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岛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案第一课细胞教学目标1.能利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示的方式描述所观察 到的细胞;2、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教学重难点1 .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认识细胞的学习活动。2 .学生对细胞的理解认识并描述的学习活动。课前准备显微镜、玻片标本,相关细胞知识的图片文字等资料。第_1_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1 .谈话:在自然课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 自然事物。其中哪些是有生命的?2 ;植物、动物、人,从外表看是很不相同 的,那么它们的身体是否启什么相同的地方 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问题。与教师交 流谈话,激
2、发 学习兴趣,营 造民主和谐、 宽松的学习 氛围。教师出示 生物相关图片, 提出问题:绝 大多数生物是 有什么构成 的”,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二、探究活动1 .指导学生认识细胞洋葱的表皮,观察它是什么样的?分组观察。汇报观察结果。2、指导学生认识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观察:叶的构造与洋葱表皮的构造有什么相同? 指出哪些是细胞?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叶细胞的大小相同吗?哪个部位的细胞 比较大?哪个部位的细胞比较小?启发学生 可以用画 图的方式 将所观察 到的细胞 的样子予 以描绘,让学生 了解显微镜 的各主要部 件名称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3、指导学生认识动物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 成的。4)教师
3、小结:通过观察,可以知道人和动物 的身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各部分的细胞形 状、大小/、同。5、讲解: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 体的最小单位。每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有 生、有死,能生长、能繁殖,需要/、断吸收 甘乔,也要/、断向外排出废物。6、指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学习活动,提 k学生仔细观察并利用回图方式做好观察记 录引导学 生初步学 会观察和 描述不同 生物体细 胞结构特 点的方法。 帮助学生 建立对细 胞正确的 认识。教学中简单 介绍显微镜 的基本。三延伸应用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肩关资料了解一下细 胞是怎样生长的?让学生进一步 查阅资料或采 用其他研究方
4、 法,将对细胞的 研究引向深入。四、1、 细胞板书细胞构成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设计决定 细胞五、教学反思在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生物体的细胞时,可让学生将自己观察 到的,情况画卜来进行交流,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课 题第二课我从哪里来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活动,了解母亲的辛苦感悟亲情,向学生进行珍 爱生命的教育和亲情教育。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 特征教学重难点1、 学生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的学习活动。2、 了解母亲的辛苦,感悟亲情、珍爱生命的学习活动。课前准备课前多方面搜集关于人类生长、繁殖的资
5、料,相关课件。第1_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谈话导入新课教师与学生谈话,创设学习情景, 展示西游记孙悟空出世片段,引导 学生互相看着从小到大的照片,猜测 池是谁”的游戏。通过生与教 师交流谈话, 游戏、学生熟 悉的电视剧 导入课题研 究学习活动, 充分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营造出民主 和谐、宽松的 学习氛围,同学们运 用以前科学 课中学到的 方法,把我 从哪里来作 为一个科学 课的课题进 行了大量的 调查研究。二感受生 命来之不易、1、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资料。(胎儿的形 成、试管婴儿、双胞胎)2、教师适时评价 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板书:搜集分析运 用)3、教师:通过刚才的
6、交流研讨,你肩什 么想说的?4、总结过度。学生认识教 师展示的图 片、课件,学 习教师下发 的资料卡片, 认识人类生 命的起源,科 学直观的认 识生命从哪 里来。学生将课前搜 集的资料进行交 流,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三、游戏体 验感受母 亲的辛苦.1、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2、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3、教师:我们刚才仅仅做了 5分钟的妈 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 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分钟?.4、学生说心声通过游戏体 验的方式,让学 生了解胎儿的 发育、形成过 程,体验妈妈十 月怀胎的辛苦, 感受母了亲情, 知道繁殖是生 命的共同特征。四、总结升华情 感同学们,我们要感
