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报告-电源部分_第1页
规划报告-电源部分_第2页
规划报告-电源部分_第3页
规划报告-电源部分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规划报告-电源部分 规划模型- 电源部分 1 光伏规划模型 以配电网线路损耗功率期望值最小为目标,考虑待选节点装机容量、线路潮流、节点电压等约束的光伏发电选址定容规划模型。 目标函数: sloss,1minnkke=å 其中,loss,ke 为场景 k 的期望损耗功率;sn 为场景个数。 约束条件 : (1 ) 潮流约束 g, , p, , ld, , , ,g, , p, , ld, , , ,( )( )i k i k i k i k j k ij ij,k ij ij,kj ii k i k i k i k j k ij ij,k ij ij,kj ip +p p =v v g

2、 cos +b sinq +q q =v v g sin b cosÎÎì -ïí- -ïîåå 式中:g, , g, ,i k i kp q 分别为上级电网在场景 k 节点 i 的有功、无功功率;p, , p, ,i k i kp q 分别为光伏发电在场景 k 节点 i 的有功、无功功率;ld, , ld, ,i k i kp q 分别为场景 k 节点 i 的有功、无功负荷;, ,i k j kv v 分别为节点 , i j 在场景 k 的电压幅值;ij ijg ,b 分别为节点导纳矩阵中节点 , i

3、j 间的电导与电纳;ij,k 为节点 , i j 在场景 k 的相角差。 (2 ) 待选节点装机容量约束 r maxp, p,0m mp p £ £ 式中:rp,mp 为待选节点 m 处光伏发电的配置容量;maxp,mp 为待选节点 m 处光伏发电的最大允许配置容量。 (3 ) 待选节点装机总容量约束 r rp, p,total1mnmmp p=å 式中:mn 为待选节点个数;rp,totalp 为光伏总配置容量。 (4 ) 光伏有功出力与无功出力约束 p, , p, ,= tanm k m kq p f 式中:p, , p, ,m k m kp q 分别为待选节

4、点 m 处光伏发电在场景 k 的有功、无功功率; f 为功率因数。 (5 ) 线路潮流机会约束 max,pr0 l k ls s a £ £ ³ 式中:, l ks 为支路 l 在场景 k 的视在功率幅值;maxls 为该支路的额定容量; a 为支路功率不发生越限的置信度。 (6 ) 节点电压机会约束 min maxpr i i iv v v b £ £ ³ 式中:max min,i iv v 分别为节点 i 电压幅值的上下限; b 为节点电压不发生越限的置信度。 (7 ) 变电站主变功率约束 max, ,0t n t ns s &#

5、163; £ 式中:, t ns 为主变 n 的视在功率幅值;max, t ns 为其所允许的最大值。 2 储能 规划模型 配电网中蓄电池储能多目标规划方法研究 (1)目标函数 (1.1)储能年净利润最大子目标 ty1 tu, re, fs du1max nk k kkf t re re re re ic oc= + + + - -å (1) setu, tu, s, ,1 1= ( ) ( )ntk k i kt ire p t p t t= =dåå (2) sere, re s, ,1 1= ( )ntk i kt ire p ur t t= =d

6、åå (3) sefs fs s, ,max1=niire p p=å (4) du inv1= (1 )rre cet- (5) lg(1 )=lg(1 )ate+ (6) ses, ,max1nl=niippa=å (7) se1(1 )(1 ) 1iin yiyir ric cr=+=+ -å ( 8 ) maoc f ic = ( 9 ) 其中,1f为储能系统年净利润;tu, re,k kre re分别为储能系统在第 k 典型日的分时电价收益、备用收益;fs, du,kre re分别为储能系统的年财政补贴收益、延缓电网升级效益;, ic

7、 oc分别为储能系统的年投资成本、年运行维护成本;tyn为典型日的个数;kt为第 k 典型日的持续时间;s, ,( )i kp t为节点 i 储能系统在第 k 典型日时段t的有功功率,正值为放电,负值为充电;tu,( )kp t为第 k 典型日时段t的分时电价;t d为时段间隔;sen为储能系统待选节点数; t 为日内时段个数;s, ,( )i kur t为节点 i 储能系统在第 k 典型日时段t的备用功率;rep为备用价格;fsp为政府补贴电价;s, ,max ip为节点 i 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invc为电网升级建设成本; r 为利率; t 为电网延缓升级时间; a 为储能系统的削峰率;

