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_第1页
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_第2页
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1. 实验目的1)了解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原理。2)掌握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方法和表面张力仪的使用方法。2. 仪器与试剂0.02M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 0.100KCl标准溶液、 50ml比色管11支、移液管5ml 10ml各一支 、DDS-11电导率仪、超级恒温槽3. 实验原理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即指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形成胶束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由于溶液结构的变化导致溶液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如渗透压、浊度、光学性质、电导、表面张力等)发生转折性变化。在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与浓度的关系曲

2、线上,位于临界胶束浓度处出现转折点。这是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的实验依据。对于一般电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由电导率L,即电阻的倒数(1/R)来衡量,若所用的电导管电极面积为A,电极间距为l,用此管测定电解溶液电导,则式中:k是A=1m2 , l=1m时的电导,称作比电导或电导率,其单位为-1m-1 ;l/k称作电导率常数。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有下列关系:m=/cm为1mol电解质溶液的电导能力,c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浓度。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当溶液浓度很稀时,电导的变化规律也和强电解质一样;但当溶液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随着胶束的生成,电导率发生改变,摩尔电导急剧下降,这就是电导法测定CMC的依据

3、。本实验利用电导法和表面张力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的CMC值。4. 实验步骤打开超级恒温槽电源,将加热及泵开关扳向下,打开冷却水,将温度调至30C,并将装有0.02M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的试剂瓶放入水浴中,以使试样完全溶解,当溶液澄清后取出。在11支比色管中分别移取1.25、2.5、5.0、7.5、10.0、12.5、15.0、17.5、20.0、22.5、25.0ml 0.02M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分别配制0.001、0.002、0.004、0.006、0.008、0.01、0.012、0.014、0.016、0.018、0.02M的待测溶液,然后分成两组用皮筋扎起后放入恒温槽中恒温15分钟。打

4、开电导率仪开关,将低高周换向开关调向低周,预热15分钟。将电导池常数旋钮调至电导电极标明的数值。校正-测量换向开关调向校正,调节校正旋钮使仪器指针指向满刻度,然后把校正-测量换向开关调向测量档即可开始测量。用电导率仪由低到高的浓度顺序依次测定样品的电导率(注意,在测定每个试样前电导电极必须清洗并擦干)。测完后关闭电源及冷却水,并弃去被测液。以 mC作图得到CMC5. 数据处理实验记录浓度(mol/L)电导率(m/cm)浓度的开方(C1/2)摩尔电导率0.00135.80.031623358000.00270.10.044721350500.004125.80.063246314500.0062

5、05.80.07746343000.0082210.089443276250.012760.1000276000.0123270.109545272500.0143590.118322256430.0164040.126491252500.0184420.134164245560.024650立两直线方程得其横坐标为0.065,所以临界胶束浓度为0.004225mol/L误差分析:(4.225-8.1)*10-3/8.1*10-3=47.8% 误差较大。1.溶液配制浓度的准确度,影响 作m-C1/2 图,从而方程的确定受影响,产生误差。 2.读数存在一定的偏差。3.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电导率,过量无机盐使其灵敏度下降,故,配制溶液和清洗电极时应使用电导水。 六、实验注意事项 清洗电导电极时,两个铂片不能有机械摩擦,可用电导水淋洗,后将其竖直,用滤纸轻吸,将水吸净,并且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