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地貌学英文名称:Geomorphology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 时:64学分:4适用对象: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地质学基础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地貌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掌握构造地貌、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冰川与冰缘地貌、海岸地貌等地貌现象的成因,地貌的形成、地貌演化过程与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区域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等地貌学的基本内容。了解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认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四大圈层的分异及相
2、互联系。了解自然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及其对策。英文简介:Through this course, so that students can grasp the basic concepts and basic theory of geomorphology and its branches and basic methods.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ectonic landform, weathering and slope landforms, fluvial landform, Karst landform, aeolian landfor
3、ms and loess landforms, glacial and periglacial landforms and coastal landforms geomorphology causes, landform formation, landform evolution and rul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nd the basic content of regional geomorphic survey and Geomorphologic mapping etc.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earth
4、surface system, the lithosphere, atmosphere, hydrosphere, biosphere and other four major sphere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raction.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other hot 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该课程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低年级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
5、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构造地貌、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冰川与冰缘地貌、海岸地貌等地貌现象的成因,地貌的形成、地貌演化过程与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区域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等地貌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与应用及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打下较坚实的基础。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地貌学的研究对象2.了解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3.了解地貌学的实践意义(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1.主要内容:地貌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地貌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貌学的研究目的。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地貌,地貌学,研究对象,研
6、究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认识地貌形成的营力(动力)、内营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第二节 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1.主要内容:我国古代地貌知识的积累;近代地貌学的发展。增加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方面的内容。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地貌形成的内、外营力,“地表侵蚀循环”学说,“地形分析”学说。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看待W.M.戴维斯的地表侵蚀循环学说、W.彭克的“地形分析”学说对地貌学的贡献?第三节 地貌学的实践意义1.主要内容:地貌学在农业生产方面、工程建设方面
7、、矿产普查方面的实践应用。增加地貌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社会和经济重大建设项目的举例分析。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地貌学的实践应用。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举例说明地貌学的实践应用。(三)思考与实践如何认识地貌形成的营力(动力)、内营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如何看待W.M.戴维斯的地表侵蚀循环学说、W.彭克的“地形分析”学说对地貌学的贡献?举例说明地貌学的实践应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授、板书和板画、多媒体教学。第二章 构造地貌(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全球构造地貌、海底的构造地貌、陆地的构造地貌的成因。2.掌握全球构造地貌、海底的构造地貌
8、、陆地的构造地貌的分类原则。(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全球构造地貌1.主要内容:地球的形状;大陆与洋底;全球构造地貌的形成。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全球构造地貌、大地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地貌。大陆与洋底;全球三条规模巨大的构造活动地貌带;全球构造地貌的成因。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认识全球构造地貌的分级与分类?全球三条规模巨大的构造活动地貌带的成因是什么?第二节 海底的构造地貌1.主要内容:洋底构造地貌(大洋中脊、大洋盆地);大陆边缘构造地貌(稳定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洋脊裂谷、海岭、深海平原、海沟、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东亚
9、型大陆边缘。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洋底构造地貌和大陆边缘构造地貌有哪些类型?其成因是什么?第三节 陆地的构造地貌1.主要内容:山地;平原与高原、地质构造地貌(水平岩层构造地貌、单斜地貌、褶曲地貌、穹窿构造地貌、断层地貌、火山与熔岩地貌)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山地及其分类,平原与高原的异同,地质构造地貌及其分类。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简述陆地构造地貌的分类。简述不同尺度陆地构造地貌的成因。(三)思考与实践如何认识全球构造地貌的分级与分类?全球三条规模巨大的构造活动地貌带的成因是什么?洋底构造地貌和大陆边缘构造地貌有哪些类型?其成因是什么?简述不同尺度陆地构造地貌的成因。(四)教学方法
