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吴洁_第1页
急性心肌梗死吴洁_第2页
急性心肌梗死吴洁_第3页
急性心肌梗死吴洁_第4页
急性心肌梗死吴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急急 性性 心心 肌肌 梗梗 死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Adapted from Stary HC et al. Circulation 1995;92:1355-1374.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冠心病的基本病变:冠脉内的粥样斑块形成。 稳定型的斑块具有较小的脂质核心和较厚的纤维帽; 不稳定型的斑块则具有较大的脂质核心和薄的纤维帽,斑块较小,且斑块内巨噬细胞及炎症产物较多,易于破裂。 斑块破裂是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的主要诱发因素,在不稳定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血栓形成是急性心梗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斑块破裂斑块破裂斑块破裂的

2、结局:血栓形成斑块破裂的结局:血栓形成脆性斑块阻塞性血栓 自发或促发破裂 非阻塞性血栓 无症状UANSTEMI猝死STEMI猝死限制血栓因素:A:小斑块破裂B:高血流C:纤溶活性增加促进血栓因素:A:大斑块破裂B:血管痉挛,血流减少C:纤溶活性降低D:促凝状态 纤维蛋白原 VII因子、血小板活性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先兆:胸闷或胸痛加重,或起病前12周出现新发生的心绞痛 疼痛:最常见的起始症状 其他症状:15-20%无疼痛,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晕厥、急性左心衰、休克、意识障碍、猝死 全身症状:发热、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及AVB等 低血压和休克:早期可

3、由低血容量、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疼痛引起,与心脏有关的原因是心脏泵衰竭及心律失常。其定义为:1) 收缩压 90mmHg,或高血压病人收缩压较以往下降80mmHg,低血压持续30min以上;2) 有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现。3) 尿量rV2rV3, 而rV3rV4; 出现的Q波其深度及宽度都未能达到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心肌梗死的图形被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所掩盖。 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测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测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的 血 清 标 记 物 心 肌 钙 蛋 白 肌 红 蛋 白 cTnI cTnT CK-MB MB同 功 酶 分 子 量 ( KD) 17 23 33 86 86 最 早 出 现

4、 时 间 ( 小 时 ) 1 2 2-4 3-4 2-4 100 敏 感 时 间 ( 小 时 ) 4 8 8-12 8-12 6-10 高 峰 时 间 ( 小 时 ) 4 8 10-24 10-24 6-12 持 续 时 间 ( 天 ) 0.5-1.0 5-10 5-14 2-4 0.5-1.0 其他检查其他检查 白细胞计数 血沉 超声心动图:了解心室壁的动作和左心室功能,诊断室壁瘤、乳头肌功能失调、室间隔穿孔等。 放射性核素检查 :“热点”或“冷点”扫描或照相 冠脉造影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造影冠脉造影诊诊 断断 根据WHO的标准,心肌梗死的诊断必须具备下列三项中的两项: 胸痛或

5、不适的临床表现 连续的心电图演变 心肌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对老年病人,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而原因未明,或突然发生较重而持续较久的胸闷或胸痛者,都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应短期内进行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等心肌标志物测定的动态观察以确定诊断。 以有无以有无STST段抬高段抬高作为分类标准的意义作为分类标准的意义强调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近年来我们已经有了避免心肌梗死或限制梗死面积的有效早期干预方法(抗栓、溶栓、介入干预),应在Q波出现之前早期干预,而ST段抬高时是干预的早期标记。对干预措施的选择有指导意义:ST段抬高者应尽早再灌注治疗(溶栓或直接PTCA);ST段不抬高者不能溶栓,应在有效抗栓

6、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危险分层,据此决定是否进行介入干预。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心绞痛 急性心包炎 急性肺动脉栓塞(SQT) 急腹症 主动脉夹层分离早期常规处理早期常规处理 吸氧:开始2-3小时应常规给氧。 卧床:对无胸痛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病人卧床12小时,无并发症的稳定病人卧床不必超过12-24小时。但应适当限制病人活动。 避免Valsalva动作。保持大便通畅。 硝酸甘油 :心衰、大面积前壁梗死、持续缺血或高血压;再发心绞痛或持续肺水肿病人主张静脉用药 。不宜静脉用硝酸甘油的情况为:SBP90mmHg,严重心动过缓(HR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相邻两个或多个导联ST段抬高(0.1mV以上),或新

7、出现束支传导阻滞 发病180/110mmHg,正在使用治疗量的抗凝药,近24周有创伤史或大手术史,创伤性及长时间(10min)肺复苏,不能加压的血管穿剌,24周内的内出血,以前(5天2年)内使用过链激酶,孕妇,活动性溃疡和慢性重度高血压。绝对禁忌症: ST段上抬,发病时间超过24小时,胸痛已缓解;只有ST段下移。AMIAMI的溶栓治疗的溶栓治疗药物选择:UK 150万IU/30 60min 内静滴SK 150万IU/3060min内静滴(有抗原性,需皮试,用药前给地塞米松,半年内不能重复使用。)tPA 100mg/90min冠脉溶栓再通指征冠脉溶栓再通指征直接指征 冠脉造影-TIMI试验指标

