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化发展情况_第1页
福州城化发展情况_第2页
福州城化发展情况_第3页
福州城化发展情况_第4页
福州城化发展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州城市化发展情况、城市简介福州市别称榕城。因城内有屏山、乌石山、于山三山鼎立,别称 “三山”;又由于自宋代以来,人们在城内外广植榕树,绿荫满城, 又称“榕城”;此外又有“合沙”、“东越”、“左海”等别号。为 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北纬25° 15' -26 0 39', 东经118° 08 ' -120 ° 37'。东濒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北、西、 南三面分别与宁德市、南平市、三明市、泉州市、莆田市接壤,市人 民政府驻地鼓楼区乌山路。现辖五区、六县、两个县级市和一个经济 区,即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

2、区、金山新区6个区, 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6个县,福清、 长乐2个市和琅岐经济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 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至2007年底建成区范围面积182.36平方公 里。2008年末,全年全市常住总人口 683万人,其中市区常住总人 口 271万人。全市户籍总人口 635.95 万人,其中市区户籍总人口 186.68万人。全市设34个街道办事处、105个镇,48个乡(含2个 民族乡和马祖乡),2795个村(居)委会、社区居委会。二、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的人口分布和迁移

3、特点都能对城市的发展速 度、性质等产生影响。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 标之一。现实中城市化进程除了量的增多、地域的扩大外,还包括农 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城市 化,表现出综合性特点。(一)福州城市发展历史因素福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闽江入海口,与台湾隔海相望。福州是 福建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贸中心和港 口城市。鸦片战争后,福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之一,但后来由于主客观因素也 失去了种种发展的机会。比如由于铁路建设的严重滞后,长期以来福 州(包括福建省)一方面孤立于中国大陆经济主框架之外,另一方面 又局限在市场狭小、资源单一的东

4、南山地内。当与福州差不多同时开 放的其他城市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机器、设备、原料、工程师、金融 家吗,通过发展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就地转化农副产品输出工业品时, 福州却仍是个输出农副产品,输入简单生活工业消费品的城市。解 放后,凭借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全社会资源进行大规模建设的优势,我 国建立了较独立的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 铁路也修到了福州。但是 由于台海特殊情势,以及“大三线”、“山、散、洞”战略布局的限 制,福州并没有得到大发展。改革开放后,国际、国内的有利形势拂 去了罩在福州头上的阴云,福州也抓住了机遇、发挥了优势,贯彻沿 海开放战略,发展外型经济,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在全国省会城市中 稳居前列。

5、有利的形势、正确的道路,使福州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大变 化、大发展。(二)福州的城市化发展我国实现城市突破性、跨越式化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种是 外因主导型。靠国家的大项目选址、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和设立行政特 区;第二种是外延扩展型。通过在老城区四周开拓新区、将相邻的县 级市和发达的乡镇进行行政划并、围绕中心城市构建都市圈;第三种 是政策诱导型。通过率先改革城乡割裂、相互封锁的户籍制度。大 量吸纳外来人口。培育城市资源。扩大城市内需促使经济社会迅速 发展。对于福州这样实行以市带县体制的城市。 还可以加快农村剩 余劳力转移。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现代化。1、福州城市化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福州的格局产

6、生了巨大的变化,实行了 “东移 南扩”的战略。(1)港口功能强化和深水港区位移福州是个古老的港口,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建国初期,由于台 湾海峡长期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港口建设十分落后。改革开放以来, 先后建设深水泊位,疏浚航道,到1998年底,福州港辖区内已建成 生产性泊位56个, 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设计年吞吐能力 1355万吨,已开辟17条国际航线,每年到港船舶3000多艘次,已 建设台江、马尾、青洲、松门、筹东等作业区和松下、江阴、罗源湾 等外港。福州港还是中央确定的两个对台直航的试点口岸之一,在促 进海峡两岸的经贸、文化交流方面将发挥日益重要作用。(2)各类外向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

7、立。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融侨技术经济开发区、福兴投资 区和高科技园区等,已成为“三资”企业的重要基地。其它开发区、 投资区大都分布在闽江两岸和福厦线之间的丁字形地带,大大改变了 城市的空间结构。(3)国道的扩改建和高速公路的兴建。对外交通的便捷度是城市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 福州对外交通有了重大发展,除铁路和港口外,公路的发展特别迅速 (4) 长乐国际机场的建立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位于福州市东南方向长乐市,在漳港镇的一块 沙地,距离福州市中心约55公里,于1997年6月23日投入使用。 机场有一条长宽为3600 X 45米的跑道,和一条长宽为3600 X 23米的 平行滑行道。

8、第一期工程按2005年航空旅客吞吐量650万人次、货 邮年吞吐量20万吨为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能起降播音747-400 ,以 及麦道11等大型飞机,满足直飞东南亚、北美等地区全重起降要求。 福州地区过去只有义序机场,原为军用,1997年改为军民合用。经 改造后,成为福州地区对外交通的“空中走廊”。截止2001 年底,福州市GDP 达1074. 23 亿元、市区人口 153. 8万人、74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97平方公里。 至2005年,福州市区建成区人口由1995年的144. 6 万人提高到247 万人,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995年的103. 82平方公里发展至170. 1