10、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授、板书和板画、多媒体教学。第三章 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风化作用的类型,风化壳及其发育阶段。崩塌、滑坡及其特征、类型、形成条件。2.掌握崩塌、滑坡的发育阶段。3.掌握古滑坡的识别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风化作用与风化壳1.主要内容: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风化壳的概念及其特征;风化壳的发育阶段;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风化壳及其发育阶段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理解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有哪些?第二节
11、坡地重力地貌1.主要内容:崩塌及其特征、类型、形成条件、崩塌地貌。滑坡及其特征、类型、形成条件、滑坡地貌及其发育阶段,古滑坡的识别。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崩塌及其倒石锥,滑坡及其地貌特征,滑坡发育阶段。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崩塌与滑坡的区别是什么?(三)思考与实践简述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简述坡地重力地貌(块体运动)的过程与成因机制。如何理解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崩塌与滑坡的区别是什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授、板书和板画、多媒体教学。第四章 流水地貌(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坡面径流作用及其形成
12、的地貌。2.了解沟谷水流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3.了解河流地貌的类型、特征、成因及其发育。4.了解河口地貌与流域地貌。(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坡面径流及其所形成的地貌1.主要内容:坡面径流的形成与作用;坡面径流作用形成的地貌。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坡面径流对坡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冲刷、搬运和堆积作用三种方式。气候、地形、斜坡组成物质、植被等影响坡面径流作用强度的因素。坡面径流作用分带。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理解坡面径流的冲刷、搬运和堆积作用?第二节 沟谷水流及其所形成的地貌1.主要内容:侵蚀沟谷的发育;沟谷水流形成的地貌组合;泥石流。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沟谷发育的切沟、冲沟、坳沟三个发育
13、阶段。集水盆、沟谷主干、洪积扇沟谷水流形成的地貌组合。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泥石流的类型,泥石流作用形成的地貌特点。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认识沟谷发育的三个阶段?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第三节 河流作用1.主要内容:河道水流运动特征;河流作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层流与紊流,环流,旋涡流。河流的下蚀作用(下切侵蚀、垂直侵蚀、深向侵蚀),河流的溯源侵蚀作用,河流的侧蚀作用(旁蚀、侧方侵蚀)。河流的推移、跃移、悬移和溶解质搬运作用。河流的堆积作用。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理解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和相互转化机制?第四节 河流地貌1.主要内容:
14、河谷的基本形态;河床纵剖面,侵蚀基准面,河床的均衡剖面;河床地貌的类型;冲积河床的平面形态;河漫滩的形成和二元相沉积结构;河流阶地的形态、分级、类型和成因。河谷的不对称。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河床纵剖面,侵蚀基准面,河床的均衡剖面;河漫滩的形成和二元相沉积结构;河流阶地的形态、分级、类型和成因。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理解侵蚀基准面对河流地貌演化的控制作用?如何理解河流的二元相沉积结构?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和成因是什么?第五节 河口地貌1.主要内容:入海河口的分段;河口区的水动力特征和泥沙运动;河口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三角洲的发育过程、三角洲的沉积结构、三角洲的分类、河口湾。2.基本概
15、念和知识点:河口的分段依据,河口区的水动力特征和泥沙运动规律,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三角洲的发育过程,三角洲的沉积结构。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认识河口区的水动力特征和泥沙运动规律?河口三角洲的基本形成条件、发育过程、沉积结构是什么?第六节 流域地貌1.主要内容:水系和水系类型;分水岭的移动和河流袭夺;流水侵蚀地貌的演化。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水系、分水岭、分水岭的移动、河流袭夺。W.M.戴维斯的地表侵蚀循环学说。河流“动力平衡”。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影响分水岭的移动因素有哪些?河流袭夺现象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形成的地貌是什么?W.M.戴维斯的地表侵蚀循环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河
16、流“动力平衡”的机制是什么?(三)思考与实践如何理解坡面径流的冲刷、搬运和堆积作用?如何认识沟谷发育的三个阶段?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如何理解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和相互转化机制?如何理解侵蚀基准面对河流地貌演化的控制作用?如何理解河流的二元相沉积结构?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和成因是什么?如何认识河口区的水动力特征和泥沙运动规律?河口三角洲的基本形成条件、发育过程、沉积结构是什么?影响分水岭的移动因素有哪些?河流袭夺现象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形成的地貌是什么?W.M.戴维斯的地表侵蚀循环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河流“动力平衡”的机制是什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
17、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授、板书和板画、多媒体教学。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2.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3.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喀斯特作用1.主要内容:喀斯特作用的化学机制;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喀斯特水的动态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水的流动性构成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垂直渗透带(充气带)、季节变动带(过渡带)、水平流动带(饱水带)、深部滞流带(承压带)构成喀斯特地下水的分带。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认识喀斯特作用能否发生和能否深入地进行的基本条件?喀斯特地下水的分带的依据是什么?
