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铁二十五局集团 分界洲隧道洞门及明洞作业指导书洞门和洞口段施工作业指导书分界洲隧道出口明洞为偏压路堑式明洞,开挖前先完成地表排水系统,采取分层开挖,分层支护,自上而下,边挖边护的明洞边坡加固处理方法。明洞与仰坡开挖同时进行。洞门和洞口段设计贯彻“早进晚出”的原则,洞口开挖量一般不大。由于分界洲隧道出口D3K210+826D3K211+230左118m至右270m的外槽中,为崩坡积块石土,厚28m,块石直径最大达到6m,其下为粉质黏土夹块石,厚08m.线路D3K210+826+840段从岩堆的中下部穿过,在洞身地段堆积体总厚度为25m,出口附近部分洞身位于堆积体内,目前岩堆稳定性较好,但应注意
2、开挖时找帮清顶,以安全施工为首要条件,避免岩堆的失稳坍塌.超前支护采取长大管棚预加固后采用CRD法或双侧壁导坑法等暗挖进洞施工,必要时配合地表注浆固结进行。隧道洞门形式为:帽檐斜切式喇叭口洞门。具体施工参照海东施隧参02图施工.洞门及洞口段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洞口开挖(地表处理截水天沟洞口土石方开挖)边仰坡刷坡与防护超前大管棚施工暗洞进洞施工洞口段基底处理明洞衬砌洞门施工回填。1洞口开挖洞口开挖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地表处理边仰坡截、排水沟施工洞口土石方开挖边仰坡支护。首先开挖并施作洞口边仰坡截水沟,以截排地表水,截水天沟开挖线距倾坡边缘510m,沟底纵坡不小于3,当其纵坡土质地段大于20%或石质
3、地段大于40%时,应设基座,以保证纵向稳定.截水沟可根据地形向两侧排水或路堑天沟相接,但应考虑周围环境,因地制宜,避免冲刷和危害果树林地.11地表处理及截水天沟进出口洞门施工前先进行测量放线,根据测量放线做好边坡开挖截水天沟,同时将洞口段开挖线以外1015米范围的漏斗、洼地、危石等进行处理,防止地表水向下渗漏或陷穴等继续扩大影响隧道安全,确保边仰坡稳定。因本隧道出口段地形自然坡度缓于1:2,地质较差,开挖边坡为1:0.31:0.5的情况,为减少开挖量和少破坏覆盖土而采用海东施隧参02-13中形式。12 洞口土石方开挖洞口土石方用挖掘机挖装,开挖方法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分台阶进行,台阶高度23米,石
4、方采用弱爆破松动,用挖掘机、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碴。明洞及仰坡开挖由外向里,从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分段开挖,分层分段支护。根据地形条件,土方和强风化岩采用挖掘机挖装,人工配合清理边仰坡开挖面,局部陡坡地带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形成的坡面按设计及时进行封闭防护,避免长时间暴露造成坡面坍塌。13 边仰坡刷坡与支护明洞开挖与仰坡开挖同步进行。挖到设计标高后,及时清理基底,检验基底地质和承载力情况,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行仰拱施工,仰拱施工应该超前拱墙衬砌施作,并分段整体灌注,严禁半幅施工,仰拱与仰拱填充混凝土应分开施工,仰拱底部虚碴、杂物必须清理干净,确保仰拱及底部施工质量。
5、施工完仰拱后进行立模绑扎钢筋,架立外模,灌筑明洞钢筋混凝土。当拱圈砼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拱顶回填土高度达到0.7m后拆除内外支模,拱圈背部用砂浆找平,敷设防水板并应粘贴紧密,相互错缝搭接良好,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并向隧道内拱背延伸不少于600mm,再涂抹水泥砂浆层。并做环向透水盲沟,再按设计做好护拱。按以下步骤进行施作:边仰坡刷坡自上而下分层进行,每层高度23m,开挖后及时进行锚网喷等支护。做好坡面喷砼防护层与原坡面衔接,防止坡面风化,引起水土流失、导致边仰坡防护受到损坏。2暗洞进洞暗洞施工前首先对洞口衬砌外13m范围内的边仰坡进行锚喷(网)加固。洞口土石方开挖到达明暗洞交界处满足大
6、管棚施作高度时,形成台阶做超前大管棚施作平台,在平台上施作超前大管棚。在超前大管棚施作完成后进行洞身开挖。前期准备(测量放线和场地平整)管棚施工作业平台或操作间套 拱下 管综合检查注浆.封口大管棚加工不合格钻机就位、钻孔补孔、下管合格洞身开挖砼生产钢筋加工超前大管棚施工工艺框图:3洞口施工技术要求3.1洞口工程应与洞口相邻工程统筹安排、尽早完成,施工宜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3.2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体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3.3洞门在破土前按设计要求并结合地形条件作好截、排水沟和施工便道的规划,应保护植被环境,保护自然景观,尽量减少对原坡面的
7、破坏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开挖后的坡面应达到稳定、平整、美观的要求。3.4洞顶地表水的处理应满足以下要求:3.3.1 结合现场地形,洞口边、仰坡应及早做好坡面防护,确保洞口稳定。若采用喷锚或砌石护面,坡顶、坡脚宜绿化处理,以防止仰坡范围内地表水下渗和减少对坡面的冲刷。3.3.2 洞顶如有溪沟或排水沟槽应加强养护、整治,确保水流畅通,若岩层裂隙多,地表水有可能渗漏到隧道内时,应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铺砌沟底,浆砌片石应用砂浆抹面。3.3.3洞顶截水沟应满足最大降雨时地面水流汇集排出的需求,沟边应有11.5m的平台,减少山坡泥水堵塞截水沟。3.3.4洞顶边、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应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