9、平方公里,福州市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已提前达到1999年国务院批复的福州城市总体规划的2010年市区规划人口 200万人、规划建成区面积161.3平方公里的控制要求。图1柚州综合城市化水平曲线和城市整体进程曲线图2、城市空间结构发生巨变福州市区外围已初步形成几个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城市组 团:江阴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56平方公里)、元洪投资区(规划面 积40平方公里)、滨海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青口汽 车城(规划面积35. 7平方公里)、空港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2平 方公里)、福州软件园(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福州大学城新区(规划 面积60平方公里)、环罗源湾地区(规划面积

10、150平方公里)。市区城 市空间结构由原来一城三组团逐渐扩大为一城七组团,即中心城和 琅岐、马尾长安、长乐市区、长乐滨海、闽候青口、大学城新区、甘 蔗荆溪等外围组团。同时,闽侯县、长乐市即将撤县(市)设区,对 福州行政区划进行调整。3、港口、铁路、公路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情况发生变化江阴、罗源湾等深水海港区正在加速建设,并已投入 使用。京福(三明至福州段)、福厦、罗长三条高速公路和三条国道 (316、324、104国道)及其连接线已完成改造建设,福温、福厦铁路 和机场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已动建,向莆铁路、福厦漳高速公路 复线方案以及环城铁路方案已初步形成。重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对城市

11、发展产生新的影响。表4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利城市发展断a前工业 化阶电工业化阶段坛工业化阶斑早引成熟期后期第一产业80 %-X)加口口,广10%从业人数%)第二产业50 ,左右50225 %第三产业< 10、口4064丁0 %城市非农人口总人口 (蚓如%一和n300 50 %>70%生产方式爱建密集型势j宙生组资本密集型堂本它先卑技术密里坦产业转构第一产业主导箫二产7第三产业上升t 丁”中转4+第三产"主导20世纪80年代中行期以来.福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城市化水平变动情况如F( ?<5i及5福州市城巾化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廿化水平对应情况年份1 颊19W19921992

12、IR41物1996199-1999三大产业所第一产业10, 198.7)7. J55,42S. W4, U3. 13工超2. 19占 GDP H '第二产业邛,S"49.91讪6049. 76郑,一2期51非4-4J, 87+1 5846 90第三产业30 9441,3842.25-M 825:, 6957,3658.403X775J.3?50.91三大产业从第一产业12 212 211.310.710 2S £9342.11. 05业人我比于第二产业50.750. 1&$0. 73351644 &J4 6她3T能f 九/第三产业37. L士小55

13、4JS.646.947.049.651一及械而昧业入口比南,网夕530 068 . SO初5171 4-72.183.00-H 62综介城巾讴水平丹分值0. 50'0. 40'0. 521。一轮1. 0.606U. MJg0 2II 4150一领2为I三、城市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福州经济和城市发展迅速,然而今天福州城市发展也面 临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城市空间发展单中心聚集,扩展无序; 城 市结构松散,功能较混杂;产业布局分散,集聚规模有限,定位不明 确;福州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面临压力,城市特 色不凸显;海港开发建设滞后,港城互动格局未形成;交通支撑体

14、系不完善。为此,需要重塑城市发展空间,确保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趋势加快,国际技术和产业转 移加快趋势明显,有利于福州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竞争。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鼓励东部 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 资相对集中的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省委、省政 府大力实施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提出做 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同时,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 以及厦门、泉州城市迅速发展和崛起,福州中心城市地位与作用日渐下降。为此,应把握好中央支持海峡西岸发展机遇,充

15、分发挥城市优 势条件,及时提出城市发展新思路,以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四、福州市2009-2020城市总体规划福州市做出了 2009-2020年的城市规划,将全面加强科学发展观, 加强福州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城市。加强福州与台湾的联系与合作,提高福州在区域中的战略 地位。发展策略包括区域协作策略、经济发展策略、社会和谐发展策略。 落实海西发展战略,强化榕台合作,加强中心城市带动,推动城市一 体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医保建设,优先发展交通,缩小城乡差距,促进 城市发展。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以及城

16、市规模2015年城市总人口达800万,城镇人口为527万,城市化水平 为 66%。2020年城市总人口达890万,城镇人口为642万,城市化水平 为 72%。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68平方公里,人口 规模控制在400万,人均建设用地92平方米。市域空间结构市域规划形成“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体系。一区为 中心发展区,即城市规划区域的范围。加强福州中心与周边城镇的合 作发展。两翼为南翼发展区和北翼发展区,南翼利用港口资源大力发 展港口工业及其他临海重工业,北翼应依托台商投资区扩区的载体优 势发展成为以能源工业为主的临港作业基地。双轴为沿海发展轴和沿 江发展轴。多级为福州市与其他经济增长极。规划中还对城乡规划统筹、市域产业布局、市域城镇中心体系等作出 统筹。确立了城市性质、中心区域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服务设施规 划建设、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以及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