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全册】初中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光合作用_第1页
【生物全册】初中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光合作用_第2页
【生物全册】初中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光合作用_第3页
【生物全册】初中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光合作用_第4页
【生物全册】初中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光合作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单元光合作用考能提升题组一基础过关题组Q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2017肥城)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描述,错误的是()A.进行实验时,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B.将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加热C.滴加碘液并漂洗后,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D.该实验说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2.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若甲代表有机物 和氧气,则I、H、乙分别代表()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机物和氧气D.光合作用、呼吸

2、作用、有机物和氧气3 .(2018滁州)下列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D.是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之一4 .取一盆银边天竺葵(边缘无叶绿体)植物,选取一片叶片做如图所示的处理,你认为利用该叶片可以探究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有 ()痴C一根边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A. B. C. D.5 .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其中A、B、依次为()8 / 19A.叶绿体、线粒体、氧气、二氧化碳、水B.线粒体、叶绿体、氧气、二氧化

3、碳、水C.叶绿体、线粒体、二氧化碳、氧气、水D.线粒体、叶绿体、二氧化碳、氧气、水6 .如图是种植蔬菜的现代化温室中一昼夜(24小时)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 由图看出,从0时到6时,从18时到24时,温室内二氧化碳含量都在升高,对这一 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A.这两个时间段的植物蒸腾作用旺盛B.这两个时间段的植物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烈C.这两个时间段正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好时机D.这两个时间段的植物基本上在进行呼吸作用7 .李明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晚上,他将金鱼藻放入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将试管 先后放在和白炽灯距离不同的位置,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并记录在下表中。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试

4、管与灯的距离(厘米)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156025253510455A.试管与灯的距离越近,每分钟产生的气泡的数目越多8 .气泡是金鱼藻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C.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D.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8.生物小组将放在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对实验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周体氢统此网A.叶片A中间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8 .叶片B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C.叶片B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叶片A变蓝,叶片B不变蓝,说明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9 .用新鲜水绵和

5、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的光束照射水绵。 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了如图所示的分布情况。该实 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二:理:L . 黑仁1*好 :犷:三渊:7: 卜埠 R1111a 鼾光 绿光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C.绿光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D.光照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10.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这个事实直接说 明()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11.(2018娄底)早春时节,海棠还没有完全长出叶片,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请推测

6、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12.(2019肥城模拟)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适宜光照条件下温度对某种蔬菜生长的影响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分析合理的是()小5 25 30 35 界度汽A.温度越高,该种蔬菜的光合作用越强B.温度为25 C30 c时,该种蔬菜生长最快C.在35 C时,该种蔬菜可持续积累有机物D.该品种蔬菜适宜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生长13 .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 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7、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只有aB.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I ,它与图甲中的c生理活动相对应C.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D.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具目的是抑制图甲中的a生理活动氧化碳的吸收量发14 .如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A.B.C. D.15 .如图的曲线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产生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a

8、、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A.绿色植物体内与产生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 绿体B.在a点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只有呼吸作用,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表示植物既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又没有进行呼吸 作用D.c点表示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量大于消耗氧气的量,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5分)16 .(2019河南开封)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 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必需原料”(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说明:氢氧化钠溶 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9、:(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对照组的玻璃钟罩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 换成,其他保持不变。(2) “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利用了绿色植物 进行的 作用。 实验过程中,步骤的装置中,小烧杯内盛有的溶液为 。实验过程中,步骤中叶片的颜色不变蓝,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5)光合作用所需原料还有水,是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运输的,运输水分的动力 来源于。(6)小组成员实验结束后有所感悟,认为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大气中的 平衡。17.图1为菜豆叶肉细胞进行某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图2为探究菜豆某些生理现象的实验装置,图3是单株菜豆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请分析回答:图1图3(1)若图1中的