8、e 为负荷年增长率;ic为节点 i 储能系统的投资成本;iy为节点 i 储能系统的循环寿命;maf为储能系统年运行维护成本比例系数。 (1.2)网络损耗最小子目标 ty21 1min ( )ntk kk tf t l t t= = då å (10) , ,( ) ( ) ( ) ( )k m k n k mn mn,km n ml t v t v t g cos tÎ= åå (11) 其中,2f为年网络损耗能量;( )kl t为第 k 典型日时段 t 的网络损耗功率;, ,( ), ( )m k n kv t v t分别为节点, m n 在

9、第 k典型日时段 t 的电压幅值;mng为节点导纳矩阵中节点, m n 间电导;( )mn,k t为节点, m n 在第 k典型日时段 t 的相角差。 (1.3)节点电压波动最小子目标 tybus, ,max , ,min31 1bus ,1minnnm k m kk mk m nv vfn t v= =-= åå (12) 其中,3f为年电压综合波动值;, ,max , ,min,m k m kv v分别为节点 m 在第 k 典型日的最大、最小电压 幅值;, m nv为节点 m 的额定电压;busn为配电网的节点数。 (2)约束条件 (2.1)潮流方程约束 g, , w,

10、 , s, , l, , , ,g, , w, , s, ,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k m k m k m, k m k n k mn mn,k mn mn,kn mm k m k m k m, k m k n k mn mn,k mn mn,kn mp t +p t +p t p t =v t v t g cos t +b sin tq t +q t +q t q t =v t v t g sin t b cos tÎÎì -ï&#

11、237;- -ïîåå (13) 其中,g, , g, ,( ), ( )m k m kp t q t分别为上级电网在第k典型日时段 t 节点 m 的有功、无功功率;w, , w, ,( ), ( )m k m kp t q t分别为节点 m 风电在第 k 典型日时段 t 的有功、无功功率;s, , s, ,( ), ( )m k m kp t q t分别为节点 m 储能系统在第 k 典型日时段 t 的有功、无功功率;l, l, ,( ), ( )m,k m, kp t q t分别为节点 m 在第 k 典型日时段 t 的有功、无功负荷;,mn mng b

12、分别为节点导纳矩阵中节点, m n 间电导与电纳;( )mn,k t为节点, m n 在第 k典型日时段 t 的相角差。 (2.2)待选节点储能配置容量约束 s, ,max s, ,up0i ip p £ £ (14) 其中,s, ,up ip为待选节点 i 处的储能最大允许配置功率。 (2.3)储能运行约束 s, ,max s, , s, ,max( )i i k ip p t p - £ £ (15) s, ,min s, , s, ,maxs, , s, ,( )(0) ( )i i k ii k i ke e t ee e tì

13、3; £ïí=ï î (16) ds, , s, , s, , s, s, ,cs, , s, , s, , s, s, ,( ) ( 1) ( ) / ( ) 0( ) ( 1) ( ) ( ) 0i k i k i k i i ki k i k i k i i ke t e t p t t p te t e t p t t p thhì= - - d ³ïí= - - d <ï î (17) s, , s, , s, maxs, s, , s, mins, ,( ) ( )(

14、 ) ( )( ) 0i k i k i,i,k i k i,i kp t ur t pe t ur t t eur tì + £ï- d ³íï³î (18) 其中,s, ,max is为待选节点 i 储能系统的功率转换器额定容量;s, ,( )i ke t为待选节点 i 储能系统在第 k 典型日时段 t 的存储能量;s, ,max s, ,min,i ie e分别为待选节点 i 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及最小允许存储能量;d cs, s,i ih h分别为待选节点 i 储能系统的放电、充电效率。 (2.4)节点电压约

15、束 ,min , ,max( )m m k mv v t v £ £ (19) 其中,,max ,min,m mv v分别为节点 m 的电压上、下限值。 (2.5)支路功率约束 , ,max0 ( )mn k mns t s £ £ (20) 其中,,( )mn ks t为节点, m n 间支路在第 k典型日时段 t 的视在功率幅值;,max mns为该支路的额定容量。 (2.6)调峰约束 ( )busbussese sel, l,1nl, l, w, ,1nl, s, ,max nl l,1nl, s, , nl, s, ,max1 1( )= ( )( )= ( ) ( )1( ) ( )nk m,kmnk m,k m kmnk i kin nk i k k ii ip t p tp t p t p tp p pp t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