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3年 教学内容(课题):长度单位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教 材与 学情 分析本单元在教材编排上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简历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也更加尊重知识形成的本源,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授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学习重点难 点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学习准 备课件、硬币、曲别针、橡皮等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课程标
2、准要求: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帮助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及估测的意识和能力。评价任务设 计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习目 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学习过程评价环节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环节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
3、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
4、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会用不同的物品测量同一个物体。2、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环节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
5、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通过学习能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作 业布 置课本8页1
6、题、2题、3题。教 学反 思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3年 教学内容(课题): 长度单位 教学课时: 二课时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教 材与 学情 分析本单元在教材编排上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简历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也更加尊重知识形成的本源,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授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学习重点难 点学习重点: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0厘米;
7、学习难点:用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学习准 备课件、米尺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课程标准指出: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帮助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及估测的意识和能力。评价任务设 计通过学习,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0厘米;知道用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学习目 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学习过程评价环节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
8、?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通过复习,知道1厘米的长度。环节二认识米,用米量 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 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 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 2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 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
9、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 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 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 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
10、2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1、认识米尺、知道1米有多长。2、通过学习,知道1米=100厘米。环节三巩固反馈 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长50( ) 通过学习知道物体的单位。作 业布 置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3题、第5题。教 学反 思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3年 教学内容(课题):长度单位 教学课时: 三课时 作者单位
11、: 作者姓名: 教 材与 学情 分析本单元在教材编排上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简历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也更加尊重知识形成的本源,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授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学习重点难 点学习重点:在动手操作中主动建构出线段的特征;学习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学习准 备课件、直尺。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
12、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帮助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及估测的意识和能力。评价任务设 计会用尺子测量指定线段的长度。学习目 标1、 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可测量。2、 学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整厘米)。3、 通过操作、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探究能力。学习过程评价环节一出示课件,谈话导入: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初步认识线段。环节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直 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 丝等。 学生汇报。
13、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 3、从实例理解线段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没两点连结起来。 教师在黑板出示: 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师:大家说得好,
14、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 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 4、量线段和估线段 师:线段可以量度吗?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
15、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5、画线段 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 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 小组讨论,试画。 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感受线段的直。2、通过讨论,知道线段有两
16、个端点。3、会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度。环节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师: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 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 通过学习能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作 业布 置课本9页6题、7题。教 学反 思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版本:人教版2013年教学内容(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课时: 不进位加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教 材与 学情 分析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
17、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学习重点难 点学习重点: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学习难点:笔算的计算顺序。学习准 备课件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评价任务设 计通过学习,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会正确计算。学习目 标1、 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竖式的
18、书写格式,会正确计算。2、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归纳出计算方法,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学习过程评价环节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能够说出情境图的数学信息。环节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19、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会用多种算法计算。环节三练习,实践应用 1、 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能独立完成练习。作 业布 置课本15页第3题。教 学反 思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3年 教学内容(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课时: 进位加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教 材与 学情 分析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
20、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学习重点难 点学习重点:理解10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算法。学习难点:理解10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理。学习准 备课件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评价任务设 计通过学习、探究,理解10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算法。学习目 标1、 通过动手操作,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2、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
21、活动,培养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学习过程评价环节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通过课件,激发好奇心。环节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 教学例3。 2、 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 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 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通过交流,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环节三巩固练
22、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同桌之间会说一说算法。作 业布 置课本15页4题、5题。教 学反 思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3年 教学内容(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课时: 不退位减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教 材与 学情 分析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
23、、减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学习重点难 点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不退位减的方法和算理。学习难点: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学习准 备课件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评价任务设 计通过情境图及探索、交流,掌握不退位减的算理和算法。学习目 标1、 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竖式计算。2、 通过创设的
24、情境,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分析概括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评价环节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能根据情境图回答提出的问题。环节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6-22,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会用竖式计算不退位减。环节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
25、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能独立完成练习。环节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能和老师一块儿梳理出算理、算法。作 业布 置课本20页3题。教 学反 思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3年 教学内容(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课时: 退位减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教 材与 学情 分析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
26、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学习重点难 点学习重点:探索笔算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会列竖式正确计算。学习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的算理。学习准 备课件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评价任务设 计通过情境图及探索
27、、交流,掌握退位减的算理和算法。学习目 标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学习过程评价环节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 能根据情境图回答提出的问题。环节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2。 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 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 2、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
28、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会用竖式计算退位减。环节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的。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 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 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能独立完成练习。环节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个位不够减,从
29、十位退“1”当“10”接着减。能和老师一块儿梳理出算理、算法。作 业布 置课本21页9题、10题。教 学反 思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3年 教学内容(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课时: 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教 材与 学情 分析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学习重点难 点学习重点:学会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
30、少”的问题。学习难点: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准 备课件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评价任务设 计通过学习,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学习目 标1、 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会分析、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2、 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评价环节一情景导入,激发兴
31、趣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能根据情境图回答提出的问题。环节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4 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2、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二)、完成第23页做一做。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三)、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会用自己的语言来合理的分析问题
32、。环节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能独立完成练习。作 业布 置课本26页5题、6题、7题。教 学反 思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3年 教学内容(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课时: 连加、连减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教 材与 学情 分析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
33、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学习重点难 点学习重点: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学习难点: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学习准 备课件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评价任务设 计通过学习,会用所学知识笔算连加、连减。学习目 标1、 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 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3、 培养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学习过程评价环节一
34、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 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能正确口算出结果。环节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3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
35、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2、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会用自己的语言来合理的分析问题。环节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27页做一做。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能独立完成练习。作 业布 置课本29页4题、5题。教 学反 思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3年 教学内容(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课时: 加减混合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教 材与 学情 分析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
36、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学习重点难 点学习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方法。学习难点:能准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学习准 备课件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评价任务设 计通过学习,会用所学知识笔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学习
37、目 标1、 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方法。2、 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过程评价环节一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能独立回答问题。环节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
38、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会用自己的语言来合理的分析问题。环节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能独立完成练习。作 业布 置课本30页9题、10题。教 学反 思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3年 教学内容(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课时: 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教 材与 学情 分析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学习重点难 点学习重点:掌握含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学习难点:理解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学习准 备课件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专业加工承揽合同
- 2024西瓜种植收购合同范文
- 工程劳务承包合同的简化版本
- 成人高等教育联合举办协议
- 2024工程机械租赁合同范本
- 租房协议书示范
- 2024标识标牌合同
- 信息技术服务合作契约样本
- 2024财产信托合同范文
- 2024年人力资源派遣协议范本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物理试卷
- 农业作物收获技术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人类简史完整版本
- 2024消防安全常识60题题库(含答案)
- 服装厂的账务处理实例-记账实操
- 2024湖北咸宁市咸安区经发集团(第二批)人才招聘9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Unit1-Project:Set-up-a-student-club-名师教学设计
- 2024年T电梯修理考试100题及答案
- 译林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考试作文练习题(含答案范文)
- 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
- 2024版《供电营业规则》学习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