10、代码、表示相关气体,代码A表示细胞内的某种结构,则、代表的气体分别为 ,A结构内进行的生理活动及其表达式为。(2)若分别在早晨、中午、傍晚从一棵自然状态下的天竺葵上摘取三片相似的叶片,经酒精脱色后用碘染色,发现它们的颜色不同。蓝色最深的是 时摘取的叶片。(3)图2中的装置甲表示的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的部分操作 ,该装置 中小烧杯内盛放的液体及其作用是 。图2中的乙装置 可以探究的问题是。(4)分析图3可以看出,与M点相比,N点时单株菜豆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明显减 弱,原因是,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栽培农作物 时要注意。18 .某学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对“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1、进 行探究,设计了如下A B两组实验:实验步骤:采集新鲜的范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在离60 W勺白炽灯水平距离为10 cm 20 cm 30 cm处,分别安放3个容器(如 A图所示),均加入等量的清水和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范草叶片,利用 光强传感器测出三个距离时的光照强度,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 (见表一);向B装置1、2、3号容器内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蒸储水、清水、1喊酸氢钠溶 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后,各放入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范草叶 片,放在60 W勺白炽灯下照射(容器接受光照强度相同)。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 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二)。表一灯源与容器的

12、距离/cm10 20 30光照强度/lx435 375 280新鲜范草叶片上浮数量/枚10 51表二编号1号2号3号新鲜范草叶片上浮数量/枚039请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1)实验中同学们发现部分叶片表面有气泡冒出且有上浮现象,请你推测此气体为 , 写出此生理过程的表达式:0(2)分析表一,灯源与容器的距离远近与叶片上浮数目之间的关系是 ;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3)B装置中1、2、3号的变量是,表二中1号内无叶片上浮,请推测其 原因是。(4)据以上两组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应从哪两个环境因 素采取相应的措施?。19 .(2019广东改编)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

13、响,某兴趣小组 把等量天竺葵分别放在3个封闭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二氧化碳含量充足。用强度相同的不同颜色的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分别比较容器中的氧气变化量,结 果如下表所示:容器植物光的颜色温度(C)氧气变化量1号天竺葵 红 25+2号天竺葵 黄?+3号天竺葵 绿 25-(注:氧气变化量=实验后含量-实验前含量;“+”代表增加,、”代表减少)(1)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2号容器内的温度应设 置为 C。(2)实验结果表明,在 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除检测氧气变化量 外,该实验还可以检测 或 的变化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 度。 增设4号容器,黑暗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若容器中

14、氧气变化量是“-”, 则可判断3号容器中的天竺葵 (填“有”或“没有”)进行光合作用,3 号容器中的氧气含量不增反降的原因是 。20.(2019东营改编)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清风湖采集到一些沉水植物,其茎直立细8 / 19长、有分支,叶薄、披针形,花单性,果实圆柱形、种子26粒。经过检索得知此为黑藻。同学们以此为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实验1 4 6 ft 1011 14 161# Hl 12堀璃罩内:粗化事帝虐15 / 19Ml在植物学分类上,黑藻属于哪类植物以及依据 将黑藻的一片幼嫩小叶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许多绿色的 颗粒随细胞质环形流动。绿色颗粒是 O(3)将黑藻放入如图1所

15、示的装置中,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玻璃管中不断有气泡 产生。这种气体是 ,你如何检测? (4)晚上,将黑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进一步进 行实验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5 10 15 20 25 30 35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61 55 42 32 25 21 19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5)在晴朗的夏季,将黑藻放入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放在室外培养。连接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密闭玻璃罩内黑藻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黑藻在一大中(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合作用最强。黑藻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 物,在 图 2 中 可 以 找 到 的依据题组二

16、能力提升题组分值:20分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选择题(每空1分,共6分),操作与目的有误的是(选项操作目的A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B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D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检验淀粉的生成2 .(2019范泽模拟)如图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 线,下列有关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ab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B.曲线cd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C.曲线de段表明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逐渐减弱D.c点较b点低是由于正