7、激父母给了我们生 命同时我们更要珍爱我们的生命, 就让我 们把你最真挚的话语写在卡片上,在 3.8 妇女节来临之际作为妈妈的礼物吧!通过写寄 语,来感受妈妈 十月怀胎的辛 苦,设计制作一 份生命手册五、板书设计2、我从哪里来精子、卵子结合成受精卵 胚胎 婴儿。在子 宫大约9个月。六、教学反思在我们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父母,尤其是我们的妈 妈,她在孕育我们时的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懂得了我 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爱自己,欣赏自己。课 题第三课 人的一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2、了解青少年深身体发育的特点。教学重难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并能够关
8、注个人保健的学习 活动。课前准备自己不同时期阶段的照片、青春期健康卫生保健的课件。第1_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教师与学生谈话交流,通过身边小 动物、植物生长发生的变化提出问题“人的身体从小到大发生了什么变 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专 习活动。教师与 学生谈话交 流,通过身边 小动物、植物 生长发生的 变化提出问 题人的身体 名从小到大发 一生了什么变 化? ”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导入本课学 习活动。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人从小到大身体发展变 化”的资料,二、探究活动1、探究人的一生身体发展变化特征?2、你认为人从小到老身体变化最明显的阶段有哪些?3、从
9、出生到死亡是人一生必然经历的给学生 提供一种信 息,使学生了 解人一生的 生长发育情 况,教师出示 资料,引导学生 正确认识人的 一生的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过程。(展下以上4个时期的图片3,、一般来说,人的一生要经历发育期(从 出生到20岁)、成熟期(20道40岁)、 渐由 (40至IJ 60岁)和日期(60岁 以后)等4个发展阶段。4 .、探究青春期身体变化特征?5 .青春期的卫生保健教育?初步认 识人的一生 身体发展变 化的规律。生长发育、衰老 死亡是人必然 经历的过程三.自由 活动同学们,想知道你为来的身体是什么 样子吗?想知道更多的关于人的生长发 育和健康成长的知识吗?请同学
10、们开展 一个 预测20年后的我”的活动,有资料 的同学也可以交流一下资料上的内容。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让学生围绕 自己未来的身 体情况自由开 展推测活动。激发学生 学兴趣,用自己 擅长的方式如 回图、模仿行为 等方式描述未 来的自己。四、拓展活动请同学们以下继续收集资料,了解不 同国家和/、同种族的人的外形特征。可以 写出研究报告在全班交流,也可以出一期 专题研究。知道人的一生 生长发育是有 差异的,由于遗 传因素、生活环 境、从事的劳动 等方面的不同、 /、同的国家、不 同的民族会具 启/、同的特征。五、板书设计3、人的一生人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发育期(出生到 20岁);成熟期(20到40岁)
11、;渐衰期(40到60岁);衰老期(60岁以后)青春期卫生;饮食,锻炼, 眠 睡,心理。六、课后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很好,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逐渐 意识到进入青春期应注意的地方,也有个别学生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参与讨论。课 题第四课.我像谁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人体特征, 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和推理能力;2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认真求实,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了解什么是人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并知道遗传和变异生物界普通 存在的生命现象,为学习卜一课遗传变异的秘密打下基础;课前准备1 .学生每人准备一面镜子,一张全家福照片2 .教师事先收集全班同学及其父母的单身照片。第_1_
12、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教师与学生谈话交流,从 龙生 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龙生 九子,九子各不同”等谚语,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活动。与教师 交谈话,营造 民主和谐、宽 松的学习氛 围,通过熟悉 的谚语激发 学生学习兴 趣,导入本课 学习内容。教师可以 播放有关课 件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二 、探究活动1 .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遗传和变异讨论:人体哪些特征可以遗传?2 .指导学生认识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 在的生命现象。教师适时小结:遗传和变异生命让学生交 流更多的 遗传和变 异的现象, 尽可能用 讨论交流、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物
13、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观察实验、分析 比较等多种方 法进行研究。三、自由活动课件出十组植物、动物图片:比较相同 和不同1 .小组观察、比较。2 .交流观察发现。通过本划、节比 较、动物、植物 异同点,巩固课 堂探究成果,加 深学生对遗传 和变异的认识。四、拓展活动:.进一步整理并完善自己的生命手册。拓展延伸主题 内容,了解珍爱生 命的加深学生对 生命现象的认识 意义向学生.0.课后查阅一些 有关遗传和变 异现象的资料。五、板书设计4、我像谁相同点:遗传不同点: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六、课后反思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遗传和变异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又 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他们