18、第二节 喀斯特地貌1.主要内容:地表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地貌。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石芽与溶沟,溶斗与落水洞,溶蚀洼地与溶蚀谷地,干谷、盲谷和地下河,峰丛、峰林和孤峰的地表喀斯特地貌组合。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幕、石灰华等地下喀斯特沉积地貌组合。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地表喀斯特地貌组合、地下喀斯特地貌组合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第三节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1.主要内容: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喀斯特地貌的早期、中期、晚期发育阶段的特征及划分的依据。喀斯特地貌的热带及亚热带季风型、地中海型、温带型、寒带及高山型、干燥型地带性特征。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9、喀斯特地貌的早期、中期、晚期发育阶段的特征及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喀斯特地貌的热带及亚热带季风型、地中海型、温带型、寒带及高山型、干燥型的地带性特征是什么?(三)思考与实践如何认识喀斯特作用能否发生和能否深入地进行的基本条件?喀斯特地下水的分带的依据是什么?地表喀斯特地貌组合、地下喀斯特地貌组合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喀斯特地貌的早期、中期、晚期发育阶段的特征及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喀斯特地貌的热带及亚热带季风型、地中海型、温带型、寒带及高山型、干燥型的地带性特征是什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授、板书和板画、多媒体教学。第六章 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风积
20、作用与风积地貌2.了解荒漠的类型3.了解黄土特性对黄土地貌发育的影响(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风沙流1.主要内容:起动风速与起沙风;风沙流的结构;风沙流的特征。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起沙风。风沙流中沙粒的运动的悬移、跃移、蠕移三种运动形式;风沙流的特征。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区分风沙流中沙粒的运动的悬移、跃移、蠕移三种运动形式?第二节 风蚀地貌1.主要内容:风蚀作用;风蚀地貌形态。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吹蚀作用、磨蚀作用;石窝、风蚀蘑菇和风蚀柱、风蚀谷和风蚀残丘、风蚀雅丹、风蚀洼地。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为什么吹蚀作用、磨蚀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的风蚀地貌形态?第三节 风积地貌1.主要内
21、容:风积作用;风积地貌形态;沙丘的移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产生风积作用的原因。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沙丘地貌、平行于风向的纵向沙丘地貌、多方向风作用下的沙丘地貌。沙堆、新月形沙丘、纵向沙丘、多方向风作用下的沙丘。沙丘移动的方向、沙丘移动的方式、沙丘移动的速度。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产生风积作用的原因有哪些?风向与风积地貌形态的相互关系是什么?沙丘移动的方式有哪些?第四节 荒漠的类型1.主要内容:岩漠、砾漠(砾石荒漠)、沙漠(沙质荒漠)、泥漠(粘土荒漠)。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荒漠是气候干旱、地面缺乏植物覆盖、组成物质粗瘠的自然地带。按地貌形态与地表组成物质,荒漠可分为:岩漠、砾漠、沙漠和泥
22、漠。前二者属于剥蚀地貌,后二者属于堆积地貌。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形成不同类型荒漠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类型荒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第五节 黄土地貌1.主要内容:黄土的分布与特性;黄土的成因;黄土地貌的类型。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土状堆积物。原生黄土的特性。黄土的风成说、水成说、风化残积说。黄土沟谷地貌、黄土沟间地地貌(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涧)、黄土潜蚀地貌。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黄土的分布规律是什么?黄土的特性有哪些?黄土的风成说、水成说、风化残积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黄土沟谷地貌、黄土沟间地地貌、黄土潜蚀地貌的类型和形成原因是什么?(三)思考与实
23、践如何区分风沙流中沙粒的运动的悬移、跃移、蠕移三种运动形式?为什么吹蚀作用、磨蚀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的风蚀地貌形态?产生风积作用的原因有哪些?风向与风积地貌形态的相互关系是什么?沙丘移动的方式有哪些?形成不同类型荒漠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类型荒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黄土的分布规律是什么?黄土的特性有哪些?黄土的风成说、水成说、风化残积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黄土沟谷地貌、黄土沟间地地貌、黄土潜蚀地貌的类型和形成原因是什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授、板书和板画、多媒体教学。第七章 冰川地貌(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雪线、冰川的运动及冰川的类型2.了解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3.了解第
