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学八年级语文下册《27 岳阳楼记》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四川省岳池县第学八年级语文下册《27 岳阳楼记》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四川省岳池县第学八年级语文下册《27 岳阳楼记》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四川省岳池县第学八年级语文下册《27 岳阳楼记》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四川省岳池县第学八年级语文下册《27 岳阳楼记》学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十七课岳阳楼记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致背诵全文。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3、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的翻译全文。 学习重点: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 学习难点:积累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达到自己能独立翻译全文。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文中的思想感情,翻译课文。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教材助读岳阳楼介绍: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

2、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走进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预习自测1、通假字。 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 2、词类活用。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3、乐。3、古今异义。 气象万千微斯人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课文体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质疑探究1、朗诵全文。 2、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速背诵。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 3、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4、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5、从岳阳楼上

4、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6、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7、朗读第3段,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8、朗读第4段,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9、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主题归纳: 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写作特色: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语言

5、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当堂检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选出对加点字“或”、“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也许  因为            b.或者  心情  

6、;        c.也许  心情            d.或者  因为 2.选出对“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悲苦两种情况。          

7、60;  b指“唐贤”与“今人”这两种不同的人。 c指“迁客骚人”中览物而喜与览物而悲的两种情况。       d指“忧谗畏讥者”和“心旷神怡者”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确意思是:4.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第二十七课参考答案预习自测1.(“具”通“俱”,全,都。) (“属”通“嘱”,嘱咐,嘱托。)2.(“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先”“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3,(气象 古义

8、: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微 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质疑探究2.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6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3.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

9、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4.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第二课时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3.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4.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