8、0级: 无再灌注,或闭塞远端无血流 1级: 造影剂部分通过闭塞部位,梗塞区供 血冠脉充盈不全 2级: 部分再灌注或造影剂完全充盈远端但 较正常冠脉充盈缓慢 3级:完全再灌注,充盈及清除迅速溶栓再通间接指标溶栓再通间接指标一、ST段于2小时内回降 50%二、胸痛于23小时内基本消失三、23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四、血清CK-MB酶峰提前(14h内),CK在 16h内四项中有2项或以上为再通,但二、三项组合不宜直接直接PTCAPTCA适应症:1)作为溶栓治疗的替代手段,但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快速操作。2)对于溶栓治疗有出血禁忌症但适合再灌注治疗的病人3)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人,且年龄75岁,在休克发

9、生18小时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NSTEMI的治疗抗栓不溶栓:(l)抗血小板:阿斯匹林、噻氯匹啶或氯吡格雷 、血小板GPb/a受体拮抗剂(2)抗凝: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介入治疗的应用 :早期PTCA主要用于这类病人的高危亚组,即有持续或反复的自发或诱发性胸痛发作,胸痛时心电图有ST段明显压低,TnT/TnI升高,出现休克、严重肺水肿或持续低血压的病人。心衰的处理心衰的处理(

10、(一一) )一般处理:限制活动、限制输液速度、镇静、慎用阻滞剂。血压正常或偏高时: 扩血管治疗:硝酸甘油、硝普钠、ACEI 利尿剂:速尿 正性肌力药物:24小时内慎用洋地黄,可选用米力农、多巴酚丁胺 心衰的处理心衰的处理( (二二) )血压低及休克时: 多巴胺 血压70mmHg可选用去甲肾上腺素或阿 拉明扩血管药物:在升压药同时加硝普钠正性肌力药:首选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 米力农,必要时用洋地黄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紧急PTCA或CABG心律失常治疗心律失常治疗( (一一) )房颤 对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或难控制的心肌缺血者需 电复律。 快速洋地黄化以减慢快速心室率或改善左室功能。 对无左室功能不

11、全,支气管痉挛疾病及房室传导阻滞 者静脉用阻滞剂减慢心率。 给予肝素。如果阻滞剂无效或禁用时,可用异搏定或硫氮唑酮 静脉注射减慢心室率。心律失常治疗心律失常治疗( (二二) )室速 利多卡因: 11.5 mg/kg静脉推注,每5-10分钟重 复,总量至3mg/kg左右,继以2-4mg/min静脉滴注。 普鲁卡因酰胺: 2030mg/min IV,总量至12 17mg/kg。继以14mg/min静脉滴注。 胺碘酮: 150mgIV,继以1mg/min静滴注6小时维持。 补充钾、镁 50J开始同步直流电复律(需短时麻醉)。注意:对下壁心梗时的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慎用抑制 药物心律失常治疗心律失常治疗

12、( (三三) )心动过缓1.阿托品: 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伴低血压、缺血和室性逸搏心律) 心室停搏房室结水平有症状的房室传导阻滞(二度I型AVB或三度AVB伴窄QRS逸搏心律)房室阻滞在结下水平(前壁梗塞伴宽QRS形室性逸搏)阿托品通常无效2.氨茶碱:静脉滴注,注意室性心律失常3.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500ml液体中静滴4.起搏器: 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伴低血压(SBP80 mm Hg)且对药物无反应。 二度II型AVB及三度AVB。 双束支阻滞(交替束支阻滞,或右束支阻滞伴交 替左前分支及左后分支阻滞,不论发生时间)新发生的或时间不定的LBBB,LBBB左前分支阻

13、滞,RBBB左后分支阻滞 RBBB或LBBB伴一度AVB。心律失常治疗心律失常治疗( (四四) )心梗的二级预防心梗的二级预防A (Asprin):阿司匹林:0.1 Qd (ACEI,心衰时)B ( -blocker): -阻滞剂C (Cholesterol Lowering): 首要目标LDL降至2.6斑块破裂斑块破裂斑块破裂的结局:血栓形成斑块破裂的结局:血栓形成脆性斑块阻塞性血栓 自发或促发破裂 非阻塞性血栓 无症状UANSTEMI猝死STEMI猝死限制血栓因素:A:小斑块破裂B:高血流C:纤溶活性增加促进血栓因素:A:大斑块破裂B:血管痉挛,血流减少C:纤溶活性降低D:促凝状态 纤维蛋

14、白原 VII因子、血小板活性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测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测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的 血 清 标 记 物 心 肌 钙 蛋 白 肌 红 蛋 白 cTnI cTnT CK-MB MB同 功 酶 分 子 量 ( KD) 17 23 33 86 86 最 早 出 现 时 间 ( 小 时 ) 1 2 2-4 3-4 2-4 100 敏 感 时 间 ( 小 时 ) 4 8 8-12 8-12 6-10 高 峰 时 间 ( 小 时 ) 4 8 10-24 10-24 6-12 持 续 时 间 ( 天 ) 0.5-1.0 5-10 5-14 2-4 0.5-1.0 以有无以有无STST段抬高段抬高作为分类标准的意义作为分类标准的意义强调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近年来我们已经有了避免心肌梗死或限制梗死面积的有效早期干预方法(抗栓、溶栓、介入干预),应在Q波出现之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