24、四纪冰期(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与演化1.主要内容:雪线与成冰作用;冰川的运动;冰川类型及其演化。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雪线;冷型、暖型成冰作用;冰川运动的速度;山岳冰川、大陆冰川。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雪线有何地理意义?成冰作用分为哪几个阶段?冰川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山岳冰川的类型有哪些?第二节 冰蚀作用与冰蚀地貌1.主要内容:冰川的挖蚀作用、冰川的磨蚀作用。冰斗、刃脊和角峰,槽谷和峡湾,羊背石。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挖蚀作用、磨蚀作用。冰蚀地貌组合。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冰川的挖蚀作用和磨蚀作用有何区别?冰蚀地貌有哪些类型?第三节 冰川搬运、堆积作用与冰川堆积地貌1.主要
25、内容:冰川的搬运与堆积作用;冰碛物的基本特征;冰碛地貌;冰水堆积地貌;冰川地貌组合。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冰川的搬运作用;冰碛物的类型;冰碛物的基本特征;冰碛地貌的类型与特征;冰水堆积地貌的类型与特征;冰川地貌组合的类型与特征。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冰碛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冰碛地貌有哪些主要类型?冰水堆积地貌有哪些主要类型?冰川地貌组合有哪些主要类型?第四节 第四纪冰期1.主要内容:冰期与间冰期;冰期的划分。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冰期、间冰期;李四光把我国境内第四纪冰川作用划分为鄱阳、大姑、庐山和大理冰期。冰期的划分的主要根据。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什么是冰期与间冰期?冰期的划分主要
26、根据有哪些?如何看待关于中国东部地区第四纪冰川问题的学术争论?(三)思考与实践雪线有何地理意义?成冰作用分为哪几个阶段?冰川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山岳冰川的类型有哪些?冰川的挖蚀作用和磨蚀作用有何区别?冰蚀地貌有哪些类型?冰碛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冰碛地貌有哪些主要类型?冰水堆积地貌有哪些主要类型?冰川地貌组合有哪些主要类型?什么是冰期与间冰期?冰期的划分主要根据有哪些?如何看待关于中国东部地区第四纪冰川问题的学术争论?(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授、板书和板画、多媒体教学。第八章 海岸地貌(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海岸带的组成2.了解海岸的动力作用3.了解海岸带的泥沙运动及
27、其地貌4.了解海岸类型(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海岸的动力作用1.主要内容:波浪作用;潮汐与潮流作用;近岸流。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深水波浪的特性,浅水波浪的传播与变形。潮汐的周期性涨落影响海岸带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潮汐的周期性涨落,引起海面的定期升降。沿岸流,近岸循环流。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深水波的特性、浅水波的传播与变形对海岸带的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影响过程是什么?近岸流对海岸带的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影响过程是什么?第二节 海平面变动1.主要内容: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冰后期的海面变动;海面变化的原因;海面变动对海岸地貌发育的影响。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6000年来的海平面变化的三种观点;海面变化
28、的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原因;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海面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海面变动对海岸地貌发育有哪些影响?6000年来的海平面变化的三种观点是什么?第三节 海蚀作用与海蚀地貌1.主要内容:海蚀作用;海蚀地貌;岩性和构造对海岸的影响。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波浪冲击和岩石裂缝中空气压缩作用,磨蚀作用,溶蚀作用。海蚀穴、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拱桥、海蚀柱。岩性对海岸地貌发育的影响,地质构造对海岸发育的影响。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海蚀作用有哪些?海蚀地貌有哪些?第四节 海岸带的泥沙运动及其地貌1.主要内容:泥沙的横向运动及其堆积地貌;泥沙的纵向运动及其堆积地貌。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9、中立点(线、带)的概念;均衡剖面的塑造;泥沙横向运动所形成的堆积地貌。泥沙的纵向运动;沉积物流形成的地貌。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及其堆积地貌的地貌过程是什么?如何理解中立点(线、带)的概念?海积均衡剖面的塑造过程是什么?海岸带泥沙的纵向运动及其堆积地貌的地貌过程是什么?海岸带泥沙的纵向运动形成的地貌有哪些?第五节 堆积海岸与海岸堆积地貌1.主要内容:砾石海滩;沙质海滩;淤泥质海岸;堡岛与泻湖。增加海岸地貌学研究成果服务于我国维护南海岛礁及海域主权战略的内容。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海滩,海岸,堡岛,泻湖。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堆积海岸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堡岛与泻湖的