17、午的温度过高、太阳光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使二氧化 碳减少,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减弱3 .如图曲线表示在温度为25 c (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叶绿体吸收CO的量是(D.b适宜的条件下,温室内光照强度与作物光合作用强弱的关系。 当光照强度为A时,A.0 B.a C.a+b4 .如图是根据“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吸收、 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绘成的曲线。图中叶肉细胞利用二氧化碳的情况与曲线中bc(不包括b、c两点)相符的一项是()5 .(2018肥城)下列对甲、乙、内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图甲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 素或无机

18、盐,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由B.图乙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C.图内表示一天内大棚中CO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机的目的是补充大棚 氧气光合作用颌度D.图内曲线显示,大棚内的生物在7点9点时段内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 6.(2018肥城)科学家在探究光照强度、温度和CO浓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的影响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对该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法度(UM%) W七L侬度(00篝)20七11拜度0 01情)20忙 I光期强度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和n光合作用强度不同的原因是CO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R和田光合作用强度不同的原

19、因是温度不同C.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田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bc时,曲线I和R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升高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4分为一空)7.(2019高新区模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CO含量和光照强度对某种树叶光合 作用的影响,在25 C的室温下,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新鲜树叶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组别(mL/h)光照强度(lx) CO 2体积分数(%)16002800310004100051200614000.04右移2.20.04右移6.00.04右移9.00.05右移 11.20.04右移9.00.04右移9.0(1)不考虑密闭小

20、室内温度的变化,装置中液滴右移的原因是相同时间内树叶光 合作用产生的Q体积(选填“”“=”“”)呼吸作用消耗的Q体积。(2)与第3组实验相比,第5、6组实验中,液滴右移的量没有增加,主要是受 的影响。装置中CO缓冲液的作用是 分析表中数据:分析1、2、3组的数据,说说光照强度对该树叶光合作用的影 响:。分析3、5、6组的数据,说说光照强度对该树叶光合作用的影 响:。(5)该实验中改变光照强度大小的方法可采用 两种方 法。(6)详细写出光合作用的实质:。8.(2019德州)德州是农业大市,作为全国首个整建制“吨粮市”,2017年,推广玉 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在临邑县德平镇、兴隆镇和禹城市房寺镇的

21、3个家庭农场, 种植1 000亩示范田,实现产量突破,获农业部、省农业厅专家的一致好评。图一 是大豆、玉米种子结构图;图二是玉米、大豆生长图;图三是根瘤菌与大豆共生关 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图二图三(1)图一中,合称 ,是新植物的幼体,根据其中数 量的不同,将二者则分为不同的植物纲。(2)玉米是雌雄 株植物。采用 的方法,可以解决玉米缺粒现象,达到增产的目的。(3)图二中,玉米、大豆植株高矮不同,二者间作可通风透光。从光合作用原理分析,问作种植提高了农作物对 的利用效率;同时,利于对空气中的吸收利用。(4)图三中,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角度分析,农作物产量提高的原因是根瘤菌的 作用为农

22、作物提供氮肥。答案精解精析题组一 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B 需将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 因为直接加热酒精会发 生危险。2.A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和氧气 , 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气 ,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故I是呼吸作用,正是光合作用,乙是二氧化碳和水。1.8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 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因此 , 植物是生产者,B 错误。1.9 叶片中遮光部分和未遮

23、光的绿色部分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 银边天竺葵叶片的边缘部分与中间未遮光的绿色部分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绿体。因此, 利用该叶片可以探究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有。5 .A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场所是叶绿体; 条件是光 ; 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 场所是线粒体; 条件是适宜的温度 ; 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图可知 ,A 代表叶绿体,B 代表线粒体, 代表氧气,代表二氧化碳, 代表水。6 .D 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 据图可知 , 这两个时间段二氧化碳都在增多 , 说明植物基本上都在进行呼吸作用。7 .C 本实验记录金鱼藻和白炽灯距离不同的位置, 产生的气

