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球常规和非常规油气未来趋势分析(2014)文|邹才能 等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揭示了油气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有效指导油气勘探不断获得新发现。1934年McColough提出的“圈闭学说”是常规圈闭油气成藏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推动了常规油气勘探的发展;1995年Schmoker等提出“连续型油气聚集”理论,树立了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的里程碑,为非常规油气勘探提供指导。1956年美国学者Hubbert预测美国油气产量在1970年前后达到高峰,然后石油工业将进入衰竭阶段。然而计算机、新材料等应用于油气工业,使板块构造学、有机生油论等不断焕发生机,
2、在沙漠、山前、海洋等地区不断发现大油气田;尤其是连续型油气聚集理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水平井体积压裂等科技创新使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获得突破。近年来,全球油气资源量大幅增加,油气产量不断创新高,2013年世界石油产量41.5×108t、天然气产量3.4×1012m3。“石油峰值论、石油衰竭论”等再度破灭。油气不可再生,但非常规油气革命可延长石油工业的生命。国家崛起取决于“战略、创新、能源”3个驱动力。石油工业正发生“美国推动能源独立、亚太油气消费中心崛起、新一轮石油科技革命”3个重大事件,深远影响大国能源战略。美国实施本土化的“能源独立”、俄罗斯寻求周边化的
3、“能源合作”、中国推进多元化的“能源供给”。中国推动“能源革命“战略,保障“立足国内、加强国外、多元供给”能源安全。油气勘探研究有3个发展态势:资源类型从常规向非常规转变、圈闭类型从构造向非构造延伸、油气类型从圈闭向非圈闭拓展(从“圈闭找油”向“层系找油”深入)。笔者从板块演化到油气形成,总结全球油气分布规律,并预测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1 油气形成背景1.1 2次板块分合与6类盆地形成新元古代以来,全球板块构造经历了两次最重要的分合旋回,即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形成(距今1100900Ma)与裂解(距今860570Ma)、潘吉亚超大陆的形成(距今300 200Ma)与裂解(距
4、今1600Ma),两次板块分合控制着全球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形成与分布。前寒武纪晚期在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裂解构造背景下,全球各古板块大多处于克拉通构造环境,为叠合型沉积盆地形成提供了条件。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解体,导致冈瓦纳和劳亚大陆形成,中国的华北、华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等逐渐脱离冈瓦纳大陆向北移动。晚古生代潘吉亚超大陆聚合及后续裂解,新特提斯洋、大西洋等开始形成,裂谷、被动大陆边缘广为分布,为拉张沉积盆地形成提供了条件。两大板块分合旋回下,形成大陆裂谷、前陆、弧前、弧后、克拉通和被动大陆边缘6类沉积盆地。在被动大陆边缘和前陆盆地中分布着全球巨型油气田,且更富油;而裂谷、克拉通盆地更富天然
5、气。1.2 6类主力烃源岩与2大类储盖组合全球90%的油气来自志留系、上泥盆统、上石炭统上二叠统、上侏罗统、白垩系和渐新统中新统6套优质烃源岩(见下图)。海平面升降控制层序分布,层序类型决定烃源岩有机质含量及储集性能,最大海泛面顶部对应凝缩层段(CS)、海退体系域(TST)和TOC高值。全球95%以上油气储量发现于侏罗系及之上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2类储集层。区域性泥页岩和膏盐岩2类盖层控制全球巨型油气田分布。2 常规-非常规油气形成分布10条规律2.1 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是指含油气单元内,富有机质烃源岩热演化生排烃与不同类型
