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附答案_第1页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附答案_第2页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附答案_第3页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附答案_第4页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附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中图公考姑徒艸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本卷共分为2大题21小题,作答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50 分,9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教师讲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 园情”,引导学生体会“折柳”蕴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并举例进一步说明,下 列适合的是()。A.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D.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答案】B【解析】A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主要表现了初恋少 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

2、的清丽春日里,听闻情郎歌声时忐忑不安的微妙心情。 诗歌借意象“杨柳”“江水”即景起兴,展现少女眼前的春景之美,引出少女情 思。B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卅I词(其一),诗人借羌笛吹奏暗 含离愁的折柳曲,抒发了戍边将士远离家乡的愁思以及思念远人的情思,符合题 干“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C项,诗句出自清 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主要 借意象“杨柳”描绘了一幅二月春景图,展现了早春的万物复苏、 欣欣向荣之状。D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取晚 春绿柳满城之景与早春之景做对比,突出对早春的赞美与咏叹。2. 教师要求学生挑选一篇文章,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朱德回忆 我的母亲组合,完成散文周

3、刊中“歌颂母亲”主题的组稿任务,下列适合的 是()。A.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文档来源:准题库APP2中图公考姑徒艸*1119B. 朱自清背影C.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D. 泰戈尔金色花【答案】D【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以“歌颂母亲”为主题的文章。A项,再塑生命的人主要表达了海伦凯勒对自己的老师莎莉文的敬爱与感激之情;B项,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叙事写人的线索,表达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敬爱与怀念 之情;C项,阿长与 山海经)通过对家里的女工长妈妈以及长妈妈为“我” 所做的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切挂念;D项,金色花以奇妙的想象与生动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天真可爱而又顽皮的孩子形象含 蓄而巧妙

4、地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以及母亲对孩子的关爱,符合题干要 求。3. 名著导读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下列适合 的是()。A. 沈从文湘行散记B. 林海音城南旧事C.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D. 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答案】B【解析】A项,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集中虽描写了作者的童 年往事及其所见所闻,但不属于小说体裁作品;B项,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七岁至十三岁的生活经历为背景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C项,猎人笔记是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来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 D项,鲁滨孙漂流记是笛福受一个真实而又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启发而创作 的一部长篇小说。4. 学完威

5、尼斯商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吝啬鬼”专题研究,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文档来源:准题库APP2中图公考A. 契诃夫变色龙B. 吴敬梓儒林外史C. 果戈理死魂灵D.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答案】A【解析】A项,变色龙中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这一专横跋扈、欺下媚上、 见风使舵的典型“变色龙”形象;B项,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严监生这一“吝啬鬼”形象;C项,死魂灵中塑造了泼留希金这一“吝啬鬼”形象;D 项,欧也妮葛朗台中塑造了葛朗台这一“吝啬鬼”形象。5. 教学马说时,教师要求学生举出一个与“其真不知马也!”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下列适合的是()。A.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6、)B.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C.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D.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答案】B【解析】题干句中“其”为副词,表揣测,意为“恐怕、大概”。A项,“其”为代词,意为“其中的”;B项,“其”为副词,表推测,意为“大 概”;C项,“其”为副词,表反问,意为“难道、怎么”;D项,“其”为副 词,表强调,意为“一定”。6. 教师告诉学生,许多经典名句都是在学习前人佳句的基础上创新而成。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下列不适合的是()。A.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由李益 夜上受降城

7、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化用而来B. 鲍照拟行路难有“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一句,李白行 路难化用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李白把酒问月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一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化用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杜甫望岳中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由孔子“登泰山 而小天下”化用而来【答案】A【解析】A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 赋”一句用典,借向秀途经嵇康、吕安旧居,听邻人吹笛,悲从中来而作思旧 赋的典故,抒发了对旧友的怀念之情。故“怀旧空吟”并不是从李益夜上 受降城闻笛中的诗句化用来的。7. 学习藤野

8、先生,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反语”的作用,一学生认为 “反语”都包含愤激之情,另一学生举例提出异议,下列例子适合的是()。A. 也有解散辫子,盘的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 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B.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萬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 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夏衍包身工)C.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雨果给巴特勒的信)D.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 终于讲定价钱,就送我上车。(朱自清背影)【答案】D

