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 .做分组实验时,老师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下面是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 报告单(摘要)。请你将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小车、斜而、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测量的物理量48段8c段4c段路程s/cm4556101时间t/s32.85.8平均速度v/Ccm s1)17.4(实验分析)(1)小车全程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而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一(选填增大或减小)斜而的坡 度。【

2、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 停表15 20变速 减小【解析】【分析】【详解】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e t实验器材,除小车、斜而、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外实验还需测量路程用的刻度尺, 测量小车运动时间用的停表。小车在八8段的路程为:SA8=45cm, G=3.Os,则小车在48段的平均速度为sAi 45cmvab=15cm/s'八 83.0sAB段的平均速度为15cm/s。小车在8c段的路程为:s&c=56cm, tSc=2.8s,则小车在8c段的平均速度为sbc 56cm ,vbc=20cm/si bc 2.8

3、s8c段的平均速度为20cm/s。(1)6由上面实验知AB段的速度小于BC段的速度,故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斜面的倾角越小(坡度越小),小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所以, 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而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减小斜而的坡度。2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人点由静止开始下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图中A8段的路程g8=cm,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3=2.5 s,则AC段的平均速 度 vAC=m/s;为了测量小车在8c段的平均速度Vee,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将小车 从B点静止释放。【来源】湖北省武汉二中

4、广雅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v =- 小40.0 0.32不可以 t【解析】【分析】【详解】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 -ot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而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下落速度较小。(3乂3从图中可以看到,图中A8段的路程是=80.0cm - 40.0cm=40.0cm4c段的路程是那么4c段的平均速度是sAC =80.0cm=0.8msAr 0.8m 八“vAC = = 0.32m/su tAC 2.5s由于分别测出小车到达8点和C点的时间,从而得到小车在8c段的运动时间,这个时间段是对于小车在8点是有速度的,速度不是零,所以不可以将小车从8点静止释

5、放。3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而的4点由静止开始下滑 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8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2)如果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4)VBC VA8 (填 “了、或“=”)。【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八校联考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3月月 考试题)【答案】40.0 25小同一位置>【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知道,A8段的

6、距离是:sab =80.0cm-40.0cm=40.0cm;由于A8段的时间是1ab=L6s,所以,小车通过A8段的平均速度是:又口 40.0cm “,vAB = a = 25cm/s ,仆 16s'kD如果让小车过了 8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1,=;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小:(3)4本实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 通过的距离相等,所以,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在8c段的速度大于4c段 的速度,即vbc>vac。4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

7、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 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根据实验的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对小车运动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四 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2)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测得时间tAB = 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3)如果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5 5) VBC VAC (填 “>”、"V” 或“ = ”)(6)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

8、用图象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1小车运动情况的是(选填"A”或"B”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v=s/t时间 40.0 25.0小同一位置(同一高度)> B【解析】【分析】(1)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 = -:t(2)根据图象读出AB段的距离,已知Q,利用速度公式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3)让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4)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5)从静止开始的速度肯定越来越快,据此解答:(6)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9、,据此判断图象.【详解】(1)本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 = -;分段测量时间误差太大,所以要多次测量.(2)由图不可知:s+80. 0cm-40. 0cm-40. 0cm:小车通过AB段所用时间,J=l.6s, AB段的平均速度:40.0cm ”八,= 25.0cni/s:t1.6sAD(3)如果让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 = 士知,平 t均速度会偏小:(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开始下滑.(5)小车从静止开始的释放,速度会越来越快,做加速运动,所以VmAVac,6 6) A图s-t图象为一过原点

10、的直线,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故A不符合题意;而B图为v-t图象,表示速度逐渐变大,故图B中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5.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甲乙(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 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3)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 像()从0点开始的路程s/cm01020304050从。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002.003