6、储集体储集空间随埋深演化,油气在时间域持续充注、空间域有序分布,成因上关联、空间上共生,形成统一的常规-非常规油气聚集体系。据“有序聚集、空间共生”规律,一般发现常规油气,预示供烃方向有非常规油气共生;发现非常规油气,预示外围空间可能有常规油气伴生。“有序”体现在3个方面:成因有序性,地下油气“从源到圈闭”过程,决定源岩区以滞留型非常规油气为主,运移路径上以改造和残留的重油、沥青为主,圈闭发育区以常规油气聚集为主,从浅到深分布有远源的常规油气、近源的致密油气和源内的页岩油气;宏观分布有序性,盆地边缘或斜坡分布有常规构造和岩性地层油气藏,凹陷斜坡或沉积中心聚集非常规致密油气和页岩油气;微观分布有
7、序性:储集层物性随埋深增加变差,浅部位高孔渗区聚集常规油气,深部位低孔渗区聚集致密油气,中间过渡部分为常规-非常规油气的混合聚集区。如加拿大阿尔伯达前陆盆地西凹发育源岩,聚集页岩油气和致密气;东部斜坡及隆起带发育常规油气藏及重油、沥青矿。四川盆地发育超万亿立方米级3类常规与3类非常规油气:3类常规气藏为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缝洞型气藏、寒武系龙王庙组和石炭系孔隙型白云岩气藏、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礁滩型气藏;3类非常规油气为志留系龙马溪组与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气和侏罗系致密油。2.2 特提斯域控制全球油气富集带形成分布1991年,Klemme划分了劳亚、特提斯、冈瓦
8、纳和太平洋4大构造域。特提斯和劳亚域富集油气,特提斯域以中生代、中新生代盆地继承发育为特征,主要发育中新生代以来的前陆盆地,控制已发现油气储量的68%;劳亚域以北美克拉通和俄罗斯克拉通为代表,以古生代盆地为主,控制已发现油气储量的23%。两大构造域大都经过伸展环境连续稳定沉降:能够形成快速沉积充填建造的沉降速度;能够形成利于烃源岩形成的缺氧的水体环境,如封闭海湾、厌氧陆架;保持地层连续沉积,发育大型圈闭,不整合少,利于油气区域性保存。尤其特提斯构造域油气最为富集,主要是因其分布于地球古纬度南北纬30°之间。该区洋流温暖,适于大量生物生长,有机质丰富,具有优质烃源岩、大型圈闭与膏盐岩盖
9、层的良好配置,利于形成巨型油气田。目前已发现全球最大的加瓦尔油田和全球最大的北方南帕斯气田等(见下图)。截至2013年底,全球共发现1119个大油气田,占全球可采储量的78%和产量的74%。下表统计了全球典型常规-非常规油气田的地质参数。2.3 前陆冲断带控制构造油气田群分布全球前陆盆地冲断带构造变形规模大,发育成排大型构造圈闭群,与前渊坳陷优质生烃灶纵向叠置,复杂断裂系统沟通,喜马拉雅期形成并保存的前陆冲断带易形成大型构造油气田群。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面积1.5×104km2,资源量(810)×1012m3,已发现克拉2等大气田,其中克拉苏冲断带面积约5000km
10、2,在30008000m深度范围内,发育平面成排、纵向叠加的背斜圈闭带,大型有利圈闭33个,总面积1500km2,其上发育了一套近千米厚的膏盐岩区域盖层。下伏侏罗系烃源岩多层叠加,形成厚1001000m的优质煤系烃源岩,TOC值为2%38%,Ro值为1.1%2.9%,生气强度大于25×108m3/km2;白垩系砂岩储集层孔隙度为6%10%。最近该区带钻探了中国最深的工业性气井克深9井(74457552m),日产天然气45.6×104m3,目前克拉苏冲断带已形成万亿立方米级储量气区。中东扎格罗斯盆地,扎格罗斯冲断带古近系是扎格罗斯最主要成藏组合,烃源岩为下白垩统泥岩,储集层为
11、古近系灰岩,盖层为古近系膏岩层,沿北西向展布的冲断带长轴方向发育大型背斜构造圈闭100余个,可采资源达3351×108t油当量,占全球常规油气可采资源总量的35%。已发现巨型油气田69个,累计生产油气当量508×108t,形成了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构造油气田群(见下图)。2.4 克拉通内隆起控制特大型油气田展布克拉通盆地隆起区控制特大型油气田形成与分布:克拉通面积大,生烃坳陷规模大且与古隆起相邻,油气汇聚指向古隆起;生储盖组合连续接触且大面积分布,利于近源聚集;构造稳定,易于油气藏特别是古油气藏保存。2011年在四川盆地发现的安岳特大型气田在全球有重大的工业与科学价
12、值。其具有热演化程度高(Ro值为2.5%3.5%)、地层老(ZC)、单体规模大(可采储量大于0.7×1012m3)、埋藏深(45006000m)等特点。主要有4个具有重大地质理论意义的新发现:台内大型裂陷(面积6×104km2);桐湾期大型古隆起(面积3×104km2);特大型高过成熟原油裂解成气田(可采储量大于0.7×1012m3);深层上元古界下古生界工业性含油气系统。四川盆地古老克拉通上元古界下古生界工业性含油气系统的发现,对中国海相地层甚至全球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有重大科学及实践意义。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面积为6×104km2,古隆起震旦系
