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摩擦力教案1_第1页
3.3摩擦力教案1_第2页
3.3摩擦力教案1_第3页
3.3摩擦力教案1_第4页
3.3摩擦力教案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备人审核人张会平授课时间第L课时课题3.3 摩擦力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 .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3 .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4 .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5 .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3 .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4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

2、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3 .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重点1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 断;2 .静摩擦力的后尢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 方向的判断;3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 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难点1 .静摩擦力稍无的判断 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2 .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 计算。教法及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玻璃弹珠、长方体木块(每组3块)、弹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两个学生一组)。身边的物体(例如水杯、黑板擦、钢笔、橡皮、讲桌等

3、 物体)。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新课导入【玩弹珠游戏】两个盘子分别装有 10颗弹珠,一双铁的或者塑料的筷子, 一双木质筷子,分别让两位同学上来,看谁在最短的时间把玻璃 弹珠放到盘子里。进行W课一、摩擦力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首先看 一下什么是摩擦力,大家回忆一下初中所学的内容,叙述一卜摩小游戏导 入课堂, 可以很好 的调动学 生的热 情,以及 对物理问擦力的概念。教学过程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 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 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二、静摩擦力【演示实验】 将两本书的书页依次交叠在

4、一起,叠完后用力 压一下书,提起其中的一本书,加一本书不会掉下。请一男生尽 其力拉两本书的书,也不能将两本书分开。通过实验,学生感到很惊奇,为学习静摩擦力埋下伏笔。提问:把一个很重的铁球放在地上,一只小蚂蚁能不能推 动?学生:推不动。提问:如果地面是光滑的呢?学生:有的认为推动,有的认为推不动。老师强调:到底推动推不动?学生甲:推动推不动,不是看铁球的重量,要看与地面的摩 擦力有多大?比如一辆汽车,两三个人搬不动,但可以推得动。老师:对,分析得太好了。在水平地面上是否推动物体,不 取决于这个物体重量的大小。如果地面光滑,重力不会影响水平 方向的运动,如果地面粗糙,推力大于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

5、擦力,就推得动,下面我们来研究静摩擦力。互相 接触的物 体相对静 止的时 候,是不是也可能产生摩擦力?如图甲,小孩轻推箱子,箱子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但他 没有推动,箱子与地面仍然保持相对静止。根据初中所学的二力 平衡的知识,这时一定有一个力与推力平衡。这个力与小孩对箱 子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个力就是箱子与地面之间的摩 擦力。由于这时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 动,所以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1 .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 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发生在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我们把这种摩擦 力叫

6、做静摩擦力。2 .产生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接触面粗糙;接触处存在压力;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3 .大小在上面的问题中,小孩用更大的力推,箱子还是不动(图乙)。 同样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这时箱子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还跟推 力大小相等。只要箱子与地面间没有产生相对运动,静摩擦力的 大小就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与推力保持大小相等。提问:那静摩擦力的大小如何确定呢?有什么规律呢?请同 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结论。演示实验 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在拉力F增大到一定值之前,木块不会运动。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塞一个小纸团,它可以随指针移动,并作为指针到达最大 位置的标记(

7、如图)。继续用 力,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Fmax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到Foo右图是拉力变化的示意图。你能不能看出木块是 在什么时候开始移动的?如果用力的传感器代替弹簧测力计做 这个实验,能够在计算机屏幕上直接得到拉力变化的图线。结论:最大静摩擦力Fmax等于物体刚开始运动时所需的最小外 力。由实验得到:静摩擦力随着外力的增大而增大,它的极限值 就是最大静摩擦力Fmax。可见,静摩擦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变化范围为:0 V FW Fmax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实际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 直接关系。压力不变时静摩擦力大小可变,压力变化时静摩擦力 大小可不变。4 .方向静摩擦力的

8、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 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不易判断,原因是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不易 判断。实际上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就是假设静摩擦力不存在时的 相对运动方向,这样处理可以化“静”为“动”。静摩擦力方向 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之间无必然联系。静摩擦力既可为动力,也可 为阻力。5 .作用效果阻碍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产生。如静摩擦力的作用使拿在手中的东西不会滑落,把线织成 布,用布缝衣服,也是靠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的作用。【课堂训练】用手握住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瓶中油越多,手必须握得越紧8 .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

9、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AC解析:手握住油瓶,油瓶不掉落下来,表明手对油瓶竖直向 上的静摩擦力跟油瓶受到的重力平衡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瓶 的重力(大小)决定;油瓶变重,它受到的静摩擦力必须随之增 大,手握得紧一点,相应的最大静摩擦力值也就大一些,才能保 障油瓶不会掉落下来;如果手握得不够紧,正压力不够大,最大 静摩擦力小于油瓶的重力,油瓶就会掉下来.所以选项A正确;手握得越紧,手与瓶之间的正压力越大, 最大静摩擦力值也越大; 但这时油瓶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是与油瓶重力平衡的静摩擦力, 是一个定值一一等于油瓶白重力。可见,选项 B错误,C正确; 显然D也不正确。【思考讨论】实际

