTiO3为主要成分的烧结体,其中掺入微量的Nb、Ta、Bi、Sb、Y、La等氧化物进行原子价控制而使之半导化,常将这种半导体化的BaTiO3等材料简称为半导(体)瓷;同时还添加增大其正电阻温度系数的Mn、Fe、Cu、Cr的氧化物和起其他作用的添加物,采用一般陶瓷工艺成形、高温烧结而使钛酸铂等及其固溶体半导化,从而得到正特性的热敏电阻材料 。其温度系数及居里点温度随组分及烧结条件(尤其是冷却温度)不同而变化。NTC热敏电阻NTC(Ne

12、gative Temperature Coeff1Cient)是指随温度上升电阻呈指数关系减小、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现象和材料。该材料是利用锰、铜、硅、钴、铁、镍、锌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进行充分混合、成型、烧结等工艺而成的半导体陶瓷,可制成具有负温度系数(NTC)的热敏电阻。它的电阻率和材料常数随材料、成分比例、烧结气氛、烧结温度和结构状态不同而变化。现在还出现了以碳化硅、硒化锡、氮化钽等为代表的非氧化物系NTC热敏电阻材料 。3.2.1.2 阻值温度的转换原理本系统中使用NTC热敏电阻,当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热敏电阻的阻值温度特性曲线是一条指数曲线,非线性

13、度较大,因此在使用时要进行线性化处理。线性化处理虽然能够改善热敏电阻的特性曲线,但比较复杂。热敏电阻特性曲线如图3.2所示。为此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把温度与阻值作线性处理,以简化计算。热敏电阻的应用是为了感知温度,当给热敏电阻通过恒定的电流时,测量电阻两端就得到一个电压,然后通过公式式(3-1)求得温度值 :                       

14、0;                                                 

15、0;                               式(3-1)其中的参数如下:T: 被测温度; :与热敏电阻特性有关的温度参数;K:与热敏电阻特性有关的系数 :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    图3.2

16、0;热敏电阻的特性曲线根据这一个公式,则可以计算出热敏电阻的环境温度,即被测温度,这样把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转换成为电压随温度变化的关系。3.2.2 V/F转换器芯片LM331的工作原理本系统中使用的V/F转换芯片是LM331。LM331是美国NS公司生产的性能价格比较高的集成芯片,可用作精密频率电压转换器V/F 转换器、线性频率调制解调、长时间积分器及其他相关器件。LM331的动态范围宽达100dB,工作频率低到0.1Hz时尚有较好的线性度,数字分辨率达12位。LM331的输出驱动器采用集电极开路形式,因此可通过选择逻辑电流和外接电阻来灵活改变输出脉冲的逻辑电平,以适配TTL、DT

17、L和CMOS等不同逻辑电路。LM331可工作在4.0V40V之间,输出可高达40V,而且可以防止VCC短路。该转换电路线性良好,抗干扰能力强,输出范围在10Hz10kHz以上,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测量范围。LM331的内部电路组成及其与外部器件构成V/F变换电路如图3.4  所示。LM331内部由输入比较器、定时比较器、R-S触发器、输出驱动管、复零晶体管、能隙基准电路、精密电流源电路、电流开关、输出保护管等部分组成 。LM331主要管脚功能如图3.3所示:RC:参考电流输入端;CO:电流输出端;FO:频率输出端;CI:电压输入端;HR:阀值  &

18、#160;   图3.3  LM331引脚图 图3.4  LM331的内部电路组成外接电阻 电容 和定时比较器、复零晶体管、R-S触发器等构成单稳态定时电路。当输入端 输入一正电压时, 输入比较器输出高电平, 使R-S 触发器置位,Q输出高电平,输出驱动管导通,输出端 为逻辑低电平。同时,电流开关打向右边,电流源 对电容 充电。此时由于复零晶体管截止, 电源Vcc也通过电阻 对电容 充电。当电容 两端充电电

19、压大于 的 时比较器输出一高电平,使R-S触发器复位,Q端输出低电平,输出驱动管截止,输出端 为逻辑高电平,同时,复零晶体管导通,电容 通过复零晶体管迅速放电,电流开关打向左边,电容 对电阻 放电。当电容 放电电压等于输入电压 时,输入比较器再次输出高电平,使R-S 触发器置位,如此反复循环,构成自激 。由此可见,自激频率不仅与 、 、 、 、 有关,而且与输入电压 也有关系,其中 由内部基准电压源供给的1.90 V参考电压和

20、外接电阻 决定, 。如果 、 、 、 和 的大小确定,则输出频率 与输入电压 成正比关系,从而实现V/F变换 。其转换关系式如式(3-2)所示:                            式(3-2)3.2.

