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选择题_第1页
《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选择题_第2页
《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选择题_第3页
《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选择题_第4页
《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选择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文档1 .一孔尺寸的要求为。30+0052,我们在加工时最理想的目标值是(D )A.30B.30.052C.30.040D.30.0262 . 下列标准公差中 , 精度最低的是( D )A.ITOB.IT01C.IT10D.IT183 .某轴段标注尺寸为,现对四个完工零件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分别为。55.000mm,。54.998mme 55.042mm,()55.023mm,贝U合格的零件有( A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4 .已知某轴的公称尺寸为。50加工后测得的实际尺寸为。50.022mm,则实际偏差为(D )A.0.051mmB.0.050mmC.0.025mmD.

2、0.022mm5 .关于。20R&。20R7、。20R8三个公差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上、下极限偏差均不相同B.上、下极限偏差均相同C. 上极限偏差相同, 但下极限偏差不同D.上极限偏差不同,但下极限偏差相同标准6.表面结构中,加工纹理呈两斜向交叉且与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相交的是(7.表面结构中,加工纹理垂直于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的是( B )8 .以下不属于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影响的主要表现是( C )A.对配合性质的影响B对耐磨性的影响奥面C.对材料塑性变形的影响D.对抗腐蚀性的影响9 .Ra值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C )A.样板比较法B.显微镜比较法,度C电动轮廓仪比较法

3、 D.光切显微镜测量法工眼10.表面粗糙度是()误差。 (B )A.宏观几何形状 B.微观几何形状 C.宏观相互位置 D.微观相互位置11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A )A.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应比非工作表面参数值大B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小C配合质量要求高,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小D.受交变载荷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小12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标注时尖端应(实用文档A. 从材料外指向标注表面B.从材料内指向标注表面C. 根据标注的空间 , 可以适当调整D.A、B二者均可13. 通常车削加工可使零件表面粗糙度Ra 达到( A )A.0.86.3B.0.46.3C.0.

4、412.5D.0.21.614. 车间生产中评定表面粗糙度最常用的方法是( D )A. 光切法B. 针描法C. 干涉法D. 比较法15在下列描述中不属于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 ( B )A. 配合性B. 韧性C抗腐蚀性D. 耐磨性16 表面粗糙度与零件使用性能的关系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零件的表面质量影响间隙配合的稳定性或过盈配合的连接强度B. 零件的表面越粗糙, 零件表面的抗腐蚀性能越大C提高零件沟槽和台阶圆角处得表面质量,可提高零件的抗疲劳强度D 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可提高零件的密封性能17. 一般来说 , 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 则零件的( A )A. 耐磨性好B.抗腐蚀

5、性差C. 加工容易D 疲劳强度差18.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A. 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B 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宏观几何形状误差C. 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波纹度误差D 经过磨削加工所得表面比车削加工所得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大19. 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取样长度至少包含 () 个峰和谷。 ( B )A.3B.5C.7D.920. 用视觉比较法评定表面粗糙度,这种方法的评定范围是Ra值为()m)( D )A.0.86.3B.3.212.5C.6.325D.3.26021. 下极限尺寸与公称尺寸的关系是( D )A. 前者等于后者B. 前者大于后者 C. 前者小于后者 D. 无法确定22.

6、零件加工的难易程度主要看( C )A. 公称尺寸 B. 标准公差C. 公差等级D. 基本偏差A. 基本偏差 B. 公称尺寸 C. 实际尺寸 D. 标准公差24. 基本偏差为 ( D )A. 上极限偏差B. 下极限偏差C. 实际偏差D. 上极限偏差或下极限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25某孔尺寸为。100K7(),则该孔的基本偏差为 (B )A.-0.025B.+0.010C.0.010D.0.02526 决定公差带大小的是( B )A. 基本偏差 B. 标准公差B. 公称尺寸D. 公差等级27. 在设计时就给定的是( C )A. 实际尺寸 B. 装配尺寸 C. 公称尺寸 D. 作用尺寸28. 下列

7、配合中 , 公差等级的选择不适当的是( D )A.H8/g8B.F8/h7C.H6/g5D.M8/h929. 实际偏差是( C )A. 设计时给定的 B. 直接测量得到的C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30 关于尺寸公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尺寸公差只能大干零, 故公差值前应标“+”号B. 尺寸公差是用绝对值定义的 , 没有正、负的含义标准实用文档C. 尺寸公差不能为负值 , 但要为零值D.尺寸公差为允许尺寸变动范围的界限值1.1. ()10H&()10H7和010H8三个尺寸中,相等的是 (B )A. 上极限偏差B. 下极限偏差C. 公差数值D

8、加工难易程度32 . 下列关于标准公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 标准公差值相同, 则加工的精度相同 , 加工的难易程度相同B 公称尺寸相同, 公差等级越低 , 标准公差值越大C公差等级相同,公称尺寸越大,标准公差值越大D.标准公差值相同,公称尺寸越大,公差等级越高.33 .某孔尺寸为。50n6(),则该孔的基本偏差为(B )A.+0.033B.+0.017C.0.033D0.01734 关于配合公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 配合公差反映了配合的松紧程度B. 配合公差是对配合松紧变动程度所给定的允许值C. 配合公差等于相配合的孔公差与轴公差之和D.配合公差等于极限盈隙的代数差的绝对值

9、35. 在基孔制配合中 , 基准孔的公差带确定后 , 配合的最小间隙或最小过盈由轴的 ( ) 确定( A )A. 基本偏差 B 公差等级D.实际偏差C. 公差数值36.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A )A.孔的上、下极限偏差均为正值B.孔的上极限偏差为正,下极限偏差为负C.孔的上极限偏差为零,下极限偏差为负D.孔的上、下极限偏差均为负37 .基本偏差代号为r的轴与基准孔配合,组成()配合。 (CA.间隙 B过渡 C.过盈 D.过渡或间隙38 .下列配合中,公差等级选择不当的是(A )A.H8/f9B.H8/f7C.H8/f8D.H9/f939.某尺寸的实际偏差为零A.必定合格 B.

10、C等于公称尺寸D.,则其实际尺寸(C )为零件的真是尺寸等于下极限尺寸40 .HB/g7的配合性质是(A )A.间隙配合 C.过盈配合B.过渡配合 D.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41 .公差带的形状唯一的公差项目是(D )A、圆柱度B、直线度C、垂直度D、平行度42、在公差原则中体外作用尺寸是()综合形成的(A )A、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公差B、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C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D 、实际尺寸和形位公差43 .110f6、110f7、110f8三个公差带( B )A.上偏差相同下偏差也相同B.上偏差相同但下偏差不同C.上偏差不同且下偏差相同D.上、下偏差各不相同44 .同轴度公差属于(B )A.形状公差 B.定位公差C.定向公差 D.跳动公差15.与0 50G7公差带的大小相同的尺寸公差带是 。( B )A 0 50g6B 、0 50h7 C 、0 50f8D 、0 50H645 .图样上标注内、外螺纹的标记为M2cx 2-5H6H/5g6g ,则外螺纹中径公差带代号为 。( A )A 5HB 、6HC 、5g D 、6g46 .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应标注在(A )。A.可见轮廓线上。B .尺寸线上。C.虚线上。.符号尖端从材料内指向被标注表面。标准47 .配合公差带位于配合公差带图的零线下方时为(C ) 配合。A、间隙B、过渡C、过盈48 .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