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细胞因子与牙槽骨吸收关系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浅论细胞因子与牙槽骨吸收关系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浅论细胞因子与牙槽骨吸收关系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浅论细胞因子与牙槽骨吸收关系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论细胞因子与牙槽骨吸收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要】  牙周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是造成失牙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牙槽骨吸收是其主要病理改变。研究发现,功能相互重叠的多种细胞因子调控宿主的免疫反应,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活化或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致使牙槽骨吸收的进行或停止。这些细胞因子对破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是导致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的关键。 【关键词】  牙周炎;免疫Abstract:Periodontal disease, seriously damaging human h

2、ealth, is the main reason for lost teeth. Alveolar bone resorption is the major pathological change. Recent researches reveal that a series of cytokines make up a complex network to regulate immune reactions of hosts, activate or inhibit formation of oteoclast and lead to bone lost. The regulating f

3、unction of these cytokines is important to differentiation of oteoclast in terms of lost attachment and alveolar bone resorption.Key words:periodontitis; immune牙周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我国成年人患病率高达50%,是牙齿缺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牙龈的炎症、牙槽骨吸收等。近三十年来研究发现,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与宿主防御细胞释放的多种细胞因子密切相关;各种因子相互功能重叠,调控宿主的免疫反应,导致了组织的继发性损伤;

4、这些细胞因子对破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是导致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的关键。现将与牙槽骨吸收相关的细胞因子综述如下。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1 IL-1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其受体家族包括I型受体(IL-1RI)、II型受体(IL-1RII)和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cP)。传导刺激信号的主要是IL-1RI/IL-1RAcP复合物;而IL-1RII则通过与IL-1RI竞争结合IL-1起抑制作用。IL-1受体相关激酶(IL-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1,IRAK)途径是IL-1信号转导的一条重要途径。IRAK

5、有三个成员IRAK-1、IRAK-2和IRAK-M。IL-1与其受体结合导致IL-1/IL-1RI/IL-1RAcP/MyD88/IRAK复合物的形成。其中MyD88是含死亡结构域的接合体分子。之后IRAK磷酸化并激活下游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u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TRAF6),最终引起核因子B(Nuclearfactor B,NF-B)和活化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 ,AP-1)的活化。IL-1是促进骨吸收的一种炎性细胞因子,与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牙周炎的骨质破坏有关。IL-

6、1能够促进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表达、前列腺环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分泌,同时还能下调OB的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从而在NF-KB配体的受体或激活因子(Receptor or Activator of NF-KB Ligand,RANKL)存在下促进破骨细胞(Oteoclast,OC)分化。IL-1可直接诱导OC单核前体细胞融合,形成类破骨多核细胞(OCL),还可通过酪氨酸激酶-NF-B途径,上调破骨细胞组

7、织酶K表达并促进骨吸收。此外,Li等的研究发现,缺少IRAK-M的小鼠发生骨质疏松,与破骨细胞分化、活化、半衰期增加有关,表明IRAK-M是OC骨吸收关键的调节剂。Sato等的研究显示MyD88介导的信号是IL-1诱导OB-OC前体共培养系统OC生成的关键,并参与生理性骨转换。虽然IL-1不能直接诱导OC前体分化为OC,但IL-1能诱导表达c-Fos的OC前体分化为具有骨吸收功能的OC,而且由OB分泌的一些蛋白能诱导OC前体分泌IL-1。1.2 IL-4 IL-4是由Th2细胞亚群、B细胞、肥大细胞等分泌的多效性细胞因子,能强烈抑制RANKL诱导的生理骨吸收和病理情况下TNF-诱导OC生成。体

8、外研究显示, IL-4抑制鼠骨髓巨噬细胞(BMM)、人CD14+单个核细胞和RAW264.7巨噬细胞系在RANKL和M-CSF诱导下的OC分化,抑制成熟OC的骨吸收活性,但是如果BMM来自STAT6-/-小鼠, IL-4不能抑制OC分化,来自STAT6-/-小鼠的成熟OC即使在IL-4用下,其活性并不降低。所以IL-4抑制破骨细胞前体向OC分化及成熟OC的活性是通过STAT依赖的机制完成。同时IL-4还抑制了OC的RANK表达。Mohamed等的研究还发现IL-4能在mRNA水平强烈抑制RANKL诱导的NFATc1表达;并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c-fos表达。因此, IL-4下调OC分化还

9、可能由于部分抑制RANKL-RANK信号通路转录因子NFATc1和c-fos的表达。但是是否是通过JAK/STAT依赖的方式抑制它们的表达还有待证实。除了对破骨细胞前体的直接作用, IL-4还能以STAT6依赖的机制逆转维生素D3诱导的成骨细胞的RANKL mRNA表达及OPG mRNA和蛋细胞因子对破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作用降低,使RANKL/OPG比值下降从而不利于OC生成。         1.3 IL-7 IL-7是由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糖蛋白,靶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对来自人或小鼠骨髓的B祖细胞、胸腺细胞及

10、外周成熟的T细胞等均有促生长活性。虽然体外实验显示, IL-7对RANKL和M-CSF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干扰素是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称为干扰素。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可将干扰素分为、和三种类型。IFN-/主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称为型干扰素。IFN-主要由活化T细胞和NK细胞产生,称为型干扰素。IFN-是由活化的Th1细胞和NK细胞分泌的的糖蛋白,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效应并能通过调控许多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发挥多重生物学活性。IFN-是参与调控骨代谢的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IFN-对OC分化具有抑制作用。Takayanagi等

