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配眼镜工艺技术文件管理_第1页
验配眼镜工艺技术文件管理_第2页
验配眼镜工艺技术文件管理_第3页
验配眼镜工艺技术文件管理_第4页
验配眼镜工艺技术文件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验配眼镜工艺技术文件管理一、技术标准11本店具备验配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贯彻执行。12产品及相关标准归档目录序 号标 准 号标 准 名 称备 注1GB10810.12005眼镜镜片2GB/T142142003眼镜架 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3GB135111999配装眼镜4QB 2506-2001光学树脂眼镜片5QB 2682-2005镀膜眼镜镜片减反膜层性能质量要求对有减反膜的镜片6国家职业标准眼镜验光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7国家职业标准眼镜定配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8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0中华

2、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一、 工艺文件21企业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生产实际编制工艺文件。工艺文件要完整、正确、统一,签署更改手续正规完备。22工艺文件明细表序号文件名称2.2.1验光工艺流程图2.2.2验光作业指导书2.2.3配镜工艺流程图2.2.4配镜作业指导书2.2.5模板机的使用操作程序2.2.6半自动磨边机的使用操作程序2.2.7开槽机的使用操作程序2.2.8钻孔机的使用操作程序2.2.1 验光工艺流程图问讯 电脑初检 *插片调整度数 双眼视力平衡测量瞳距处方确定*号为关键质量控制点和重要工序2.2.2验光作业指导书一、 电脑验光仪验光1、验光师引导顾客进入验光室,开启电脑验光仪电源,预

3、热设备。2、邀请顾客坐下,坐姿自然平衡,尽量靠近验光仪,观察顾客姿态是否正确。3、请顾客下颚放在电脑验光仪下颚托板上,前额靠在验光仪指定位置,固定头部,双手扶在验光仪桌面。4、观察顾客眼角与验光产靠标记是否一致,必要时调整下颚托板高度。5、提示顾客睁开双眼,平视前方,暂减少眨眼,调整焦距,使屏幕上的角膜像清晰,移动坏东西对瞳孔中央。6、打开记录键先右后左测量,每眼测三次,注意掌握测量的最佳时间。7、验光结束后,记录结束。二、 测光1、在对顾客进行电脑验光时,若顾客以前配戴过眼镜,可先测量一下顾客的眼镜光度和瞳距。2、验光师参考电脑验光结果,提醒顾客旧镜可能存在的问题,了解顾客对眼镜配戴的具体要

4、求,主要症状等,征求顾客的意见。三、 主观验光1、打开视力表灯箱,使顾客满足5米的视距,检查裸眼视力(远视力或近视力),先查右眼,后查左眼,从上到下指出“旷”字的开口方向,记录下识别的最小一行。2、让顾客戴试一光架离开验光椅,随意走动,观察地面及远方,看视力是否清晰,是否有高低不平,是否有头晕症状,如无明显症状,说明验光基本完成。四、 测量瞳距验光师书写电脑验光处方,处方内容包括球镜、反光、反光轴、矫正视力、斜光基底、瞳距等项目。五、 老视患者验配近用眼镜1、 问询,询问顾客远视力状况,平时用眼习惯等。2、 电脑验光,检查其看远的屈光状态,对没戴过眼镜的顾客检查结果往往会是轻度远视,轻度近视,

5、轻度散光或正视,必须向顾客解释这一检查结果的意义。3、 检查顾客裸眼视力。4、 对裸眼远视力没有达到0.8或1.0的顾客应该对其进行屈光矫正检查,直到视力达到1.05、 近点测量,顾客双眼阅读近用视标,将视标自眼前近处移开,直到刚好清晰,检测顾客近点距离。6、 检测顾客习惯工作近点近点距离。7、 给顾客双眼同时加上与其对应的附加度,让顾客观察近用视标,询问阅读近用视标效果,并尝试增加及减少附加度,让顾客持续阅读报刊,直到顾客获得最佳阅读效果,确实没有不适症状,测量近用瞳距,书写处方。六、 屈光参差1、 双眼屈光状态有差异,表现为双眼同近视,但屈光度相差较大,一眼近视,一眼远视,一眼散光,一眼无

