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物理_第1页
生活中的物理_第2页
生活中的物理_第3页
生活中的物理_第4页
生活中的物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们日常的生活生产中,人们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物理, 能够说处处与物理打着交道,就拿与人们朝夕相处的厨房来说吧,其中就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现殒举如下:一、与电学知识相关的现象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实行空气变换。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6厨

2、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二、与力学知识相关的现象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因为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7磨菜刀时要持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

3、低,不会升至过高。三、与热学知识相关的现象(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相关的现象1 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即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容易破裂。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 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4、,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 热的。7 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防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理应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 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防碍产生力,致使玻璃杯破裂。10 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

5、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水准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二)与物体状态变化相关的现象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 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 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 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

6、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升了水的沸点,即提升了煮食物的温度。6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7煮食

7、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增大火力,也不能提升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准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8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 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9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10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

8、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 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 吱”的响声。11 当汤煮沸要溢出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舀)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加冷水,冷水温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的过程中,因为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三)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相关的现象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2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见里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9、,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因为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只要细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联系到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释这些现象,就能够提升观察、分析及解决物理问题的水平。物理作为一门大众的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数不胜数,厨房中的物理知识应用真可谓冰山一角,我们必须更加努力的学习,积累物理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民谚、俗语、古诗中的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古诗,这些民谚、俗语、古诗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平时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就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深化知识,活化知识,这对培养我们

10、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是大有协助的。下面按类列举如下:一、力学1水平不流,人平不言。连通器的原理。2软也是水,硬也是水。因为水具有流动性,所以水是软的。又因为分子之间存有着斥力,难以压缩,所以水是硬的。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因为细绳与木块,水与石头接触时受力面积极小,产生的压强极大,所以绳能够把木块锯断,水能够把石头滴透。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物体内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这是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5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因为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6爬得高,跌得重。因为被举高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并且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11、所以爬得高,跌得重。7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说船到江心很难停下。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物体运动的相对性,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9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秤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10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11.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12坐地日行八万里因为地球的半径为6370 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0

12、003 6 千米,约8 万里。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来说的。13如坐针毡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14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15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16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

13、中”生活几天,则地球上已渡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二、热学17缸穿裙,大雨淋。缸为什么穿裙子呢?因为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缸的外表面上。同时也暗示着降温,即将有大雨到来。1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所以当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扩散运动加快时,便预示着温度升高,天气变暖。19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 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因为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20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很多三棱镜,月光通

14、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 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月晕而风”之说。“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 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21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因为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绝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22瑞雪兆丰年因为雪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能够很好的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所以能起到保温作用。23釜底抽薪液体沸腾有

15、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如果“抽薪”以后, 吸收不到热量,便能制止液体沸腾。24水火不相容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因为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实行。25霜前冷,雪后寒。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 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26纸里包不住火纸达到燃点就会燃烧。27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夏天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

16、动,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因为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28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比热容三、电磁学29千里眼,顺风耳。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 顺风耳”变为现实。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四、光学30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没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线发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平滑,光线发生镜面反射。31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是镜中花。因为物体在水和镜中成的像是虚像,所以说在水中捞不到月亮,在镜中摘不到花。32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平静的池水是平面镜成像,因为光的折射所以池水看起来变浅。33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17、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4.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物像对称,所以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己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35坐井观天所见甚少。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36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能够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37海市蜃楼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产生折射。38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反射红光。五、声学39大的地震声音沉,小的地震声音尖。这是因为大地震的振动频率小,所以音调低,感觉声音沉;小地震的振动频率高,所以音调

18、高,感觉声音尖。40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音遇到物体会反射回来即回声。41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能够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42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不同的人音色是不同的。六、物质结构43墙内开花墙外香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44有麝自然香,何须迎风扬。因为分子是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45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对联中的物理知识据 宋史?蜀世家载, 五代后蜀主孟昶曾在岁除之日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桃符联语, 挂在宫中迎春祈福,后人始将此

19、引为对联的初例。自明代起, 使用对联的风习渐盛,不但文人雅士喜好,也广泛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对联内容包罗万象,或题泳山川名胜,或歌颂风物岁时,或抒发情怀心意。殊不知当物理知识介入后更让对联意境长远、妙趣横生。一、对联中的光学宋湘是晚清时代的才子。他有一个嫂子,也很有才学。有一天,嫂子要考小叔子, “人家都说你是才子,我看有点儿言过其实。今天,我在镜子前梳妆,想出了一句上联,就麻烦你答对,替我解开难题。”宋湘傲慢地说:“您说吧,联诗续对,随口就来。”嫂子听了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出上联:双镜悬台,一女梳妆三对面宋湘一听,出乎自己意料之中,他想了好半天,也对不上来,他后悔自己口出大言了。到了晚上,