14、渴望探究更多的秘密,学生通过主动 查阅资料,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又可以为学习下一 课遗传变异的秘密积累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使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第五课让身体热起来教学目标1、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知道让身体热起来的方式及途径。2、 尝试运用从不同方式、不同角度对现象做出解释,解决问题;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教学重难点1、学生知道让身体热起来的方式及途径,了解能量的转化学习活动。2、学生知道让身体学生对热量转化的科学认识理解课前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第_1_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导入新 课观看几种人体发热的图片:火锅、
15、 烤火炉、运动(参考问题:这些热是从 哪里来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次课堂 学习活动。通过教师 出示图片, 学生展开 想象,教师 创设宽松、 民主、开 放、和谐的 科学学习 氛围。学生一起结合自己的 生活经验交 流感受,二、探究活动1、让我们身体热起来(1)当我们的身体感觉有些冷的时候,我们 以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2)、这些方法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的呢?(3)、拓展: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2、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1)、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 认识人体 能量去向 同时,还应 认识到:能 量是维系 生命的核 心,没有能 里,人就无 法工作、学 习、娱乐、1、回忆自己的
16、 生活体验。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2)晚上,当我们进被窝时,你的感觉 是什么?(3)衣服究竟能不能发热?同组的思考 并设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运动,即使是熟 睡的人也需要 能量;人体能量 消耗的主要去 向时变成热能 散发(占人体消 耗能量的 50%。)教师弓1容学 生回顾以往研 究学习内容食 物匕营养,指 导学生认识到 食物是身体能 量的主要来源。三、拓展 延伸1、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2, 了解造成肥胖原因,帮助肥胖人减肥减肥提出方案。激发学 生进一步学 习兴趣,拓展 延伸课后学 习活动。四、板书设计5让身体热起来运动(摩擦、跑步等)热源(太阳、烤火、电热毯、泡温泉、拥挤的人群)吃食物(
17、菜、热饭、火锅)发烧、紧张、害羞使人体产生热量等北极熊不怕冷的原因:细密的毛,厚厚的脂肪等。五、教学反思通过让身体热起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让身体热起来的方 法与途径,探究人体育区的来源与转化,认识到人维系正常的生 命活动需要育抓,生命离不开育抓,从而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 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情趣。 课型:研讨分析课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课 是第六课摆的秘密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摆动,知道摆动的规律一一摆线短的摆动 得快。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1、 学生探究摆摆动快慢。2、 学生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初步认识机械能的转
18、化。课前准备粗细相同的线绳三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线绳 2根、量角器、金属 垫片6个、计时秒表、橡皮泥、科学记录表格第_1_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教学引入1 .出示摆钟(或挂图、投影片)。2 .让学生观察,然后说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板书课题。)使学生 意识到身边 处处有科学, 科学发现来 源于细致的 观察、结合生 活经验,初步 感知什么是 摆教师出示 伽利略观察探 究教堂大灯的 资料,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引入 本次课堂学习 活动。二、探究 活动1、出示实验装置一一单摆,观察它是怎样摆动的,摆动有什么规律。(1)、学生分组安装、观察。(2)汇报观察结果。2、讲述:摆在摆动
19、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1)学生分组观察:通过变换钩码的数教师学 生提供创设 一个开放的 制作活动空 问,鼓励学生 不局限于准 备材料,自己教师引导 学生大胆猜想 影响摆摆动快 慢的因素,设计 实验方案,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量和变换吊线的长度,记录摆的摆 动次数。设计、制作摆, 培养学生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 根据生活经验 制作带有创造 性的科技作品 能力。三、拓展延伸(1)、钟摆有什么作用?(2)、怎样调整有摆的钟“走”的快慢?(3)、钟摆的育区是哪里来的?教师创设 开放、自由、多 维的学习空间, 引导学生设计 不同方案研究 问题从而认识 摆的秘密。教师出示傅 科摆模型,介绍 制作方
20、法(将摆 锤做成沙漏),四、板书设计、6、摆的秘密影响摆摆的速度的因素: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五 、教学反思1、这是一个控制变量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相同条件与 不同条件控制好。2、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时间和效果调整实验。3、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 生进行对比实验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 志趣和科学精神。课 题第七课钻木取火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 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 的模拟实验。教学重难点学生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探究钻木起火道理,认识机械能