13、寒武系碳酸盐岩颗粒滩分布区面积超过1×104km2,岩溶缝洞储集层孔隙度为4%8%。新发现的德阳安岳裂陷槽内发育厚层寒武系高热演化程度烃源岩(Ro值为2.5%3.5%),与东侧古隆起缝洞储集层形成有利源储配置,仅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气藏在800km2含气范围内的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即达4404×108m3,震旦系控制含气面积超过7000km2。安岳气田主要受古裂陷槽优质烃源岩、古台地丘滩岩溶储集层、古油藏原位裂解成气和古隆起斜坡汇聚油气的“四古”要素控制,是目前全球发现的最古老的高热演化油裂解气田。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勘探面积近38×104km2,主要发育塔北、塔中等古隆
14、起,震旦系寒武系古隆起斜坡发育大规模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面积达15×104km2。塔北塔中隆起油气连片分布,在6000m以深的超深层发现油气储量超过30×108t油当量。最近在塔北斜坡低部位钻探的金跃102井(72207350m),日产油69.6m3,成为中国最深的工业性油井。东西伯利亚盆地是在元古宙地台上发育的古老克拉通盆地,面积350×104km2。截至2011年底,盆地已发现油气藏337个,累计探明油气可采储量42×108t油当量,待发现可采资源量140×108t油当量,是世界上油气最富集的古克拉通盆地。盆地东南和东北部发育两个大型继承
15、性古隆起。里菲系烃源岩面积37×104km2,富有机质地层厚2.07.5km,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0%2.7%,Ro值为0.6%1.6%;文德系烃源岩面积175×104km2。隆起区里菲系碳酸盐岩、文德系沿岸砂坝等多套优质储集层与中南部厚0.62.0km的寒武系膏盐岩盖层组合,形成了全球最古老的凝析油气田(见下图)。2.5 台地边缘控制生物礁滩大油气田的群带状分布克拉通盆地边缘发育环带状大型礁滩体,向陆与盆地内古老生烃坳陷相邻,向海与同期海相烃源岩层对接,具备多向油气充注的优越条件,其上稳定分布膏盐层盖层,形成大型礁滩油气田群。塔里木、四川等盆地古生代克拉通区礁滩
16、体发育,如塔中隆起北斜坡奥陶系生物礁滩体南北宽120km,东西长260km,具有典型多期叠加分布特征。储集层孔隙度为5%12%,渗透率为(120)×103m2,形成礁滩体控制的大型富油气区,储量超过10×108t油当量。四川盆地川东北开江梁平台缘区发育二叠系生物礁和三叠系滩,宽15km,厚300500m,储集层物性优越,已发现普光、龙岗等气田,整个生物礁滩天然气储量规模超过万亿立方米。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滨里海克拉通盆地面积50×104km2。台地边缘发育大型生物礁滩体,向盆地和外大洋方向相变为盆地相泥岩优质烃源岩区。早二叠世沉积巨厚膏盐层,形成以盐下礁滩体为主的
17、环状大油气田群。其中阿拉斯特拉罕凝析气田上泥盆统生物灰岩含气层厚283m,含气面积1630km2,天然气可采储量2.6×1012m3;田吉兹油田上泥盆统中下石炭统生物灰岩含油高度1500m,含油面积270km2,石油可采储量8.4×108t;卡沙干油田上泥盆统生物礁型圈闭含油层平均厚度550m,含油面积650km2,可采储量超过5×108t。整个环形礁滩体分布带已发现9个大油气田,油气可采储量78.6×108t油当量,预测盐下待发现资源量约123×108t油当量。2.6 被动大陆边缘控制海洋特大型油气田形成与分布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经历了
18、早期陆内裂谷、由陆向海过渡和海洋深水漂移3个关键时期,其油气地质条件有利:陆内裂谷期发育优质陆相生烃凹陷,如西非南加蓬滨海盆地Melania(Barremian)组平均TOC值为6%20%,下刚果盆地Pointa Ndire页岩TOC值为5%,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裂谷期烃源岩TOC值为5%6%;过渡期局限半局限海环境沉积优质盐岩盖层,如非洲西海岸里奥穆尼、巴西近海的坎普斯、墨西哥湾等盆地均有分布;漂移期广海环境快速沉积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体,如水深5001500m的坎普斯盆地Marlim油田,渐新统中新统浊积砂岩厚100400m,平均孔隙度25%30%,渗透率23m2,面积达200km
