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耿马一中高中新教材培训总结2009年云南省进入新课程改革,暑假,我校在上级的统一安排下进行了为 期十天的培训,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培训,老师们对新课程、新课标有了深入的了 解、全新的认识,提高了理论水平,更新了教学理念,为新学期的教学做好了充 分准备。下面我们就培训目标、培训的过程及方案、培训收益、培训存在的问题、 其他想法和建议进行总结。一、新课程培训目标立足我省、我校实际,认真贯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 程标准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工作,保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不走样, 又不是对课程标准生吞活剥地照搬。通过比较系统的新课程培训,帮助广大 受训教师树立教育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2、,保证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和落实。二、新课程培训的方案及过程(1)培训前进行学习动员:时间:2009年7月20日下午14: 30 16: 00地点:耿马一中报告厅参加人员:县教育局师训股股长李丽君、电教室李庭跃老师,耿马一中校长 赵利华,教科室主任王月玲和高一年级全体教师。会议由王月玲主持,会议议程有四项:1、县教育局师训股李丽君作动员报告;2、赵利华校长宣读省、市、县关于新课改、新课程培训的文训文件。3、王月玲主任就耿马一中高中新课改、新课程的培训工作进行了安排。(2)培训时间:培训时间:7月20日一8月30日(3)培训方式在网上学习教材,观
3、看教学实况录像,写总结、心得。具体有:A、网上学习总结。B、研究新课标、新课程,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试写教案。 C、 在新的学年中组织高一教师,通过不同形式,落实好新课标、新课程培训的精神、 内容,尽力使高一年级教育、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上午、下午在学校的指定地点进行网上集中 学习,晚上以学科组为单位分散讨论学习。(4)组织方式:以学科为单位分组,组长负责学员学习、交流,辅导教师对 学员的作业点评、答疑。(5)技术支持:为更好地进行培训,学校提供了机房共 40余台电脑供老师 们学习使用,并且有李庭跃老师和谢丕有老师担任网络技术指导,随时解决学习 中遇到的网络问题,并保证
4、网络的安全畅通;同时辅导老师随时进行网上答疑。(6)培训地点:耿马一中计算机室,有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接口,能够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进 行网上学习,又可集中播放学习光盘、看教学录象。(7)管理方式:为了加强管理,教科研处和年级组共同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 制度,上午、下午严格按照全省的统一时间进行,实行签到、签走制度,并且中 间不定时进行抽查,严格了考勤;同时,为了保证学习质量,不定时抽查学员的 作业提交、网上评论、交流,及在线学习时间;各个学科组每天提交当天的学习 活动日志,确保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培训质量。三、新课程培训收益(1)了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伴随新世纪的到来,科学技术尤其是高
5、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 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为了培养适应 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就必须根据 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彻底改变中国人才“高分低能” 的缺陷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进一步 改革并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 接受培训的老师认为:受片
6、面追求升学率 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偏重必修课程和分科课程,忽 视选修课程和综合课程,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偏难和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标准化”“规范化”的制约,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等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2)把握新课改的趋势接受培训的老师总结出,新课改要向以下几方面发展:1. 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2. 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3. 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环保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4. 加强课程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
7、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5. 重视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6. 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课 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 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 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7.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8. 课程设计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体现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精神:改革过分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 的价值;改革课程结构门类过多、整齐划一,缺乏统整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 综合性与多样性;改革过分注重经典内容、学
8、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偏向, 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 忆、模仿学习的偏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模式; 改革考试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评价 标准的偏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标准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这些目标及其所体 现的基本精神应成为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的基本依据。9、必须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改变以往考试结果定终身的弊端。(3)接受和实践新型的学习方式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它关系到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和我们的教育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一一自
9、 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 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 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 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 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生活、品德的可持续发展。四、新课程培训存在的问题(1)社会对新教材没有全新的认识, 家长不理解新课改,对学校的教育持怀 疑态度;(2)新教材反映农村生活情景的内容并不是太多, 教材中的有些内容虽然
10、来 源于生活实际,但对农村孩子来说仍然很抽象,学生可能难以驾驭,一时没法接 受。(3)原来的教学模式在广大教师心中根深蒂固,教师在实施的时候感到很 便捷,突然改变,可能感觉手足无措,无所适从。(4)学生也已经适应了旧的教学模式,现在让他们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式 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可能感觉太突然,显得被动和笨拙。(5)教师、学生害怕教材“穿新鞋”,考试“走老路”。旧有的考试模式 限制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让广大师生茫然无措。五、想法和建议(1)请上级部门制订实用可行的授课计划、新课程理念与教材结合的教学 实施方案。(2)请上级部门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上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观摩课,或请课 改区
11、的名师来我校上示范课,然后组织教师与他们交流。(3)加强校际、县际、地市际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互为补充。今年是云南省普通高中进行新课程改革、与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的新课程改革 相衔接的第一年。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云南省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缺乏对它的深入了解,推行新课程改革也一定困难重重, 但我们充满信心,会 吸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创新中思继承,在继承中谋发展,使新课程真正焕 发出生机,承载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中华的伟大复兴。2009年8月1日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
12、35760696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17088100343356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水泥供货合同模板
- 2025铝材采购合同书样本
- 2025年光伏支架钢结构加工合同
- 2025年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合同风险控制案例分析
- 2025学校翻新教学楼合同书
- 2025标准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度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年度
- 《2025版权授权合同模板》
- 2025玉米买卖合同模板
- 《守护健康热爱生命》课件
- 2025年济南历下区九年级下学期英语二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 安徽智能床垫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
- 编剧助理合同协议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生物试卷(含答案)
- 血液透析常用药物知识及管理
- Revision Going to a school fair Lesson 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5就业指导课件
- 2025-2030中国菊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
- 教师综合考核奖励方案
- 《纺织品跟单复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