21、可以转化为 热能的学习活动。课前准备探究实验材料:砂纸、木条、粗铁丝、手摇钻、木块、火柴等第_1_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1 .观看事先准备的音像资料。2 .展示一些古代人钻木取火的图片或讲述 相关的故事。引出关于钻木取火的话题,导 入新课。学生学习教 师出示有关 钻木取火的 资料,激发学 习兴趣,了解 本次课堂学 习活动内容。了解学生课 前搜集的相关 资料情况,引导 学生整理分析,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二 、认识钻木取火 的道理1 .提出问题:“你知道钻木取火是怎 么回事吗?你能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 释其中的道理吗?”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课前搜 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2、引导学生利用联取 的资料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用育抗转 化的观点尝试解释“钻木取火”的道理。教师为 学生的验证 活动提供一 个广阔的空 问,充分体现 教科书空间 大的特点。学 生运用交流 与思考、猜想 与验证、表达 与交流的方 式开展探究 活动。可以用简单的 实验让学生自 己体验一下。环节初案设计意二次修改图3 .设计实验验证。4 .学生交流验证情况,展示成果。从而使学生 经历科学探 究的全过程,三、生活1.提问:“生活中有哪些机械能转化意在弓1中有哪些成热能的现象?导学生联系 自己的生活机械能转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小组经验,用能 量转化的观化成热能为单位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举出点
23、解释生活 现象。的现象实例,阐述观点。四、自由活动: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怎么办呢?说一说,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给学生足够时间、自由空间 在摩擦生热的认识基础上,从另一 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 题,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 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五、拓展活动:搜集古人取火的资料进行交流和汇总。学生了解人类用火的历 史,从中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 聪明才智。六、7、钻木取火板书设计原理:摩擦生热转化:机械能转化成热能七、本课在上一课探究机械能转化的基础上,以古人钻木取火的故事教学反思为切入点,组织学生研究钻木取火的道理,进一步认识机械能与其它能的转化,
24、使学生会用简单的器材做摩擦生热二的模拟实验。课 题第八课 通电的线圈 (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卜有磁性,电磁铁也启两极。2、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学会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实验能力口归纳概 括能力。教学重难点1、知道电磁铁的磁性。2、对电磁铁磁极、磁力大小的科学认识理解。课前准备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可口归纳概括能力。第_1_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小有关在生活中电磁铁的一些应用如小马达、自制电铃等,与学生,起交流谈话,2 .提问: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引导学生说出电磁铁是否由磁性和两极)3 .学生质疑。学习新课,自行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创
25、 设宽松、民 主、和谐、开 放的科学学 习氛围,了解 学生课前准 备、相关学习 情况。引导学 生利用解暗 箱”的方法, 探究电磁铁 的结构及作 用,使学生初 步认识到电 可以产生磁。出示课前 收集的各种 用电磁铁做 成的物品(板 书通电的线 圈)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1.演示实验:教师营造二.研究电 磁铁的性(1)做个电磁铁,不接电源,用它接近 大头针。自由、开放的质。(2)将电磁铁连接电源,再用它接近大 头针。(3)将电磁铁电源切断,再用它接近大 头针。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2.谈话:证猜想、展示刚才的实验你看到什么?你肩什么发现?3.讨论:这个装置有时有磁性,有时没有磁性。你
26、 认为这与什么肩关系?自我。重点完成以下目标:知道电磁铁通电白磁性、让学生举例 生活中的电 磁铁。4.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断电磁性消学生自己动手做个电磁铁,(分有铁芯和 无铁芯两种情况)失。5.汇结果:三、8、通电线圈(一)板书设计(1)有铁芯的电磁铁磁力大。(2)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没有磁性。四、让学生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电磁铁的性质,了解电磁铁的教学反思应用,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的探究性实验,会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激发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态度。课 题第九课通电的线圈(二)教学目标1、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极、磁力大小的因素;2、能通过控制变量法的探究实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
