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与写作猜想-作文_第1页
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与写作猜想-作文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 年高考作文命题与写作猜想 第一部分: 2008 年高考作文命题走向分析 2008 年高考作文已经尘埃落定, 暂告一个阶段。回过头来,细细思索, 笔者希望能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去寻找命题者的意图和一定的规 律,对高考的走向有一个理性的了解。为此,我们不妨抽取几个不同 省市,看看 2008 年高考作文命题走向特点: 1、讲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话题。二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 么关系?不妨回顾一下历史:过去,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对自然 往往是畏惧而心生寒意, 于是提出 人定胜天 的口号,在这种理念的支 配下,人们往往以支配自然,征服自然为目的。当人类最终受到自然

2、 的报复后,才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那就是和谐相处!这种思想的 转变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就有体现, 如重庆卷 在自然中生活 ,浙江卷 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 ,两卷很明确地诠释了这样一个信息: 自然是我 们生存的环境,是我们生长之根,是人生命的源泉,对于这样一个关 乎我们生存的因素来说,它的好坏,它的优良,直接影响到我的生活 的质量。那么,对于自然,我们不仅应该敬畏它,更应该保护它,与 它和谐相处。如果违反了自然的规律,如果破坏了自然自身的发展状 况,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浙江卷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人类对 自然的侵占也越来越严重,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往往过度注重城市

3、的 工业化,而忽视了它仍然是自然的一个部分, 于是,城市的灯红酒绿, 城市的人满为患,又加剧了城市的畸形发展,于是,远离了乡村,远 离了自然!乡村的气息,自然的气息,完全在这样的 发展 中消失殆尽。 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在写作中,我们既可以谈和谐带给人 与自然的好处;谈只要认识到了二者的关系,于我们的生活、生产才 有更大的利益;当然,可以谈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所带来的恶果,进而 呼吁人类要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如果仅仅只是谈论这样一些 话题,显然在深度上是不够的, 我们还应该拓展思维, 如城市的繁荣, 却带来了与自然的远离,触摸城市,感受到的是一座座无生命的钢筋 水泥,更是人与人之间的

4、隔膜的加剧。如果把主旨定义在这里,通过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现象,探索人类的心理情感,我想,在立意上会获 得高远及深刻的赞叹! 2、讲人之常情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许多高考作文题也多了对考生 人之常情 的考验, 如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 ,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 ,四川卷坚强以及 天津 人之常情 。何谓人之常情?一般看来, 即为人所普遍存在的某些 感情,如帮助、羡慕、内疚、友爱、鼓励、喜悦、见义勇为、与人乐 乐、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由此可见,所谓的人之常情,应该指的是 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同时,也可以体会到,高考作文命题,一直在强 调学生只能只是埋头于课堂和书本,应该走出课堂,走上社会,去学 会关怀他人, 体贴

5、他人。 如果平时只知道在课堂内、 书本上下死功夫, 缺乏一份 课堂外 的功夫 不观察社会,不关注他人,对人间百情、 世间百态处之漠然,只知卷头上用笔,不知用心,那么,也难以写出 上佳的作品。 上面几省市的作文卷,无论是 带着感动出发 。还是 举手投足之间 , 抑或是 坚强,它们都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 从关注人的表象, 进而关 注人的内心,人的心灵。本质上说就是真实的感情,健康的情感!这 也是教育界一再认识到并反复强调既要会教书,更要会育人,要注重 素质教育,但囿于应试教育框架的约束, 许多中学重课堂内, 轻课堂 外; 重文字的表达能力, 轻文字所表达的东西 对他人关注, 以及建 立在这种关注之

6、上的、人所本应具有的真情实感。 当然,文字的功夫应该考察,但更应该考察的,则是蕴含在这些文字 中的人性。关注生活,感悟社会,贴近自然,关心他人,为应该感动 的人和事感动, 对应该愤怒的人和事愤怒, 知道牵挂小草, 牵挂小鸟, 为露宿街头的流浪孩子冷暖操心,为遭受不幸的他人落泪,这些本就 应该是人性的自然表露,本就应化作文字,但并不仅化作文字。 在具体的写作中,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如今年的汶川大地震,它是一 场灾难,但在这场灾难中,人性得到了集中体现。大灾面前,人性的 崇高与美好,这些平素经常被遮掩、被忽视的东西,集中展示在人们 眼前。由此,许多人忽然发现,原来人的情感可以如此丰富、如此细 腻、如