21、3 V/F转换器与AT89C51接口电路的设计 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如图3.5所示,把频率信号接到单片机的P3.4( )脚,同时使 工作在计数器状态, 工作在定时器状态,当定时结束时可以得时定时时间T内采集到的脉冲个数N,利用公式 计算出频率值。 图3.5  V/F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该系统中考虑到成本及性价比,选择了LM331型V/F转换器,为了提高精度及系统的稳定性,LM331的外围电路元件均采用低温度系数元件,电阻采用金属膜电阻,电容采用CBB电容器。由LM331的特性可知,频率信号输出由式(3-3)确定 

22、60;                            式(3-3)由原理图中所给的参数得, ,式中 ,由 的变化计算出对应的 ,再代入 计算出逆向计算出 ,再根据 和温度间的关系计算出温度值。3.3 输出电路设计3.3.1 

23、;四位LED动态数码管显示电路的设计LED显示器是于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用来显示特定的显示器。7段数码管发光二极管使用灵活,简单方便,当有电流通过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就点亮;当电流消灭没有电流时,发光二极管就灭。发光二极管分为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所谓共阴极,既是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一起,接到地,这样当某个二极管的阳极加有高电平时,那个发光二极管就被点亮。同样。共阳极LED显示器。就是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接到电源正极。这样,当某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加有低电平,该发光二极管即被点亮 。常用7段数码管LED显示器,共阴极和共阳极结构如下图3.6所示: 图3.6

24、60;共阴极和共阳极结构通过a,b,c,d,e,f,g,dp各点和公共点的电位,就可以控制个发光二极管的亮暗,而不同的发光的亮暗组合就可以显示不同的数字(dp点是来表示小数点,在显示数字中不起作用)。比如,要显示“3”,则只需点亮a,b,c,d,g5个发光二极管,而其他均为暗,对于共阳极LED显示器来说,就是在这些引脚上输入高电平即可。LED显示器字符段码如表3.1所示:表3.1  LED显示器字符段码表 本设计中使用的是动态四位LED显示,使用单片机的P2.0P2.3脚输出的电压来控制三极管的通断,从而控制显示位的亮、暗。3.3.2 超温报警电路的设计 

25、;在本系统中,当温度超出预设值时,P1.7变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D3工作,三极管(Q6)的基极导通,从而使蜂鸣器BUZZER工作,产生报警信号。同理,当温度低于预设值时,蜂鸣器不工作。 报警电路图如图3.7所示: 图3.7 报警电路图3.3.3 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现代自动控制设备中,都存在一个电子电路与电气电路的互相连接问题,一方面要使电子电路的控制信号能够控制电气电路的执行元件,另一方面又要为电子线路的电气电路提供良好的电隔离,以保护电子电路和人身的安全。本设计的控制电路如图3.8所示:图中K11、K22、K33分别接单片机的P1.1、PI.2、P1

26、.3,通过开关K2、K3、K4的开关闭合情况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图中L、H接单片机的P2.1、P2.2,当温度过低时,可以通过K3来控制Q8的开启和闭合降低温度以达到所需值;同理,当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K4控制Q9的开启和闭合来增加温度达到所需值。(图中D1、D2来代表电动机控制温度) 图3.8 温度控制电路图3.4 电路原理图及印刷板的制作(1)使用Protel99SE进行电路板设计的第一步便是设计原理图,原理图决定了整个电路的基本功能,也是接下来生成网络表和设计印刷电路板的基础 。 在Protel99SE的初始界面下新建一个设计库,该数据库用

27、来管理项目。          进入设计库文件中的文件夹Document。 在Document文件夹中新建原理图文件和印制板文件。 打开原理图文件。 添加原理图文件库。 放置电路所需的各种元件,图件,网络标号等元器件。 对原图元件进行布局,布线,构成一个完整的原理图。 编辑和调整。然后进行输出存档。 打印或建立报表。(2)用PCB系统设计PCB板分以下7个步骤 :有关参数的设置。设定自动布参数、自动布线参数、板面参数

