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管理及财务知识分析_第1页
股权管理及财务知识分析_第2页
股权管理及财务知识分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雅虎离去股权缠斗中的牺牲者8 年前,当杨致远与马云双手相拥时,他可能不曾想到,现在的 雅虎中国已仅剩一个空壳。作为一家有 18 年历史的互联网品牌,雅虎中国对今日中国互联 网格局阻碍甚巨。 1998 年 3 月,已回国创业三年的张朝阳,将 爱特信改名为搜狐时, 他向投资方谈到, 他要做的确实是中国的 雅虎; 1998 年 5 月,雅虎第 13 个非英文站点中文雅虎开通时, 新浪、网易尚在襁褓之中; 2004年,它又以收购 3721 的方式与 今日奇虎 360 总裁周鸿祎联系在一起; 2005 年,它最终与马云 执掌下的阿里联姻。 只是,现在的雅虎差不多成为一头年老的病虎。 在自身的裁员和

2、不断的业务调整之下,雅虎已无暇顾及中国业务。在 2005 年将 雅虎中国转交予阿里后,雅虎中国业务正一步步被“掏空” ,现 在,仅剩下雅虎品牌二字。逝去的雅虎中国2013年 8月 31日,热衷雅虎的互联网老兵阿军(化名)打开雅 虎中国网站时, 他惊诧地发觉, 雅虎中国宣布立即停止资讯和社 区服务,而原有的团队将调整至阿里巴巴公益项目,早在今年 4 月,雅虎中国的邮箱服务已宣布关闭。雅虎中国除品牌外,已名1 / 62 存实亡。阿里巴巴官方解释, 雅虎中国资讯以及邮箱的关闭, 与阿里巴巴 于 2012 年和雅虎的股权回购协议有关。据协议,阿里巴巴斥资 71 亿美元回购雅虎持有其股份的一半,约 20

3、%阿里股权;此外, 阿里巴巴拥有雅虎品牌的权益只有不到 4年。但阿军认为, 阿里 巴巴不该出于成本的考虑,过早地关闭雅虎中国服务。 一些业者甚至将雅虎中国现在的命运, 怪罪于马云。 在马云接管 的 8 年中,雅虎中国业务被多次、反复调整,人员不断流入阿里 巴巴囊中。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雅虎中国缺乏长远、稳定的战略,只充当阿 里巴巴业务扩张的附属品,这是雅虎中国“病衰”的症结所在, 而始作俑者是马云。知名互联网评论人谢文, 曾在 2006年 10月担任过雅虎中国总裁, 但不到一个月,就闪电离职。谢文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他 离开雅虎中国, 有与团队其他人员战略矛盾的缘故, 而马云对雅 虎中国的战略

4、定位,始终没有一个明确方向。接管 8 年来,马云对中国雅虎业务进行了多次“手术” ,中国雅 虎核心业务也被阿里集团逐渐吸纳。首先是搜索业务。 2005 年底,刚刚接手雅虎中国的马云,就对2 / 62雅虎中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停止了无线、广告,以及周鸿 祎为雅虎中国留下的遗产“一搜” 。2007 年 1 月,马云将中国雅虎从资讯门户模式向企业黄页搜索 转型,但时隔一年后,马云取消了中国雅虎原新媒体、搜索、通 讯三大事业部的设置,并将搜索事业部副总裁张忆芬调入淘宝, 搜索升级为阿里集团的战略业务。2007 年底,阿里巴巴推出广告技术平台阿里妈妈,部分中国雅 虎技术团队被抽调整合。2009 年初

5、,在宣布屏蔽百度搜索后,马云决定做全网搜索,中 国雅虎搜索团队被再次抽调。 2009 年 9 月,阿里云公司成立, 中国雅虎技术团队又成为整合对象。到 2011 年一淘成立后,原 中国雅虎搜索团队几乎已全部被转移。其次是社交产品业务的转移。 2008 年 6 月,马云将中国雅虎转 型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口碑网,并关闭站长天下、3721 上网助手、SNS社区雅虎关系等产品,其团队人员被分配至淘宝。而在2009 年 8 月,马云又将已在中国雅虎成型的口碑网划归入淘宝。 而在 2012 年,差不多“鸡肋”的中国雅虎只能回归为原有的资讯业 务。从职员数量来看, 2005年 8 月,中国雅虎有 600 多名

6、职员,而3 / 62目前职员总数仅不到 200 人。除原有邮箱团队外, 仅剩资讯内容 人员、财务和销售。但谢文不认为雅虎中国走到今天的颓势是马云一人的缘故, 他认 为,从同意雅虎投资一开始,马云就陷入了被动,而雅虎中国更 是无精力顾及。2005年 8月,雅虎以总价 10 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 40%股权。谢 文表示, 这笔资金中较多部分不是留给阿里用于进展, 而是关心 原有股东的套现。但在此交易中,阿里却沦为雅虎的子公司,变 成阿里以后进展的战略隐患。“从今天来看,相当于 10 亿美元为原有股东退出,并因为稀释 40%股份掩埋了战略隐患,而为了排除那个战略隐患,阿里与雅 虎缠斗了 8 年,而当初