11、.004.005.00(4)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请你判断小气泡所做的是 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O【来源】江苏省东分市.第四联盟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运动慢匀速直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或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或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解析】【详解】当以气泡为参照物时,玻璃管口的塞子相对于气泡,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塞子是运 动的: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气泡运动比较快时,不容易测量时间,所以为 了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将表中的点一一在坐标图中描出来,然后将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即可,如图所示:(4)45从实验数据分析,每隔1s

12、钟,气泡运动的路程都是10cm,即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 程相同;从所画的s-t图像来看,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以数学中正比例函数的斜率来 看,图像中的斜率是速度且不变:所以能判断气泡做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二、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7 .如图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蜡烛A的像(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选填“竖立”、“斜立”)在白纸上。(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其目的是。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将 (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板,像 (选填“变大”“变小”

13、“不变”).(4)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重 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答案】竖立为了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远 离不变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而成一个像【解析】【分析】(1)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而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成的像完全重 A 口。(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 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而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4)从玻

14、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析此 题。【详解】(1)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立放置,如果不竖立,成的像就偏高或 偏低,后而的蜡烛是摆在桌而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而蜡烛的像完 全重合。(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便于比较像 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3)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则像将远离玻璃板移 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

15、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等于物体的大小)。(4)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 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8 .小军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1)应选择 (选填“明亮”"黑暗")的环境:(2)实验时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 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3)小军选用了两只大小完全一样的蜡烛,在玻璃

16、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 直在玻璃板后而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 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不能能")呈现蜡 烛的像,这说明平而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5)小军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蜡烛A的像 (选填 "会"或"不会")向右平移.(6)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是为了多次实验 (选填&q

17、uot;寻找普遍规律”"求平均 值减小误差”).(7)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选填"亮"或"暗"):如果实验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 两个清晰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 cm .【答案】黑暗D等效替代法不能虚不会寻找普遍规律暗0.4【解析】(1)应选择在黑暗的环境进行实验,像看起来更清晰.(2)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而的蜡烛B. A的像形成原理是光的反射:光在穿过玻璃时发 生折射,透过玻璃看到B是光的折射,故D正确。(3)蜡

18、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 定像与物大小,用B替代A的像,此方法是等效替代法。(4)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 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 成的像是虚像。(5)小军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平移一段距离,根据平而镜成像特点, 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在此过程中,蜡烛A的像不会向右平移。(6)实验中多次改变始 烛A的位置,是为了多次实验,从而寻找普遍规律,防止实验的偶然性。(7)实验中,看 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玻腐前后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由于后而的反射而反 射光少,所以成的像较暗,故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如果实验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 蜡

19、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 璃板的厚度为0. 4cm.玻璃板的前后两个而相当于两块平而镜,两个平面镜相距0. 4cm 时,镜前同一物体的像相距0.8cm.点睛:本题中求玻璃板厚度较难,可结合画图解答。9 .新思维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学完光学中小孔成像知识后,提出一个问题,小孔在光屏上所 成像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经过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像的形状可能与物体形状有关; 猜想二:像的形状可能与小孔的形状有关。同学们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制作了 “E”、"F”和“R”形状的LED发光字来充当物体,做究.(1)物理上将“F”、&qu

20、ot;E”和“R”形状的LED发光的字称为成两个小孔形状不同的纸筒,纸筒另一端绷装半透明膜,做好装置后同学们进行实验探,射出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2)同学们将“F”发光字固定好后,先用小圆孔纸筒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半透明膜上观 察到倒立的“F”,如图所示,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能呈现在半透明膜上,说明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同学们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后,再换用小方孔 纸筒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3)同学们再换用“E”和“R”形状发光字,分别按照实验(2)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 结果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发光

21、字小孔形状像的形状半透明膜上是否呈现1F圆形倒立呈现2F方形倒立A呈现3E圆形倒立q呈现4E方形倒立呈现5R圆形倒立n呈现6R方形倒立呈现(4)通过比较,同学们验证了猜想一,得出结论:在小孔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 的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5)同学们通过比较1、2, 3、4和5、6,得出结论:(6)实验小组在该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答案】光源 直线 较黑暗 实像1、3、5 (或2、4、6)在物体形状相同时,小孔 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控制变量法【解析】【分析】【详解】能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LED发光的字是光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网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在较黑暗的环境进行,成的像会

