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美学思想之核心(1)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9/e71b36fb-8352-4cdb-a717-2672a38c24c9/e71b36fb-8352-4cdb-a717-2672a38c24c91.gif)
![《庄子》是美学思想之核心(1)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9/e71b36fb-8352-4cdb-a717-2672a38c24c9/e71b36fb-8352-4cdb-a717-2672a38c24c92.gif)
![《庄子》是美学思想之核心(1)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9/e71b36fb-8352-4cdb-a717-2672a38c24c9/e71b36fb-8352-4cdb-a717-2672a38c24c93.gif)
![《庄子》是美学思想之核心(1)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9/e71b36fb-8352-4cdb-a717-2672a38c24c9/e71b36fb-8352-4cdb-a717-2672a38c24c9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庄子是美学思想之核心(1)摘要 庄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代表人物。 才华横溢,满腹学识,思想 标新立异,对现实生活有自己独到见解和认识,构架起属于自己一个完整的思想 体系。纵读庄子一书,其中包含的庄子崇高自然,反对人为,同时以“言不 尽意”的精神境界而达成“自然美”、“虚静、物化美”作为其美学思想的核心,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也表现了最为理想主义的审美思想。关键词语庄子美学 核心庄子33篇,分内、外、杂三个部分。庄子在其内容上、表现手法上都 在表现出庄子个人鄙弃荣华富贵、 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 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和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崇
2、尚自然,主张以朴素为美,同时又是在精神上翱翔于“无何有之乡”,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庄子的体道人 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也表现了最为理想主义的审美思想。自然美一直是学术界的难题,尤其是庄子中的自然美思想,迄今为止 尚未有定论。学术界有人认为庄子中没有自然美,他们以庄子生在乱世以及 庄子中人生观的核心是“全生”、“保身”为由,认为庄子无暇也无“雅兴” 去关注自然界的美丑。还有人通过齐物论中的“万物齐一”以及“道亦存在 丑的事物中”来否认庄子自然美思想的存在,提出美不是庄子所宣扬和
3、赞赏的东西。而承认庄子中存在自然美的学者,也大多是从自然精神这个层 面展开论述的,而忽视了庄子中对自然景物美的发现和描述。我认为,这是 不够客观和准确的。鉴于自然美在中国美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以为很有必要 对自然美,尤其是庄子文本中所包含的自然美思想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解读。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不是人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因此,他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主张尊重 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而不应当以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它。 庄子自然主义的哲学 观反映在庄子一书便形成了“朴素为美”和“法天贵真”的美学思想。庄子认为,美在自然,任何人为的艺术都是对自然
4、美的破坏。他在齐物论中以天 籁、地籁、人籁三者比较来说明这种自然美:“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 已”,“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人籁是指人们用丝竹管弦演奏出来的,是人为的东西,属于等而下之的声音;地籁是 风吹自然界大大小小的孔窍而发出的声音,它要借助于风力的大小和孔窍的不同 形状才能形成,也不是最美的;只有天籁是众窍自鸣而成、不依赖以任何外力作 用天然之音。天地之“大美”。庄子在专谈“天道无为”的知北游里面,无意地透 露出了他对于“大而美”的思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 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
5、不作, 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论证圣人应当效法天地万物自然无为的状态,做到“不言”、“不议”、“不说”,从而无为不谋。同时,在秋水一文中,庄子对“天地之大美”有一段意味深长的描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 两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而不虚'”庄子以河伯喻有为的小知,以北海若喻无为的大 知,而以河伯见北海若而自愧引发下文北海若关于万物齐一思想,赞美“大美”之无限而揶揄“小美”,把审美主体的感受与审美对象的磅礴气势巧妙地融合在 一起。对于“天”,庄子认为“无 自然不可易也。”庄子渔 不能动人。真在内者,自然朴素之真美。崇尚自然美,
6、也就是崇尚朴素美,因为朴素是一切事物 的自然状态。庄子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尚朴一定要主张“顺物自然” 而反对雕饰,然而庄子并不完全否定事物外形的美, 只是反对违反事物自然本性 的人为摧残。他指出:“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庄子及 其后学在渔父中还借客之口提出“法天贵真”说, 为为之谓天”,而对于“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 父进一步说,就是“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 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言简意骇。共2页:1论文出处(作者):靳桂玲“虚静”、“物化”说; 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 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
7、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 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认为虚 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 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 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 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物化”说: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的。 庄子认为 “虚静”是认识”道” 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
8、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 从创作主体来说, 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庄 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 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 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作 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 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在养生学上,庄子说明虚静无为能使人安逸快乐而不被忧患所困扰,从而年寿长久
9、。而在美学上则说明 虚静之美,也就是无为之美、朴素之美,所谓一而三、三而一者也。“彻志之勃, 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 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这里主要阐述养生学,列举了二 十四种困扰、侵蚀和削损人之真性的因素,归纳起来,实际上是三项:“勃志”(扰乱意志)、“谬心”(束缚心灵)、“累德”(拖累德行)、“塞道”(蔽塞 大道)。只有清除他们德干扰和役累,才能回复虚静无为的自然本性、达到养生 美学所要求的目的。天道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 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则知者
10、不 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庄子所说“意之所随者”就是“道”,语言可 以表达具有“形色名声”的事物,但对于没有“形色名声”的“道”,语言是无 法表达的,庄子“言不尽意”讨论的虽然是道与言的关系, 但对于文学艺术美的 启示和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文学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也就没有了文学;但问 题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文学之中最精妙、最美好、最有魅力的东西,又往往是 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文学之中的美是那些微秒的意趣、复杂的情感、玄远的境界、 悠长的韵味等等。但也有明星的局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 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
11、思的, 即言不尽意。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 道)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 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 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 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 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 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 形 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 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 理论基础。在天运中,庄子还
12、论述了“天籁”的特点:“听之不闻其声,视 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郭象注:“此乃无乐之乐,乐之至也。” 这实际上就是老子所提倡的“大音希声”。 意思都在于反对以部分的、有限的声 乐,破坏或代替自然全美之声。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 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庄子强 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 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 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 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总之庄子的美学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对于美和人生的追求永远是 一个向上的过程。强调个体生命的自由,才能达到美与丑、善与恶、欢喜和悲伤 上升到缘于自然的境界。重视自我,人性与生活完全和谐统一,这才是庄子最想 要留给后人美学的思想精髓。参考文献1. 陈引驰.庄学文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垃圾日清合同
- 汽车无偿赠与合同
- 企业投资决策咨询服务协议
- 医疗器械使用风险与责任豁免协议
- 工业机器人应用研发合作协议书
- 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第六单元写作 《“劝学”新说》-议论的现实针对性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外籍人士租房备案专项协议
- 法拍房租赁权冲突处理协议
- 接处警流程培训
- 《法律法规常识讲解》课件
- 《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解读
- 呼吸专科护士年终总结汇报
- GB/T 15934-202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
- CQI-23模塑系统评估审核表-中英文
- 情志护理方法
- 重庆七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零诊测试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药店入股合同协议书
-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学计划
- 2024年征信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