30、形成条件和过程是什么?第六节 生物作用形成的海岸1.主要内容: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珊瑚礁,红树林。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珊瑚礁海岸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是什么?红树林海岸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是什么?(三)思考与实践深水波的特性、浅水波的传播与变形对海岸带的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影响过程是什么?近岸流对海岸带的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影响过程是什么?海面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海面变动对海岸地貌发育有哪些影响?6000年来的海平面变化的三种观点是什么?海蚀作用有哪些?海蚀地貌有哪些?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及其堆积地貌的地貌过程是什么?如何理解中立点(线、带)的概念?海积均衡剖面的塑造过程
31、是什么?海岸带泥沙的纵向运动及其堆积地貌的地貌过程是什么?海岸带泥沙的纵向运动形成的地貌有哪些?堆积海岸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堡岛与泻湖的形成条件和过程是什么?珊瑚礁海岸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是什么?红树林海岸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是什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授、板书和板画、多媒体教学。第九章 区域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地貌调查的工作程序。2.了解地貌调查的三个阶段所包括工作内容。3.了解地貌野外观测和记录所包括主要内容。4.了解地貌图的编制原则。5.了解普通地貌的编制方法。6.了解部门地貌图和专题地貌图的用途。(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区域地貌调查
32、1.主要内容:地貌调查的工作程序;观测路线和观测点的布置;地貌野外观测和记录的内容;填绘各类图件、照相、素描和采集标本。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地貌调查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野外调查、和总结阶段。观测路线的布置,观测点的选择。地貌野外观测和记录的6项主要内容。填绘各类图件,照相和素描,标本的采集。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地貌调查的工作程序包括哪些方面?观测路线和观测点的布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地貌调查的三个阶段包括哪些工作内容?地貌野外观测和记录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第二节 地貌制图1.主要内容:地貌图的编制原则;普通地貌的编制方法;部门地貌图和专题地貌图;地图剖面图;地貌区划图。2.基本概念和知
33、识点:地貌图的编制原则;普通地貌的编制方法(底图的选择、地貌分类系统和等级的确定、地貌图的图例系统及制图表达、地貌制图的方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地貌图的编制原则是什么?普通地貌的编制方法是什么?部门地貌图和专题地貌图的编制目的是什么?(三)思考与实践地貌调查的工作程序包括哪些方面?观测路线和观测点的布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地貌调查的三个阶段包括哪些工作内容?地貌野外观测和记录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地貌图的编制原则是什么?普通地貌的编制方法是什么?部门地貌图和专题地貌图的编制目的是什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授、板书和板画、多媒体教学。第十章 地貌学与第四
34、纪地质学工作方法(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工作方法。2.了解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制图。3.了解地貌和第四纪地质研究报告编制(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野外调查1.主要内容:调查路线和调查点的布置;调查点记录内容和要求;剖面观察描述;松散堆积物分类及特征;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的类型及用途;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剖面图;地貌类型图(普通地貌图);第四纪地质图;第四纪主要测年方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调查路线和调查点,野外调查点记录内容和要求,剖面观察描述,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地貌类型图,第四纪地质图,第四纪测年方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