19、2。2000年以来,被动陆缘深海区获得油气大发现,主要在巴西、澳大利亚、西非、墨西哥湾四大深水区,发现的大油气田储量占全球同期新发现大油气田储量的75%,占全球新增储量的28%。近10年来,仅巴西深海即获得20个大型发现。巴西东南部海域坎波斯和桑托斯盆地(属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面积达48.3×104km2,截至2013年底,坎波斯盆地探明油气可采储量44.9×108t油当量,桑托斯盆地探明油气可采储量64.0×108t油当量。两个盆地89%的储量来自水深超过500m的深水区,主力烃源岩TOC值为2%6%,氢指数高达900mg/g。坎波斯盆地油气富集于盐上漂移
20、期大型砂体中,盖层为漂移期泥页岩;桑托斯盆地油气富集于盐下湖相介壳灰岩,盖层为过渡期沉积的厚2000m的盐岩。油气差异聚集主要受控于盐岩的发育,岩窗发育区油气向上运移聚集。已相继获得9个油气大发现,油气藏水深达1961m。现今全球分布的几大富油气海湾也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背景有关,如墨西哥湾发育碳酸盐岩、碎屑岩两套沉积体系。油气主要富集在盐岩构造圈闭与深水砂体地层圈闭中,已探明可采储量202×108t油当量,待发现资源量140×108t油当量;几内亚湾的形成与联合古陆潘吉亚裂解密切相关,大部分盆地为被动大陆边缘类型,已探明可采储量达120×108t油当量,待发现资源
21、量为160×108t油当量。2.7 前陆前渊斜坡控制大规模重油沥青赋存与前陆冲断带相邻,大型前陆盆地通常发育稳定的大型斜坡,位于前渊坳陷成熟生烃灶上倾方向。其输导层与储集层连通性好,与地表水循环系统连通,处于氧化环境,储集层中微生物繁多,使运移油气持续遭受水洗氧化和生物降解作用,在斜坡带形成重油与沥青矿。美洲西侧是全球规模最大太平洋俯冲带,西加拿大盆地、东委内瑞拉盆地的前陆斜坡带形成全球最大的油砂和重油聚集区(见下图),已证实油砂和重油可采储量分别达273×108t和354×108t。阿伯达盆地早期属克拉通边缘盆地,中侏罗世之后演化为前陆盆地,面积30&
22、#215;104km2,油砂主要分布在盆地东翼浅部下白垩统不整合面之上,烃源岩包括上泥盆统Duvernay组及下石炭统Exshaw组海相页岩,分布面积13×104km2,厚25135m,TOC值为2%24%;储集层以下白垩统曼维尔群砂岩为主,太平洋板块向东俯冲于北美板块之下,受其影响,落基山近东西向挤压,曼维尔群从未深埋,孔隙度为20%35%、厚3050m,泥盆系石炭系生成的大量油气向东运移形成全球最大油砂矿。2.8 盆地沉积斜坡控制致密油气与煤层气聚集2.8.1 陆相坳陷盆地斜坡带控制致密油气富集区大型陆相坳陷盆地斜坡带具备稳定的构造背景,湖水频繁进退形成的优质
23、泥页岩、煤系烃源岩与三角洲、河流相砂岩在斜坡区层状交互分布,大面积连续展布,生排烃期超压驱动面状排烃,形成大规模的致密油气富集区。中国陆相致密油可分为致密砂岩油、致密灰岩油、致密混积岩油3种基本类型,可采资源量为(2025)×108t;致密气可采资源量为(913)×1012m3。鄂尔多斯盆地发育大规模的致密油和致密气,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沉积期,湖盆大面积扩张,分布面积5×104km2,发育稳定的优质烃源岩,黑色页岩TOC值为13.8%。由于湖岸线频繁进退,形成了大规模三角洲与重力流复合成因砂体(见下图),厚540m,岩性致密,孔隙度为8%12%、渗透率为(0.01
24、1.00)×103m2,含油饱和度达80%。与长7烃源岩紧密接触的源储共生区域面积达1×104km2。2011年长7段湖盆中心致密油勘探获得重大突破,预计地质储量超过20×108t。盆地石炭-二叠系苏里格致密气面积6×104km2,含气砂岩累计厚30100m,孔隙度一般为6%12%、渗透率为(0.011.00)×103m2,含气饱和度为40%80%。2013年底探明与基本探明储量为3.9×1012m3,年产致密气212×108m3。2.8.2 克拉通盆地斜坡带致密油气富集区克拉通盆地斜坡区沉积稳定,海相黑色页岩及内
25、部细粒沉积广泛发育。油气在页岩内滞留,在致密层中近源富集,形成了规模致密油气分布区。北美威利斯顿盆地是一个大型克拉通盆地,其中上泥盆统巴肯组满盆分布,面积超过10×104km2,厚645m,巴肯组上段、下段均为富有机质页岩段,平均TOC值可达10%以上,缺乏底栖生物群和生物潜穴遗迹化石,纹层和黄铁矿发育,形成于缺氧或低氧深水环境,有机质来源于藻类,Ro值为0.7%1.2%,处于成熟生油阶段。巴肯组中段为海相碳酸盐岩浅滩复合体,岩性为白云质粉砂岩,物性差。稳定构造环境下,巴肯组上段、下段页岩生成的成熟原油近源聚集在中段白云质致密储集层中,油层埋深25003300m,厚510m,孔隙度为