7、此崇高、如此复杂。当然,这种 人之常情 不必等到大灾大难降 临才突然被发觉, 而是在平素的生活中就能被观察, 被触摸,被感受, 只有这样,人生和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将对今后高中作文教学起到 良好的示范作用, 让更多的学校、 教师注重学生 课堂外 的功夫,让多 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内心情感。 3、讲自我与世界 过去,我们常常受到这样的说教:你要把握自我的成长经历,你要关 注自我的发展方向诸如此类的话题,是的,如果我们不能对 ”自己 关注的话,哪里还有什么资格把眼光投向他人的呢?不过,今年的高 考作文命题,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眼界,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在关注自 我的

8、同时, 不妨把眼光投向 他人,投向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周围的人或 事。庄子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说的是了解自己要比了解他人重 要的多同时也难的多,我们何不换位思考,在了解自己的同时,何不 把眼光也放在他人身上!而实质上,在了解他人的时候,又何尝不是 在了解自己!莫迪里阿尼也说道: 人最大的劣根性就是双眼都用来盯 着别人和外面的世界,难以自检。所以,我们应该用一只眼睛观察周 围的世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每个人的心底都应闪烁着一只眼 睛,一只不断审视自己的眼睛。 道出了同样的道理!也许这个过程很 漫长,但只要我们勤奋学习,精于思考,一方面向外观察世界,一方 面向内审视自己。 今年的上海卷 他

9、们及广东卷不要轻易说 不,就是在这种理念下的 具体体现, 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写那些让你感动、让你牵挂、 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写出对他们高尚行为的赞颂,写出你对他们的真 实情感。他们可以是抗雪灾的英雄,是传递火炬的人们,是顽强面对 地震的人们,是那些为了大众而付出生命的人,是那些一方有难,八 方支援的人。也可以写农民工、写弱势群体无论是上海卷,还是广 东卷,都提倡对社会的关注,都在谈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可见,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与外 部世界,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写出有思想性的文章。 第二部分: 2009 年高考作文立意取向预测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

10、信,对未来的 2009年,高考作文 命题无外乎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向。 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能源, 带给人类心灵上真正的舒坦,带给人类视觉上的和谐,无论今天和未 来,人类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头顶上 挂着朵朵白云的蓝天。不止如此,人类最初接受的启蒙教育也是来自 于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大自然的赐予太多太多,惟有时时感恩, 不断反思,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就是高考命题的方向,今年重庆作文题目 在自然 中生活及浙江作文题目 触摸城市 或感受乡村 ,很明显地打上 自然 的烙印。二者强调的是,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11、,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 索取,掠夺!在自然中保有心灵的清纯和快意。那么,对 2009 年考生 来说,这是应该值得关注的问题。 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人类的活动是离不开社会的。所谓文以载道, 文章合为时而作,那么,高考作文命题方向亦如此。关注社会,关注 热点时事,必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今年四川作文 坚强 ,上海作文 他们 等,应该看成是与热点关系紧密的题目, 体现出现实的主题思想。 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农民工问题、独生子女问题等一直都是一个热 点,一直深受关注,特别是今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情特别多,如南方 大雪灾、圣火大传递、火车大碰撞、汶川大地震等事件 如果我们不 把自己的视野放在现

12、实社会生活中,去关注这些事件;如果我们只是 把文章角度放在写 古人 ,满篇全文与 古人对话这些方面,怎能体现 出对社会的关注?又怎能体现出对未来的想望?所以,考生如果希望 在作文方面获得好成绩, 除了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功底和写作技巧之外, 还要对国事家事有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远离现实、比较虚的题 目,恐怕不是高考试题所需要做的。 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今年部分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呈现出一种 换位 思考的趋势,从过去过重 强调关注自我这一角度,转向于要学会关注他人。当然这并不是说只 关

13、注他人而已不注重自我了,也没有绝对化,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变, 但这种转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今年天津卷人之常情、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 、湖北卷举手投足之 间、广东卷 面对第一次,不要轻易说 不等,谈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与他人,引导学 生全方位关注人性,考查考生对人的生存态度、生命质量、心灵世界 等精神生活与审美体验的认识,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可 以说是高考作文的主旋律。 第三部分:高考作文的写作特点浅谈 高考作文,除了它的文学性外,我们还得注意它的功能性,即选拨功 能,所以,借鉴过去的经验,阅读和感悟 2008 年的高考作文特点,则 势