6、散光等。2、 双眼屈光参差,不应该超2.5D度为宜。3、 向顾客解释减低度数的原因。4、 探讨是否验配隐形眼镜。七、 14岁以下或初次配镜的青少年往往因长时间调节而存在一定的调节紧张,出现假性近视或使近视度数偏高,为准确验光,有必要使用散瞳验光或雾视法验光。八、 远视眼验光一般验光无法检查其实际的屈光状态,需要利用散瞳或雾视验光来确诊。2.3配镜工艺流程图根据验光单数据测试镜片、镜架是否满足要求 *定中心及散光轴位制模板改边倒边打孔,固定镜片将镜片装入镜架开槽,固定镜片 整形检验*号为关键质量控制点和重要工序2.2.4配装眼镜作业指导书一、全框架眼镜装配作业指导书1、根据配镜定单,核对镜架、镜

7、片品种、度数是否与定配单相符。如果不相符,应退回,重新领取镜片、镜架;2、使用自动磨边机的扫描机扫描镜框;3、使用自动磨边机的定中心设备对镜片定中心并夹紧定位;4、将镜片放入自动磨边机进行改边、倒边;5、将切割好的眼镜进行适当调整;6、将装配好的眼镜进行适当调整;7、将成品送检验员检测。二、拉丝、打孔架眼镜装配作业指导书1、根据配镜定单,核对镜架、镜片品种、度数是否与定配单相符。如果不相符,应退回,重新领取镜片、镜架;2、使用自动磨边机的扫描机扫描镜框;3、使用自动磨边机的定中心设备对镜片定中心并夹紧定位;4、将镜片放入自动磨边机进行改边、倒边;6、(1)对于拉丝架,用开槽机进行开槽; (2)

8、对于打孔架,用钻孔机进行打孔;7、将切割好的眼镜进行适当调整;8、将装配好的眼镜进行适当调整;9、将成品送检验员检测。2.2.6全自动磨边机的使用操作程序1、 将磨边机电源打开2、使用自动磨边机的扫描机扫描镜框;2、 使用定中心设备对镜片定中心并夹紧定位;3、 将吸盘吸好右眼镜片,装入磨片室内夹紧4、 将操作键盘上的操作模式调整为所需模式,型边,平面边5、 将砂轮调整为所需位置,玻璃、树脂6、 根据所需调整缩小、放大尺寸7、 检查各步骤准确无误后,启动操作开关8、 待镜片磨完后,卸下磨好镜片,将吸盘吸好左眼镜片,装入磨片室内夹紧9、 重复47步骤,直至完成10、 清洗磨边机,关闭电源。2.2.

9、7开槽机的使用操作程序1、用夹头夹紧加工镜片,注意镜片的方向,使镜片的凸面方向与片状砂轮的倾斜方向相同。2、按镜片的类型,顶焦度状态等情况确定导轮的定位方式,选择中心槽、前弧槽或后弧槽。按镜片的边缘厚度(以最薄处为基准),确定开槽的位置。(1)中心槽适用于中低度数的镜片,将镜片固定在镜片旋转盘上,转动镜片找到边缘最薄处,将刀刃放在镜片中间位置,靠拢两导臂,左右导臂都调整到可动状态。(2)前弧度适用于高度近视镜片,槽的位置与镜片前表面距离应不小于1mm。固定前导向臂,使后导向臂调在可动状态。槽的弧度平行于镜片前表面弧度。(3)后弧槽适用于高度远视镜片。槽的弧度与镜片后表面弧度一致,前导向臂可动,