27、的因素。教学重难点知道电磁铁的磁极的改变和磁力大小的囚素。课前准备电磁铁模型第_1W寸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提由课 题,导 入新课1、师问:电磁起重机是怎样工作的?2、由示两个电磁装置, 让学生 观察它的构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他们的作用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认识电磁 铁积极思 考问题, 激发学习 兴趣,了 解课堂学 习活动。让学生进 行猜想,老 师生示两 个电磁装 置,简介电 磁起重机 的工作原 理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二、认识电磁 铁也启两 极是可以 变化1 .讨论:磁铁都启南、北两极,电磁铁是不是也启南、 北两极呢?2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汇报结果:磁极:与
28、电流流动力向、 导线线圈缠绕的方向 启美。营造自由、 开放的学 习空间,引 导学生自 行设计实 验、验证猜 想、展示自 我。知道电 磁铁磁极 与电池极 方向、线圈 缠绕的方 式启关。学生充分交 流汇报,简单 归纳。倾听教 师小结。二、磁力大小的因素1、 学生猜测。2、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 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4、 汇报结果让生知道 磁力的大 小与串联 电池数量 肩关、导线 缠绕的匝 数多少有 关。四、科 学探究,拓 展活动1、出示挂图,展示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2、课后拓展研究:电可以产生磁,磁能产生 电吗?让学生将电磁铁的应用继续研 究卜去以及使学生进一步能量 是可以相
29、互转化的。五、板书设计9、通电线圈(二)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出联电池数量有美、导线缠绕的匝数多少有美。 电磁铁的磁极:与电流流动方向、导线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六、教学反思缩短老师讲解、演示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并鼓励 学生在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后,可尝试研究别组的内容。在动手 操作、实验中体验探究的快乐。课 题第十课 无处不在的育区教学目标1、 能尝试用/、同的方式对能量转化现象作合理的解释。2、 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导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 化。教学重难点学生认识电、光、热、声、磁的/、同表现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课前准
30、备搜集有关能量转化、生活需要各种能量的图片、文字资料、相关图片课 件;第_1_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1、 话谈2、出示课件:生活中、工作处处 需要能量图片3、学生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运动。 分析育区的转化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引导 学生观看 图片:宇 宙、太空、 地球、地 表、地卜不 同层面物 体都需要 育抓、释放 育抓,结合 课前搜集 资料,交流 体会。教师 创设民主 开放的学 习氛围。观察P22 的课文图片, 并请学生们 说出这些物 体罪什么“工作”或 运动?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二、生活中 的能量1、师讲述: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虽 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
31、边。 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 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 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2、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样的能 量?让学生进行讨论、举例。,介绍更多关于 能量存在的生 活经验、信息资 料。,通过归类 学习活动,深化 对能量的认识。可以采取演讲 或解说的方式, 让学生到讲台 上展示自己搜 集到的关于能 量的文字或图 片资料,揭示生 活中能量的各 种表现形式。三、了解能量 之间能够 互相转化1、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能量的作用。问: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 的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请你说一说,电灯发光时,是将 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2、2、 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能量
32、,人类和自然界会出现什么 样的情况。师:能量是所有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源泉, 没有能量,一切物体都将停止3、动手实验,体验能量转化的过程。通过小试验, 建议不展开 想象、联系生 活体验,自己 动手设计,从 而加深对能 量的。四、板书设计10、无处不在的育区育抗:机械能、声能、热能、光能、电能、电磁能、化学能等育面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五、教学反思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表现形式的归类和能量转化的实例与小实验, 让学生 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亲自体验能量的转化过程,认识到能 量无处不在,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从而学会用联 系的观点看待事物、看待世界。评价:王君老师的备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入