10、静摩擦力F与正压力Fn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实际静摩擦力巴正压力Fn之间不成正比,两者之间没有必然 联系。正压力Fn不变,实际静摩擦力 F变;正压力F度,实际静 摩擦力F可不变。【说一说】能把线织成布,把布缝 成衣服,靠的是纱线之间静 摩擦力的作用。拿在手中的 瓶子、毛笔不会滑落,皮带 运输机把货物送往高处(图),也是静摩擦力作用的结果。你还能说出日常生活和生产 中利用静摩擦力的事例吗?三、滑动摩擦力1 .概念在前面的实验中,木块在木板上开始滑动后, 拉力明显减小, 表明摩擦力明显减小。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 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sliding f

11、rictional force)。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 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滑动摩擦力。2 .产生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接触面粗糙;接触处存在压力; 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要产生滑动摩擦力必须同时具备这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 条件,都不能产生滑动摩擦力。3 .大小【演示实验】让学生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桌面上缓慢运动, 保证弹簧秤的示数不变。就可以维持木块匀速前进,这时物块和 桌面的滑动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再在木块上加一铁块,同样维持物块匀速前进。这时滑动摩 擦力变了吗?说明什么道理?学生回答:滑动摩擦力变大,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两物 体之间的正压力有

12、关,且正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更换实验条件,把木块放在毛巾上拉动,同样维持其匀速运动,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发现比在桌面上的要大, 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答:说明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两个 物体表面间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如果用F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Fn|I示压力的大小,则有F= (1 Fn其中w是比例常数(它是两个力的比值,没有单位),叫做 动摩擦因数(dynamic friction factor ),它的数值跟相互接 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材料不同,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也 不同。动摩擦因数还跟接触面的情况(如粗糙程度、干湿状况等

13、) 有关。指导学生阅读的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R有关,而与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快慢及接触面的大小无直接关系。F匿正压力,不能与物体的重力值混淆。【思考与讨论】压力与重力相等的条件?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相同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有时近似认 为两者相等。4 .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 的方向相反。【实验】将一张报纸放在讲台上,报纸的中部放黑板擦,用 力将报纸迅速向外拉动,分析报纸、黑板擦各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方向。报纸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阻力,与报纸对讲台的运动方向相 反;黑板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动力,与黑板擦对讲台的运动方 向相同。但两者受到的滑动

14、摩擦力方向都与两者间的相对运动方 向相反。5 .作用效果:阻碍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进行。【课堂训练】如图所示,重为G勺物体在外力Fi的作用下紧贴竖:直墙壁,外力Fi从零开始逐渐增大,作出物体与竖直F Fi墙壁间的摩擦力F与外力Fi间关系的图象?1 r通过本题,引导学生注意,在确定摩擦力时须首一先判断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两 种摩擦力大小的确定方法不同。还要注 意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之间的 区别。最后作出摩擦力F与外力Fi间关系图象如右图。说明:学生在初学静摩擦力时,往往认为静摩擦力与压力成 正比,为纠正这一错误,可先顺着学生的思路分析,得出当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在竖直方向有静摩擦力大于重

15、力,物体将沿 墙向上攀登的荒谬结论,学生在一笑之中能悟出其中的道理。例题在我国东北寒冷的冬季,雪橇是常见的运输工具。一 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橇,连同木料的总 重量为4.9 X 104N。在水平的冰道上, 马要在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够 拉着雪橇匀速前进?分析 雪橇在水平方向受到两 个力的作用:马对雪橇的拉力 Fi、冰 道对雪橇的滑动摩擦力 F20在这两个 力的作用下,雪橇匀速前进。由于二力平衡,匀速前进时马的拉力Fi与摩擦阻力F2大小相等,即Fi=F2O滑动摩擦力F2的大小可以由F2= wFn出。其中Fn 是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它的大小等于雪橇的总重量G钢与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可在表中查出。重量 G

16、是已知的,由此可求出F2,进而求出马的拉力 Fio解 G= 4.9 X10 4NI, =0.02雪橇匀速运动,拉力与阻力相等,所以Fl=F2F2 = ! F N而 Fn= G所以Fi = (1 G代入数值后,得:Fi = 0.02 X 4.9 X i0 4N= 980N马要在水平方向用980N的力,才能够拉着 雪橇匀速前进。除滑动摩擦外,还有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是一个物体在另一 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当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 动摩擦小很多。滚动轴承就是根据这一点制成的。做一做如图所示,为自行车的滚动轴承。把滚珠沾上润滑油后放入 “轴碗”,外面压上“轴挡”,中间穿上轴,就成了滚动轴承。拆

17、卸一个自行车的滚动轴承,观察其结构,试着自己重新组小结摩擦力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这节课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利用 我们身边随手可见的例子和简单的学生实验来进行的,一定要注意避免的是把知识点强加给学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 会。滑动摩擦力这个概念的难点在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 对运动力向相反,而不是和物体运动力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计 算等等。静摩擦力则更是一个难点集中的知识点,包括静摩擦力 有素的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静摩擦力大小的判断等等, 这些问题不可能在我们这一节课就能完全解释清楚,让学生全部 了解,应该让学生先熟悉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然后在以后的学 习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静摩擦力不止一次地将会出现在将 来的学习中。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一、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 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二、静摩擦力1 .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 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2 .产生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接触面粗糙;接触处存在压力;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的趋势。3 .大小静摩擦力随着外力的增大而增大,它的极限值就是最大静摩擦力Fmax。可见,静摩擦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变化范围为:4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