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源岩评价方法_第1页
烃源岩评价方法_第2页
烃源岩评价方法_第3页
烃源岩评价方法_第4页
烃源岩评价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烃源岩评价方法烃源岩评价方法-之一之一王荣新盆地能否生烃?盆地能否生烃?生成了多少烃类?生成了多少烃类?是否值得勘探?是否值得勘探?有利区在哪儿?有利区在哪儿?总体思路总体思路残留地层展布、地震沉积相残留地层展布、地震沉积相露头、探井地层柱状剖面露头、探井地层柱状剖面区域地质资料区域地质资料重、磁、电、震资料重、磁、电、震资料露头、探井样品分析露头、探井样品分析烃源岩特征综合评价烃源岩特征综合评价资源量计算资源量计算指出有利生烃区,优选油气有利聚集区指出有利生烃区,优选油气有利聚集区有有效效烃烃源源岩岩展展布布烃烃源源岩岩厚厚度度有有机机质质类类型型有有机机质质成成熟熟度度烃烃源源岩岩生生烃烃

2、史史沉沉积积相相成成果果野外地质调查野外地质调查探井资料探井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区域地质资料生生烃烃热热模模拟拟结结果果油油气气岩岩对对比比有效烃源岩有效烃源岩资源分布资源分布有有机机质质丰丰度度二、二、 烃源岩评价标准烃源岩评价标准三、烃源岩分布三、烃源岩分布四、烃源岩静态地化特征四、烃源岩静态地化特征五、烃源岩动态地化特征五、烃源岩动态地化特征六、盆地资源潜力分析六、盆地资源潜力分析提纲提纲一、概述一、概述1、起源、起源 石油地质:石油地质:生生、储、盖、圈、运、保、储、盖、圈、运、保 无机成因无机成因 油气成因油气成因 早期成因(初次运移,成熟度)早期成因(初次运移,成熟度) 有机成因有机成

3、因 晚期成因晚期成因(深成变质作用)(深成变质作用) 2、概念、概念 生油岩、油源岩:已经产生、或可能产生、或具有生成油气潜力的岩石生油岩、油源岩:已经产生、或可能产生、或具有生成油气潜力的岩石 -蒂索蒂索 (Tissot,1978) 气源岩:早期油气勘探认为煤只能生气,高成熟生油岩气源岩:早期油气勘探认为煤只能生气,高成熟生油岩 烃源岩、油气源岩:曾经产生并排出了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之烃类的细粒沉积物烃源岩、油气源岩:曾经产生并排出了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之烃类的细粒沉积物 -亨特(亨特(J.M.Hunt,1979) 可能烃源岩:已经生成、或有可能生成,或具有生成油气潜力的细粒岩石可能

4、烃源岩:已经生成、或有可能生成,或具有生成油气潜力的细粒岩石 -盆地评价早期无法确认盆地评价早期无法确认 有效烃源岩:已经生成并排出了具有商业性油气的源岩有效烃源岩:已经生成并排出了具有商业性油气的源岩 -已获得油气或见到油苗,可以确认下限已获得油气或见到油苗,可以确认下限一、概述一、概述3、岩性特征、岩性特征 泥质岩类(泥岩、油页岩):常见,普遍泥质岩类(泥岩、油页岩):常见,普遍 碳酸盐岩类(灰岩、泥灰岩、云质灰岩、白云岩):较常见碳酸盐岩类(灰岩、泥灰岩、云质灰岩、白云岩):较常见 硅质岩类:少见硅质岩类:少见4、沉积学条件、沉积学条件 缓慢持续沉降缓慢持续沉降 泥质岩类:浅海相、深水泥

5、质岩类:浅海相、深水-半深水湖相,以三角洲前缘相最好半深水湖相,以三角洲前缘相最好 碳酸盐岩类:主要为浅海台地相、泻湖相,多以含泥质的源岩丰度较高碳酸盐岩类:主要为浅海台地相、泻湖相,多以含泥质的源岩丰度较高 硅质岩类:深海硅质岩类:深海-半深海相、大陆斜坡相,与有机质富集程度有关半深海相、大陆斜坡相,与有机质富集程度有关5、古环境条件、古环境条件 古气候条件(温暖、湿润),氧化还原条件(还原条件)古气候条件(温暖、湿润),氧化还原条件(还原条件)一、概述一、概述三、烃源岩分布三、烃源岩分布四、烃源岩静态地化特征四、烃源岩静态地化特征五、烃源岩动态地化特征五、烃源岩动态地化特征六、盆地资源潜力

6、分析六、盆地资源潜力分析提纲提纲 前苏联的罗诺夫(前苏联的罗诺夫(1958)从俄罗斯地台西部的基辅到东部的乌法分析了几百个上泥盆统页岩样)从俄罗斯地台西部的基辅到东部的乌法分析了几百个上泥盆统页岩样品,结果表明,虽然俄罗斯地台区的构造条件和储层条件普遍很好,但油田主要集中在有机碳含量品,结果表明,虽然俄罗斯地台区的构造条件和储层条件普遍很好,但油田主要集中在有机碳含量为为0.5-5%的古比雪夫和乌法附近地区。向南在萨拉托夫和基辅地区,有机碳含量为的古比雪夫和乌法附近地区。向南在萨拉托夫和基辅地区,有机碳含量为0.5%左右的,左右的,仅发现一些气田。俄罗斯地台北部有机碳一般低于仅发现一些气田。俄