22、比较清晰。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成在光屏上,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能呈现在半透明 膜上,说明所成的像是实像。(4)5通过比较1、3、5 (或2、4、6)实验数据可知,小孔形状相同,物体形状不同,所 成像的形状不同,说明在小孔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5乂6通过比较1、2, 3、4和5、6,实验数据可知,物体形状相同,小孔形状不同,所成 像的形状相同,说明在物体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形状无关。实验小组在该实验中,有两个变量物体形状和小孔形状,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 法。10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而上铺一张白纸

23、,纸上竖立一块透明薄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 (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 a经玻璃板 (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2)实验时,选用的蜡烛a和b的形状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然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始烛 (选填“a” 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以上实验操作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选填“控 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3)如图乙所示,某同学使用厚玻璃板做实验,在玻璃板后看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这两 个像之间的距离正好是8mm,则该同学所用玻璃板的厚度为 mm。【答案】前面反射大小b等效替代法

24、4【解析】【详解】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想看到像,即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蜡烛a点 燃后发出的光,经玻璃板反射,该同学应在玻璃板前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 不是在后而;(2)3选用的蜡烛a和b的形状完全相同,这样可以对比蜡烛a的像与蜡烛b大小关系,从 而对比蜡烛a和蜡烛a的像大小关系: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然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 置:以上实验操作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法,用蜡烛b替代蜡烛a的像,从而比较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如下图所示,作出蜡烛烛焰在 厚玻璃板两个面所成的两个虚像,分别是

25、SMS,设厚玻璃板的厚度是x,物与厚玻璃板 第一个面之间的距离是乙 可知道第一个虚像与第二个面之间的距离是L-x,第二个虚像 的像距等于对应的物距,即 可求得x=4mm°月玻璃板11 .小明和小聪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将平面镜 放在水平桌面 上,再将纸板ABC。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激光紧贴纸板射向。点:在硬纸板ON8C 而内看到反射光(填“能”或“不能”);如果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将硬纸 板ON3C面以。N为轴向后折转,如图乙所示,则在ON3C面内(选填“能” 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现象说明.【答案】垂直 能 不能 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内【解析】

26、硬纸板ABCD必须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才能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 让一束激光紧贴纸板射向0点:在硬纸板0BC面内能看到反射光,如果保持入射光的方向 不变,将硬纸板0NBC而以0N为轴向后折转,则在OBC而内不能看到反射光.此现象说明 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内.三、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2 .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图甲的实验装置中还缺少的一件测量器材是,实验时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 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均匀/不均匀).(2)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3)下表是实验

27、中记录的数据.时间Jmin01234567S910温废rc404244464848484848505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非晶体).(4 )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a/b).【答案】秒表均匀46晶体a【解析】(1 )本实验中需要的测量仪器有温度计和秒表,由图知该实验缺少的器材为秒表;实验时 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均匀.(2 )由图知,该温度计的每一小格表示1C ,故该温度计的示数为46c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4min到第8min,该物质的温度保持在48c不变, 故该物质为晶体.(4 "图中有

28、一段图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a为晶体的熔化图像,6图中的图线温度不断升 高,为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故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a图.故答案为(1)秒表;均匀(2)46晶体(4)a .13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所示。下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0时间/ min012345678温度/ C909294969898959898(2)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 C,没有达到100C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资料显 示: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增大而

29、升高)。请根据表格的正确数据在图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温度/平时实验时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使水较快沸腾,可采取的措施有:(至少写出一种方法)。(5)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发现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原因是。【答案】95。口 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应为98P,不会出现95。5 98: 小于;减少水的质量: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继续对烧杯加热,这样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解析】【详解】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通过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P,温度 不可能为95P,所以95(数据是错误的; (2)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4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