9、【解析】现代汉语中的反语,可分为以正当反、以反当正两种类型。A、B、C三项中的“标致” “慈祥、佳肴”“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均属于以正当反式 反语,暗含愤激之情,其中“标致”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讽刺和 不屑,“慈祥、佳肴”刻画出“老板”的凶恶、苛刻以及包身工饭食质量 之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则是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揭露、讽刺与怒斥。 D项中的“聪明过分”属于以反当正式反语,体现出作者对“那时”不理解父亲 深沉的爱的深切自责之情,而非愤激之情。文档来源:准题库APP2中图公考姑徒帕8. 某教研室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围绕课程的总 体目标和内容,展开研讨,

10、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提高阅读能力远比情感教育重要得多B. 培养学习习惯难以成为课堂关注的内容C. 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D. 大量讲授写作技巧是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答案】C【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指 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A项所述“提高阅读能力”即知识与能力目标,“情感教育”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两者同等重要。故A项表述错误。“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还指出,应养成良 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主动进行

11、探究性学习,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故B项“难以成为课堂关注的内容”说法错误,C项表述正确。“实施建议”中关于“写作教学”的要 求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 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重视 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 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等。故“写作技巧”的 教学只是写作教学的一部分,并不是主要内容,D项“大量讲授” “主要内容”说法错误。9. 教师自学义

12、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阅读教学和 评价建议”的相关内容发表了一些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阅读教学中要避免使用比喻、排比等知识概念B.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本C. 文学类文本阅读重在评价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D. 略读评价重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文档来源:准题库APP【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教学”部分要 求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 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 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故 A项“避免使用比喻、排比等知识概念” 说

13、法有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 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地 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故 B项说法正确。第四学段的文学作品阅读 评价,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 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故 C项“信息筛选能力”说法错误。略读的 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故 D项“综合理解能力”说法错 误。10. 某教材在冰心荷叶母亲选文旁边有一句批注:“这里为什么要插 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这段文字属于语文教材的哪一个系 统?()A. 练习系统B. 知识系统C

14、. 助读系统D. 选文系统【答案】C【解析】助读系统是指为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按照内容划分,助读系统分为注释类(包括注释、作者简介、选文出处、课文背景介绍等)、提示类(包括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助读提 示等)、评点类(包括旁批、总批、题解等)、目标类(包括学习重点、难点,教 材分配表等)、图像类(包括插图、图标、多媒体课件等)。题干所述批注属于评 点类助读系统。文档来源:准题库APP2中图公考姑徒帕11. 阅读某版教材课文滹沱河和我的教学叙事 (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这一环节的教学既紧扣词语理解,又超脱于词语之外,比如对“喷”和“降落” 的分析,就是

15、联系文中刻画的“滹沱河”的整体形象来理解的。从这堂课的教学思路可以看到,我是联系整体来看细节,不是孤立地看,因为散文的美,首 先在整体的浑然天成,对词语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局部的、表层的意思。此外, 我还带着审美体验和感受来理解,把自己的感悟融进去,而不是冷漠地做纯技 术分析。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理解词语意义应该基于文章的整体内容B. 揣摩词语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散文C. 品味词语需要同时关注其本义和语境义D. 分析词语基本意义就可以领会诗人情感【答案】D【解析】结合题干教学叙事片段所述内容可知,教师强调的是从整体的角 度,带着审美体验和感受,将教师自身的感悟融入词语理解,

16、而不是简单地分 析词语的基本意义,忽视其语境义,“冷漠地做纯技术分析”。故 D项说法错 误。12. 阅读某教师孤独之旅备课笔记的片段,按照要求答题。8月7日:下栽资料,在网上观看根据课文内容拍摄的电影,对比故事情节异 同。8月8日:研读教材,从中寻找关于本课教学的灵感。8月9日:阅读大量与作者、课文有关的论文资料,做好阅读笔记。8月10日:设计教学简案。这是一篇小说,“文意把握”可以有四种方法: 一句话阐释标题:利用课文内容阐释“孤独之旅”的含义。 一句话概括课文:孤独之旅写了的故事。 一句话品析课文:我看孤独之旅对“孤独”的描写 一句话评价人物:杜小康这样一个孩子最适合我班学生的可能是第二种

17、方法。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电影资源对教师备课没有实质性的作用B. 文意把握的具体要求制约了学生的思维C. 文意把握的四种方法在教学中难度相当D. 学情是备课过程中设计教学方案的依据【答案】D【解析】教师观看根据孤独之旅原著改编的电影并进行故事情节对比, 有助于加深教师自身对课文情节的理解,提升其备课效率,同时也体现出教师 具有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意识。教师可在备课过程中合理利用电影资源 设计教学导人或学生思考探究等教学环节,故 A项“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说法 错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四种角度不同、难度不同的把握文意的方法, 其所示要求并未规定具体的作答内容,而是