10、后导向臂固定。3、松开导轮,将镜片轴上镜片放下,与砂轮接触后,使两导轮夹住镜片。4、打开镜片轴旋转钮,使镜片在砂轮上磨出一条线痕。待镜片旋转一周后,检查槽痕是否在希望的位置,若不符合要进行调整。5、选择开槽深度调节钮,一般镜片槽深0.3mm左右,选择深度调节钮47的刻度范围内。聚碳酸脂镜片(PC镜片)则需分多次切割,方能达到所需深度。6、开启所有电机开关,开槽机进行磨削开槽。7、若需分多次进行切削的镜片,需逐渐加大切削量。8、停止电机转动,取下镜片加以清洁,待用。注:为了确保镜片的安全性,开槽所使用的镜片最薄处应不小于2mm。 2.2.8钻孔机的使用操作程序1、将镜架上的孔位(鼻梁、镜腿两处)

11、用水笔在磨边完成后的镜片上标出准确位置。左右两镜片标记点的位置要对称,两镜片的工艺基准线要水平成一条直线。2、将定位钻头对准标记点,操作控制手柄,在标记点偏内处钻出定位孔,控制钻头的钻入深度,不要击穿镜片。3、镜片放在绞刀位置,校正钻孔位置的角度是否正确。4、绞刀将镜片上的定位孔打通(孔径要稍小),此时速度一定要慢,在钻通的瞬间要小心,防止通孔的瞬间用力过大,使镜片产生蹦边,破裂。5、退回绞刀,反转镜片,从反面少许扩孔。6、镜架与镜片试装。使装头与镜片接触处无缝隙,检查镜片上的钻孔与镜架上的螺孔在靠近内侧处(光学中心方向)是相否吻合,如吻合,则向镜片外侧方向扩大孔径,以符合螺钉的大小;如不吻合

12、,则向镜片的内侧方向扩大孔径,以符合螺钉的大小。如果镜片的钻孔位置位于镜架装头孔的位置中心或偏向镜片边缘,装入镜片后,镜架易松动。三、文件管理3.1企业应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的发布应经过正式批准,使用人员可随时获得有效版本,文件的修改应符合要求3.2有专职人员负责文件管理四、技术文件管理制度1、目的明确技术文件的签署、更改及标准化审查等相关内容,对技术文件进行有效的控制。2、适用范围适用于工艺文件的管理。3、职责文件管理员负责技术文件的管理。4、工作程序4.2 技术文件的签署4.2.1 签署栏目分为“编制”、“批准”和“更改”等;以上各栏目的签署,必须由不同的人进行。一般技术文件可仅签“

13、编制”栏,“审核”栏必须要有签署。4.2.2.技术文件各栏目签署人的资格与责任详见表1。4.2.3 各栏目的签署次序为编制、批准。“更改”可于审定后各阶段进行。无前一级签署人的签名、后一级责任人不予受理,可责成前一级责任人完成签署手续。因此而产生的后果,由前一级责任人承担。4.3 技术文件的更改4.3.1 更改的原则4.3.1.1 技术文件的更改,不得降低产品质量的规定;4.3.1.2 技术文件更改后应正确、完整、统一、清晰;4.3.1.3. 更改必须履行签字手续,并保证更改前的原文件有据可查。4.3.1.4 技术文件更改按审批后的更改通知单进行原件的更改,对己发放的文件进行更换或更改。4.3

14、.3 更改的方法4.3.3.1在保证有据可查的原则下,填写新内容。4.3.3.2 为避免误解,对外文件(如:产品说明书等)的更改不做标记,只在更改栏上填写更改通知单号、更改人签名和日期。4.3.4 更改的标记4.3.4.1 更改的内容,如地方紧凑,在其附近空白处写上新内容。4.3.4.2更改标记一般按每张文件编排,但对多张表示同一代号的文件,更改标记应按全份文件编排,并填写在需要更改的各张文件上。4.3.4.3凡经更改的文件,均应在更改栏中填写,a) 更改标记;b) 同一标记下的更改处数;c) 更改通知单编号;d) 更改日期;e) 更改人签名。4. 3. 5 更改的补充说明4.3.5.1 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应注明编号,其原件应存盘备查。4.3.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