26、5%13%、渗透率为(0.101.00)×103m2,可采资源量达6×108t。美国德克萨斯南部发育鹰滩致密碳酸盐岩油,甜点区面积为0.9×104km2,油层厚20180m,孔隙度为3%15%、渗透率为(0.0010.010)×103m2,含油饱和度为70%85%,可采资源量为4.76×108t,2013年致密油产量达5236×104t。2.8.3 裂陷盆地斜坡带控制煤层气富集区澳大利亚鲍温盆地为古生界复杂向斜盆地,面积20×104km2,苏拉特盆地为中生界克拉通盆地,面积30×104km2。东部苏拉特盆
27、地侏罗系煤系北部不整合于鲍温盆地的三叠系之上,煤层气主要富集在鲍温盆地边缘斜坡区、苏拉特盆地内克拉通中心区,煤层埋藏浅,大部分埋深为100600m,可采资源量达(25)×1012m3,年产煤层气60×108m3。2.9 盆地深水富有机质沉积控制页岩油气滞留富有机质页岩主要沉积于海相克拉通盆地深水、边缘半深深水陆棚、湖相坳陷与裂陷盆地深水环境:深水环境浮游生物生产力高;深水环境稳定,有利于有机质保存。一方面深水沉积经历深埋藏,有利于有机质连续成熟生烃,页岩内滞留油气量大;另一方面页岩区未受构造运动破坏,有利于页岩内部油气滞留保存。中国发育海相、沼泽相与湖相3类页岩,
28、发育大面积连续型与局部构造型两类目标,预测页岩气可采资源量13×1012m3。目前已完钻页岩气井340余口,60口井日产气超过1×104m3、40余口井日产气超过10×104m3,累计生产页岩气10×108m3以上。海相页岩气现实性最好,高产富集“甜点区”主要受深水陆棚富有机质、较好基质孔缝、异常高压、适中埋藏深度、较好地表条件等主要因素控制。有利海相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志留系龙马溪组、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中,分布面积为(1013)×104km2,页岩气甜点区厚30100m,有机碳含量为1.85%4.36%,Ro值为2.0%4.5%。
29、其中志留系龙马溪组目前已发现甜点区面积超过1×104km2,形成(34)×1012m3的可采储量规模,已建成焦石坝、长宁威远、富顺永川、云南昭通等工业试验区,其中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发现井焦页1HF日产气20.3×104m3,平均埋深2645m、厚70.8m、TOC值为2.5%、Ro值为2.2%、孔隙度为4.3%、脆性矿物含量为62%、含气饱和度为65%、压力系数1.55、CH4含量98%,已探明面积106.45km2,探明地质储量1067.5×108m3,属裂缝-背斜型页岩气田。松辽盆地白垩系、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准噶尔盆地二叠系等发育湖相富有机质页岩
30、,Ro值为0.7%1.2%,厚度一般为50300m,TOC值为2%10%,生成页岩油,预测可采资源量为(3060)×1012t。目前多个盆地发现页岩油,如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钻探的木78井日产页岩油21.7m3。2013年北美地区页岩气年产量达3100×108m3,已发现50个富有机质页岩区存在页岩油气资源,其中9个区带实现了页岩气规模开发。上侏罗统Haynesville页岩是美国单井产能最高的含气页岩层,该页岩气区位于德克萨斯州东部与路易斯安那州西北部,东部沉积中心页岩厚107122m,西部沉积中心页岩厚度小于30.5m,TOC值为2%6%,Ro值为2.2%3.2%,总孔隙
31、度为8%9%,含气量2.839.34m3/t,页岩气可采储量超过2.83×1012m3。页岩气区石英含量50%70%、黏土矿物含量30%50%,地层压力系数大于2.0;页岩气井深32004200m,核心区单井平均初始产量为39.6×104m3/d,单井估算最终可采储量为(0.431.28)×108m3,2013年页岩气产量达518×108m3。2.10 低温高压海底沉积控制水合物展布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能量密度高、储量规模大的资源,其形成和展布受温压稳定性条件、碳氢来源、储集岩和天然气运移等控制。低温、高压共同控制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展布,大多数盆