7、顺手搭给阿里的雅虎中国, 现在价值也几 乎为零。”谢文称。马云的难处谢文认为,马云2005年同意雅虎投资,有阿里巴巴 B2B业务短期上不了市,缺乏资金,股东层面渴望退出的考虑。其次,马云 当时也希望借助雅虎的门户和搜索,进入国内互联网的主流业 务。此外,同意雅虎投资,能给阿里巴巴带来较大的品牌助力,对以后推动阿里B2B业务的上市有关心。马云此前表示,阿里巴巴有 4个儿子,老大是B2B,要给老二和 老三供奶,而老二和老三分不是淘宝和支付宝,为了抵御 eBay 来抢地盘, 现在又得到了一个得力帮手, 确实是雅虎中国的搜索 业务。但马云并不是一个对产品有感受的创始人,阿里的基因在服务, 而不在技术。

8、过去几年,不论是与搜狗合作,依旧将雅虎的技术 团队转移到阿里来做自有搜索,都不太成功。假如不是考虑到阿里与雅虎在股权上的缠斗, 雅虎中国也许是一 颗好棋子。谢文认为, 其在雅虎中国担任总裁期间提出的理念尽管大胆, 但 现在来看,并没有问题。他表示,假如雅虎中国在 2006 年底开 始坚持 Web2.0 的方向,现在阿里巴巴也可不能忙于与百度、 360 抢社交项目,并斥资 5.86 亿美元投资新浪微博。谢文当时的理念是,构建一个用户平台,作为阿里B2B业务以及 淘宝C2C业务之间的桥梁,来沉淀用户。一个形象的比喻是,B2B 是现实中的CBD(中央商务区),C2C业务是义乌批发市场,而雅 虎中国要

9、做的, 确实是通过当时雅虎邮箱的账户优势, 来构建起 一个不同业务的串联用户平台。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 由于此前阿里与雅虎的股权 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马云不敢在雅虎中国上做太多文章, 这要 冒着将其成果拱手交还给雅虎的风险。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赵楠8 年前,当杨致远与马云双手相拥时,他可能不曾想到,现在的 雅虎中国已仅剩一个空壳。作为一家有 18 年历史的互联网品牌,雅虎中国对今日中国互联 网格局阻碍甚巨。 1998 年 3 月,已回国创业三年的张朝阳,将 爱特信改名为搜狐时, 他向投资方谈到, 他要做的确实是中国的 雅虎; 1998 年 5 月,雅虎第 13 个非英文

10、站点中文雅虎开通时, 新浪、网易尚在襁褓之中; 2004年,它又以收购 3721 的方式与 今日奇虎 360 总裁周鸿祎联系在一起; 2005 年,它最终与马云 执掌下的阿里联姻。 只是,现在的雅虎差不多成为一头年老的病虎。 在自身的裁员和 不断的业务调整之下,雅虎已无暇顾及中国业务。在 2005 年将 雅虎中国转交予阿里后,雅虎中国业务正一步步被“掏空” ,现 在,仅剩下雅虎品牌二字。逝去的雅虎中国2013年 8月 31日,热衷雅虎的互联网老兵阿军(化名)打开雅6 / 62虎中国网站时, 他惊诧地发觉, 雅虎中国宣布立即停止资讯和社 区服务,而原有的团队将调整至阿里巴巴公益项目,早在今年 4

11、 月,雅虎中国的邮箱服务已宣布关闭。雅虎中国除品牌外,已名 存实亡。阿里巴巴官方解释, 雅虎中国资讯以及邮箱的关闭, 与阿里巴巴 于 2012 年和雅虎的股权回购协议有关。据协议,阿里巴巴斥资 71 亿美元回购雅虎持有其股份的一半,约 20%阿里股权;此外, 阿里巴巴拥有雅虎品牌的权益只有不到 4年。但阿军认为, 阿里 巴巴不该出于成本的考虑,过早地关闭雅虎中国服务。 一些业者甚至将雅虎中国现在的命运, 怪罪于马云。 在马云接管 的 8 年中,雅虎中国业务被多次、反复调整,人员不断流入阿里 巴巴囊中。一名业内人士表示,雅虎中国缺乏长远、稳定的战略,只充当阿 里巴巴业务扩张的附属品,这是雅虎中国

12、“病衰”的症结所在, 而始作俑者是马云。知名互联网评论人谢文, 曾在 2006年 10月担任过雅虎中国总裁, 但不到一个月,就闪电离职。谢文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他 离开雅虎中国, 有与团队其他人员战略矛盾的缘故, 而马云对雅 虎中国的战略定位,始终没有一个明确方向。7 / 62,中国雅接管 8 年来,马云对中国雅虎业务进行了多次“手术” 虎核心业务也被阿里集团逐渐吸纳。首先是搜索业务。 2005 年底,刚刚接手雅虎中国的马云,就对 雅虎中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停止了无线、广告,以及周鸿 祎为雅虎中国留下的遗产“一搜” 。2007 年 1 月,马云将中国雅虎从资讯门户模式向企业黄页搜索 转型,但时隔一年后,马云取消了中国雅虎原新媒体、搜索、通 讯三大事业部的设置,并将搜索事业部副总裁张忆芬调入淘宝, 搜索升级为阿里集团的战略业务。2007 年底,阿里巴巴推出广告技术平台阿里妈妈,部分中国雅 虎技术团队被抽调整合。2009 年初,在宣布屏蔽百度搜索后,马云决定做全网搜索,中 国雅虎搜索团队被再次抽调。 2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