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趋势_第1页
车辆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趋势_第2页
车辆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趋势_第3页
车辆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趋势_第4页
车辆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车辆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趋势【摘 要】在日趋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等外部压力和传统汽车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下,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关键词】 电动汽车;现状;发展趋势Vehicle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technical trendAbstract:Under the external pressure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energy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s of t

2、raditional automobile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uto industry is faced severe challenge. New energy vehicle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auto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Key word

3、s:Electric vehicle;Status;Development trend1 引言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 总的说来,汽车发展史可能分为蒸汽机发明前、蒸汽汽车的问世、大量流水生产汽车开始等三个阶段。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以及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

4、使得全球大量汽车的使用带来影响急剧突出。世界汽车技术将进入新的时代,低能耗汽车时代已经到来1。目前,世界各国汽车行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减排是未来汽车主攻方向,一方面要求在传统汽车上关键技术上突破,一方面要求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笔者认为新能源带来的技术变革将是汽车行业的发展的一个至高点2。2 国内外汽车发展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新型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主要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2.1 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分析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汽车行业虽然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等问题,但整个行业高速发展,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及消费大国。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

5、统计数据, 2001 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仅为200余万辆,但在2006 年产销量已双双突破700万辆,全年生产728万辆;2008 年在经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汽车工业仍保持了增长,全年汽车生产930 万辆;2009 年,在全球汽车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一枝独秀,汽车产量为1,379万辆。2009 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同时中国汽车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比例已达12%。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蝉联第一。然而,就现阶段来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发展了不久,新能源技术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日本,欧美国家相比

6、还有很大的距离。 近十余年来,我国电动汽车行业仅用了不到20亿元的中央财政投入(仅相当于丰田公司年度开发投入的1/20),不仅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大大缩短了与日美欧等国间的差距,而且培育了一批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夯实了实现未来产业自主发展的基础。总结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经验如下:注重政府支持初期的研发体系规划与布局与国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情况相类似,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是依靠政府系统研发支持起步的。但与国外汽车行业的整体结构不同,我国汽车行业创新资源较为分散,组织创新资源进行研发的难度较大。为此,我国政府在通过863计划系统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研发

7、的前期,不仅加强了对研发体系的系统规划,而且尝试利用科技计划的大规模投入,引导行业创新资源的合理布局,取得了较好效果,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之一3。在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初期,根据当时我国主导产品为汽车的工业企业数量较多,一直保持在100家以上,行业科研资源散落在北京、上海、长春、武汉、重庆等许多城市的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内,各单位间缺少有效合作的现状,在技术开发中,863计划确立并坚持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4。其中燃料电池轿车布局在上海,依托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和上汽集团;燃料电池大客车布局在北京,依托清华大学和京华客车厂等;混合动力轿车布局在武汉,

8、主要依托东风电动汽车公司开发,后奇瑞和长安公司也加入;混合动力大客车布局在武汉和长春,主要由一汽集团和东风电动汽车公司利用各自的底盘技术进行开发;纯电动汽车布局在北京和天津,客车由北京理工科凌电动车辆有限公司、轿车由天津清源动力有限公司研发。通过科技计划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持续支持,逐步使各参研单位聚拢围绕“三纵三横”组织研发,从而使各单位的研发目标与我国政府支持电动汽车行业科研攻关的目标相一致,有效整合利用了分散的研发资源。目前,我国在传导供电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标准体系详细情况如表15-12表1 中国传导充电标准分类标准名称汽车行业标准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

9、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国家标准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 充电连接装置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2.2 国外汽车发展现状分析在发展电动汽车的过程中,世界汽车企业特别是著名的国际企业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愧为“急先锋”,它们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积极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丰田公司是世界一流的汽车生产企业,又是日本乃至世界上最早生产电动汽车的企业。1996年9月,丰田在日本市场上推出了“RAV4”型电动汽车,它装备的是镍一金属复合电池。 福特汽车公司从60年

10、代起就着手开发电动汽车,至今公司已获得了上百万公里的顾客使用经验,奠定了福特电动汽车进一步发展的牢固基础。经验表明,电动汽车的质量与耐用性是必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为此,年福特的电动汽车设计工程师们根据使用经验,重新定义了市场与顾客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建立了顾客档案,从中找出顾客心中电动汽车的质量、驾驶环境等的真正含义,然后从技术上寻求解决方案。目前,福特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实验已超过480万km全加速/全减速实验也已经进行了48万,并正考虑使用镍一金属复合电池以提高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通用汽车公司在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主要解决了下列有关战略决策问题:为顾客在购买之前提供时间和经验展示,在现有条件

11、下,为保障生产规模的经济性和销售的经济性而进行先行基础工作。通用汽车公司与其零售商一起合作,他们的顾问小组已深人到国内几个州(通用拟订的首批电动汽车目标市场)之中,对电动汽车的宣传、销售、培训、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协作。目前,世界上汽车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有几十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欧洲、美国和日本3个体系,详细情况见表213-15。相应的标准化工作组织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CE)、日本电动车辆协会、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和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等这些组织目前已制定电动汽车相关标准共163项。其中整车相关标准项占69项(占42%)、电池相关标准51项占(占31%)电机相关标准6项、基