32、地不具备此条件,因此其主要存在于深海近海底浅层沉积物中及陆地高纬度常年冻土带。保守预测全球水合物可采资源量为3000×1012m3,98%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在大陆边缘和大洋板块内海底沉积物中,如澳大利亚西北海域、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外海域、西大西洋墨西哥湾海域、非洲西海岸、北极巴伦支海及南极罗斯海域等地区。2013年日本在Daini-Atsumi Knoll地区水深1000m处降压排采获得天然气2×104m3/d,水合物探索获重大进展(见下表)。3 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油气资源可分为常规和非常规两种类型。常规油气在盆地内局部富集,非常规油气在盆地内大面积分
33、布,二者资源比为28。常规油气藏资源品质高,但总量较小,约占资源总量的20%;非常规油气包括重油、油砂、致密油、页岩油、油页岩油、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等,约占资源总量80%。3.1 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根据USGS、IEA、BP等机构公报的数据和作者调研结果,全球常规石油可采资源总量为4879×108t(见下表),中东1974×108t,占40%;俄罗斯768×108t,占16%;北美662×108t,占14%;拉丁美洲520×108t,占11%;4大区占全球可采资源总量的80%。全球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总量为470.5
34、215;1012m3(见下表),其中俄罗斯151.7×1012m3,占32%;中东134.8×1012m3,占29%;北美68.8×1012m3,占15%;亚太33.9×1012m3,占7%;4大区占全球可采资源总量的83%。3.2 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全球致密油、重油、天然沥青、油页岩油资源量约为4120×108t,其中重油可采资源量1078.9×108t,主要分布于南美和中东地区;天然沥青(或称油砂)可采资源量1066.7×108t,主要分布在加拿大阿尔伯达省;致密油可采资源量472.8×108t,美国
35、、俄罗斯和亚太地区最发育;油页岩油可采资源量1501.3×108t,主要分布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见下表)。全球致密气、煤层气与页岩气资源量为921.9×1012m3(见下表)。致密气可采资源量为209.6×1012m3,主要分布在北美、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为256.1×1012m3,主要分布在北美、俄罗斯和亚太地区;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456.2×1012m3,超过致密气和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之和,主要分布在北美和亚太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可采资源量约为3000×1012m3。3.3 四大常规与四大非常规油气分布全球
36、常规油气可采资源中71%分布于中东、俄罗斯、北美和拉美4大地区;非常规油气可采资源84%分布于北美、亚太、拉美和俄罗斯4大地区。油气资源最富集的盆地是被动大陆边缘、裂谷及前陆3大类盆地。被动陆缘盆地的油气资源量最大,占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量49%;前陆盆地和大陆裂谷盆地待发现资源量相当,所占比例均为20%,其次是克拉通盆地,所占比例为11%。4 石油工业发展趋势石油工业未来发展有十大趋势:地质理论从常规向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发展,找油思路从源外“油气藏”到进源“油气层”;纳米孔油气发现增加油气资源量,石油工业生命周期将再延长150年;在2040年前后油、气产量出现峰值,约为50×
37、108t/a、5.0×1012m3/a,油气在一次能源中仍保持主体地位;气驱、纳米技术、原位加热等新技术可推动“页岩油、水合物、无机油气”实现非常规油气新革命,2040年非常规油气产量将占20%以上;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深层、深水与非常规,将是4大油气科技制高点;常规-非常规油气平台式“工厂化”生产将带来石油工业管理变革;西半球非常规油气可支撑美国能源独立,东半球常规油气可支撑亚太油气独立自给;2030美元/桶低油价时代或许终结,但200300美元/桶高油价或许也难以到来;相当长时期内,世界一次能源将进入石油、天然气、煤炭、新能源“四分天下”发展时代;如果石油工业生命过早完结,“新能源