20、天暗下来,家里人点上灯,正好有客人告别,家里人送客人,作揖客退,这姿势映在墙壁上,出现了影子。这情景启发了宋湘,他高兴地一蹦三跳,连声说:“我找到了下联了,嫂子,您听”说着,念出下联:孤灯挂壁,两人作揖四低头这幅对联不但对得天衣无缝、形象生动,而且上联用到了物理中的平面镜成像, 下联用到了光沿直线传播形成了影子的知识,上课时介绍给学生,可谓凭添无穷乐趣。还有一联: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用到了光的传播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从寓意上更有教育意义,告戒我们学 习不能好高警远,要戒除浮躁、脚踏实地。二、对联中的力学船载石头,船轻石重,轻载重杖量地面,杖短地长,短量长“船载石

21、头”应用了浮力,“船轻石重”是说木头的密度小于石头的密度。 下联应用到了长度的测量知识。再看一联:盆漏干,船漏满灯吹灭,炭吹红“船漏满”船在水中水越进越多,直到和水面相平,应该是连通器的原理。“灯吹灭”是因为降低温度而达不到着火点了,“炭吹红”是增加了氧气含量, 从而炭越吹越旺,越吹越红。三、对联中的电学这个对联是一位数学老师与一位物理老师结蜡时的对联,巧妙融合,别有一番趣味。联云:大圆小圆同心圆心心相印阴电阳电异性电性性相吸横批是:公理定律。根据两人所教的学科,巧妙的把数学中的几何和物理中的电学联姻起来, 即 使有些牵强,到也相得益彰,似乎也显示了新课标的改变学科本位的观点, 要综 合各学科

22、知识,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四、对联中的热学王尔烈念完四年私塾后到龙泉寺当杂工,一有闲空就去向有学问的和尚请教 诗文之道。有一年冬天下大雪,寺里的小和尚和打杂的都来扫雪,他们连扫带玩, 用雪塑了个观世音菩萨像。这时,方丈元空和尚来到跟前,就以雪人为题,出了 个对儿的上联: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让小和尚们对出下联。小和尚们一听,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摇头搔脑对答不上。这时,王尔烈在一旁说了声“我来对”,便随口念道:云堆罗汉,风吹漫步到西天。该对联意象生动,令人神思驰骋,对得委实工巧。 “日出化身归南海”不是典型的熔化现象吗?其中也涉及到了雪、云的形成,一是凝华,一是液化。原子物理也可入对。走在店

23、铺林立的大街小巷,各家商号的对联竞相招徕,特别是饭店几乎都用到了分子热运动的扩散,比如:酣酒无妨在外,香饭好似归家美味招来云外客,清香引出洞中仙酒气冲天,名震塞外三千里,香味溢地,誉压江南十二楼五、对联中的实验仪器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乌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这是一幅谜联,上下联各寓意了一件事物。上联谜底是油灯,下联谜底是秤,也就是我们现在不常用的杆秤,用的是杠杆的知识。油灯似乎以近于绝迹,能够类比到酒精灯上,感觉有些不妥,倒也能够一用。如果课堂出这个谜联,肯定能够让学生们的情趣高涨,从而加深记忆,何乐而不为之!从生活走进物理,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物理是非常有趣的学科,如果一

24、味的做题、讲题、再做题,就会把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全部扼杀。 只要留心观察随处都是物理知识,从天文地理到三教九流,每个角落都能够折射物理的光环,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对物理兴趣盎然,并能永久保持。民谚俗语中的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这些民谚、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平时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民谚、俗语,就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深化知识,活化知识,这对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是大有协助的。下面列举几例:1 、 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 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2、破镜不能重圆当分

25、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3、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4、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 分力的大小之和。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 就大。6、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因为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很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 “月晕而风”