18、引导学生在抓住重点内容的基础上 拓展思考,故B项“制约了学生的思维”、C项“难度相当”说法错误。题干 备课笔记片段中指出“最适合我班学生的可能是第二种方法”,体现出教师在备 课过程中对学情的关注,D项“学情是备课过程中设计教学方案的依据”说法 正确。13. 阅读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的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师:我来讲讲分析说明文的方法,大家看大屏幕。(投影“ 三步跨栏法:指出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效果;概说对象特 征”)师:首先看第一步一一了解说明方法。请看大屏幕。(投影“分析范例: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有些室 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称。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师:这几

19、句话采用了做比较的方法,鲜明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这一特点。师:为了比较苏州园林和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我给大家找了两张图片来说明。(投影苏州园林和北京的园林的图片)文档来源:准题库APP2中图公考师:把两图放在一起就相当于列图表来比较。我们还可以打比方。如果说苏州 园林是小家碧玉,那么北京的园林就是一一生:大家闺秀!师: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体会苏州园林和北京园林的区别。我又采用了列图表 和打比方两种方法。所有说明方法的使用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下面大家小组合作,从课文中找出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分析范例能帮助学生整体掌握说明方法

20、的辨别策略B. 第一个例子能呈现做比较这一方法的使用效果C. 教师在教学中一共总结出两种常见的说明方法D. 整体教学过程讲练结合,层次清楚。思路清晰【答案】C【解析】题干教学实录片段中,教师总结了做比较、列图表、打比方共三 种说明方法,C项“两种常见的说明方法”说法错误。14. 阅读综合性学习“寻找春天的足迹”教学实录的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师:春天是一个诗情画意、充满生机的季节。你们最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春天 呢?(学生积极分享:春和景明、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色满园)师:听了大家的形容,老师的心情“如沐春风”。(众学生笑)师: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喜欢书写对春天的感受。你们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

21、诗句呢?大家来简单赏析。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小草在春雨滋润下刚刚萌芽 的样子。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柳树在春风中端庄优美的身 姿。(学生赏析了很多诗句)师:大家积累的诗句还真不少,诗人喜欢描写春天,画家喜欢描绘春天。下面, 你们来做回诗人,当一次画家,每人画一幅春景,配上喜欢的诗句,一会儿轮 流展示。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考查学生的词语积累偏离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B. 诗歌赏析体现了综合性学习跨学科的教学特点C. 教学中插入绘画干扰了学生对诗句的深入品味D. 展示学习成果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答案】D【解析】综合性学习主要

22、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 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词语 积累是综合性学习中语文知识学习的一部分,A项“偏离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说法错误。诗歌赏析的教学属于语文学科知识教学,并未体现跨领域、跨学科 教学,B项“综合性学习跨学科的教学特点”说法错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 学生绘春景图并配上诗句,之后轮流展示,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加深学生对 “春”的个性化解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累,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积 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率,C项“干扰了学生对诗句的深入品味”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15. 阅读某教师访谈记录的片段,按照要求

23、答题。记者:现在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据我了解,您的学生非常喜欢写作 文,那么您是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他们写作积极性的?教师:首先。我鼓励学生写生活札记。一开始,我并没有要求他们写什么内容, 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约束,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或记短小见闻,或 偶发感想。为了打开他们的思路,我特意为生活札记开设了 60个栏目,如:美 丽一瞬、家庭记事、心灵独语、友情传递、读报有感、新闻点击、世事杂谈、 人生感悟等。札记交上来,趁热打铁,改完后我又拿到班上讲评。写得好的札 记就让作者自己念,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析。因为是自己同学的作文。具有可 比性。于是有些学生就会想:他们所写的那些事

24、我也经历过。为什么我就没想 到呢?别人的文笔那么美,我为什么那么差呢?下一次我也要争取念自己的作文。文档来源:准题库APP2中图公考扯難艸*1119这样,学生便从中产生了写作兴趣。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写生活札记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B. 开设写作栏目有助于学生打开写作思路C. 作文评改方式突出了教师的中心地位D. 作文教学方法符合初中生的写作规律【答案】C【解析】题干访谈记录片段中,教师在学生上交生活札记后,及时批改并 在班上讲评,要求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生活札记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体现出教师点评、生生互评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 生的主