30、降低,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a现在没有达 到100c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用描点的办法画的图像如下所示:(4)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使水较快沸腌,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小水的质量,增大酒精 灯的热功率等措施;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因为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继续对烧杯加热,这样烧杯中 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14 .雨过天晴,善于观察的小红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路而上积水少的地方一会儿就干 了,而积水多的地方就很难干.【提出问题】液体蒸发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身边可利用的器材:天平(硅码)、水、烧杯若干、量筒若干 【方案一】(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天

31、平(硅码)、水、两只相同的烧杯:(2)可以使用天平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是: 实验前,在烧杯中分别倒入 (相同质量、不同质量)的水; 调节好天平,把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托盘上,通过, 使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是否,如果,则说明 液体蒸发快慢与质量无关.【方案二】(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水、两只相同的量筒;(2)可以使用量筒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是:实验前,在量筒中分别倒入不同体积的水,记录水的体积: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录水的体积,计算出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如果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相同,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质量。【交流与评估

32、】你准备选择方案 来进行探究(一、二),其优点是【答案】不同质量加减硅码并移动游码仍然平衡平衡无关一能观察到质量的微小变 化【解析】方案一:使用天平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应该保持液 体种类、液体的表而积、液体的温度和液面的空气流速相同,质量不同:(1)在相同环境 下,选择天平(硅码)、水、两只相同的烧杯;(2)具体做法是:实验前,在烧杯中分 别质量不等的水;调节好天平,把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托盘上,通过加减硅码并移动 游码,使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是否仍然平衡,如果平衡,则说明液体 蒸发快慢与质量无关。方案二:(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水、两只相同的量筒:(2)

33、可 以使用量筒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是:实验前,在 量筒中分别倒入不同体积的水,记录水的体积;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录水的体积, 计算出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如果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相同,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质 量无关。评估交流:选方案一进行探究,优点是能观察到质量的微小变化。点睛: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而空气流动的速度等: 在进行探究时,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只控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探究蒸发的快慢与 液体质量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速度相同;评 估实验时,可从操作性和实验的时间长短进行评估,据此解答。

34、15 .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C: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一段(选填“8”或“8C” )其熔点为-C.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乙内丁用质量m】的海波实验,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 m2(mz>mi)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选填"b" "c"或"d").【答案】46 BC 48大于c【

35、解析】【分析】【详解】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C,其示数为46-C;海波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8c段;由图可知,海波在熔 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其熔点为48,熔化过程中海波的内能增加,因此吸收的 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海波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一定的熔点,用质量为的海波做实验,海波的质量变大了,加热到熔点吸收热量变大,所需时间变长, 但熔点不会改变,仍是48,故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c.16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 q温度/工实验中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温度计 被测的物质中,不要碰到试管底和试管

36、壁:探究海波熔化实验的关键是要保证海波受热: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反映出海波的熔化过程的特点是:O小帅同学利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请你写出他 这样实验的一条主要缺点:°【答案】玻璃泡全部浸入 均匀 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加热时间过长【解析】【分析】在使用温度计测物体温度时一定要按它的使用方法进行,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填 空:探究物质熔化规律时,要让物质均匀受热。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根据外界环境的温度分析。【详解】田测量时将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容器底和容器 壁。探究海波熔化实验时采用水浴法,其目的是要保证海波受热

37、均匀。(2)3根据图象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3)4小帅同学利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由于外界 的温度不高,冰吸收热量的过程缓慢,即加热时间会过长。四、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7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1)如图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正立/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方:图1(2)在保持(1)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3

38、)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 A间的距离为L,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 L (选填“>”、“V”或“二”),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二 (用L。、L表示).图2(4)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 焦距相同但镜而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 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答案】倒立上缩小< L0-2L相比原来暗【解析】(1)除了作为放大镜的作用外,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高 度减小,由于所成像是倒立的,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

