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九上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一、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二、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分析人物的特点。 三、材料处理详略得当。 四、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教学设想 一、 教学重点是讲清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了解人物对话的语气表达方式;教学难点是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中有关迷信活动的正确认识。 二、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阅读有关
2、资料和课文注释,并凭借工具书疏通字词句。在此基础上,教学中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并通过背诵,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学过中国古代历史,能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于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吗?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检查预习 1、史记是一部什么书? 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
3、了自黄帝至汉武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推行强硬政策,对农民实行残酷剥削,大大加重了税赋和劳役的征发,这些急政暴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农民起义一触即发。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微宿县境)率戍卒900人揭竿而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陈
4、胜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虽只有半年,但严重地动摇了秦王朝的封建统治。 3、 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并说出其含义。 阳夏() 嗟乎() 適(é)戍 当行(á) 陈胜王(à) 罾() 篝火() 忿恚(ì) 笞() 徇(ù) 柘(è) 谯(á) 社稷(ì) 三、教师朗读课文后指导学生理清叙事线索。 提问:围绕着农民起义这一
5、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明确: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第1段介绍农民起义的领袖;第2段记叙起义的原因和谋划情况,第3段写起义的经过和取得的胜利。 四、研读第1段。 1 阅读理解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1)“之”的三种不同用法; (2)“也”“哉”所表达的语气;(3)“尝”“毋”“苟”等词的含义。 2 学生口译并讲评翻译情况。 3 质疑和讨论。 提问:本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陈
6、胜的? 讨论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1)“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2)“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3)“苟富贵,毋相忘”,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 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2段 1、阅读理解课文,讲清重点字词句(结合文中注释与语境进行): 皆次当行 会天大雨 等
7、死 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 宜多应者 威众 间令(与“又何间焉?”比较) 往往语 2、学生口译并讲评翻译情况。 3、质疑和讨论。 提问: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在段中画出有关句子。 讨论明确: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劳役和残酷的刑法。“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一次征发就达900人,可见当时徭役之重;“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统治者逼迫出来的。 提问:陈胜、吴广是怎样谋划起义的?怎样看待他们所采用的迷信手法?
8、; 讨论明确:首先,陈胜、吴广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秦王朝的残酷统治及广大平民百姓的怨恨之情;同时,陈胜还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提出借扶苏、项燕之名“为天下唱”的主张;最后,他们为起义制造舆论。采用“丹书鱼腹”、“篝火狐鸣”等迷信的方式,这是根据当时的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斗争策略,说明陈胜、吴广的足智多谋。 提问:这一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语言、动作、外貌) 明确:以记叙人物的对话为主,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了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能。 二、研读第3段
9、0; 1、阅读理解课文,讲清重点字词句(结合文中注释和语境进行) 多为用者 忿恚尉 借第令毋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比至陈 豪杰 被坚执锐 刑其长吏 2、学生口译并讲评翻译情况。 3、质疑和讨论。 提问: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明确:写了三方面内容。(1)并杀两尉;(2)为坛而盟;(3)胜利进军。总之,写了起义的经过和胜利情况。 提问:“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思想含义是什么? 讨
10、论明确:这句话表达了陈胜等人敢做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提问:哪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同时也告诉人们,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第三课时 一、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 提问:陈胜
11、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作者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试说明理由。 讨论明确:作者对陈胜是肯定和赞扬的。“世家”是史记中为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司马迁将陈胜与一般的王侯齐观,可见对他首先发难的功绩是予以充分肯定的。 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活动,归纳出主题思想: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陈胜起义的过程,刻画了陈胜、吴广的英雄形象,赞扬了他们反抗暴秦专制的历史功绩。 二、讨论本文的写作特色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启发诱导,明确: 1、围绕中心来选材组材。
12、0; 文章围绕着秦末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详略得当地记叙了起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作者首先简略地交代了主人公陈胜的身世和抱负,继而详写起义的原因、谋划情况、起义的经过及得取得的胜利。条理清楚,主次分明。 2、通过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 全文共写了三次对话。第1段陈胜与同伴们的对话,表现了他远大的志向和反抗意识;第2段陈胜同吴广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善于斗争的智慧和才能;第3段陈胜同戍卒的对话,表现出陈胜反抗阶级压迫的英雄气概。不仅如此,作者还善于根据人物不同的身分和处境,写出对话的语气。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与“等死,死国可乎?”两句,皆为疑问句,
13、但语气表达方式同中有异,前句“也”相当于“啊”,表达的语气肯定意味强些,表现了“佣耕者”对陈胜的话根本不相信;后句“乎”表达的语气委婉些,含有征徇的意味。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三、归纳文言词语的特点: 1、学生自己归纳。 2、师生互相订正补充。 附录: 1、通假字: 適戍渔阳 为天下唱 被坚执锐 知其指意 固以怪之矣 2、古今异义: 今亡亦死 古义:
14、逃跑 今:死亡 间令吴广 古:暗地 今:空隙 卒中往往语 古:处处 今:常常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自己、亲自 今:人、动物的躯体 会天大雨 古:适逢、正赶上 今:集会、见面 楚人怜之 古:爱 今:怜惜、可怜 今诚以吾众 古:果真 今:诚心、诚实 比至陈 古:等到 今:比较、比方 与皆来会计事 古:聚会、商议 今:财务管理人员 3、词类活用 失期,法皆斩 陈胜王 先威众耳 置人所罾鱼腹中 皆指目陈胜 尉果笞广 皆刑其长吏 天下苦秦久矣 忿恚尉 固以怪之矣 被坚执锐 4、一词多义 之:辍耕之垄上 之次所旁 怅恨久之 鸿鹄之志 二世杀之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拨一拨 北师大版
- 2025年中学职务岗位聘用合同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 ▏沪教版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练习卷(易错题)-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含答案)
- 2024年快速热处理设备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灌装包装设备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届黑龙江省“六校联盟”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别墅家装保障合同范本
- 对折剪纸课件
- 公园栈道栈桥施工方案
-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国防
- 热烈欢迎领导莅临指导ppt模板
- 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
- 2023-2024人教版小学2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 中国银行海尔多联机方案书
- 小学《体育与健康》体育基础理论知识
- JJG 144-2007标准测力仪
- GB/T 8417-2003灯光信号颜色
- GB/T 7984-2001输送带具有橡胶或塑料覆盖层的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