35、查路线和调查点布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地貌与第四纪地质野外调查点记录内容和要求有哪些?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剖面观察描述内容有哪些?第四纪主要测年方法有哪些?第二节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总结编制报告1.主要内容: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绪(前)言,区域概况,区域地质概况,第四纪地层,地貌,新构造运动特征,结语。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三)思考与实践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路线和调查点布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地貌与第四纪地质野外调查点记录内容和要求有哪些?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剖面观察描述内容有哪些?第四纪主要测年
36、方法有哪些?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授、板书和板画、多媒体教学。课程实验之一:地质罗盘使用、地形图判读(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利用罗盘仪来指示方位、量测岩层产状、地形坡度、确定观测点在平面图上的位置等。2.初步掌握地形图的地貌判读方法,学会从地形图上读出图面范围内的地形大势,地表形态的各种特征,初步确定野外观察的主要路线、地点和内容。3.通过观察和判读地形图的典型的地貌形态,识别地貌类型及其组合,推断地貌的成因及其形成过程,使同学们掌握地形图的地貌判读的方法、技巧。(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罗盘仪的使用
37、1.主要内容:使用地质罗盘仪,进行岩层走向的测定、岩层倾向的测定、岩层倾角的测定。利用地质罗盘在野外定向、定点。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地质罗盘仪。岩层走向、倾向、倾角的测定。利用地质罗盘和地形图在野外定向、定点。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怎样使用地质罗盘仪?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怎样使用利用地质罗盘在野外定向、定点?第二节 地形图判读1.主要内容:在地形图上确定地面特征线、判别地面形态类型、进行形态描述和形态计量、分析形成原因。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在地形图上确定地面特征、判别地面形态类型、进行形态描述和形态计量、分析形成原因。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在地形图上确定地面特征
38、、判别地面形态类型、进行形态描述和形态计量、分析形成原因?(三)思考与实践怎样使用地质罗盘仪?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怎样使用利用地质罗盘在野外定向、定点?如何在地形图上确定地面特征、判别地面形态类型、进行形态描述和形态计量、分析形成原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实验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授、板书和板画、多媒体教学。课程实验之二:地貌实物模型观察 (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让学生实际观察构造地貌、河流地貌、karst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等地貌实物模型,分析地貌特征,判断地貌的形成原因。与理论课上所学的地貌学知识进行联系和此较,加深对理论课上所学的地貌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实际观察构造地貌、河流地貌、karst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等地貌实物模型,分析地貌特征,判断地貌的形成原因。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地貌特征,地貌的形成原因。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通过观察地貌实物模型,与理论课上所学的地貌学知识进行联系和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租赁合同标准示范文本
- 签订的办公楼租赁与物业管理合同
- 维护网络安全应该怎做
- 国际物流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 电工基础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 旅游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 中级制图员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 新上任管理岗位指南
- 场地租赁合同范例
- 采购供应合同集合
- Python快速编程入门(第2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自考15040习新时代思想概论高频备考复习重点
- 2024年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基础知识题库解析
-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 搅拌站安全培训试卷
- 茶叶市场营销讲义
-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详细版课件
- GB∕T 37244-201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
- API SPEC 5DP-2020钻杆规范
- 乙肝两对半ppt课件
- 锅炉空气预热器拆除安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