26、之说。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8、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 声音通过多次反射,能够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9、但闻其声,不见其人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 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一般围墙的高度为几米,声波的波长比围墙的高度要大, 所以, 它能绕地高墙,使墙外的人听到;而光波的波长较短( 10-6 米左右) ,远小于高墙尺寸,所以人身上发出的光线不能衍射到墙外,墙外的人就无法看到墙内人。10、开水不响,响水

27、不开水沸腾之前,因为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绝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11、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所以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 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12、水火不相容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因为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至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实行。13、 洞中

28、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几天, 则地球上已渡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14、 千里眼, 顺风耳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 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15、坐地日行八万里因为地球的半径为6370 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 40003.6 千米, 约 8万里。 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 它还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来说的。16、釜底抽薪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

29、吸热。如果“抽薪”以后,便能制止液体沸腾。17、 墙内开花墙外香因为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墙内的花香就 会扩散到墙外。18、 坐井观天所见甚少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19、如坐针毡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 压强越大。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20、 瑞雪照丰年下到地上的雪有很多松散的空隙, 里面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 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能够很好的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所以能起到保温作用。21、霜前冷,雪后寒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

30、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 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22、 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能够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23、 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碰石头, 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24、纸里包不住火纸达到燃点就会燃烧。25、有麝自然香,何须迎风扬气体的扩散现象。26、 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没有研磨之前, 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线发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平滑,光线发生镜面反射。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31、仔细研究某些汉语成语能够发现,有些汉语成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原理。在物理和语文课堂教学中相互渗透相关的知识,不但可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 大大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突破学科本位,淡化学科界限,强化知识渗透。下面就从物理学的角度例析相关的汉语成语。1 关于力现象的汉语成语1 1 刻舟求剑汉语成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据说从前楚国有一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沿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记号,等船停下后,他便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没有找到(见吕氏春秋察今)。比喻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人错选了参照物。因船相对剑是运动的,则船

32、和剑的相对位置在持续地发生变化,则确定剑的位置应选择与剑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岸上的石头、树木、花草等。1 2 一泻千里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泻:水急速往下流。本指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后比喻文笔流畅,气势奔放。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当相对高度越高时,水落到低处转化为的动能越多,动能越多,则速度越大。所以“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的解释突出了江水的流速大。1 3 沉李浮瓜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三国魏曹丕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指暑天把瓜、李等放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也指暑天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的瓜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不说“沉瓜浮李”

33、呢?因为这种说法违背了客观规律。大家知道,一般瓜类如东瓜、南瓜等内部都有空心部分,正因如此,其重比同体积的水要轻,全部浸没在水中时,5浮6瓜,即瓜类均要上浮。而李子、桃子等果实内均有核仁,所以把它们放入水中时F浮G瓜,会下沉于水底。所以古人说:“瓜浮李沉”而不说“瓜沉李浮”。1 4 一发千钧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钧: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吊着千钧重物, 比喻形式十分危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根头发所承受的最大平均拉力只不过1.72牛顿。而1钧(即三十斤)的力相当于150牛顿,1千钧即1.5X 105牛顿。很显然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这种情况怎么能不危急呢?1 5 随波逐流词典中是这样解释

34、的:随波浪而起伏,随流水而漂荡,比喻跟着别人行动。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波是由振动产生的,波传播的是能量和振动形式。如果水不流动时,那么漂浮在水面的漂浮物会随着波浪在原来位置上下振动。如果水是流动的,则漂浮物除振动外,还随着水一起水平流动。即漂浮物既作上下振动,又作水平移动。随波逐流十分准确地描述了这种运动情况。2 关于热现象的汉语成语2 1 扬汤止沸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汤:开水。反复从锅中舀起开水又倒回去,试图制止水的沸腾。比喻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把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能够增加水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速度。而蒸发是需要吸热的,由此而降低了温

35、度,能够暂时缓解水的沸腾。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3 2 釜底抽薪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釜:锅。薪:柴草。把锅底的柴火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扬汤止沸是反义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沸腾是要吸热的。如果把锅底的柴火抽掉,也就停止了给水加热,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水的沸腾就会马上停止。4 3 抱雪向火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向火:指烤火。抱着雪烤火,当然不会暖和。比喻所做的事和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反,即使费力、也不会有好结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向火的目的是人体取暖,即吸收热量。而抱着雪向火,雪不但会从火源处吸收热量,还会从人体中吸收热量。这样人体不但不能吸收热量,反而要放出热量。事以愿违,南辕北辙。2.4 冰冻三尺,非一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