25、体地位。C项“教师的中心地位”说法错误。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8 分,第18题12分,共40分)16阅读七年级课文济南的冬天两个教学环节,完成下面题。环节一:走进济南度冬天1 课堂导入。不管你住在北京,住在伦敦,还是住在热带,住在温带,只要你 读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你一定会对济南这座城市神往不已,一定会渴望 到济南去度过冬天,下面就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济南度过诗意的冬天吧2 简介老舍。3. 你认为济南的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请用文中一个词来表达。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形成共识一一“温晴”。4. 从各段中找出扣住“温晴”描写的句子并梳理课文内容。师生共同

26、梳理出如下内容:阳光朗照的山摇篮暖和安适薄雪覆盖的山雪草水纹花衣 城外远山小村水墨画 冒着热气的水不结冰2中图公考扯難帕*1119环节二:万水千山也温情1 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山山水水都在温和晴朗之中,它们也应该有了情感, 有了生命的感动,也应该温情脉脉了,正所谓万水千山总是情。找出文中这样 的关句。读一读,品一品表达之妙,教师预设如下句子: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 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 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

27、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 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2. 一切景语皆情语,山山水水的温情其实是谁在传达感情 ? 问题:(1“环节一”围绕“温晴”梳理课文内容有什么作用 ?(10分)(2教师设计“环节二”的意图有哪些?(10分)【答案】【解析】(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让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其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层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为后续深入学习、赏析课文、品味作品情感做铺垫。题干环节一属于课堂教学 中的整体感知环节。环节一围绕“温晴”梳理课文内容,其主要作用

28、有:引 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逐步分析并理解济南的冬天的最主要特点 是“温晴”;引导学生梳理各段内容,在掌握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的 基础上,把握文章“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设计一一文章第一段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中间段落绘山景、描水色都是分写,最后一段总结收束全文; 引导学生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从重要词句、文章结构等方面着手, 分析文本的学习方法。(2)济南的冬天作为一篇作者精心锤炼而成的散文作品,其文字背后 蕴藏着深沉而独特的情感。学生需要在学习鉴赏散文的过程中,通过细细品味文档来源:准题库APP2中图公考其中的语言以及表现手法的方式来体会作者蕴藏于其中、表达于其外

29、的情感, 感受文章的独特魅力。在环节二中,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写山水的美句,主 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究与分析 中,品味文句之美及其所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一步感受冬天济南 的山水特点,从而体会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与热爱之情。此外,教师要求 学生自主找出文中含“情”的美句,品读其表达之妙,间接引导学生体悟并掌 握通过品味语言来展开散文阅读鉴赏的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第17-18题。奶奶是水也是山 奶奶生病了,要上手术台? 奶奶的身体一向很硬朗,奶奶的善良像一湖清水,她怎么可能生病,还是恶 性的? 奶奶把我看的

30、比她的命还重,她要见我。 我强忍着哽咽:“奶奶,您没事的。爸爸说了,为您做手术的是最厉害的医 生。” 奶奶笑了,奶奶说:“没事的,乖孙女,我还要看着我的乖乖,考高中,考 大学哩。” 奶奶满含慈爱的眼睛中饱含坚定。手术车的轮子缓缓地碾过长长的过道,手 术室挂着窗帘的玻璃门轻轻关上。我对着门喊:“一定 !奶奶,一定!” 奶奶出手术室时,脸色很苍白,让人感觉割去的不是肉瘤而是气血。医生说:“手术非常成功,癌细胞没有扩散。剩下的要靠老太太的福气了。”我看见奶 奶暂时安好,心里没有那么难过了。她把眼光偏到我这边,轻轻而缓地说:“我福大命大,阎王爷只是要我挨一刀呢。” 我说:“奶奶,您福大命大,还要陪我上

31、大学喱!” 爸爸开始扶奶奶半躺起来,我摇起病床的一端,妈妈开始喂奶奶喝鸡汤,奶 奶就说:“我乖孙女上初三辛苦,留给她喝,养脑筋。”我接过汤碗说:“奶 奶,我一口,您一口,好不好? ”奶奶听话地张开了嘴。 在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去接奶奶回家,奶奶吃惊地望着我说:“你怎么来了,不眈搁学习?我都可以走了 !你看,你看”我拉住奶奶的胳膊:“奶奶, 今天星期天。”奶奶高兴地笑了: “瞧我,天天躺在病房里,就是吵着要回家, 也不知道什么日子了,难怪你爸前两天不肯办出院手续哟是等星期天我孙女 来呀。”?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好了,她在家里又开始忙碌起来,爸爸妈妈怎么也劝不住 她,有时厌繁了,她就脸一沉:“你们是不