24、泡数目 , 是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 即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 错误。8 .A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透明塑料袋内没有二氧化碳,因此叶片B不能进行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B、C错误;叶片A中间变蓝,叶片B不变蓝, 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而不是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 ,D 错误。9 .B 显微镜观察发现, 好氧细菌大多集中在红光和蓝紫光处, 说明这两处光合作用强 , 产生氧气多 ; 而绿光处几乎没有好氧细菌 ( 有氧才能生存), 说明此处光合作用弱 , 产生氧气少。 由此可以得出光照不同 , 光合作用强弱不同。 而光合作用吸收 二氧化碳在此实验中无法证明。 14 / 1

25、910 .C 马铃薯长在土壤以上的部分见光 , 能够形成叶绿素 , 故颜色是绿色的 ; 而埋 在土里的部分不能接受阳光的照射, 不能形成叶绿素, 因而不是绿色的 , 说明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11 .D花瓣一般不含叶绿体 ,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A 错误 ;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 并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 其中没有有机物 ,B 错误 ; 树皮内没有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 错误 ; 玉兰、海棠等植物把上一年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于树干 , 等来年早春, 叶片未完全长出时, 通过筛管输送到枝条开出花朵 ,D 正确。12 .B 由题图可看出 , 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在2

26、530 , 一旦超过最适温度, 光合作用强度下降,A 错误 ;25 30 时 , 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最大 , 最适宜蔬菜生长,B 正确 ; 由题图可看出 , 在 35 时 ,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 该种蔬菜不积累有机物 ,C 错误 ; 由题图可看出 , 该品种蔬菜适宜在温暖的自然环境中生长,D 错误。13 .B 光合作用只能在白天进行, 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 呼吸作用和b蒸腾作用,A错误;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乙中曲线I只在白 天进行,因此曲线I表示光合作用,曲线R表示呼吸作用,曲线I与图甲中的c生 理活动相对应 ,B 正确 ; 图甲中植物在黑

27、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氧气,C 错误 ;移栽植物时, 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 其目的是抑制图甲中的 b 蒸腾作用 ,D 错误。14 .C 呼吸作用是时时刻刻进行的 , 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光条件下才能进行。 a 点 时,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ab段(a、b点除外),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的同时还进行呼吸作用 , 该段光合作用的速率低于呼吸作用的速率, 因此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多于其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 在 b 点处 , 植物二氧化碳吸收的相对值为零, 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曲线bd 段 (b 点除外 ), 绿色植物二氧化碳吸收的相对值大于零, 即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强度。整

28、段曲线不能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呼吸作用减弱。分析可知错误,正确,故选C。15 .C b 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 , 该点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 , 这 时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C 错误。二、非选择题16 .*答案(1)等量清水(2)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呼吸酒精(4)绿色植物无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5)蒸腾作用 (6)碳一氧*解析(1)该实验方案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使用两组一样的实验装置,增设的对照组不应放氢氧化钠溶液,而是放等量的清水。(2)实 验前要将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除去叶片内原有的淀粉,使

29、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 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 颜色反应。(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无二氧化碳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色。(5)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源于蒸腾作用。(6)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 平衡。17 .*答案(1)氧气、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氧气+有机物(储存着能量)T 二氧 化碳+水+能量(2)傍晚(3)酒精、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脱色)叶片的正反 面气孔的多少 (4)叶片互相遮挡,导致光照不足(通风不畅,导致缺

30、少二氧化碳) 合理密植。解析(2)光合作用时间越长,制造的有机物越多。淀粉遇碘变蓝色,因此含淀 粉最多的叶片蓝色最深,傍晚摘取的叶片光合作用时间最长,制造的淀粉最多,所 以蓝色是最深的。(3)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避免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 现象更明显。叶片内有气体,放入热水中,气体受热膨胀,从气孔逸出,故看到有气 泡冒出。因此图2中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的是叶片正反面气孔的多少。(4)由图3可知,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性等条件都变差,故与M点相比,N 点单株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叶片互相遮挡,导致光照不足(或通风不畅 导致缺少二氧化碳),所以图3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