33、手,精心设计,过程完整,特别是注重了 实验教学,实验步骤、结果、反思都很贴近学生实际,二次修改很给力。教导处2011年3月21日课 题第课:开发新能源1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几种新能源的性 能。2 .通过对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分类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难点;是新能源的特点。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搜集的资料第_1_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创设情 景,提出 问题。1 .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都离不开能源。 地球上的能源全是无穷无尽的吗?在我们的 生活中的石油后哪些用途?出示课本图。分 析
34、图表,你肩什么想法?学生交流。2 .你知道我国建设的两个核电站在哪里吗教师提出 问题,使学生 产生疑问和 好奇心,教师 引出课题课件出示 有关能量的 新闻男辑。目前,人类开发了哪些新能源?今天我们就 来探讨新能源的开发。(二) 探索 交流, 解决 问题。1 .什么是能源2 .能源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是什 么?3 .什么是常规能源?什么是新能源?4 .人类开发了哪些新能源?5 .新能源和常规能源有哪些区别?学生讨论 交流教师提出 问题,学生 阅读课本, 了解能源 的种类。教师出示导 学提纲,并指 导学生自主 学习。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能源对于人类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0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
35、项目不同点相同点常规能源大部分能源不 可再生,对环境 有污染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可新能源可再生,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利用的育面6.认识新能源,你了解到了哪些新 能源?学生根据自7 .讨论 风能”是常规能源,还是新能源8 .讨论交流:新能源有哪些优点?己认识交流。(三拓展预测100年后,你们的社区最有可能使用哪种能源, 为什么?在我们农村(城市),现提倡利用的新能源延伸。是什么?(四)10。开发新能源能源: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常规能源;目前人类广泛应用的能源,在技术上也比较成熟,我们称之为常规能源。新能源;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合理利用的能源,
36、叫做新能源。两者区别:通过本节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能源所面临的危机,人 类为什么研制开发新能源,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较,有什么特点。这些新课 题第十二课;地球的面纱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层的组成2.知道大气层的作用3.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4.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教学重难点1大气层的组成成分及分层2大气污染的危害课前准备地球大气层的图片,各种大气污染的实例图片第_1_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提出问题谈话导入1、你们想象中的大气层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小组内交流3、学生个别回答4、老师总结,导入课题:与教师交流 谈话,营造民主 和谐、宽松的学 习氛围,了解本 课学习内
37、容。二、探究活 动(一)大气层的构成和作用1 .提出问题:地球最外面的圈层是什么?2 .学生讨论:3 .讲解:4 .追问:大气层有什么作用呢?5 .学生讨论,并请某些同学作答。6 .补充讲解7 .小结:综上所述,大气层的作用是为地球上 的生物提供了其生长所必需的空气;使地球温度相对稳定,昼夜、年季之通过学生 的资料交流 与研讨活动, 使学生认识 地球大气层 概貌,培养学 生搜集、整 理、分析、应 用资料的能 力及愿意合 作交流的情 感态度。老师指导学 生在交流过程 中,相互完善、 相互补充,适时 出十些图片、 文字资料,从而 逐步使学生对 大气层形成初 步整体认识。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间变
38、化都在可适当的范围内;吸收大部分 有害射线,使地球免受太阳射线的强烈照 射。(二)、大气污染危害1 .提问:同学们列举一下自己身边的大气污染及其危害2 .学生讨论并列举3 .讲解:(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对植物的危害(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了解大气层 对地球及动物、 植物、人的意 义,从川思识到 大气层存在的 重要性教师引导学 生认识大气污 染的危害,引导 学生小组展示 交流搜集的有 关大气污染方 面的文字及图 片资料,三、拓展延伸:臭氧层危机。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臭 氧层的作用,及现在臭氧层的破坏程度和 后果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制作科普手抄报、 黑板报、警示牌,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通过
39、主题宣传 活动,培疗学生 搜集、整理信息 的能小口社会 责任感。如何保护地球 的大气层?平 时你应该怎么 做?引导家人 怎么做?四;板书设计12地球的面纱大气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逃逸层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大气层对动物的意义大气层对植物的意义五;教学反思在地球的面纱一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我注重了引导学生依据手头现有的资料进行预测:假如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 ”在学生进行猜测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全员 讨论,然后又以小组抢答的形式在班内汇报总结。组内的活动让 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小组之间的竞.课 题第十三课风从那里来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