12、础设施相关标准31项、其他标准共6项。这些标准具有以下特点整车标准较为齐全 涵盖了电动汽车的术语技术条件性能试验和安全等诸多方面。电池系统标准所占比重较大涵盖了动力电池的定义、规格要求、性能试验、电池安全等。车用驱动电机标准共6项,仅对车用电机进行了总体定义和试验方法规定没有针对不同车用电机的专项标准多数参照工业电机标准。表2 国外传到充电标准地区欧洲日本北美标准代号IEC61851IEC62196JEVS G105SAEJ1772尽管传导充电操作简便易行, 但是充电方式存在固有缺陷:常规充电等待时间长,快速充电对电池寿命有影响, 因此电池更换也是各国电动汽车供电的应用方向之一。美国 Bett

13、er Place 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套电池自动更换系统, 整个工作主要由安装在自动轨道上的两个电池升降自控设备完成:首先,一个升降设备负责将汽车底部耗尽的电池移除;然后, 另一个放置充满电的电池的电池升降设备就将满电电池插入汽车;最后,自动轨道系统将这块从汽车中移除的空电池送回电池存储库中进行再充电,以备下次其他电动车使用。 Better Place 已经在以色列特拉维夫、 丹麦哥本哈根以及加拿大多伦多开放了包括换电站在内的体验中心,至 2011 年末,Better Place 的电池换电站将遍布全球四大洲,这其中包括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及中国16。3 国内外汽车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存在

14、成本过高、 基础设施不完善、扶持政策缺位、相关标准不统一及核心技术空心化等问题。根据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 新能源汽车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3.1突破电磁技术是关键作为动力源, 现在还没有任何一种电池能与石油相提并论,动力电池已成为限制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和开发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的动力电池,是大量推广使用电动汽车的前提。3.2驱动电机呈多样化发展美国倾向于采用交流感应电机, 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且质量较小,但控制技术较复杂。 日本多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优点是效率高、起动转矩大且质量较小,但成本高,且有高温退磁和抗震性较差等缺点。 德国和英国等大力开发开关磁阻电机,

15、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且成本低,缺点是质量较大,易产生噪声17。3.3向超微型发展由于受续驶里程的影响, 纯电动汽车向超微型发展。 这种汽车降低了对动力性和续驶里程的要求,充电展。 这种汽车降低了对动力性和续驶里程的要求,充电内使用。3.4燃料电池汽车成为竞争的焦点燃料电池汽车在成本和整体性能上, 特别是续驶里程和补充燃料时间上明显优于其他电池的电动汽车,并且燃料电池所用的燃料来源广泛、又可再生,并可实现无污染、零排放等环保标准。 因此,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公司 21 世纪激烈竞争的焦点。燃料电池及氢动力发动机车型被看作是新能源汽车最终的解决方案。3.5 电池供电技术就技术成熟度而言,

16、 目前比较成熟的电动汽车供电技术为传导充电和换电,无线供电次之。对于传导充电, 我国已经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充电设备供应商资源比较充足,只需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作到合理布局就可以满足使用需要,常规充电使用的墙体充电插座投资费用不高, 但是提供的电功率有限, 适合用于家庭独立停车库和小区停车位充电使用。电池更换模式催生出电池租赁业务,电池的充电、维修、保养、更换和回收服务都由专业的电池租赁公司提供,有利于电池性能的保持和废旧电池的回收, 同时可以消除快速充电对电池的劣化损害;另外,回收的电池可以集中到晚上充电,从而对电网起到调峰作用,有利于电网用电电力平衡,可谓一举两得。尽管存在上述优点,由于电

17、池标准化、模块化任务尚未完成,电池安装位置不统一,电池更换目前在我国还不可能大规模地应用推广,只能针对特定车辆或特定品牌车辆使用。 前两种方式都需要汽车停车进行, 造成时间和空间的占用, 无线供电技术的发展使不停车充电成为可能。磁耦合共振无线供电技术和微波供电技术都经过了实验室验证,并且已有公司开发出基于磁耦合共振技术的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微波供电技术也在电能传输效率的提高方面取得可喜进展,可以预见,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规模化应用应该为期不远了。4 结语安全、可靠、高效的供电技术是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现阶段而言,传导供电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供电方式; 在电池技术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前, 用充

18、满电电池替换下车上空电池的换电模式也是一种解决方案,因为不受充电时间限制,可以最佳方式对电池充电,有利于电池性能的保持,但是换下的电池需要空间存放,是用空间换取时间,一旦电池技术的发展解除了充电时间上的限制, 换电模式必将遭到淘汰。无论是传导充电还是换电都需要停车进行,而无线供电技术使不停车充电成为可能, 磁耦合共振和微波供电为无线供电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通过全球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不带充电电缆的电动汽车将奔驰在世界各地的公路上。参考文献1.汽车科技,2007,10-132.张振国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及趋势 节能减排及新能源汽车技术论坛 10-143.程广宇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及思考 中国科技财富 2011 78-814.许倞. 燃料多元化中国汽车业的战略选择J. 高科技与产业化 , 20068 QC/T 841-2010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S.9 QC/T 842-2010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S.10 GB/T 18487-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S.11 GB/T 20234-2006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 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S.12 郑伟 我国新能源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