31、时要注意合理密植。党一18 . *答案(1)氧气 二氧化碳+水”南丁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2)容器距离灯源越近,叶片上浮数目就越多 光照强度会影响光合作用 (3)二 氧化碳1号蒸储水中不含二氧化碳,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1号中的植 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 (4)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4解析(1)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故实验中释放出的气泡主要 是氧气,使植物叶片上浮。(2)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容器距离灯源越近, 叶片上浮数目就越多。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 说明,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彳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

32、泡)就会越多。 (3)B装置中,1号是加入蒸储水,水中无二氧化碳;2号是加入清水,水中有部分二 氧化碳;3号是加入1名碳酸氢钠的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三者变 量是二氧化碳浓度。1号蒸储水中无二氧化碳,叶片缺少原料而无法进行光合作 用,无氧气产生,故无叶片上浮。19 .答案(1)不同颜色的光(或者光)25(2)红 有机物二氧化碳有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或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少于呼吸作用 消耗的氧气)f解析(1)根据题干中的图表可知容器1、2和3唯一变量是“不同颜色的光”, 主要是探究光的颜色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 ,2号容 器内的温度应与其他容器相同,即

33、设置为25 C。(2)研究表明:植物对于红色光 质最容易吸收,而对于绿光,植物基本不吸收。除检测氧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 以通过检测有机物或二氧化碳的变化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3)增设4号容器, 黑暗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若容器中氧气变化量是“-”,而3号容器氧气 变化量是“-,则可判断3号容器中的天竺葵能够进行光合作用。3号容器中的 氧气含量不增反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或光合作用产生的 氧气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20 .答案(1)被子植物,有花和果实 (2)叶绿体 (3)氧气 打开橡皮塞,迅 速将快要熄灭的木条插进玻璃管中,木条复燃,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4

34、)光照 强度越大,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植物与光源的距离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 (5)CD G点时二氧化碳浓度比 A点低*解析(1)在植物学分类上,黑藻属于被子植物,推断依据是有花和果实。(2)将 黑藻的一片幼嫩小叶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许多绿色的颗粒 随细胞质环形流动。绿色颗粒是叶绿体。细胞质不停地流动的意义是能加快细胞 与外界的物质交换。(3)将黑藻放入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玻璃管中不断有气泡产生。这种气体是氧气,检测的方法是打开橡皮塞,迅速将快 要熄灭的木条插进玻璃管中,木条复燃,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4)从表中可知,随着与光源距离的增加 , 每分钟产

35、生的氧气越来越少, 证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弱而变小 ( 或光照强度越大, 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 或植物与光源的距离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5)从图2可知,曲线CD段二氧化碳浓度迅速降低,说明光合作用吸收的原料迅速增加 , 因此这段时间内光合作用最强。黑藻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图2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G点时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低,说明光合作 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题组二 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C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 但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 直接加热容易燃烧发生危险 , 故应把叶片放入装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C 错误。2.B cd段表示光合作用不断增强。3.

36、B光照强度为A时,该植物吸收CO量和释放CO量刚好抵消,表示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所以叶绿体吸收CO2 的量等于呼吸产生CO2 的量, 即a,B 正确。4.D A 图表示二氧化碳外排, 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A 不符合题意;B图表示所有二氧化碳外排, 光合作用速率为 0,B 不符合题意;C 图表示二氧化碳供应光合作用 , 与外界没有二氧化碳的交换, 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 不符合题意 ;D 图中叶绿体不仅要吸收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 还需要从外界吸取,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D 符合题意。5.B 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 , 肾脏在形成尿的同时 , 也需要血液运来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以维持自身的生理活动 , 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