14、在必行! 18 套作文试题,为我们解开了高考作文最基本的特点,总的来说,它 要求我们具有精神上的自由、大胆地反思和假设、小心地求证思想、 顺应自然的应变能力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以今年满分作文予以说 明: 如江苏满分作文 好奇心 片断: 开窑的那一瞬,金光四起,只听见丝丝裂响在我的周身回荡 景德名瓷 好奇开窑 我被放进了那黑色的巨大窑窖中等待着烈火的焚烧。 然而,我不畏惧, 美丽的背后一定会有付出。我的命运就是这重重烈火的煅炼,我流 泪 这一切都被那名年幼的孩子尽收眼底。他好奇地扭过头,望着我流着 泪却坚毅的背影,眉头皱着,悲哀地目送我进入了炉窑。 美丽积淀 人们惊奇于我的美丽。那交错分布的裂

15、纹,如丝如缕,纵横阡陌,如 同肆意流过的泪痕那般清晰可见。 我微笑,在阳光下展现我晶莹剔透、水润明净般温润的身躯。我感谢 那孩童的好奇心,是他的理解,他的单纯,他的好奇,成就了我今世 的惊叹! 本文起笔不凡,以诗意的 传奇开篇。然后以 我的角度述说了景德名 瓷的产生的经过。一个莽撞的动作却成就了绝世之美!很有哲理。从 本文中,不难看出,对题目内涵的把握既要做到 准 ,更要在思维上 自由开放 ,要有对已有的进行大胆的假设,才能写出如此漂亮之作! 如上海作文满分作文 他们 片断: 老通宝的悲剧 当读完茅盾的春蚕,或许每个人眼中都充满着泪水。老通宝的悲剧 是三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悲剧。 进城的陈奂生 要

16、推举一个人来代表八十年代的农民,陈奂生是个典型 孙少安的婚姻 翻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孙少安的出场无非开启了中国农民的另一 个转折。他的身上集合了农民的所有优点, 他勤劳 ,他朴实 ,他善良,和老 通宝、陈奂生不同 ,他读过书。虽然最后依然退回到一个旧的农民的角 色,但短暂的读书经历却让他定义出自己的目标 希望凭借自己的力 量撑起一个家的生活。他的目标激活了他的斗志。 当视野投向我们身边的人时, 一个特殊的群体来到我们面前 农民工, 似乎现在社会的苦难似乎全部集合在他们身上。 对此,我们应该反思, 几代几世农民养育了我们这个民族,可是我们将他们摆在什么位置呢 ? 难道给予他们的只有漠然与歧视吗

17、 ?难道他们在这个社会能扮演的只 是弱势群体吗 ?反思是为了让这个社会更加完美 ,希望有一天所有农民 将不再挤在社会的角落 ,接受着来自四面的歧视;希望有一天他们古铜 色的面庞将挂上满意的永久的微笑!这就是大胆的反思精神的体现。 从本文中,我们至少明白,关注我们身边的人或事,更有现实意义, 也更有真情实感! 如重庆满分作文 在自然中生活 片断: 在自然中生活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然的第一个解释便是 自然界 , 这三个普通的字组合在一起却让我们产生敬畏。千百年来,人们都在 与自然界打交道, 在这个过程中, 人类越来越懂得如何在自然中生活。 这不仅是一种状态,这还是一种境界,这更是一种本能。 晋代的陶

18、渊明,你是后人的典范。 庄周,你的境界是无数人向往却又无法企及的。 . 在 5.12 地震中倒下的 短信妈妈 ,你的行为让多少人动容。 在孤岛上的汶川县委书记王斌,你是 13 亿中国人的挂念。 我们向往自然,我们敬畏自然,我们却不怕自然灾害。 这是一篇典型的谈人与自然关系的满分作文,对于自然来说,我们不 禁向往,敬畏,但也要勇敢地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在与自然的 相搏 中,我们变得淡然、睿智;懂得感恩,学会了坚韧。 再如四川满分作文 震不垮的脊梁 片断: 2008年 5 月 12 日,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一个叫汶川的地方, 突如其 来,突如其来许多感人的故事,浓缩了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 神,许多英雄的身躯,筑成了中华民族震不垮的脊梁! 最难忘,那一个叫陈坚的人,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一个响当当的中 国汉子,一个和他的名字名符其实的坚强的人我们震撼,因为我们 知道,那是灾区人民坚强的缩影,那是中华民族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