28、等。PCB板尺寸设计。在禁止布线层上,沿着设计的PCB画边框线,即指定自动布局的范围。同时,在上层板面(即元器件面)沿禁止布线层的边框图线放置铜线。布局分为:手工布局和自动布局。手工布局,首先载入SCH生成的网络表,通过手工移动元器件PCB板上的排列位置实现布局。移动元器件是最好打开网络连接显示,这样就能观察到相邻元器件连线的疏密。自动布局,PCB系统环境提供自动布局功能完成元器件放置,但在细节处最好使用手工调整。布局时要求相互间连线多的元器件应该就近放置;相互间可能造成干扰的元器件应远离:功率器件应考虑散热空间。自动布线。布线就是在两个元器件引脚之间放置覆铜连线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通过手工完

29、成,也可以自动进行。在进行自动布线之前,设计人员必须先设计好布线参数,定义布线规则。如果不适当,可能会导致自动布线失败,即布线的成功率不高,所以这一步要特别注意。板面字符调整。为了使设计的PCB板美观,并且安装焊接元器件方便,应将元器件的名称。设计值的字符参数移至元器件框外。大小合适且字符不想重叠。将经过DRC检查无误,且版面字符调整好的PCB设计图存盘、输出、制版。经过设计制作的印刷板电路图如3.9所示(电路原理图见附录A): 图3.9 印刷板电路图3.5 电路板的焊接与调试当电路板腐蚀出来后,先检查,然后打磨,再搽上松香水。就可以开始按原理图焊接了。焊接时要注

30、意虚焊和短路情况出现。焊接是要先焊单片机的主电路,以便于对各部分电路的测试。当焊完一部分子电路后,要先输入子程序进行检测,看是否有输入或输出。焊完后,就可以进行电路总体性能测试了。3.6 系统扩展和干扰问题的探讨3.6.1 软件方面习惯于将不用的代码空间全清成“0”,因为这等效于NOP,可在程序跑飞时归位。在跳转指令前加几个NOP,目的同。在无硬件WatchDog时可采用软件模拟WatchDog,以监测程序的运行。涉及处理外部器件参数调整或设置时,为防止外部器件因受干扰而出错可定时将参数重新发送一遍,这样可使外部器件尽快恢复正确。通讯中的抗干扰,可加数据校验位,可采取3取2

31、或5取3策略。在有通讯线时,如I2C、三线制等,实际中发现将Data线、CLK线、INH线常态置为高,其抗干扰效果要好过置为低。3.6.2 硬件方面注意地线、电源线的布线,一定不要交叉,防止短路。线路中加几个去耦电容。数字地和模拟地之间要分开。每个数字元件在地与电源之间都要104的电容。为防I/O口的串扰,可将I/O口隔离,方法有二极管隔离、门电路隔离、光偶隔离、电磁隔离等。做成双面板,这样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4. 软件设计4.1  软件系统设计部分4.1.1 软件功能分析整个系统的功能是由硬件电路配合软件来实现,当硬件基本定型后,软件的功能也

32、就基本定下来,从软件的功能不同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测量部分,它是整个测量控制系统的核心,专门用来测量和采集温度信号,为以后的数据处理起关键作用。二是执行部分,它是用来完成各种实质性的功能,如:显示、报警、控制等,每一个执行模块实现各自完成其相应的功能。本设计是根据系统的总体功能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测量和控制方法,然后进行编程设计的。4.1.2 程序设计方法程序总体设计是指从系统高度考虑程序结构、数据形式、程序功能的实现手法和手段。程序总体设计包括拟订总体方案、确定算法和绘制程序流程等。在总体框图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模型认真确定了具体算法和步骤,并演化成计算机能处理的形式,然后画出整个程序的

33、流程框图,如图4.1所示。程序设计过程中也注意软件的抗干扰处理,提高程序的可靠性。 图4.1 主程序框图4.1.3 初始化和工作方式选择程序的设计主程序设计:完成定时器 、 的初始化;开放CPU、 、 中断;循环调用显示子程序,等待定时中断。MSC-51对内部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始化(其工作方式如表4.1所示) :表4.1   MSC-51工作方式 1) 初始化步骤 :根据题目要求先给定时器方式寄存器TMOD送一个方式控制字,以设定定时器(计数器)的相应工作方式。根据实际需要

34、给定时器(计数器)选送定时器初值和计数器初值,以确定需要定时的时间和需要计数的初值。根据需要给中断允许寄存器IE选送中断控制字和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选送中断优先级字,以开放相应中断和设定中断优先级。给定时器控制寄存器送命令字,以启动或禁止定时器(计数器)的运行。2) 定时器(计数器)初值的计算在定时器模式下,计数器有单片机主脉冲经12分频后计数。因此,定时器定时时间T的计算公式为:                  