8、成。3.5隧道开挖具备进洞条件时应力求早进洞。3.6洞口石方严禁采用大爆破开挖,宜采用浅孔小台阶爆破;石质地层的边、仰坡开挖宜采用预留光爆层法或预裂爆破法。3.7洞口位于软弱、松散地层或堆积层时,根据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可选用下列施工方法加固地层:1 地层为断层破碎带、砂砾(卵)土、砂土时宜采用地面注水泥浆或超细水泥浆加固,止水注浆宜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2 进洞时应施作超前支护。3.8洞口段开挖到隧底标高后,应及时施作中心水沟、排水侧沟及出水口。3.9洞口边仰坡的防护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 永久性防护应按设计图施工,并在隧道施工的初期及早完成。2 临时防护应视地质情况、施工季节、施工手段等情况
9、,采取喷锚等措施。3.10洞口工程与相邻工程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紧邻洞口的桥、涵、路基挡护等工程的施工,结合隧道施工场地布置,适应弃碴需要,及早完成。2隧道洞口的截、排水系统应与路基排水系统合理连通,不得冲刷路基坡面、桥涵锥体、农田房舍。3.11洞口临近有建筑物和构筑物时,开挖爆破应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加强对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并对振动波速进行监测,其值应符合现行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有关规定。4明洞施工4.1明洞施工顺序本隧道出口D3K210+825D3K210+850段表层为崩坡积堆积物,以块石和粉质黏土为主,设计为25m明洞。明洞及洞口边仰坡开挖量较大,最大开挖高度达到25m,且
10、存在许多大块孤石,施工中需确保边仰坡的稳定。隧道暗挖进洞前50m为级围岩且偏压,属强风化岩石,岩体破碎,地下水发育。施工时须采取各种超前支护措施,坚持“先预报、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早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确保施工安全。明洞全部采用明挖法施工。具体施工顺序:测量放线排截水沟施作边仰坡开挖、支护(锚网喷支护及抗滑桩施工)基底处理(洞口段基底处理)仰拱、仰拱填充施工拱墙衬砌明洞防水层施工洞顶回填无碴轨道基础施工。4.2施工方法明洞土石方开挖采取横向分层纵向分段的方法进行施工,采用挖掘机开挖,必要时采取弱爆破和人工配合机械刷坡,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出碴。隧道进出口明洞衬砌基地处理完成后由洞
11、内向洞口方向先仰拱后拱墙的顺序施工。明洞衬砌均采用模板台车作内模(喇叭口段采用组合钢模作内模),外模采用组合钢模,对拱墙衬砌混凝土一次性灌注,混凝土由自建自动拌合站生产,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配合附着式振捣器振捣。洞口衬砌与隧道洞门整体灌筑后进行洞顶回填施工。明洞回填采用两侧对称法,由人工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回填至拱顶齐平后,应立即分层满铺填筑至要求高度,机械回填应待拱圈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由人工夯实填至拱顶1m后方可进行。拱背回填按设计要求做好洞顶铺砌层,应与边仰坡搭接良好。码砌及浆砌分层错缝进行、夯填密实,确保施工质量。4.3施工要求4.3.1在施工明洞十
12、及时清理明洞两边边坡的孤石,以消除对明洞的施工安全构成影响。明洞施工宜在地层预加固后分层开挖,边、仰坡应分层施作喷锚支护,以保持其稳定。4.3.2偏压和单侧压明洞外边墙的基底,在垂直线路方向宜向内挖成110的斜坡,提高边墙的抗滑力;当地基沿线路方向可切割成台阶时,台阶平均坡度不陡于10.5;台阶宽度不小于50cm,最低一层基础台阶宽度不小于200cm。4.3.3明洞混凝土的灌注应设挡头板、外模和支架,墙、拱应整体浇注。4.3.4明洞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回填高度达到拱顶0.7m以上时,方可拆除模板台车(架)。4.3.5明洞的防排水应符合以下要求:1)明洞施工应和隧道的排水侧沟、中心水沟出水口
13、及洞顶的截、排水设施统筹考虑,即明洞施工完成后,洞内的排水应形成顺畅的出水口,洞顶排水系统达到完善、通畅。2)进洞方向为线路下坡时,应在明、暗洞分界处设环向背贴式止水带,明洞拱墙背后的渗水不得顺坡渗入洞内。3)墙后的排水设施应与填土同时完成,并保证出水口通畅。4.3.6隧道洞门应在隧道施工初期及早完成,并应避开雨季。隧道洞门施工应遵照以下规定:1)端墙应在土石方开挖后及时完成,基础超挖部分应用与基础同级混凝土和基础同步浇筑。2)隧道门端墙、挡翼墙基础的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承载力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或标准贯入试验检测,必要时采用载荷试验检测。3)端墙、挡翼墙基础位于软硬不均的地基上时,除按设
14、计要求处理外还应在分界处设沉降缝。4)拱墙应与洞内相邻拱墙同时灌注。5)隧道洞门完成后,洞门仰坡坡脚若受到破坏时,应及时用浆砌片石回填密实。6)端墙的泄水孔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及时联通。7)隧道门端墙和挡翼墙、挡土墙的反滤层、泄水孔、施工缝设置应符合设计及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要求。8)隧道洞门的截、排水设施应与洞门工程同步施工,当端墙顶部水沟置于填土上时,必须将填土夯填密实。4.3.7明洞及洞门的模板应符合下列要求:1)模板及支(拱)架应根据结构型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2)模板及支(拱)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