40、因作假设性解释。2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风的成因模 拟实验,提高动手能力,通过探究实验,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教学重难点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课前准备大可乐瓶、小刀、火柴、抹布、纸条、蚊香、蜡烛等物品。第_1_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提出问题谈话导入师生谈话: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同学们都 非常熟悉。在生活中,你都在哪些方面发 现了风?在电影电视中,你又从哪些方面 看到了风?板书课题;风从哪里来。给学生营造 一个宽松的、 开放的活动 空间,自由展 开制造风、描 述风的活动,教师演示现象,让生发 现,并提出问 题?二、科学探 允:通过人 胆的猜测
41、 和实验探究引导:我们教室里有风吗?你能不能利用 你周围的材料制造出风?学生造风:用嘴吹,用书扇、开窗等。继续引导: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材料,你能利用 它制造出风吗?谁来试试?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造风:扇子、气球、 风车深入引导: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风?学生猜测感受:人造风的特点。使学生在说 一说、做一 做、摆事实、 讲道理、提问 题的过程中 体验科学课 的无限乐趣, 激发学生进 一步深入探 究的动机和 热情。教师可提 供记录表,学 生参考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共同发现:人造风是空气从一个地方运动 到另一个地方,周围的空气过来补充。三.设计实 验,验证自 己的猜想。1.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
42、思路:交流交流 你的想法?小组开始探究实验、科学观察、做好记 录。学生汇报。(1)香靠近小孔时,你看到了什么现 象?(烟向瓶子里冒)这说明有没有 风? (2)风是怎么来的?提示:点燃 蜡烛后,瓶内的温度后什么变化?瓶内 外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3)实验说明,在什么条件卜可以形成风?(风的形成与气温肩关,热地方的空气轻,压力小,冷的地方空气重, 压力大, 当两地冷热温度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大的空气会向压力小的 空气力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学生思考认识 风的形成原因, 进行小组合作 学习,充分猜 想、假设,通过 交流初步达成 共识并根据准 备的实验材料 设计力杀验证 猜想。通过学习
43、活动, 学生提出自己 的猜想和假设, 培养学生大胆 想象、善于思考 的科学品质。在进行试验 之前,先对实验 过程中的一些 注意事项进行 总结,体现了动 手之前先动脑, 从而提高活动 的实效性。四.拓展延 伸:以 地球高层大气中有没有风 ”为切入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课后学习活动:本活动的设计充分强调每个学生都应是学习的主人、问题的主人,只要用充 足的、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就能够 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 实现生生互动的效果。五.板书设 计13风从哪里来实验记录(风的形成与气温有关,热地方的空气轻,压力小,冷的地方空气重, 压力大,当两
44、地冷热温度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大的空 气会向压力小的空气力1可流动,从而形成了风。六教学反思风的形成是非常抽象不好理解的,本课通过做实验使学识进一步了解了 风的形成原因和过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假设进 行思考,如:有一个学生问:把一台电冰箱放到一个很热的屋子里,打开电 冰箱门的时候,会感到有风吹吗?达到了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对风的成因作假 设性解释,从而真正理解了自然界中风的成因。课 题第十四课降落伞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降落伞运行的原理,体验空气阻力的作用2 . 了解降落伞的种类及用途,学会用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降落快慢的因 素教学重难点1 .知道降落伞利用空
45、气阻力实现物体缓慢降落。2 .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降落伞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准备制作降落伞所需的材料。第_1_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课前交流,激发兴趣1课前交流的过程中以两段视频作为礼 物。第一段是在我国最高的大楼一一金 贸大厦上举行的高楼跳伞表演。这段影 片之后将更精彩的伞兵跳伞呈现给大 家。(课件演示:伞兵跳伞)2.降落伞的结构?3。降落伞下降快慢因素有哪些?4.谈话:知道我们这节课要研究什么 吧?(板书课题)课前的两段 视频利用声 音、图像等调 动学生的多 种感官,更在 一定程度上 激发了学习 的兴趣,开拓 学生视野,有 利于唤起学 生探究
46、的兴 趣。为本下课 的探究做下 良好的铺垫可以出 示学生自己 准备的降落 伞,试图让 学生根据自 己的经验介 绍降落伞的 构造。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二.猜想与假设1 .降落伞的结构:伞面、伞绳和悬吊物三部分2 .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1)伞面的大小;(2)伞面的材料(3)重物的轻重等通过猜想课 堂上学生的 思维真正活 跃起来。让学生课 前准备简易 降落伞观察 发现。三.验证猜想1.小组汇报实验方案2.学生分组制作降落伞,教师巡视帮助。3.学生放飞降落伞并观察有什么不同。第二次放飞降落伞验证猜想。4.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汇报交流,通过 小组合作探究 原因进而设计 实验,因此这次 放飞的