11、发现,IFN-通过诱导蛋白酶体激活剂PA28激活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快速降解TRAF6,使其下游信号NF-B和JNK(c-Jun N-terminal kinase)无法活化,破骨细胞前体过表达TRAF6则恢复了OC的生成,说明TRAF6是IFN-作用的一个关键靶点。另外, IFN-还能通过下调组织酶K表达抑制OC分化。组织酶K是由OC分泌的骨吸收所必需的胶原蛋白酶,组织酶K基因的无义、错义和反义突变则导致致密性成骨不全症,表现为骨样硬化和身材矮小。RANKL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刺激小鼠可分化为OC的RAW264.7细胞系的组织酶K mRNA表达;IFN-能显着抑制RANKL这一作用。虽然IFN

12、-能抑制OC分化,但是亦有研究报道IFN-能通过恢复OC的形成有效治疗人和大鼠的骨硬化症,并且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 IFN-不能预防RA患者的骨丢失和阻断环孢素A的骨消耗作用。IFN-受体-/-的小鼠也不发生卵巢切除术所诱导的骨丢失;在RA患者中, IFN-+T细胞而不是IFN-T细胞能诱导单核细胞生成OC,并可以通过添加OPG和增加抗IFN-抗体来抑制IFN-+T细胞的作用。以上结果提示IFN-对OC生成和骨吸收还具有促进作用。Gao等的研究对此做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在炎症、感染、雌激素缺乏的情况下, T细胞活化产生RANKL及促进OC生成的TNF-;而IFN-能刺激MHC II类分子的表

13、达,能促进抗原提呈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使T细胞产生RANKL和TNF-增加,因而对破骨细胞的生成和骨吸收具有促进作用。所以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 IFN-对骨吸收的最终作用是IFN-对OC生成的直接的抑制作用和间接的促进作用的平衡。3 转化生长因子-(TGF-)转化生长因子-(TGF-)超家族是一组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蛋白质家族,由TGF-原型、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活化素(activin)、抑制素(inhibin)等40多个成员组成。在哺乳动物中只发现3个亚型:TGF-1、TGF-2和TGF-3,它们的结构有60%80%的同源性。其中TGF-1在骨骼的含量最多,最初是以一种潜在形式由成骨细

14、胞分泌并储存在骨基质中。TGF-1参与趋化成骨细胞前体和成骨细胞前体增殖和分化为成熟的OB表型及OB凋亡的过程的同时,在OC分化增殖及进行骨吸收的过程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TGF-可以通过上调OC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的表达,抑制两面神激酶(Janus Kinase,JAK)活性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的磷酸化,阻断OC形成的抑制信号,促进OC的生成。此外,TGF-1还可以上调AP-1家族成员Jun-B来

15、促进OC的生成。         TGF-对OC分化、生成及功能具有双重调节作用。Karst等在支持细胞、小鼠脾细胞或骨髓破骨细胞前体的共培养下,发现低浓度TGF-能刺激破骨细胞分化,而高浓度却抑制其分化。进一步研究发现, TGF-的这种作用是通过改变支持细胞RANKL/OPG比例来实现的,即低浓度的TGF-升高RANKL/OPG比例;而高浓度时则降低RANKL/OPG比例。在去除支持细胞情况下,发现任何浓度的TGF-都可以直接刺激破骨细胞生成。另外,一些研究观察到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TGF-对破骨细胞分化作用由刺

16、激转变为抑制。在TGF-作用于破骨细胞24 h后,可诱导胞质表达NFATc1。Morten等的研究发现, TGF-可以诱导人外周高度纯化的CD14+破骨细胞前体细胞p38 MAPK活性,增强p38MAPK募集单个核细胞到骨吸收位点的作用;但TGF-对成熟的破骨细胞没有此作用。并且TGF-的持续作用将下调RANK表达,削弱了RANKL-RANK信号,减弱了促进OC生成的作用。TGF-可在OC皱折缘被MMP-9活化,活化的MMP-9又反过来下调TGF-的活化。因此,TGF-对OC生成的作用也提供了一个负反馈的调节方式。4 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1

17、975年Garwell等将卡介苗注射给荷瘤小鼠,两周后再注射脂多糖,结果在小鼠血清中发现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称为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分为TNF-TNF-两种,前者主要由脂多糖/卡介苗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亦称恶病质素;后者主要由抗原/有丝分裂原激活的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TNF-/为同源三聚体分子,主要生物学作用(1)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有生长抑制和细胞毒作用;(2)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增强吞噬杀伤功能,间接发挥抗感染、抗肿瘤作用;(3)增强T、B细胞对抗原和有丝分裂原的增生反应,促进MHC-类分子表达,增强Tc细胞杀伤活性;(4)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和

18、分泌IL-1、IL-6、IL-8、CSF等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发生;(5)直接作用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IL-1间接作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6)引起代谢紊乱,重者出现恶病质。TNF-主要由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此外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亦可产生。它是一种强有力的促进骨吸收的细胞因子,能诱导OB/基质细胞、T细胞、牙周韧带细胞和滑膜细胞等表达RANKL,导致OC活化。其受体有两型:TNFRI和TNFRII。TNFRI是RANKL诱导OC生成的主要促进剂;完整的TNFRI是RANK介导的OC生成作用的最大化所必需, TNFRII则有抑制作用。在TNF-浓度很高时,可不依赖于基质细胞和T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