7、罗斯地台北部有机碳一般低于0.25%的地区没有油气田。罗诺夫求得含油区细的地区没有油气田。罗诺夫求得含油区细粒岩石有机碳的平均含量:泥岩粒岩石有机碳的平均含量:泥岩1.37%,碳酸盐岩,碳酸盐岩0.5%;非含油区泥岩平均为非含油区泥岩平均为0.4%,碳酸盐岩平均,碳酸盐岩平均为为0.16。根据大量类似的经验数据统计,国外泥质烃源岩有机碳的下限值一般确定为。根据大量类似的经验数据统计,国外泥质烃源岩有机碳的下限值一般确定为0.5%。有机碳下限有机碳下限 1、根据盆地、岩性类比确定烃源岩下、根据盆地、岩性类比确定烃源岩下限限2、根据油源对比确定有效烃源岩下限、根据油源对比确定有效烃源岩下限有些地球

8、化学家主张碎屑岩烃源岩可选用有些地球化学家主张碎屑岩烃源岩可选用1作为有机碳下限作为有机碳下限任何鉴定或评价都需要适当的参照标准任何鉴定或评价都需要适当的参照标准 烃源岩品质达到什么界限时才算有效?烃源岩品质达到什么界限时才算有效?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考察岩石是否形成具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考察岩石是否形成具有勘探价值的油气藏?有勘探价值的油气藏?二、烃源岩评价标准二、烃源岩评价标准国内外不同学者对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标准相去甚远国内外不同学者对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标准相去甚远有机碳下限有机碳下限 国内外不同单位及学者提出的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值单位或学者碳酸盐岩烃源岩泥岩烃源岩单位或学者碳酸盐岩烃源

9、岩Placas(1990)0.3,0.5梁狄刚等梁狄刚等(1998,2000)0.5Tissot(1984)0.30.5陈丕济等(1985,1986)0.1-0.2罗诺夫等0.2刘宝泉(1985,1990)0.05亨特0.29,0.33郝石生(1989,1996)0.2,0.3田口一雄0.2程克明0.03,0.08埃勃0.3黄良汉(1990)0.10法国石油研究所0.24秦建中等(2004)0.1-0.4美国地化公司0.12薛海涛、卢双舫(2004)0.2,0.25挪威大陆架研究所0.2夏新宇、戴金星(2000)0.4,0.5庞加实验室0.25四川石油管理局0.08黄第藩(1995)0.10.

10、4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0.1傅家谟等(1986)0.1-0.2大港油田研究院0.07,0.12二、烃源岩评价标准二、烃源岩评价标准演化阶段有机质类型评价参数烃源岩级别很好好中等差非未成熟成熟-1有机碳(%)21-20.5-1 0.3-0.5 105-102-50.5-2 0.250.15-0.250.05-0.150.03-0.051000500-1000150-50050-150 42.5-41.0-2.5 0.5-1.0 105-102-50.5-2 0.250.15-0.250.05-0.150.03-0.051000500-1000150-50050-150 1.2 0.8-1.2 0.

11、4-0.8 0.2-0.4 31.5-30.6-1.50.35-0.621-20.3-14001.25S1+S2(mg/g)105-102-50.250.15-0.250.05-0.151000500-1000150-50031.5-30.5-1.50.5400105-102-50.250.15-0.250.05-0.151000500-1000150-5001.50.7-1.50.2-0.72.51.2-2.50.4-1.20.4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标准(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标准(秦建中等,秦建中等,2005 ) 二、烃源岩评价标准二、烃源岩评价标准油源岩类型评价参数烃源岩级别很好好中等

12、差很差非泥岩有机碳()3-63-61.51.5-30.75-1.50.120.06-0.120.03-0.060.015-0.03206-202-60.5-2700300-700120-30050-12012070-12035-7010-35700400-700200-40060-2005.52.0-5.50.75-2.0300200-300100-200400275-400150-275250006000-250001500-60001500有机质类型I 1I 212海陆交互相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海陆交互相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陈建平等,陈建平等,1997 ) 二、烃源岩评

13、价标准二、烃源岩评价标准含煤地层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黄第藩,含煤地层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黄第藩,19961996)烃源岩类型评价参数烃源岩级别极好好中等差非泥岩、碳质泥岩有机碳()9.0-403.0-9.01.51.5-3.00.6-1.50.6氯仿沥青“A”()0.28-2.00.08-0.28 0.04-0.08 0.015-0.040.015S1+S2(mg/g)20-2006.0-202.0-6.00.5-2.00.5总烃(10-6)800-5000350-800160-35060-16060煤岩氯仿沥青“A”()0.60-3.000.30-0.60 0.10-0.300.

14、05-0.100.05S1+S2(mg/g)60-30020-606.0-202.0-6.02.0总烃(10-6)1500-8000800-1500350-800160-3501.01.0-0.60.60.6-0.40.10.1-0.050.05-0.01500500-200200-1006.06.0-2.01.0-0.50.5HC/C()20-88-33-13.03.0-1.61.6-1.0500500-350350-1007070-3030-102020-55-2.51.51.5-1.21.2-0.80.8O/C原子比0.2-0.30.3镜鉴壳质组()70-9070-5050-1010镜质组()20-7070-90指数8080-4040-00碳同位素13C()25红外光谱2920cm1+2920cm11700cm1+1600cm175%75-60%60-50%5555-3535-2020C28R甾烷()35-4545C29R甾烷()35-4545-55C27R/C29R甾烷2.02.0-1.21.2-0.80.8注:适用范围:Ro=0.5-0.8%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