47、目的是 验证自己的猜 想,培养其严谨 的科学态度、方法。四.拓展延伸.如果让你给课前影片中的伞兵设 一个降落伞,你设计的下降速度 是快些还是好些?设计此环节意在 培养学生能够根 据实际需要辩证 的看待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进 行设计实用的降 落伞活动,提示学 生在伞面及伞形、绳长等内容上进 行方柔设计五.板书设计14.降落伞伞面我的发现伞绳伞卸材料重物六.教学反思整堂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自我发现和感悟。在设计对比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变量的控制考虑不全面,但是,实验需要f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课 题、第十五课小帆船教学目标1 .实验探究风对帆船的意义;认识风对人们工作及生
48、活的影响和风的两 面性。2 .通过观察 实验 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实验 操作能力。3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风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到风对人们工作及生活的影响和风的两 面性。课前准备课前多方面搜集关于风的资料,吸管、制作小帆船的材料:泡沫塑料、 卡纸等第_1_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 .提出问题谈话:对于帆船你知道哪些?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于小帆船的知识观察:帆船的图片提问:帆船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各起什么作用?充分激 发学生学习 兴趣,营造出 民主和谐、宽 松的学习氛 围,了解本课 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帆船的课件二.猜想交流1 .小组讨论交流
49、。2 .帆船主要由船体、桅杆和帆组成。3 .各部分都与船行驶有关。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三.合作探究1、制作小帆船学生交流自己制作小帆船的方法教师总结使学生初步意 识到风对我们 生活的意义,感 悟到人类的聪 明才智,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2、玩小帆船谈话:在水槽中试航自己的小帆船。航行 顺利吗?存在什么问题?讨论:小帆船怎样才不容易翻倒?制作:改进小帆船。改进后的小帆船试航谈话:你知道“船使八面风”是什么意思 吗?试一试能不能做到?学生用各种办法,模仿风的吹向,使的小 船运动起来谈话:帆船要向北航行,风应该怎样刮才 行?用图示意一下。学生讨论后画出帆面的方向3风对我们生活中的影响谈话:利用风
50、能够使得小帆船运行起来, 风对我们是很有用处的,大家知道/、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 响呢?学生交流资料教师总结:风对人类的益处和危害培养学生的自 主实验能力,激 发学生的科学 探究兴趣,通过 标注帆的方向, 汇总试验结果, 学会利用图示 的方式表述研 究结果,整理研 究结论。学生在交流、分 析风的善恶,即 风的两间性的 基础上,从风对 人类的益处和 危害两方面入 手,并将整理记 录进行表达与 交流,做到相互 补充、资源共 享,从而使学生 进一步加深对 风的两间性的 认识。教师引导 学生展示,对 小帆船进行 下水小组实 验。三.拓展延伸收集各地关于风的谚语,办一期谚 语报。在
51、土知识的同时,感悟劳动人 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自主活动能力、探究能力。四.板书设计15、小帆船帆船的结构:由船体、桅杆和帆组成风对人类的益处:风对人类的危害:五.教学反思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了风的作用。能从生活实例中分析出风给人类带 来的便利和好处,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灾难,但对于风的两面性学生还认识 不通过本课的举例解释,学生认识到了风力的两面性,知道对于风力要 想办法利用它给人类带来的好处,避免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而且在大部分 情况下是可以通过人类的行为进行控制的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第十六课来自大自然的信息教学目标1 .通过查阅书刊、测量、观察等活动进行探究学习,并能对记录结果进 行分析与整理。2 .了解年轮带给我们的各种信息;知道大自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给人类 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教学重难点判断树木生长的环境,通过研究再次感受大自然能够带给人类信息。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收集到的资料第_1_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初案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提出问题1 .欣赏图片。(多媒体播放)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2 .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了解树木年轮所蕴含的信息吗?树木的年轮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科学信息呢让学生更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定格于一张 有清晰年轮的 图片)除了美 丽,大自然中还 蕴涵着许多令 人惊叹的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库机械租赁合同范本
- 冻肉投放合同范本
- 加工制作合同范本门窗
- 产品推广居间合同范本
- 加盟合同范本奶茶
- 健身收购合同范本
- 出租黄色围挡合同范例
- 中国国家展览中心合同范例
- 住宅租赁房屋合同范例
- 2024年温州鹿城农商银行招聘笔试真题
- (2025)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必刷题库及参考答案
- 门诊诊所运行管理制度
- 2025年大模型应用落地白皮书:企业AI转型行动指南
- 体育馆施工图设计合同
- 2025年中国文玩电商行业发展现状调查、竞争格局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试题中医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200题)
- 《小红帽》绘本故事-课件
- 寒假日常生活劳动清单及评价表
- 专题06 现代文阅读(原卷版)2015-2024单招考试语文(四川真题)
- 校园超市招商政策
- 《数据采集技术》课件-网络爬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