39、心的上方;(2)凸透镜向右移动直到再次成清晰的像时,物距必将大于两倍的焦距,所成像为缩小、 倒立的实像;(3)在A点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即f:在B 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光屏和蜡烛位置不变,则A点时的物距和B点时的像距 长度相等,所以A、B间距离为Lo-2L .(4)用另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 验,经凸透镜的光线变少,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比原来暗.故答案为.倒立 上(2).缩小.V U-2L.相比原来暗18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实验前,小

40、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 中央:小明将蜡烛放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的、的实像(选填“放 大”或“缩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 镜”)上;实验过程中蜡烛越烧越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 移动,小明应把凸透镜向移动,就可以再次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两空均选填“上”或“下)【答案】10.0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上下【解析】【分析】【详解】1一束平行光照到凸透镜上,在左边的光屏上得到最小最亮的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 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40.0cm-30.0cm=10.0cm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41、,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应调fj 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将蜡烛放到图乙所示的位置,蜡烛在两倍焦距以为,且物距大于像距,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实验过程中蜡烛越烧越短,此时像呈现在光屏的上半部分,为了使烛焰的像重新成 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下移动。19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实验时,老师把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 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可将蜡烛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在光屏上 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老师的视力缺陷是 (选填

42、“近视眼”或“远视眼”).【答案】10.0远离近视眼【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示可知物距为20.0cm,且此时所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那么2/=20cm,所以凸 透镜的焦距片10.0cm。23实验时把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是因为此蜡烛发出的光 被发散了,所成的像应在光屏的位置之后,所以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那么光屏的位置应 远离凸透镜。而老师的眼镜是近视眼镜。若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远视镜,那么蜡烛的 光线被会聚了,则它的像在光屏尚未移动时,不会出现在光屏上。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按照实验要求安装好实 验器材,如图所示。点燃

43、蜡烛,当蜡烛、凸透镜在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移回至50cm刻度处,把蜡烛移至15cm刻度处后,再将 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答案】不能右倒立放大【解析】【分析】【详解】田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如图所示物距u=30cm-20cm=10cm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此时光屏上不能成像。(2乂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至15cm刻度处后,此时物距u = 30cm -15cm = 15cm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

44、,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两倍焦 距:由题意可知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21 .小华用同一个凸透镜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OcmlO 20 30 40 50 60 70Z.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下方白纸的位置,直至白纸上出现一最小、最亮的光斑,实验示意图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在图乙中,蜡烛位于光具座20cm的刻度线处,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则小华需要将蜡烛移到 cm刻度线的位置,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在20cm的刻度线处、光屏在50cm的刻度线处的位置不变,小华将位于30cm 刻度线处的凸透镜向左或向右移动,但无论怎样

45、移动,均无法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其 原因是:当凸透镜左移时,凸透镜成的是 (选填“虚”或“实”)像,需要在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来观察所成的像;当凸透镜右移时,凸透镜所成像的像距会(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答案】10.0 10.0虚大于【解析】【分析】【详解】田太阳光相当于平行光,凸透镜的光心对准刻度尺的10.0cm位置,而光斑所在的位置 对准刻度尺零刻度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所以该光斑就是焦 点所在的位置,该凸透镜的焦距是f = 10.0cm -0 = 10.0c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2光屏和凸透镜的距离是20.0

46、cm,像距是焦距的两倍,要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根据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物距也应该是焦距的两倍,所以小华需要将蜡烛移到10.0cm刻度 线的位置,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3乂3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凸透镜左移时,物距会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 知,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当凸透镜右移,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所成清 晰的像像距是大于两倍焦距的,即所成的像在50.0cm刻度的右侧,凸透镜所成像的像距会 大于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五、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21 . (1)A将m、U代入公式中,算出盐水的密度P:过B将玻璃杯里的一部

47、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枳V=30crT?: 程C在玻璃杯中盛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式如下图):步D用天平称出玻赠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50.4g:骤E根据m1、mz算出中盐水的质量m:以上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序号)法。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然后求密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数 据 表 格mi/gmjgmYPA kgnL)()()_)(_)()测量平均速度 器材 斜而、垫木、金属片、小车、刻度尺和保持斜而的坡度不变,分别测出小车通过全程AB段和上半程4c段的路程及 所用的时间,然后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数据如下:过程数据四座路理*m时网f/sAB0%L2AC0.480