38、革命”将提早带来更低廉、低碳的替代能源。石油发展领域正在呈现“三个并进”态势,即非常规与常规并进(非常并进)、深层与浅层并进(深浅并进)、海洋与陆地并进(海陆并进)。全球已进入常规油气稳定上产、非常规油气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常规油气资源采出程度仅为25%,非常规油气资源采出程度很低。全球基本形成中东、中亚俄罗斯两大常规油气生产区格局,全球约2/3的常规油气剩余可采储量与待发现可采资源量分布在中东、中亚俄罗斯地区,其中石油占全球总量的63%,天然气占全球总量的67%。中东、中亚俄罗斯两大常规油气生产区油气产量比例持续上升,石油产量比例已由43%(2000年)增长到49%(2013年),天然气产量比
39、例已由34%(2000年)增长到40%(2013年)。非常规油气中页岩气、致密油等相继突破。全球正在形成西半球的美国、东半球的中国两大非常规油气战略突破区,世界非常规油气产量占总产量比例将由目前的10%升至30%(2040年)。中国油气勘探进入“两非两深”,开发进入“两高两低”新阶段,即非构造与非常规、深层与深水,老区高含水与高采收率、储量低丰度与单井低产量。找油思路也从“油气藏”深入到“油气层”。4.1 未来常规-非常规油气3大重要勘探领域中国油气勘探未来集中在富油气凹陷岩性地层、深层碳酸盐岩、山前构造带、海域深水区、页岩系统非常规等5大油气领域。全球未来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海域深水
40、(含北极)、陆上深层超深层和非常规3大领域(见下表)。海域深水主要在南北大西洋、墨西哥湾等地区;陆上深层主要集中在滨里海、阿姆河盐下、西西伯利亚申城和扎格罗斯前陆等区域;非常规油气主要集中在北美油砂、致密油,拉丁美洲重油、页岩油气,中东重油,以及东西伯利亚油砂。3大领域发展需要理论技术创新与支撑。4.2 全球油气地质理论与技术创新预测世界石油工业有4个科技创新领域:老油田提高采收率;陆地深层油气;海洋深水油气;非常规油气。尤以“非常规油气突破”引发了石油工业科技革命,将形成深水细粒沉积学、非常规有机地球化学、非常规储集层地质学、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等新学科,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水平井体积压裂将成为非常规油气核心技术,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井下多功能测振仪战略市场规划报告
- 远程会议体验提升-全面剖析
-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第1篇-全面剖析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12月五校联考英语试卷
- 2024年山东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卫生类事业单位引进笔试真题
- 大数据在支付安全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海上油气工程智能监测-全面剖析
- 节能环保材料应用-全面剖析
- xx小学2025年秋季学期环保主题活动计划
- 复制集安全技术研究-全面剖析
- 如何进行医疗垃圾的安全运输
- 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保安服务标准及工作流程
-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18 全等与相似模型之十字模型(学生版)
- 外科疾病分级目录
- 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培育提炼与申报
- 海南师范大学《高等数学》2020-2021期末试卷B
- 2023年09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人才周”校园引才活动引进90名人员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直播佣金直播合同带货
- 点凸焊操作工艺规程
- 跳频通信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