35、 T=(M-TC)×T计数(或TC=(M-T)/T计数)               式(4-1)在式(4-1)中,M为模值,和定时器的工作方式有关;T计数是单片机时钟周期的12倍;TC为定时器的定时初值 。若主脉冲为f=12MHz,由上式可得最大时间为 :方式0时: 方式1时: 方式2时:  、 时间常数设为100ms,选用定时方式1。计算公式是:定时时间(

36、0;)=(  的初值)×机器周期                 式(4-2) 的计数初值计算: TMOD的设置如图4.2所示: 图4.2  TMOD的设置由此所示:TMOD=01010001B=51H初始化程序如下:系统上电时,初始化程序将70h77h内存单元清零,P2口置0。ORG   0000HLJMP  MAINORG&

37、#160;  0003HNOPNOPLJMP  ERRORORG   000BHLJMP  T0INTORG   0013HNOPNOPLJMP   ERRORORG   001BHLJMP   T1INTORG   0023HNOPNOPLJMP  ERRORORG 0030HERROR:CLR EALJMP 0000HPUSH DPLPUSH DPLRETI4.1.4电压频率转换程序采用定时闸门计数方法测量脉冲频率。设定时(计数)器

38、0为定时方式,提供100ms的基准闸门时间 ,在10 (1s)期间,定时(计数)器1对外部脉冲进行计数,所获得的计数值m即为被测频率脉冲信号的频率。定时(计数)器1用来对外部脉冲计数,定时(计数)器0采用方式1,定时器状态由内部 控制启、停;定时(计数)器1采用方式1,计数器状态由 控制启、停,因此TMOD=01010001B=51H 的计数初值为: 程序如下:MSFC: MOV TOMD,#51H      MOV R0,#64H    

39、60;    10ms定时100倍的扩展  MOV TL1,#00H  MOV TH1,#00H  MOV TL0,#0F0H  MOV TH0,#0D8H              SETB P3.5   T1输入  JB   P3.5,$   等待T1引脚为低电平  SETB TR0  SETB

40、 TR1WAIT: JBC TF0,SECC  SJMP WAITSECC: MOV TL0,#0F0H  MOV TH0,#0D8H   DJNZ R0,WAIT  CLR TR1  CLR TR0  MOV 70H,TH1  MOV 71H,TH0  RET4.1.5 温度计算程序在温度计算公式中系数K是一个很小的数,为了计算方便,取放大256倍后的K值与 执行乘法运算,即256×K×VT。相乘后如果只取乘积的高8位,而舍弃其低8位,即可抵消K的256放大,得到

41、正确的结果。还有从热敏电阻的阻值温度特性可以看出,在+10+150的温度范围内阻值与温度的关系线性度较好。通常就把这个温度范围作为有效温度范围。当温度超出此范围时,数码管将全部显示为字母“F”。数码管的显示缓冲区的存储单元为内部RAM的72H75H,输入的电压 在累加器A中,扩大256倍后的K值为0XXH, 值为0YYH。程序如下:COMP: MOV B,#0XXH        扩大256倍后的K值送B      MUL AB  &#

42、160;          256*K*VT  MOV A,#0YYH         T0值送A,舍弃乘积低8位  CLR C  SUUB A,B             T0-K*VT  CJNE A,#0AH,COMP1   

43、;COMP1:JNC COMP4   温度低于10度,显示"F"      CJNE A,#97H,COMP2COMP2:JC COMP3   温度低于151度,显示"F"COMP4:MOV 72H,#0FH   超出有效温度显示"F"      MOV 73H,#0FH  MOV 74H,#0FH  MOV 75H,#0FH  SETB P1.7

44、  ACALL DISP            调用显示程序COMP3:RET4.1.6 显示子程序程序如下:入口:数据放于72H75HDISP: MOV R0,#72H      MOV R5,#0FEHDISP1:MOV A,R0      MOV DTPR,#TAB  MOVC A,A+DPTR  MOV P0,A  MO

45、V A,R5  MOV P2,A  LCALL DELAY  MOV  A,R5  JNB  ACC.3,DISP2  RL  A  MOV R5,A  INC R0  LJMP DISP1  DISP2: RETDELAY:MOV R6,#54HDL1:  MOV R7,#30HDL2:  DJNZ R7,DL2  DJNZ R6,DL1  RETTAB: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0FFH4.2  CPU抗干扰技术的设计 1.数字滤波数字滤波当干扰叠加输入信道的模拟信号时,使数据采集误差加大。特别当输入信道模拟信号较弱时,此现象更加严重。为了消除数据采集的误差,常用算术平均法、比较取舍法、一阶滞后滤波法和中值法,可根据信号和干扰的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