48、.8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沿斜而向下运动时,速度结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问题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因不便于测量时间,因此斜面应保持较 的坡讨论 度。【答案】CBDEA间接测量法74.4g 50.4g 24g 30cm3 0.8xl05kg/m3停表。.8变 大小(或缓)【解析】【分析】【详解】要测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和体积,需首先测出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然后将部分倒入 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和剩余盐水和玻璃杯的质量,求得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根 据密度公式可求出盐水的密度,故顺序为CBDEA。用天平和量筒组合起来使用来测量物质的密度,运用了间接测量法。网由图可知

49、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i=50g+20g+4.4g=74.4g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n?2=50.4g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Z77i- m2=74.4g-50.4g=24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30cm3则盐水的密度p = = -4. . = 0.8g/cm' = 0.8xlO3kg/m'V 30cmJ(2乂8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需要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所以我们还需停表。VAB0.96m1.2s0.48m0.8s=0.6m/s9由表格可知小车通过全程的路程和时间,则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0.8ni/s 10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v0.96m - 0.48

50、 m1.2s 0.8s小车通过CB段的平均速度 =1.2ni/s 根据小车通过4:、CB段的平均速度可知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时,速度变大。1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为了时间的测量方便,斜面的坡度应该小(或缓)一些。22.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适量的水,小刚同学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小刚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调行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他应向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加到最后一个硅码,出现如图甲所示 情况,他应,最终测得小石块的质量为52g。如图乙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B.把小石块浸没,在水而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C.取出小石块: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

51、质量为127g;D.往烧杯中加水,直到,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0g;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5)在一旁观看的小敏同学认为该测量值和真实密度相比明显 (偏大/偏小),只利用 原有实验器材,改进实验步骤,即可消除这一人为偏差,其方法是。【答案】左取下最小的祛码,然后向右调h.游码使横梁平衡液面与标记对齐134X103偏小 测A图装置的质量利用AD两图来计算石块体积【解析】【分析】【详解】国根据图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指针右偏时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说明所加的硅码不合适,所以应该取下所加 的硅码,然后向右

52、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为了利用等效替代法得到体枳,所以应该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液而与标记对齐。小石块的体积为石块的密度为0 =2=旦= 4g/cm(5)取出石块时,石块会带出一部分水,使得测得的水的体枳偏大,根据公式。 =蓝,测 得的密度偏小。测A图装置的质量利用AD两图来计算石块体枳可以避免这一人为偏差。23.小明和小红同学在“测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图1图2图3(1)首先取来托盘天平,小明把它放在水平桌而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小红认为 此操作有误,错误是: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红的建议,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1所示的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

53、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小明随后在称量石块的质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图1所示的情况,他应该:(3)天平恢复平衡时,右盘中的硅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2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4)实验中由于没有量筒,他们为了测出石块体积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操作:a.先将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标记好水面的位置,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b.再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调节使水面恰好在标 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m2;c.通过a、b两步得出石块的体积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 (水的密度用P水表示)O【答案】游码没有移到左端的零刻线处右向右盘中增加硅码或向右调游码72叫+&#

54、39;百块一472g ;"水P水叫+%块吗【解析】【分析】(1)使用天平之前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行平衡螺 母: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2)若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甲图的情况,即表明物体较重,硅码较轻:(3)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硅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4)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根据等效替代法,石块的体积等于添入水的体积,求出添入水的 质量,依据公式为V ="求出添入水的体积,根据公式0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PV【详解】(1)口小明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应该首先将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的零刻线处,再调行天 平平衡,所以错误是:游码没有移到左端的零刻线处:由图1可知,指针偏左,则可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3若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甲图的情况,即表明物体较重,硅码较轻,故应该向右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