32、是要我闲出个病来,生命在于运动 嘛! ” 问题:7请从第?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分别改正。(8分)【答案】【解析】错别字:第段“眈搁”的“眈”应改为“耽”,第 ?段“厌繁”的“繁” 应改为“烦”。病句:第段中,“手术室挂着窗帘的玻璃门轻轻关上”一句,成分缺失。 应改为:手术室挂着窗帘的玻璃门被轻轻关上。8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缺点,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12分)【答案】【解析】缺点:文不切题,例证单薄。本篇习作的题目是“奶奶是水也是山”,根 据题意,习作应重点展现奶奶“水一般的慈爱”“山一般的坚强”的优秀品质, 然而,习作在对“奶奶手术”这一事情做简单叙述后,并未对其主旨展开

33、进一 步的概括,也未另外多举几个相关事例对主题加以升华,无法明确照应题目内 容以及习作主旨。改进建议:习作应结合主旨内容,补充相关事例或丰富对已有事例的描写, 深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此外,还应该注意点题,突出情感表达,升华主旨。 本篇习作重在体现奶奶有着“水一般的慈爱”“山一般的坚强”的优秀品质, 因此,在借助奶奶进病房前鼓励“我”,奶奶病愈后依然勤劳忙碌的事例来描写奶奶对“我”的慈爱以及奶奶的坚强时,应通过细节描写来逐步体现奶奶的 这些品质特点,或补充12个典型事例丰富对奶奶人物形象的刻画。另外,建 议小作者在最后补充一个自然段,重在总结全文,表达“我”对奶奶的这种慈 爱与坚强品质的感动与敬

34、佩等情感,点题并突出习作主旨。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第19-21题。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 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同

35、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研讨与练习一、 背诵全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 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二、仔细品味下面一段文字,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种景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三、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 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单元介绍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 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伤怀、 借景言情的名篇。义务教

36、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40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 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9从“赏析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的角度, 写出你对小石潭记教学的认识,不少于 200字。(20分)【答案】【解析】从学生能够“赏析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的 角度来分析,教师可综合课文小石潭记的文章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学生学情等方面来开展这一教学活动。以

37、下为 小石潭记教学的相关认识:首先,小石潭记是一篇具有音韵美的散文游记,其结构顺序层次分明, 内容条理清楚;文中所描绘的景物特点突出,形象生动,情境传神,具有幽深 冷寂、孤凄悲凉的意境美;通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情感被贬后无处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教师应从音韵、结构、内容教学到意境、 情感教学,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赏析文章、知人论世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情 感与文章思想内涵。其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文档来源:准题库APP2中图公考 姑徒艸*1119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

38、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 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 解决疑难问题;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个性化朗读学会体会文章的 音韵美,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获得对文章的个 性化阅读体验;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分析文章内涵、作者情感的同时,培养科 学、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最后,八年级学段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浅易文言文的方法,形成了 一定自主学习浅易文言文的知识基础与实践基础。但其仍处于知识积累以及身 心发展的关键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

39、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其进行引导、鼓励。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 体地位,如运用朗读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对小石潭记中音韵美的 感知;运用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思考意识与合作探究能 力。教师还应注意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同时,体会作者 情感,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与学习态度;注重教学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通 过教学评价引导、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20根据上述资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 (不可照 抄材料)。(20分)【答案】【解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了解写作背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40、文。 疏通文意。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 能力。过程与方法:自主朗读,筛选文本,抓住关键字词,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写景的写作方文档来源:准题库APP法,感受文章的意境。“知人论世”,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感受作者的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确立依据:(1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要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 立,并完成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2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数篇文言文,形成了一定的文言语感,积累了 一定的

41、文言常用语法知识,但其对于文言知识的把握仍不够准确。同时这篇 文章虽然较为短小、浅显,但是解读起来也还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 过程中仍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本的能力。因此,设定如上知识 与能力目标。(3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 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其自身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全 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 细致,充满诗情画意。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 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因此,设定如上过 程与方法目标。(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能够阅读浅显文言 文,并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通过诵读,有意识地提高自己 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 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设计如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 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